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南與柯文哲

陳定南與柯文哲是我曾經輔選的兩位政治人物,這兩位除了施政風格相仿,出現在台灣政壇的脈絡亦頗為雷同。

先從陳定南說起,陳定南於1981年當選宜蘭縣長。在此之前,陳定南主要是一位中小企業主,對於政治只是參與輔選活動而已。陳定南參選縣長之前,宜蘭縣幾十年均為國民黨執政。黨外陣營的陳定南被內部協調去參選宜蘭縣長(勝選機率較低),在社會輿論不抱期待的狀態下,爆冷選上縣長。

陳定南就職後事必躬親,力推清廉政治,勇於對抗財團。此後,陳定南的執政被放入黨外乃至民進黨的資料庫,稱為「宜蘭經驗」,宜蘭也因此成為新增的「黨外民主聖地」。

選票傳達人民憤怒

陳定南對於宜蘭縣的治理,獲得縣民的肯定,也為他個人累積堅實的政治基礎。1989年,他以無黨籍參選立法委員,獲得民進黨禮讓不予提名。1992年以無黨籍連任,甚至擠下民進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陳定南之後加入民進黨,在1994年的正副議長賄選案中,他嚴格查辦同黨同志。同一年,透過黨內初選,陳定南獲得民進黨提名參選台灣省長。

聽完陳定南的故事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其實,陳定南的當選不是爆冷,也不是他個人幸運,那是大環境捲起黨外浪潮所產生的結果。他參選縣長的前兩年,台灣分別發生美麗島事件(1979年)、林宅血案(1980年)。一旦可以投票,人民立刻以選票表達對於國民黨執政的憤怒。

相同的,對於台灣政壇而言,柯文哲並不是橫空出世的路人甲。洪仲丘案(2013年)與反服貿運動(2014年)接連發生,暴露出馬政府對於國家內部與兩岸關係的無能,致使人民再度以選票表達對於國民黨執政的強烈不滿。

台灣多數媒體對於政治的評析都僅僅聚焦在行動者的個體層次,卻往往忽略現象背後的結構因素。「素人政治」一詞並無法充分解釋柯文哲現象,否則該如何解釋同為素人的連勝文落敗。

成黨外浪潮承接者

如果忽略結構因素,我們無法解釋為何鄭文燦與林智堅分別在桃園市與新竹市獲勝?他們既不同於林佳龍在台中市的長時間經營,參選地點也不是諸如台南市、高雄市那般的民主聖地。

所以我認為,要理解這次全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不應忽視「黨外浪潮再起」的結構因素。以結構因素提出政治分析,才能修正過度強調行動者的偏誤。

我們需要先定義何謂黨外?黨外意指反國民黨的聯合陣線。2014年的黨外陣營有幾個次系統(民進系、台聯系、親民系、公民組合系),以及幾位政治明星(李登輝、蔡英文、宋楚瑜、柯文哲)。在這一波反國民黨的黨外浪潮中,人民在各個縣市選擇最可能打敗國民黨的候選人。在台北市,柯文哲當然是這股黨外浪潮的承接者。

在競選的過程中,我記得聽到有個口號是「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口號其實再現了當時的黨外精神。

天馬茶房執行長

 

<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