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戰」或「反侵略」?

上周朋友傳來一群台灣學者發起「台灣反戰聲明」的連署,這周這群學者開了記者會。我看了聲明先是錯愕,這裡的「台灣」是指「台灣政府」嗎?或是代表「台灣人民」呢?由「台灣」提出「反戰」?戰爭的主導權又不在台灣?!再看看「台灣反戰聲明」的四人工作小組(是發起人嗎?),為傅大為、郭力昕、馮建三、盧倩儀,近兩周來都被說成「反美帝」、「左膠」、甚至「紅統」。而從認識他們的學者口中,得知他們倒不算「左」到「紅」要「統」,而是標榜「獨立思考」、不碰利益和權力、批判力強的學者或媒體人,試圖「超越藍綠紅」,「不獨不統」?!

由學者郭力昕(左起)、盧倩儀、傅大為與馮建三組成的「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提出4大訴求。(圖:「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提供)

另外收到一張梗圖:另一位學者吳介民,反辯說:「當年在歐洲跟美國的『反戰』,意思是作為『帝國』不要去侵略別人,這才叫反戰運動。但台灣是遭受威脅、可能被侵略的一方,是『反侵略』,不是反戰」。是呀,這是「憑著膝蓋想」都可以明白的道理,那為什麼對這麼「獨立」的學者,「思辯」清楚這邏輯關係,有這麼難嗎?

問題在 …… 難道他們一直生活在空中的高度,從不接地氣,所謂的「自命清高」?「自命清高」也好呀,郭力昕在其「無臉之書」坦陳:「不用臉書或其他社媒。失掉很多資訊也省下不少時間,可以看電影、聽音樂、散步、或泡小酒館」,那就清高到底唄!幹嘛在沒有跟進日新月異的國際訊息下,還出個反戰聲明,聲稱:「近日從美國華府到歐洲各大城市,反戰示威遊行綿延不絕」。

哪有?這存在你們當年的影像吧?!

我生活在全球示威活動的大本營倫敦,近日怎麼沒有看到綿延不絕的反戰示威遊行,倒是接二連三的罷工,罷火車、罷地鐵、罷公車、教師罷、護士也罷!唉!在倫敦即使有,也只有各國人士反對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之反戰遊行,其中也有在倫敦的俄羅斯人,自發地遊行舉牌:要求其俄軍從烏克蘭撤軍,並抗議其國內日益嚴重的軍事擴張主義。還有從新聞讀到,許多在俄國境內反戰的俄人,都被送進監獄。但也沒有看到烏克蘭人反戰喔,他們反侵略打保衛戰都來不及,還反戰!

「台灣反戰聲明」的發起學者,說:「反戰是全面的,也包括反侵略」。問題是:反侵略者,為了保家衛國,不得不「反對反戰」,打保衛戰。而反戰的結果,可能會是「反對反侵略」囉,那是要投降嗎?不然不是投降派,那是要怎樣,也沒說清楚?

上次,台灣兵役是否從四個月恢復成「一年兵制」,都上了國際新聞,BBC 還為此報導了五分鐘長。因為這條新聞是讓國際人士,判斷台灣有無決心打反侵略的防衛戰?而如今「台灣要反戰」,如果上了國際新聞,就更會被國際人士理解成:如一位網友的 kuso, 被侵略方的台灣要「反戰」,等同於「反站」,既然反對站立,那是要跪下嗎?投降「求和平」?投降「要自主」嗎?侵略方給不給和平與自主,還不確定呢?甚且,這可能不會是戰爭的結束,美日澳韓不可能坐以待斃,將會是另一場更大的「反中奪島(台灣)」戰爭的開始?

「台灣反戰聲明」發起與連署的學者們聲稱:「不要美中戰爭」。請問你們反戰的底線劃在哪裡?中國以消滅台灣的主權和民主體制為戰爭的目標,你們為了反戰,不計代價拿「民主與主權」,來與「不要戰爭」作交換,是嗎?

再者,反戰的學者主張「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這不正是中國認定的「台獨言論」?就是「挑釁」,激起戰爭的理由嗎? 如果能夠防止戰爭,誰不想呢(除了少數的侵略者)?但假若一味地迷戀「反戰」的論述,而不察於此一時彼一時不同的反戰情境,「反戰」的理想可能引導出相反的結果。也許「台灣反戰聲明」的發起人並沒有統一的意圖,但連署的效應將會引蛇出洞一串「要統、急統、極統、紅統」的學者與媒體人,他們正求之不得的「促統」舞台?!這是標榜「不統」的發起學者之原意嗎?為了反對戰爭,改變過去「不統」的立場,現在要「統」了嗎?如果「反戰」=「促統」,那這份「反戰聲明」不能代表台灣?只是「台灣『統派的』反戰聲明」囉?

請不要怪「好事者」,當這一份「反戰聲明」,頂著「台灣」的頭銜,又充滿界定不清的術語,自相矛盾的論點,異想天開的認定,缺乏查證的指陳,中途而廢的推論等(恕本文礙於篇幅,無法一一解析),所有台灣人都必須「好事」了,因為這攸關台灣的定位與國際形象。當 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國家正在觀察與評估:台灣是堅守民主價值的夥伴,抑是極權中國的一部分?「反戰聲明」的學者們,既然要「反美」,是否也連民主盟友的英、德、捷克、日、澳、一併都反呢?因為他們都有「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的高階官員來訪」。

既然,成令方已開了第一炮回應,也陸續有學者加入,道理與民意希望是愈辯愈明,台灣已經展開,也期待持續對「反戰」和「反侵略」的筆戰。認知戰是看不見的 ,作戰在人們的大腦裡 …… 能看到的只是它的影響,到那個時候 …… 往往為時已晚矣! 

 

施芳瓏/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研究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