不讓共軍長驅直入太平洋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命名下水,不僅象徵國造潛艦的重要政策已取得階段性里程碑,更為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注入強心針。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指出,台灣須有足夠兵力固守巴士海峽與巴林坦海峽(巴士海峽為恆春與巴丹群島間水道,巴林坦海峽為巴丹群島與巴布煙群島間水道),讓共軍進不了太平洋,避免共軍在戰時由台灣南方或東方海域向台灣發起攻擊。至於台灣東北部海域,因緊鄰日本西南諸島,戰時可借重美日安保的防衛作戰計畫,阻絕共軍穿越宮古海峽。

潛艦國造原型艦命名為「海鯤軍艦」舷號711。(記者吳書緯攝)

事實上,除了國造潛艦,台灣也透過反潛機隊與戰鬥機隊的部署,試圖在巴士海峽與巴林坦海峽建立重層嚇阻的戰力。首先,台灣自2013年開始取得P-3C反潛機以來,就將主力部署於空軍位於屏東市的神鷗基地。其次,台灣將在2026年取得66架全新F-16V戰機,屆時也會部署於空軍位於台東市的志航基地。換言之,未來在國造潛艦加入後,搭配水面艦、反潛機與戰鬥機,台灣在這兩個海峽將具備水下、水面與空中的多維度打擊能力。若再加上目前已可機動部署的岸置反艦飛彈,更將提高共軍穿越這兩個海峽的困難度。

路透社今年八月報導,菲律賓巴丹群島省省長已證實,美軍正在就巴丹島新建一港口的事宜與菲國政府進行討論。巴丹島座落於巴士海峽與巴林坦海峽之間,未來美軍若在巴丹島也部署一定兵力,即可在戰時與台灣的海、空軍攜手聯防。

隨著航空母艦與075型兩棲登陸艦陸續成軍,共軍已透過軍演與例行遠航訓練等方式,持續累積在第一島鏈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執行任務的經驗。目的就是要在對台灣發動攻擊時,在台灣東部或南部開闢戰線,讓台灣備多力分;同時企圖阻擋美、澳等國可能馳援台灣的部隊。因此,台灣若能固守巴士海峽與巴林坦海峽,讓共軍進不了太平洋,就可將共軍的主力拘束於第一島鏈以西,台灣不僅可將防禦主力集中於台灣海峽與台灣西部沿岸,也可讓台灣東部成為我戰力保存,及盟友運補所使用。

綜合以上,「海鯤」及後續國造潛艦未來將承擔的重責大任,以及在台灣防衛拼圖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即可一目瞭然。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