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之百合運動 與 白之野合運動

野之百合運動 與 白之野合運動

野百合,

一說就是「台灣百合」,

拉丁學名

「Lilium Formosanum」,

因此也可稱之為

「福爾摩沙百合」。

1990年 學運

後來開會決定

選出了野百合

於退場時豎起

野百合於廣場

絕非偶然之舉

野百合,野之百合 -

野、草根、本土

意在對應著

朝、黨國、中原

回過頭細思量

我胆敢打包票

野百合之學運

自由民主殿基

人民作主撐頂

那是一場覺醒

衝破固有省籍

確認土地認同

新世代台灣人

自主性之宣示

歷史對照之下

三十三年之後

當年劃時代的

野之百合運動

竟被狂妄弄成

白之野合運動

吾人能不興嘆?

***

我知道 「野百合」、「台灣百合」、「福爾摩沙」等是很概括的說法,但在此不擬細探。

***

那場學運是我從象牙塔的校園進入社會、政治運動的正式出櫃。至今我仍感佩那些冒著被退學命運的各校學運領袖之勇氣與認知!(我們東吳有陳嘉君、李威廷等)。

他們是「發起人」,我則是「出發人」。

今天看到周克任寫的野百合回憶第一篇(全文在留言處,他說,有沒有下一篇,就看有沒有人敲碗,我乃留言如下:

「克任,有聽到我在柏林敲碗的聲音嗎?

你們當時都是學生,都叫我『謝老師!』,而其實是你們的作為鼓舞了我,只是你們沒有聽到我在心裏對你們說:『謝謝老師們!』

祝平安如意!」

 

周克任全文

https://www.facebook.com/sukuze/posts/10211541451048875

 

< 資料來源:謝志偉粉絲頁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謝志偉

謝志偉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現任台灣駐德國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