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民粹大旗爭奪戰

日前號稱為了爭取「居住正義」、「司法改革」的所謂「公平正義」大遊行,在館、昌二人加上民眾黨的動員下,上萬名以男性為主的年輕人聚集在凱道之上。活動邀請了來自黃、白、藍三黨黨團人士,以及柯、侯兩位總統候選人上台發言,明顯就是為了刻意營造出所謂「 不分黨派」的氛圍,為自己搭建自詡中立的道德高地,在上面頤指氣使地借社宅、房價、外役監還有詐騙來批評民進黨「食言跳票」,並故意挑選民進黨召開全大會的日子來批民進黨不參與,只顧「吹冷氣」,貼上「傲慢」、「不聽民意」的標籤,甚至還公開批「綠媒」破壞新聞自由,這場活動最力竭聲嘶的訴求,似乎只是要求民進黨下台而已。

暢所欲言地質疑、批評政府都是民主自由的可貴之處,但成熟的公民社會該要對政策有足夠的理解與獨立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持平、理性與全面,欠缺深思熟慮的情緒化批評並無建設性,也無法選出有效監督政府的民意代表。從房價、物價、油價等民生議題上,台灣社會的反應多是斥政客「騙票」、甚至貪污、官商勾結、圖利財團等,民粹主義在輿論的催化之下越趨熾熱,長遠下去只會損害台灣的民主。遺憾的是多數政客似乎不但沒有打算認真提高社會整體的公民意識以及教育公眾,反而在選舉面前爭相搶奪這面民粹大旗,導致候選人的選舉承諾越開越大,根本也不曾從實際執行層面作考量,最終就令台灣社會一直在承諾、攻擊對手與跳票之間輪迴,民眾只會對民主政制的信心越來越薄弱,將為威權或強人政治捲土重來種下條件。

居住正義與司法改革本來就不可能會有人反對,但借用民粹並非解決之道。(資料照)

民主政府制定政策並非一錘定音,執行、配套、後續的檢討與調整都需要時間討論及協商,如果提出問題後沒有即時的調整就控斥政府拒聽民意是實在有欠公允。以房價為例,政府經過程序制定並實施了房地合一稅、囤房稅等,近年來面對著熱錢的大量流入、低息環境、營建成本上漲等因素,相信這些政策都已發揮一定壓抑房價的作用,但房市是自由市場,政府無法強制業主賤賣房產、更無法強制建商承接無利可圖的社宅建案,只能端出利誘措施來吸引民間的配合,下重手推倒房價更只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經濟問題。

居住正義與司法改革本來就不可能會有人反對,但借用民粹並非解決之道。然而,活動台上發言的有立委、巿長、黨團、財閥,不但有各種媒體聲量、資源,還有政治權力,明明有政治能量去進行協商溝通、去推動他們所提的那些改革,卻選擇號召民眾上街聚會的方式。而且若真的認為需要如此施壓執政黨,在過去幾年其實就可以有所行動,卻偏偏等到大選之前,要撇清政治造勢似乎難以讓人信服。這些人是為了台灣社會,還是別有所圖,希望社會大眾能看認真思考判辨。

(台灣基進國際部專員,原籍香港)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