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的中常會

 今天的國民黨中常會,與其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不如健康看待這個列寧組織有機會走出一言堂,進行黨內民主的討論,儘管一切的意見與異見皆源自於權力的矛盾。

今天有兩個主角,主席位置上的吳敦義,以及場外的王金平。昨天兩人打過照面已經理解「代理主席不處理」的立場,這態度當然不是「不願」,而是「不便」,基於吳敦義對馬英九情緒的徹底明白。但是準備提案對王金平撤告的中常委們絲毫不為所動,今天的熱鬧可期。

國民黨慘敗後,吳敦義先是請辭副主席,宣稱不會代理,後來接受馬英九要求,同意代理,這是幾天之內的變化。有例在前,於是吳代主席說「不會」參選主席,不管說幾次,國民黨內好奇:如果馬英九又拜託了呢?何況,吳敦義在黨內不是沒有支持力量,就看情勢如何演變下去。

站在吳敦義的角度,以權力邏輯推論,如果不想政治生命終結,有幾個可能選項,一是參選黨主席;二是馬英九萬一中途下馬,代理總統;三是直接爭取總統選舉的黨內提名。前二者都有「階梯」作用,一個具主動性,一個無法操之在我,必須被動等待時機。第三條路則要看其能否擴大黨內結盟版圖,若無鋪陳,要一步登天,難度相對較高。

如果黨內有人推擁,吳敦義二次轉彎參選,馬金影子是他的強項,但也是他的痛腳,可謂禍福相倚。但是吳敦義也不是沒腦筋的人,馬金倘若一廂情願寄望他「代行」什麼、「掩護」什麼?對任何政治人物來說,絕對清楚改革的令名,是比什麼都有效的聲望催化劑。

值得注意的是王金平,選舉結果重創馬英九後,確實讓王自然脫離馬王之爭中被挨打的局面,不要說不分區身分未必在二○一六終結,如今在黨主席一役,不具威脅性的他已經成為各方可以接受的活棋。國民黨內看待其優勢是:調和鼎鼐的個性可以與反對黨對話,其軟中帶硬的底氣可以力抗馬金黑手再行入侵,為國民黨保存唯一淨土。但其劣勢是:王金平的不聞、不問、不言「三不」,在什麼條件下才會捨我其誰!以國民黨的黨員結構,王必須以協調經山頭認可才可能投得出來。

假使真有一天這個劇本搬上舞台,那麼真是馬王鬥外一章,現實人生比演戲還高潮迭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