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相關文章

 推特應當封殺川普嗎?

推特應當封殺川普嗎?

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川普的支持者中,有少部分人衝進了美國國會,導致國會會議中斷,也出現了人員傷亡。事情爆發之後,全美譁然。隨後,推特等幾大社交平台相繼以「煽動暴力」為理由,關閉或者永久關閉了川普帳號。這涉及到言論自由的問題,因此引發很多爭議。 對於推特公司這樣的做法,我認為是非常不妥的。 很多人說,推特是商業公司,用戶都簽署了同意該公司有權刪除用戶帳號的合約,因此封殺川普,沒有什麼不對的。這個說法聽起來確實有道理,我並不反對。但問題在於:有權和是否要使用這樣的權力,以及如何使用,是不同層次的問題。在這次爭議中,關鍵的問題不是推特是否有權封號,而是應不應當封號。 如果僅僅是因為對於一個事件或一個社會爭議話題的看法不同,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採用封禁的手段防止自己判定的所謂「不良言論」,那麼這是應當十分小心的,因為,一切思想審查都必須予以警惕。不同立場,誰有權力自認真理?推特有這個權力嗎?言論自由不是絕對的,但是美國最高法院早就有個判例,規定對於言論自由不能事先審查,只能事後追責,這才是對言論自由的最大的保護。川普的言論是否對於衝擊國會事件有直接責任,應當由法律來裁決,而不是科技公司的CEO來裁決。這是我反對推特封殺川普帳號的第一個理由。 其次,2017年川普剛上任不久,曾經拉黑了幾個謾罵他及家人的推號,結果被告上了巡迴法庭,當時法官判川普敗訴。法官的理由就是,川普的帳號不是他私人的帳號,因為他的總統的身分,在擔任總統期間,這個帳號等於是一種國家符號和象徵。國家或政權不能限制人民的言論自由,所以不能隨便拉黑網民。前不久,推特公司自己也說一旦拜登上台,就會把川普的推號轉給拜登,可見,推特公司也承認不是私人推號,而是國家財產。既然如此,拉黑川普帳號,就不是拉黑一個個人帳號那麼簡單,這涉及如何處理國家財產,豈能不慎重? 第三,川普到底講了什麼,就構成暴力嫌疑了?他最後一個推是說不去參加就職典禮,之後他的帳號就被封殺了。他的這個推文雖然很小心眼,但是也不至於就是煽動暴力啊,這跟暴力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推特是私人公司,自然有處理自己財產的權力,但私人公司也應當在憲法框架內,也應當履行有保障言論自由的義務。美國的230條款給了互聯網公司超越政府的權限,可以審查用戶言論的權限而不必負責,這本身就已經是公權力了,所以嚴格來講,推特已經不是單純的私人公司,如果推特不放棄230條款給予的特權,推特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公共平台,公共平台就不能任意封號。 推特封殺川普,將成為言論自由問題的經典案例。不管各方意見如何,在我看來,美國的憲政體制對於言論自由是非常重視的,不然不會用第一修正案來保障。而言論自由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社會和法律也應當儘量給予最大的保護,因為言論自由是民主的基石。這樣的原則,不應當因為對方是川普就放棄。 最後我想說的是:很多痛恨川普的人,說川普是大獨裁者。但是他們應當知道:沒有一個獨裁者會被言論審查和封號,獨裁者從來都是審查別人,封別人的號。所以,如果你說川普是獨裁者,然後又說他的號被封得好,這實在是太自相矛盾了。
王丹 2021-01-13
媒體不能有上帝視角

媒體不能有上帝視角

11月14日,支持川普的美國民眾在首都華盛頓雲集,表達自己的訴求。這場號稱「百萬人大遊行」的活動,實際參加人數顯然沒有百萬人之多。但是美聯社率先,其後《華盛頓郵報》,CNN等美國主流媒體接續,相繼報導,說參加遊行的人數只有「數千人」(thousands)。這,當然是謊言,是一個「假新聞」(fake news)。 我全程在網上收看直播,且因為生活在華盛頓,對於活動場地非常熟悉,再加上以我長年觀察各種大型社會活動的經驗,因此我個人評估,參與人數至少在十萬到二十萬人之間。我有好幾位朋友都到現場參加,根據他們的描述,遊行的民眾人山人海,一眼看不到頭,這樣的場景也基本可以證明,參加人數絕對不可能只有「數千人」,而最保守的估計,也應當是「數萬人」(tens of thousands)。那麼,美國主流媒體為何對真實的畫面視而不見,一意孤行地故意縮小參加遊行的人數呢?這就涉及到今天美國社會中一個重大的爭議話題,那就是媒體的黨派立場問題。 自從川普上任以後,他與美媒的關係就水火不容。這裡不能說沒有川普的責任,他始終對媒體持敵視態度,不斷指責媒體的公信力,當然也招致媒體的反撲。但是,平心而論,以我的觀察,我覺得媒體方面也必須自我檢討。 最令我無法接受的一件事,就是在選舉結束後川普舉行的記者會上,當他指控對手舞弊的時候,幾家美國主流媒體竟然直接中斷了現場直播。這樣的做法令人瞠目結舌:第一,做為民選總統,川普即使在今年的選舉中,也有七千一百萬的支持者,他們當然希望聽到他們的支持對象對於爭議問題的看法,媒體憑什麼剝奪這七千萬美國人民的知情權?第二,媒體的解釋是說川普的發言涉及「不實」指控,這裡的問題就來了:是誰給了媒體「這個人民可以聽,那個人民不可以聽」的權力?今天美國發生的選舉爭議已經交到司法機關,在司法機關沒有做出最後裁決,在行政機關沒有最後確認的情況下,媒體可以有自己的判斷,但是不能在沒有司法裁決的情況下擅自把自己的判斷強加於人,這不是用上帝視角看待新聞事件嗎?媒體,不應當把自己當做真理正義的化身,不應當用上帝視角處理社會爭議性新聞。但不幸的是,今天的美國部分主流媒體,恰恰是把自己當做了上帝,竟然只報導自己喜歡的事實,而直接屏蔽自己不喜歡聽到的聲音。媒體不應當有黨派立場,這條規則雖然很難做到,但是以前的美國,媒體至少還要顧忌一些,然而在這次分化嚴重的大選中,部分主流媒體竟然拋棄了這個基本的新聞倫理,這是美國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危機。 我們都知道,成熟的民主制度,就是盡量分解權力,並設計出制度讓不同的權力部門盡可能地相互制衡。正因為如此,當大家發現無論是司法還是行政還是立法機關都存在權力濫用的可能性的時候,就賦予了媒體很大的權力,包括可以不透露新聞來源的權利,以及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目的就是讓媒體成為「第四權」,可以監督司法,立法和行政部門。但是,在這樣的設計中,媒體也是四權分立中的一環,也應當受到監督和制衡。媒體一旦肆無忌憚,認為可以凌駕於司法,行政和立法之上,媒體本身就會成為腐敗的根源。 當然,這樣的媒體也會付出代價。現在美國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大為降低,這正是選前主流媒體的民調和分析,跟實際情況大相逕庭的原因。這樣的媒體,難道不應當自我檢討嗎?
王丹 2020-11-18
我為什麼希望看到川普連任

我為什麼希望看到川普連任

沒有溯及既往,也沒有禁止入境,但在最關鍵的移民問題上下手。這是目前為止,對美國對中共做出的最精準,最沈重的打擊,充分反映出川普政府對中共的政策,具有極高的戰略技巧。 這個政策產生的效應,隨著時間的積累和具體的執行,將會是巨大的。美國如果對中共延續這樣的精準打擊,中共確實會付出沈重代價,甚至有垮台的可能。 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看到川普連任的主要原因。
王丹 2020-10-03
評審結果出爐

評審結果出爐

沖泡好咖啡,準備好茶葉蛋,仔細觀摩了國民黨的車輪花運動“被出關播種”的視頻。 這回我沒有笑到美丁美當。我是笑到目屎流。 評審結果出爐: 最慘烈獎:洪孟楷(被人家鎖喉後一招倒下) 最混獎:蔣萬安(被拉出後翩然離去,難掩內心歡喜) 最佳集體獎:國民黨女立委(戰力普遍比藍營男立委高27倍) 最鬧插花獎:賴品妤(正在為了公理正義鬥爭呢好嗎你笑成那樣是怎樣) 最嘴獎:場外的羅智強(大叫幾聲後就回家充電了,而且家裡還開冷氣) 最佳配角獎:吳斯懷(笑咪咪坐著輪椅,一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樣子)   藍委佔議場》亮點!賴品妤突搞怪吐舌 照片曝光網友全笑翻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王丹 2020-06-29
私菸案有感

私菸案有感

歷史經驗證明,政權輪替之後,全面清洗舊朝官員,是付出代價也要去做的事情,否則後患無窮,代價更大。
王丹 2019-07-26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真相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真相

中國這40年來,或許有一些開放,但是並沒有什麼改革。圖為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年大會上發表演說。法新社 王丹/「對話中國」智庫所長 今年是中國所謂的「改革開放」40周年。前天,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鄭重其事地召開「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習近平做了長篇講話;說是「重要講話」,但是毫無新意,且出現1分鐘就念錯兩個成語的現象,紀念活動淪為笑柄,某種程度上,倒也似乎是對所謂「改革開放」的一種具有反諷性質的暗喻。 中共40年來,高唱「改革開放」的讚歌,當作是自己的政績和合法性的基礎。但是如果我們回首40年來所謂「改革開放」的結果,其實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40年來,中國或許有一些開放,但是並沒有什麼改革。所謂「改革開放」,其實只是一種編造出來的傳說。 為什麼說並不存在什麼「改革」呢?所謂「改革」,按照中共自己的說法,以及外界的公認,理應是制度創新和變革。但是40年來下來,中國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經濟制度,並沒有什麼創新和變革。 先看經濟制度:當外界都以為經過40年的「改革」,中國已經從計劃經濟發展到了市場經濟的時候,真相並不是這樣。事實上,現在的中國仍舊是一個國家壟斷性質的經濟體制,它表現在3個方面:(1)國有經濟仍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在石油、鐵路、金融等重要行業處於壟斷地位;(2)各級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資金等重要經濟資源流向的權力;(3)法治尚未建立,各級政府擁有很大的法律上的自由裁量權,通過審批項目,設置市場准入的行政許可,管制價格等手段對企業進行干預。經濟體制的基本結構並沒有重大的變革,有何「改革」可言? 政治體制就更不用說了。今天的中國,不僅沒有言論自由和選舉,沒有司法獨立和三權分立,沒有建立人權保障制度,而且進一步向「東西南北中,黨領導一切」的方向倒退,向「文革」的方向倒退,在習近平手中,連唯一被西方稱讚的「領導職務任期制」都被廢除了,這裡,更是沒有向前的「改革」可言,只有向後的倒退而已。從經濟體制到政治體制,我們或許可以說中共在統治方式上進行了一些具有改革性質的調整,但是如果從根本的制度層面上認真分析,其實並不存在真正的改革。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承認,雖然沒有「改革」,但是40年來,中國確實在「開放」的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這包括加入WTO,包括開放國人出國留學和旅遊,包括接納外資進入和中資的海外投資等等,比起閉關鎖國的時代,這個變化是更為明顯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就算是所謂的「開放」,也是半套的「開放」,並不是全部的「開放」。 例如,中國雖然加入了WTO,但是當初加入時「開放市場」的承諾卻一再跳票,今天的中美貿易戰,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這種「假開放」;再例如,所謂的「開放」,按理說應當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國只在某些經濟領域開放,而更全面的社會領域,卻並沒有開放,反倒還在收緊,這包括對於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的進入,包括對於外資在某些產業領域的控股比例的限制等等。總之,「開放」確實有,但是也僅僅是半套而已。  因此,40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回顧中國所謂的「改革開放」,必須認識到的一個真相就是:或許有對外的開放,但是根本就沒有什麼改革。這樣的結論,並不是否認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畢竟,沒有改革開放,經濟也是可以快速增長的,30年代的法西斯德國就是先例。
王丹 2018-12-20
吳寶春事件與青蛙

吳寶春事件與青蛙

  吳寶春事件有如「溫水煮青蛙」,中共在「新民意」的鼓勵下,不再低調進行統戰。資料照片 王丹/「對話中國」智庫所長 吳寶春發表聲明,支持九二共識,當然是被迫的,引起台灣社會輿論極大反彈,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還記得當年許文龍也曾經被迫發表過類似的「表態」言論,但是社會上的反彈就沒有這一次這麼大。這主要是因為大家都知道,許文龍設在中國的工廠受到極大壓力,他的高級管理幹部有失去自由的危險,許文龍被迫發表聲明,那是為了救人。但吳寶春不一樣,他不是為了救人,他是在已經很有錢的基礎上,為了掙更多的錢,自然不太能得到外界同情。  當然,掙錢不是錯,我們也都理解吳寶春的處境,知道他為了在上海開店,受到的壓力一定非常之大;我甚至也寧願相信,吳寶春在發表「我是中國人」,「我支持九二共識」聲明的時候,內心一定也非常掙扎,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會在台灣引起怎樣的輿論風波。但是,中國的市場比台灣大,吳寶春作為一個商人,在金錢和尊嚴之間選擇了金錢,我真的覺得無可厚非。 所以,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在臉書上並沒有對吳寶春本人進行撻伐,我表達的感情是「難過」。我為吳寶春難過,是因為他被迫放棄尊嚴;而更令我難過的是,在地方選舉結束,親中政治力量全面回潮之後的不久,就發生了吳寶春事件,這當然不是一個巧合。這是一個訊號,從對岸發送過來,告訴台灣人:「我們已經看破了你們的手腳,在尊嚴和金錢之間,你們通過選票,選擇了金錢。吳寶春就是最新的一個例子。」而我最為難過的是,我知道,其實,很多台灣人不是這樣的。但是,中共認為,他們已經看到台灣出現了「新民意」。 因此,吳寶春事件也提醒了台灣人一件事,那就是:中國在未來,會更積極地用各種方式,包括逼迫的手段,讓更多的台灣人被迫站出來表態。這些動作,由於台灣政治版圖的改變,會更為「方便」地進行。這次新當選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未來要選總統的新北市長朱立倫都站出來,表示要支持吳寶春,就可以看出這樣的「方便」。 從許文龍到周子瑜,從演藝人員到麵包師傅,中國會通過一個個台灣人的「政治表態」,逐漸在台灣社會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氣氛,有利於承認九二共識這件事,在台灣不知不覺地得到更多人的認知。對此,會有反對的聲音,但是也會有很多的冷淡,很多無所謂的態度,時間久了,更多的人連反對的興趣都沒有了,於是,「九二共識」就會成為台灣的主流意見了。 不管是否能夠做得到,但是顯然,這就是中共想做的事情,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而吳寶春事件,只不過是這樣布局中的一隻青蛙而已。北京對香港,採取的就是這樣的方式:一開始,群情激昂,然後水溫不斷地小幅度調漲,大家也就慢慢地放鬆警惕,於是最終,青蛙就被煮熟了。今天的香港,不就是這樣被煮熟的一隻青蛙嗎?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對吳寶春本人過於口誅筆伐,他的表現令人失望不假,但是我們也都知道他的難處,更何況,這又豈止是他一個人的難處呢?我們應當重視的,是「吳寶春事件」,是這個事件背後反映出的危險。尤其是在11月的地方選舉之後,中共必定食髓知味、見獵心喜,過去生怕激起台灣民意反彈而低調進行的統戰,現在在所謂「新民意」的鼓勵下,必定會更加緊鑼密鼓地進行。吳寶春事件,僅僅是一個開始。 歸根結柢,這個所謂的「新民意」才是問題的關鍵。而是否要在2020年,用選票翻轉這個「新民意」,才是台灣人更應當去認真思考的。
王丹 2018-12-13
 侯友宜先生的「坦蕩」 

 侯友宜先生的「坦蕩」 

選舉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讓我們對一些政治人物進行更加嚴格的檢視。經過這樣的檢視,我們或許可以發現很多如果沒有選舉就不會知道的真相。不過,國民黨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先生看來相當不喜歡這樣的檢視,因為外界對於他當年做為國家暴力機器的成員,曾經參與和指揮了對於台灣民主運動的鎮壓行動一事不斷提出質疑,這讓侯友宜先生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歷史。 對於這段歷史,侯友宜先生是怎麼面對的呢?11月1日他到淡江大學參加「淡江公民計畫」座談時,面對學生提出的如何看待自己當年拘捕鄭南榕、對盧修一潑辣椒水等行為的問題,他強調,他是依據法令執行勤務,「所有過程問心無愧、坦蕩蕩。」此外,他也曾經呼籲台灣社會「每個時代都要向前看」,言下之意,一個社會,不應當總是糾纏在歷史中,不要總是提起往事。 一個社會,真的應當不要糾纏歷史「向前看」嗎?我在這裡向侯友宜先生推薦兩個最近的國際新聞,請他參考: 10月28日,在莫斯科,舉辦了一場紀念史達林時期受難者的活動,名為「return of the names」。這個活動每年舉辦,場地就在克格勃總部附近,參加者包括受難者的家屬和人權工作者等。在肅穆的儀式上,大家排隊上前,念出那些受難者的姓名、年齡、職業和死亡日期,活動持續了十二個小時,四千人參加。組織者表示,舉辦這個活動,是為了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悲劇。 11月7日,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代表加拿大,針對1939年曾經拒絕接受一艘載有九百多位猶太難民的船隻的無情決定,向所有受害者及家屬道歉。那艘船後來被迫返回歐洲,其中兩百五十四名難民後來在集中營死去。以色列及猶太人事務中心總裁福格爾指出,這一聲道歉對加拿大的歷史非常重要。他認為,承認這類型的歷史錯誤將有助於加拿大在當前全球動盪的局勢下,制定出更好的移民政策。這不僅僅是一個針對歷史的決定,這個歷史性的道歉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正如他所指出,加拿大國內反猶太主義至今仍然是一個問題。大約17%的加拿大仇恨犯罪都是針對猶太人。在這裡我們看到,有的時候,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活在當下。 在不遺忘歷史的前提下,我其實同意不要「糾纏」歷史,也就是說,轉型正義應當著眼於社會和解,只有和解才能「向前看」。 但是在我看來,「不糾纏」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那些被「糾纏」的對象,對於自己當年協助威權體制迫害民主運動人士的行為要有所反思和懺悔,要承認當年的錯誤,這樣才能讓整個社會,讓後人學到歷史的教訓。我主張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考慮對於那些不是首惡的人權迫害者給予寬恕。 但是侯友宜先生完全否認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不僅不反思,不認錯,反而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問心無愧」,還說自己如果回到從前,還是會做同樣的事情。這樣的態度,在那些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的耳朵裡聽來,該是如何的情何以堪啊。這樣的態度,只能激化社會的仇恨,無法化解歷史的積怨,又談何「向前看」呢?這樣的態度,要做一個他口中的「跨越藍綠」的市長,可能嗎? 但是我還是要肯定侯友宜先生的「坦蕩」,因為他毫不掩飾地自我證明,他就是一個推卸歷史責任,心中依舊殘留威權思想的人。敢於如此「坦蕩」,不愧是一個硬漢。只是,台灣社會,需要這樣的絕不認錯硬漢嗎?
王丹 2018-11-21
潘斯講話的三個看點

潘斯講話的三個看點

針對本月4日美國副總統潘斯在華府智庫發表的批中演說,論者認為應視為美國調整對華政策的一個開端而非決定性轉折,日後如何發展仍須視中國回應及美國國內政治才能判斷。資料照片 王丹/「對話中國」智庫所長 本月4日,美國副總統潘斯在華府智庫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批評中國的演講。如何看待這篇演講對於美中關係的影響?我將其定位為「有川普特色的美中關係新時代的開端」。這個定義包含了這篇演講的三個看點:川普特色、新時代、開端。 首先,這篇演講雖然是潘斯發表的,但是在美國,副總統的工作就是代表總統發言,很明顯這是經過白宮國安團隊討論,得到川普授意而發表的一篇演講,其中必然包含了各種「川普因素」。例如,演講中非常強調的一點,就是指控中國干涉美國期中選舉,並明確指出「中國想讓美國換一個總統」。這個指控的證據,毫無疑問就是川普前不久在聯合國大會上所說的,中國在川普的鐵票區花錢在報紙上做廣告的事情。 對於川普來講,期中選舉本來就面臨巨大挑戰,而中國的做法無異於雪上加霜。川普的個性對於這樣的挑戰從來都是非常情緒化的,這是演講本身措辭如此強烈的根本原因,其中的明顯的情緒化表述就是典型的「川普因素」。因此我們必須謹慎看待這篇講話,因為川普上台以來,其外交政策表現出明顯的昨是今非的特點,而且態度轉變都非常劇烈突兀,這是我們觀察潘斯演講,不能不注意的一點。 其次,這篇講話可以說開啟了美中關係的一個新時代。從柯林頓政府時期把中國的人權議題與貿易問題脫鉤以來,美中關係已經有長達30年左右對於中國的人權問題採取擱置的態度,而對於「中國的民主化」這樣的議題,更是鮮少出現在美國的中國政策討論中。然而,這次潘斯講話最大的亮點,就是重新提到「民主」這個話題,聯想到前不久川普在聯合國號召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應當抵制社會主義,指責中國偷走了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尊嚴,以及潘斯在講話中對於台灣的「民主價值同盟」的定位,顯然,美國有意在對華政策上重新打出「民主人權」這張牌。這樣的政策轉向如果落實到具體政策上,美中關係將從經濟角度出發的現實主義面向轉移到政治較量為主的制度競爭面向,這無疑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重大轉變,必將開啟一個新時代。 但是最後,我也要指出,潘斯講話對中共的態度還是留有餘地的,其警告意味大於實質的政策宣示。接下來兩國關係的發展如何,美國其實是把球踢到了中國的一邊。中共如何反應,將是最值得觀察的一點。如果中共態度軟化,我們就不能對美國的戰略轉變過於樂觀,因為有「川普因素」的存在,我們也不能排除美國的強硬立場軟化的可能性;而如果中共採取置之不理甚至繼續強硬反擊的態度,潘斯講話恐怕就真的會轉變成具體的政策落實,雙方在各方面的較量必將激化,甚至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都會比以往大為提升。 所以我才說,這篇講話,只是美國調整對華政策的一個開端,未來發展還有各種變數。外界有些評論對於潘斯講話給予過於亢奮的評論,似乎代表美國已經準備全面動手,結束中共的一黨專制,我認為是過於樂觀的看法,至少現在下這個結論還為時過早。美國國內政治的發展,包括期中選舉的結果,中國方面的反應,川普本人的態度,都是變數。習近平也可能用這個機會加強民族主義立場,要求黨內進一步鞏固他的權力,美國的強硬說不定會有助於中共的民族主義動員。因此,一切還有待時間判斷。
王丹 2018-10-11
挺管可以理解,何必如此抓馬?

挺管可以理解,何必如此抓馬?

  論者認為,最近圍繞教育部駁回管中閔(圖)台大校長聘任案後所產生的部分言論,就是典型的抓馬(Drama)言論,只能加深社會對立,浪費掉重新檢討「大學自治」的大好機會。資料照片 首先要說明,「抓馬」是網路語言,來自英文Drama,意思是某些言論和行為表現得過於戲劇化,過於情緒化,過於浮誇,以至於明明是應當嚴肅進行的討論,看上去變成意氣之爭。最近圍繞教育部駁回管中閔台大校長聘任案後所產生的一些言論,就是典型的抓馬言論。 著名作家吳淡如最近在中國上海唸書,也非常關心管案。5月1日在臉書上PO文,針對管案發表感慨,居然引用了紀念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紀念碑的那首署名的詩:「起初他們抓了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沈默了,我又不是共產黨人……」。她的意思正如她引用之的解釋:「當所有的知識份子都因為恐懼而噤聲不語,這世界就會一級一級地步向沒有光明的所在。」這個道理正大光明,無可指摘,問題是把台灣現在發生的教育部與台大之間關於遴選問題的爭議,用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來隱喻,這不是抓馬是什麼?! 台灣執政當局確實有種種值得批評之處,教育部的處置不夠明斷也應當檢討,但是台灣畢竟是民主社會,豈可與納粹政權相比?管爺從然無限委屈,他受到的對待也跟猶太人被納粹的迫害風馬牛不相及。說起來,真正比較類似納粹的,倒是吳淡如現在去唸書的中國的那個政權,可是,當李明哲被真正地迫害的時候,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倒是沒有見到吳女士引用這首詩表達憤慨。其實這首詩,用於鼓舞大家對抗中共對台灣的打壓,不是更合適嗎,吳女士?憤怒可以理解,何必如此抓馬? 還有前總統馬英九先生。4月30日在出席一場公開活動的時候,他也不意外地站出來挺管。挺管可以理解,畢竟管是他以前的下屬,但是看看他挺管的言論,實在令人傻眼。他說教育部違法濫權,「即使百年前的北洋政府都沒這樣了,政府怎麼可以這樣?」馬先生是法律學者,對於歷史看來確實涉獵不深。今天的台灣政府縱使有千般不是,還是要比北洋軍閥時期的政府好一些。建議馬先生看看魯迅的文章《紀念劉和珍君》。劉和珍就讀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時候,曾經因為反對新校長,被學校的「自治評議委員會」(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大學自治」的「自治」)強行拖出校園。 說實話,我不認為管爺會被吳茂昆「強行拖出」台大。更嚴重的是,後來劉和珍參加遊行示威被槍殺,史稱「三一八」慘案。這個慘案,就發生在北洋政府時期。馬英九先生說現在的民進黨政府還不如「北洋時期的政府」,這根本違反基本的歷史事實。不過我不相信馬英九對我說的這些歷史事實不知道,他就只是抓馬而已。 這樣的抓馬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國家暴力」啦,把獨台案與管案相提並論啦,21分鐘的罷課啦,等等。對此,我的看法很簡單:其實,對於「大學自治」的討論確有必要,關於大學校長的遴選辦法也一向就有種種爭議,這次發生所謂「卡管」事件,正好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不同意見彼此交鋒,相互探討,最好的結果是社會對「大學自治」能有一個更明晰的認知和進一步的共識。 作為爭議中的一方,挺管人士批判教育部,甚至批判蔡政府,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這種批判能夠理性、冷靜,對於台灣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惜的是,在最為高調的來自公眾物的一些挺管言論中,我們看不到類似黃武雄老師那樣的深入而專業的探討,而令人遺憾的是,很多都是一些極為抓馬的言論,使得本應該是一個嚴肅的社會議題的討論,變成情緒亢奮的對立,這樣只能加深社會對立,浪費掉重新檢討「大學自治」的大好機會。這實在令人遺憾。
王丹 2018-05-02
歐普拉會成為美國總統嗎? 

歐普拉會成為美國總統嗎? 

2018年一開始,美國政壇就有了熱議的新話題,那就是著名節目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是否會出馬,參與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會有這個議題的提出,是因為1月6日晚上金球獎頒獎典禮上,歐普拉一席關於反對性侵,保護婦女權益的講話打動了無數觀眾。這短短的九分鐘講話,感情充沛,擲地有聲,不僅令雲集全場的好萊塢影星們飽含熱淚,全體起立鼓掌喝采,而且立即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第二天,美國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發布了「歐普拉有可能出馬角逐總統大位」的新聞,社群媒體上拱歐普拉出馬的聲浪更是沸反盈天。歐普拉身為一位黑人女性,如果真的出馬參選美國總統,甚至如果真的當選,在美國的歷史上將創造新的奇蹟,並成為新的一座里程碑。問題是,她到底會不會真的出馬? 坦率說,如果2020年歐普拉真的出馬競選總統,這絕對順理成章。第一,在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社會,歷史上不乏好萊塢明星挾持高人氣轉戰政壇並獲得成功的先例。且不說著名的雷根總統,還有加州原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就連現任總統川普,某種程度上說也曾經是電視主持人,歐普拉為何不可?第二,川普的當選已經證明,美國選民早就厭倦了華盛頓政治精英,對政客普遍沒有好感,他們需要一個更接近老百姓的「自己人」(one of us),需要一個能夠「接地氣」的人帶領美國。川普符合這些條件,所以儘管他本人有很大的爭議性,仍然出人意表地當選了。那麼,遠比川普更得人心的歐普拉出馬,當然更有勝選的可能;第三,川普執政一年以來,不僅對手民主黨發誓要把他拉下馬,就是自家陣共和黨內,也有不少人對他很有意見,其民調之低使得2020年其是否能夠連任飽受外界質疑,民主黨現在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只是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候選人,歐普拉如果能夠出山,反對川普的陣營一定會士氣大振;第四,在美國繼身為黑人的歐巴馬當選總統之後,女性當家的聲浪一直高漲,2016年希拉蕊本來大有希望創造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紀錄,可惜功虧一簣。2017年美國最引人注目的「Me too運動」,表面上看是捍衛婦女不被職場性侵的權益的運動,實際上之所以能席捲全國,勢不可當,支持女性當家的呼聲也是主要的推動力。歐普拉如果能夠出馬,對於很多原本寄希望於希拉蕊創造美國歷史的選民來說,會有一種移情作用,這對歐普拉來說是天然的優勢。 現在的問題,就是歐普拉的個人意願了。 1月7日至今,歐普拉本人從未對外界掀起的輿論聲浪做出過任何正式的說明,倒是據說是她的閨中好友的人對外放出風聲,說歐普拉只是對外界對她的期待「感興趣」,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意願投入總統選舉。畢竟,參選美國總統不是一件小事,歐普拉必須考慮的不僅是自己能否當選,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夠勝任。1月7日歐普拉演講之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公共電視網(PBS)新聞時刻和馬瑞斯特學院(Marist)的民調非常有意思:接受訪問的美國人,有百分之六十四對歐普拉有好感,包括百分之四十三的川普的支持者。但是,詢問他們是否希望歐普拉2020年參選總統時,只有百分之三十五表示贊成,百分之五十四不贊成,另外百分之十一不確定。不過,假定川普與歐普拉在2020年對決,有百分之五十已登記選民表示他們會投給歐普拉,只有百分之三十九會投票給川普,讓他連任。可見美國人對歐普拉參選總統一事,內心十分糾結。 在這種情況下,歐普拉恐怕很難現在就做出決定。
王丹 2018-01-17
從辛巴威政變看「一帶一路」

從辛巴威政變看「一帶一路」

辛巴威軍人政變成功,統治長達37年的獨裁者穆加比(Robert Mugabe)在面臨國會對他展開彈劾下,昨深夜致信國會議長辭職,而穆加比的下台對中國最主要的經濟政策──「一帶一路」來說,也是一個警訊。圖為民眾上街慶祝穆加比辭職。歐新社   辛巴威軍人政變成功,統治長達37年的獨裁者穆加比(Robert Mugabe)在面臨國會對他展開彈劾下,昨日深夜致信國會議長辭職。未來辛巴威是走上民主發展的道路還是依舊是軍人專政的專制體制,我們目前還無法判斷。但是,作為威權統治的象徵人物的穆加比的結局,在當今民主退潮的時代背景下,仍然可以算是一個歷史發展的亮點。對於熱愛民主的人來說,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當然也會有對這樣的事態發展失望沮喪的一方,中共就是其中之一。 眾所周知,穆加比在辛巴威的統治能夠長期穩固,與中共的大力支持關係密切。他從1960年代組織游擊戰爭的時候開始,就信奉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1980年他掌權的時候宣佈將遵循中國道路:土地國有化,鎮壓異議人士,進行文化革命,因此從鄧小平時代以來就一直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中共在國際社會所剩不多的幾個堅定的政治盟友之一。現在他的倒台,對於中共在非洲的殖民開拓進程來說是一個損失,但是更重要的是,對於習近平最主要的經濟政策──「一帶一路」來說,也是一個警訊。   為甚麼這麼說呢?根據BBC的報導,辛巴威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合作夥伴。2015年,辛巴威政府批准了9.29億美元的境外直接投資,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中國是辛巴威最大的外資來源,在電網,通訊,軍事,農業,醫療,煙草等多個領域都有大量的投資或者大額的援助。而穆加比本人更是中共「一帶一路」的大力支持者和吹鼓手。 今年中共召開「十九大」,他為此在11月6日專門接受《新華社》的採訪,表示「讚賞『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要向中國『學習治國理政的經驗』,希望中共未來的發展「能為包括辛巴威在內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福祉」。   但是與此同時,與辛巴威的經濟合作,也是「一帶一路「戰略存在嚴重隱患的典型例證。 2015年習近平訪問辛巴威的時候,曾經簽訂了12項大型投資協議,這被視為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落實。但是一年之後,這12個協議中,只有2項有具體的推動,具有代表性的價值11.74億美元的旺吉火電站擴建項目完全被擱置。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辛巴威政治和經濟局勢的不穩定,使得投資無法順利進行。   其實,這正是「一帶一路」戰略面臨的主要問題。「一帶一路」主要集中在南亞、中亞、東非等地區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政治制度落後,欠缺民主規範,一旦政府倒台,中國大筆投資隨時可能付諸東流。對此,星展銀行就曾經用「不符合商業邏輯」來形容「一帶一路」的投資計劃。這次辛巴威的政變再次證明瞭「一帶一路」的巨大的政治風險。   事實上,不僅是辛巴威,最近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也屢屢遇到挫折。巴基斯坦已經拒絕了中國140億美元水壩項目投資,改為由巴基斯坦自行籌資建設;尼泊爾也在14日取消了與中國合作的價值25億美元的布達甘達基水力發電站項目;在斯里蘭卡與中國簽訂的漢班托塔深水港項目中,由於斯里蘭卡無力償還中國巨額貸款,只好出租土地,中國的國營企業因此將取得長達99年的經營權,擁有15000畝的土地。這一項目也遭到當地民眾的強烈反對,目前處於擱淺狀態。   所有這一切,都使得「一帶一路」未來的發展蒙上了陰影。辛巴威的政變,「老朋友」的倒台,只不過是雪上加霜而已。
王丹 2017-11-22
我的「吃香喝辣」排行榜

我的「吃香喝辣」排行榜

    前幾天,因為我的一番「台獨要有流血的準備」的言論,引起社會上一些議論。有趣的是,我這番話分明是說給主張台獨的年輕人聽的,但是有一個叫做「國民黨」的主張統一的小黨派,居然由其發言人出面並發布新聞稿,說我「在台灣吃香喝辣,然後拍屁股走人」。一個號稱百年歷史的老黨,堂堂新聞稿,居然用上「拍屁股」這樣粗鄙的言辭,也是令人欽佩他們的「被討厭的勇氣」。 不過我也要出於做人的厚道,為他們辯護一下,因為雖然我不吃辣的,但是在台灣這幾年,確實吃到了不少很「香」的美食,這個我不能否認。既然是事實,乾脆就來談談我在台灣「吃香喝辣」的感受吧。(順便說一下,在台灣「吃香喝辣」難道不是對台灣擁有美食的讚美嗎?怎麼這種行為在國民黨那裡成了貶義呢?難道在台灣一定要「吃糠咽菜」才是正常的嗎?難怪別人說國民黨喜歡唱衰台灣,倒也不是沒有理由。) 如果我有一個「吃香喝辣」的排行榜,排第一名的,一定是台北「阿才的店」的老闆阿華煮的馬頭魚。馬頭魚當然不是什麼很稀罕的海鮮,但是「阿才的店」的馬頭魚經過挑選,肉厚分量足,且外焦內嫩,香氣十足。我經常在「阿才的店」請學生吃飯,每次都恨不得點兩份,一份給他們吃,一份留給我自己吃。原因無他,太好吃了。 第二名應當就是屏東的萬巒豬腳。從高雄到墾丁的路上,開車一定會經過一家7-11便利商店,有賣萬巒豬腳的。其實不用去專門店買,這家的就很好吃。有一次我跟紀政大姊,何宗勳等一些朋友去阿朗壹,一路上我大談如何減肥,慷慨激昂,豪情萬丈。然後到了那家7-11,買了半斤萬巒豬腳回來,默默地一個人半個小時就吃完了,結果車上的人也不好說什麼,但是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第三名是花蓮「孔記小館」的蔥油餅。我是北方人,從小到大沒少吃過蔥油餅,但是一輩子就沒有見過「孔記」這麼特殊的蔥油餅:厚度是一般蔥油餅的一倍以上,油而不膩,外皮酥脆,內有咬勁。一碗濃稠的小米粥,加一盤金黃色的蔥油餅,簡單而享受。我曾經帶我父母吃過,他們在中國走過大江南北,也算是什麼美食都嘗過的,對這家的蔥油餅也是讚不絕口。「孔記」的蔥油餅,堪稱一絕。 第四名是台南孔廟附近,府中街的「保哥黑輪」的炒泡麵。我因為在成功大學工作過一年,所以有幸嘗過號稱「美食之都」的台南的各種美食,但是這家的炒泡麵始終是我的最愛。小白菜,肉絲,黑輪切片,再加一顆蛋,然後就是統一(登楞!)肉燥麵,食材簡單到不行,但是味道美到極致。每次去我最擔心的就是排大隊,因為人太多。有幾次我真的被迫只好坐到店裡供奉的神桌前吃,也是很奇特的本土體驗! 第五名是彰化花壇鄉的「公雞餐廳」的蒜頭雞湯。雞肉鮮嫩,再加上蛤蜊和大量的蒜頭,熬煮入味,香氣撲鼻。其實蒜頭雞湯到處都有,但是這一家的口味最為道地。當初是我助理的父母請我吃這家,當時我喝這個湯就「驚為天湯」,但是還是要顧忌形象,不好意思放開胃口,後來就一直惦記著。最後,我乾脆從工作的嘉義開車去彰化,自己請自己,當然沒顧忌,蒜頭雞湯我一個人就喝了大概七、八碗吧。我助理不敢阻攔,但是眼神也是怪怪的,跟萬巒豬腳造成的效果一樣。 以上,就是我在台灣「吃香喝辣」的犯罪紀錄,請國民黨明察。
王丹 2017-06-21
胡發言人,你真不害臊!

胡發言人,你真不害臊!

平生第一次看國民黨的官網,因為有記者說國民黨發言人提到我。我就看了看,發現國民黨就是國民黨,還真沒讓我看走眼,實在有夠爛。在此簡單回應國民黨發言人三點: 第一,胡發言人完全扭曲我的發言原意。我的原意是鼓勵年輕人,為了理想要有付出代價的思想準備。不過對這一點我沒有意見,國民黨發言人扭曲他人言論,非常正常,特別正常。 第二,至於說我什麼“吃香喝辣”,“拍屁股走人”之類的話,我發現跟中國的五毛言論一模一樣,連用字都一樣,非常的粗鄙下流。對於這麼粗鄙的發言,我無法回應,因為我是文明人。 第三,奉勸國民黨,先管好你們自家的事吧。你們在中國大陸丟政權,死了無數國軍將士,你們非但不為他們報仇,還跟殺你們的父輩的兇手-中共-勾肩搭背,你們對得起死去的國民黨前輩們嗎?政權在你們手裡,結果從中國大陸一直丟到台灣,我要是你們,早就找個地縫鑽進去了。你們還好意思在這裏罵別人?! 胡發言人,你真不害臊!   國民黨:賴清德的英文名字叫傑克? 賴神已成為lie神 -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 KMT Official Webstie   新 聞 稿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106.06.07… KMT.ORG.TW    
王丹 2017-06-08
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

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

中國強大了,但是並沒有走向民主。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        開學第一場中國沙龍,我向在座的來自中國和台灣的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的社會性質是什麼?我想,這是我們認識中國,必須要做出的基本判斷。 同學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是權貴資本主義,有的說是專制社會,有的說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的說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性質。在我看來,這些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不夠準確。關於中國的社會性質,或者說,今天的中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在我看來,很難給出一個完整的正面的定性,因為各種社會性質的因素在今天的中國都存在,各種定性都可以找到根據,也都無法概括全部。 雖然我們無法正面給出一個完整的定性,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當用負面排除的辦法,來認識今天的中國的社會性質問題。這個負面排除的結果如下: 首先,說今天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肯定是不對的。從聖西門到傅立葉,從馬克思到列寧,對於社會主義的本質性特徵的描述,都有財富平等作為核心內容;而今天中國的貧富差距之大,與社會主義均富的原則完全背道而馳。到了史達林和毛澤東的時代,他們所制定的社會主義原則,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部分,也就是說,在政治權力的體系中,無產階級要掌握絕對的權力。但是今天的中國,所謂的「無產階級」的中堅力量,也就是工人,不僅不是社會領導力量,自己本身反到成了權貴集團的剝削對象,這樣,怎麼可能稱之為社會主義國家呢?當然不是。 其次,說今天的中國是資本主義也是不對的。不管是權貴資本主義,還是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主義,其核心內涵都是資本主義。我們知道,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絕不是只體現在生產力和經濟關係上,作為一種制度設計,資本主義還包括了人與人的關係,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當然也有計劃與市場的關係的部分。而在今天的中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的份額遠遠超過私營企業,僅僅憑這一點,說中國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根本就是笑話。這也是歐洲,美國和日本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的根本原因。 另外,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還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包括宗教倫理在社會發展中對資本的制約作用,包括政治安排與經濟制度之間的相互制衡,而這些,在今天的中國,更幾乎找不到任何蹤跡。在這種情況下,說中國社會已經具備資本主義的性質,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如果以上分析可以成立,那麼我們就會知道,中國既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國家,也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實際上,它有點像四不像,什麼因素都有一些,但是什麼制度都說不上。或許,這就是轉型期的中國具有的特點。 指出這一點的意義在於,很多對中國的轉型充滿期待的人,尤其是西方國家的學者們,大多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哪怕它是權貴資本主義。這樣的錯誤判斷導致的錯誤期待就是:既然已經是資本主義國家,當然就會遵循資本的邏輯,以理性和利益為標準製定國家發展計劃;而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就是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隨之而來的對於民主的迫切訴求。 這個邏輯,就是很多西方的中國問題學者仍然寄希望于中國統治集團最終走向民主化的理論根據。不幸的是,事實已經證明,他們的推論是錯誤的,中國強大了,但是並沒有走向民主。而我在這裡要說的就是:他們之所以錯誤判斷中國的發展,一個很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在中國的社會性質問題上過於一廂情願了。
王丹 2017-03-08
林中斌先生之荒謬

林中斌先生之荒謬

林中斌。資料照片        曾經在扁政府時期擔任國防部副部長的林中斌先生,一向被認為是中國問題和兩岸問題的專家,他的分析和評論在臺灣自有其影響力。而現在,他的影響力已經跨海延伸到了對岸的中國。1月17日,在中國知識份子中臭名昭著的《環球時報》對林中斌先生進行了一次專訪,林先生對諸多問題發表了一番宏論。且不說,《環球時報》這樣的報紙,品質之低劣舉世皆知,林先生也不會不知。以嚴肅的台灣學者的身份接受這樣的報紙的採訪,老實說,本身就有點不嚴肅。不過也許林先生對《環球時報》有跟我不同的看法,這一點我願意表示尊重,所以這倒不是我覺得他荒謬的地方。讓我覺得荒謬的,是他在這個專訪中發表的那些宏論。 《環球時報》記者問林先生,中國什麼時候會對臺灣動武?林先生認為動武的可能性很低,這一點當然各有看法,我沒有評論。 但是令人傻眼的是他接下來,非常突兀地發表了兩段對中國發展狀況的評論,他說什麼呢?他說:「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將來的100年是中國的世紀」!可能覺得如此的吹捧還不過癮吧,林先生接下來又說:「如果不用武,中國將來不得了,兩三百年的盛世」!事實上,前文中林先生已經認定中國動武的可能性不大了,因此在他看來,中國的未來,幾乎可以確定要有兩三百年的盛世。 這不荒謬嗎?這位中國問題專家,到底是從哪裏得出的這個結論的?連中共自己恐怕都說不出這樣的自吹自擂的話吧?我要向林中斌先生請教的是: 1. 您知道中國模式的發展帶來的巨大代價已經開始在吞噬經濟發展的成果,而突出表現就是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嗎?全世界都知道的霧霾的嚴重,已經使得很多城市的中國人怨聲載道了。這,就是您說的盛世嗎? 2. 您知道去年開始中國就出現了大規模的資金外流,以至於北京當局不斷加強對資金的管制,而這樣的資金外流代表的是很多人,包括中國的中產階級對未來的悲觀和缺乏安全感嗎?如果中國真的有一百年,甚至兩三百年的盛世,您要如何解釋中國人的大規模移民潮和恐慌性資金外流呢?這,就是您說的盛世嗎? 3. 您知道中國有個律師叫李春富,僅僅因為幫助弱勢群體打官司,就被當作顛覆政府的嫌疑犯而抓走。關押了一年多他終於被放出來了,但是一個年富力強的律師,已經被醫院鑑定,確認患上了精神病。是要用多麼殘暴的手段,才可以一年多就把好好的一個人迫害成精神病?這件事,您知道嗎?請您用手按著良心告訴我,這,就是您說的盛世嗎? 林中斌先生如果不知道上述的三個例子,那會令人對他的“中國問題專家”的頭銜非常質疑的;如果他知道這三個例子,卻還說這是“盛世”,而且認為這樣的盛世還會延續兩三百年,那麼,恕我直言,我除了“荒謬”二字,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評價林先生對中國的這番評價了。 而最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是林先生對《環球時報》說出的下面這番話:「我已經看到(中國)兩三百年盛世的潛力,因為大陸領導人及其團隊近年來非常強調發揚文化的傳統和提升精神心靈的水平。」看來,他對習近平的肯定和敬仰,只能用滔滔江水來形容了。關閉《炎黃春秋》雜誌,封鎖臉書和推特,關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大搞個人崇拜,這是哪門子文化?這就是林中斌先生心目中習近平在精神心靈上的“提升”嗎?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情感,這個無法厚非。但是作為一位中國研究專家,不能在面對中國作出評價的時候,完全無視、無感於中國存在的那麼多的嚴重問題,假裝這些問題不存在,完全迴避這些問題應當導致的道德和價值判斷。坦率講,這個標準真的不高。
王丹 2017-01-18
丟掉對習近平的一切幻想吧

丟掉對習近平的一切幻想吧

上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視察中央電視台,按照慣例,講了一番空話,套話。這沒有什麼稀奇的,說空話,套話,本來就是中共歷任總書記的工作之一。但是比較稀奇的是,第一,為了迎接習近平,中央電視台打出大橫幅,上書「央視姓黨,絕對忠誠」;第二,報導這次視察的《人民日報》,在頭版右上角,用套紅字體刊登了習近平的講話摘要。這兩件令人看了噁心要吐的事情,都凸顯了中國個人崇拜抬頭的新風氣,而且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因為這一切,像極了「文革」時期對毛澤東的「最高指示」的版面處理。如果你看到習近平坐在主播檯上,周圍一群阿諛奉承的部下包圍的畫面,你也會很容易聯想到北韓的金三胖金正恩。說真的,兩個人的相貌都越長越像了。   我相信,就算是那些對習近平充滿期待,以為他會引導中國走向政治改革的「學者」,「專家」們,看到這樣的個人崇拜在毛澤東時代之後,活生生地在中國重現的畫面,也大概只有傻眼吧。我相信,連那些被稱為"自幹五"的自覺擁護共產黨的網民,面對這幅似乎只會發生在北韓的畫面,也只有啞口無言了。   我更相信,這一切,絕對不可能不是習近平的本意。道理很簡單,如果習近平真的不想搞個人崇拜,不喜歡這些「文革」復辟一般的表演,他只要"哼"一聲,我們就看不到這些令人作嘔的畫面了。因此,這樣的赤裸裸的個人崇拜現象的出現,我們完全可以百分之百地確信,是習近平知道而且默認的。這樣的一個人,你還要對他有任何的幻想嗎?他不走到改制稱帝的那一步,我就謝天謝地了。還談什麼政治改革,還說什麼習近平集權是為了走向民主化?!   這讓我想起2008年劉曉波因為領銜發表「零八憲章」被捕的時候,台灣的學界曾經在紫藤盧召開了一次會議,表達對這個事件的關注。那次會議上,我發言提到了中共走向法西斯的可能性。當時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在場的台灣知識份子們,臉上表情不變,但是內心是非常不以為然的,他們會覺得我是被中共迫害過的人,因此對中共會懷有仇恨,因此我的判斷就不可能理性,客觀,中立,用到「法西斯化」這樣的詞,說明我太偏激了,不是「嚴肅的學術立場」。而現在呢?「中共的法西斯化」這個概念,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研究的話語中了!   我也清楚地記得,多年來,我每一次在課堂上,在演講中,在「中國沙龍」上,當我提到中國再次發生「文革」的可能性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台灣學生都保持表面的尊重,但是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不以為然。更不用說那些「九零後」的來自中國的交換生們,他們根本覺得我就是故意要「黑」中國政府。我不知道已經回到中國的他們,看到最近這些「文革」復辟的畫面,是不是還是認為「文革絕對不會再發生」?如果他們還是這麼覺得,我只能自責了,因為是我這個老師無能,沒有辦法讓學生看清事實。   坦率講,處在我現在的位置,是非常令人懊惱的。因為不管我們作為曾經與中共交過手的人,對中共的認識有多麼深刻,大家還是會覺得我們立場偏頗,因為我們是「被迫害過的人」。好在事實會說話,今天習近平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使得我過去被認為「偏頗」的判斷,已經逐一被驗證了。如果你要問我為甚麼能這麼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只能說告訴你:   對於任何極權主義的國家領導人,我們必須先假設他/她不可能傾向民主化,然後再看他/她的表現,而不是相反。   我不是預言家,我只是遵循了這條正確的判斷法則而已。
王丹 2016-02-22
國民黨還會東山再起嗎?

國民黨還會東山再起嗎?

圖為國民黨日前在基隆舉行感恩茶會。資料照片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可以說是大輸家,從中央執政權到立法院,到地方縣市的政治版圖,國民黨幾乎喪失殆盡,整個台灣本島的顏色,幾乎都已經由藍轉綠。那麼,國民黨還有可能東山再起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這個百年老黨,很可能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萎縮,從一個中型政黨,慢慢變為新黨一樣的固有意識形態的小黨。它還會活著,但是已經不可能再得到政權了。20年之後,很有可能,我們就看不到這個黨的存在了。為甚麼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路線問題。對於未來的國民黨來說,是維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走向終極統一,還是回到本土路線,這是他們最大的罩門。如果洪秀柱當選國民黨主席,帶領全黨走向急統的道路,本土派一定出走,國民黨會分裂。已經大敗如此的國民黨,哪裏還經得起再次的分裂呢?如果再次分裂,就是死路一條。然而,如果本土派領導國民黨,甚至改名為“台灣國民黨”,在路線上改走本土路線,那國民黨和民進黨還有沒有什麼區別呢?一個政黨,跟自己的對手沒有政策和基本主張的區隔,它的存在還有意義嗎?所以現在的國民黨,是陷入兩難之中,一時也看不到解決的辦法。而不解決這個路線問題,國民黨就不會有未來。   第二個原因就是群眾基礎的問題。國民黨長期以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缺乏年輕世代的黨員和支持者。現在所謂國民黨的青年黨員,都是三十歲以上。比起民進黨的中央黨部,到處都可以看到二十多歲的真正的年輕人來,國民黨人才的危機極為嚴峻。傳統上國民黨的支持者,年齡層偏高,我們不難想像,八年以後,當蔡英文要下台,國民黨又有機會的時候,他們的很多傳統的選民由於生命有限的原因,都會被自然淘汰掉。而每年新增加的幾十萬所謂“首投族”,對國民黨一點好感都沒有。雪上加霜的是,民進黨上台以後,一定會把投票年齡降低到18歲,這些更新的一代選民,更不可能轉而去支持國民黨。這樣的一個黨,幾乎處於後繼無人的狀態,八年之後,它的選票在哪裡?如果沒有群眾基礎,要怎樣東山再起呢?   第三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黨產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國民黨家大業大,是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這不僅使得它在選舉中可以浥注龐大資源,也使得它可以維繫很多的追逐利益者,它甚至還在用黨產給自己的退休黨工發退休金。可以說,只要國民黨還保有它的黨產,它就不會潰散。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民進黨全面執政,當然也知道要對自己的敵手釜底抽薪。蔡英文和民進黨在選前就多次宣稱,正式移交政權之後,最優先處理的問題就是通過《不當黨產處置條例》,說白了,就是要收回國民黨的黨產。屆時,國民黨將變成一個只能依靠向外界籌款的政黨,而以國民黨黯淡的未來而言,又有誰願意掏錢支撐這麼巨大的一個政黨機器呢?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國民黨從來不是一個善於反省的政黨。2014年九合一大選,台灣選民已經對國民黨提出了警告,但是我們並未看到國民黨又深刻的檢討。這一次的總統大選,國民黨一系列荒腔走板的做法,例如製造藍綠對立,恐嚇選民未來會兩岸關係惡化,用五年級生來對抗年輕世代,製造世代對立等等,都反映出他們幾乎沒有反省。總統大選輸成這樣,國民黨只拿出六頁紙的檢討報告,然後立即開始關於黨主席的內部鬥爭。這樣的一個不痛定思痛的政黨,怎麼可能還有未來呢?這次台南地震災情慘重,蔡英文個人捐出100萬元,作為世界上最有錢的政黨的國民黨,全黨捐100萬,如此這樣,你還會覺得國民黨會東山再起嗎?
王丹 2016-02-10
希特勒不是因為民主上台的

希特勒不是因為民主上台的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資料照片      缺乏歷史專業知識的人,通常都會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對歷史的誤解,時間長了,謬種流傳,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了,儘管那明明就是子虛烏有的。關於「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也會選出希特勒這樣的人」的說法,就是這樣的例子之一。而最近中國的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更是把這樣的無知的說法,帶到台灣來進一步傳播,我們這些歷史專業的人,不出來說說話,不僅對不起自己的專業,也會讓很多人對他的話將信將疑。而將信將疑就是被洗腦的開始。 希特勒上台當選總理,成為德國的領導人,從而把世界帶入戰爭罪惡的深淵,其實並不是民主選舉導致的。請大家回去看看簡明德國史就知道了:1932年德國進行總統選舉,希特勒參選,雖然票數驚人,但是他仍然不是主流民意的選擇,最後他輸給了興登堡,說明德國人民那個時候沒有通過一人一票的制度選擇他。7月份國會大選,納粹的國家社會黨確實通過選舉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但是希特勒本人也並沒有因為本黨選舉的勝利而成為德國的領導人。他被興登堡總統任命為副總理(請注意,不是選舉為副總理,而是「被任命」副總理)。 之後,希特勒和支持納粹的勢力對魏瑪憲法指導下的德國民主制度,不遺餘力進行顛覆行為,他們利用德國在「一戰」失敗之後興起的的民族主義情緒,利用社會就業危機導致的社會不滿,利用德國民主傳統的脆弱,甚至利用80歲的興登堡總統的年邁糊塗,大肆製造輿論,最終迫使興登堡總統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直到這個時候,希特勒才真正掌握了德國的權力,真正上台了。但是,我要再次說明一遍,這不是選舉導致的成功,這是「任命」的結果,或者說,這恰恰是對選舉結果進行顛覆的成功。 說「民主也曾經選出過希特勒」,這是標準的似是而非的言論,也是徹頭徹尾的對歷史的無知的觀點。因為:第一,我們剛才已經說明過了,希特勒掌權,其實是軟性政變的結果,他在選舉中並沒有獲勝,他當上總理是被任命而不是被選舉出來的;第二,就算我們把選舉結果列入希特勒奪取德國政權的因素之一,那其實也是人類是歷史上選舉中的少數特例。說「民主也選舉出希特勒」的人從來不說,民主選舉出好的領導人的例子其實更多,我們不能用一個制度曾經出現過的問題,來否定這個制度的本身。希特勒的出現對於選舉制度和民主來說,正如朱立倫為王如玄辯護用過的那句話一樣,是「瑕不掩瑜」。 第三,我們應當把「民主制度」(或者「民主的理念」)這個概念,與「民主轉型」(或者「民主的實踐」)這個概念區別開來。民主轉型,尤其是在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家,其早起確實經常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人們知道民主的問題在哪裡,然後逐步修正,民主才會得以更加完善。這就是民主的好處。你不能因為民主實踐的早起出現過問題,就否定民主制度本身。打個比方來說:我們也不能因為陳德銘一歲的時候尿床過(這個我沒有證據,我只是從人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合理性推測),就讓他一輩子承擔「尿床者」的稱號,畢竟他現在應當已經不會再尿床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所謂「希特勒也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這種流傳已久的說法,既不是歷史事實,也無法因此推導出民主制度本身有問題的結論,這是典型的反民主的言論,毫無邏輯可言。 至於陳德銘為甚麼在大選前夕,要到台灣來散佈這樣的反民主的言論,其背後的用意,就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問題了,但是還是值得大家深思。
王丹 2015-12-07
強烈抗議新版高中課本

強烈抗議新版高中課本

我在清大教歷史,有的時候真的很無奈而感慨,因為我發現,臺灣同學對於臺灣的歷史了解得很不夠。有一次,我問班上同學,誰知道“三七五”減租的內容,竟無一人知曉。好吧我以為“三七五減租”的內容太專業,於是我改問白色恐怖時期的情治機關的真正背後主導人物是誰,也沒有一個人說是蔣經國。一個也沒有! 而更令大家傻眼的是,後來反倒是一名中國大陸來的交換學生,一板一眼地說出了“三七五減租”的內容。 下課後我找來幾名臺灣同學,問他們怎麼會這樣?結果他們大吐苦水,說中學的歷史課綱,根本就不怎麼教過去幾十年的台灣歷史。他們也是到了大學之後,看了一些書,聽了一些事,才知道過去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我要開《國家暴力與歷史記憶》這門課的原因之一。不要以為國家暴力已經結束,沒有!它只是換了一張面孔,帶上教育的面具,用抹殺歷史記憶的方式繼續存在。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她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土地曾經經歷過的苦難,這才是真正的悲哀。如果臺灣的課本刪除二二八和白色恐怖,這樣的臺灣歷史教育,跟中共刪除六四和趙紫陽有何不同?需要這樣接軌嗎?!!!!! 我在課堂上最經常告訴學生的是,沒有可以共享的歷史記憶,一個民族不會建立起有共識的認同。而沒有這樣的認同,內部紛爭不會終結。要建立這樣的認同,讓人民知道歷史的真相,就是最關鍵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而這一步,在臺灣,竟然就邁不出去。 作為一名台灣史的博士和大學歷史教師,我也要在此強烈抗議新版高中課本刪除228和白色恐怖的內容。 這,太過分了!! 箝制思想? 新版高中課本刪228、白色恐怖 | 即時新聞 | 20150421 | 蘋果日報 教育部微調課綱編出的新版課本曝光!今日出刊的《自由時報》報導,「反... APPLEDAILY.COM.TW  
王丹 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