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不是環保問題,是能源與經濟問題

如果你去年看到這則彰化和美鎮某地的鄉民把基地台關台後導致手機沒有訊號的新聞時,曾經開懷的笑過,下星期六我們有機會見證歷史重演,只是換套衣服登上舞台。

第十八案的萊豬公投如果過關,對於台灣跟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以及加入 CPTPP 的機會都有很大的傷害。這個案子是穿著食安外衣的貿易問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會因此受害,不過其他的產業會。根據 WSJ 的報導 (12/5/2021, "Chinese Tariffs Fuel Boom in U.S. Trade With Tech Exporter Taiwan" By Josh Zumbrun in Washington and Stephanie Yang in Taipei),台灣在 Trump 對中國施加關稅懲罰後是最大的贏家,現在對美的貿易值上升到美國的第八大貿易夥伴,而且我們出口到美國的貿易值是進口的兩倍。

台灣的半導體業並沒有因此躲掉一顆子彈。第二十案的藻礁公投案如果過關,幾年之後我們就會面臨困難的選擇。到底是我們家裡有電用比較重要還是要讓台積電這些產業有電用比較重要?現在除了多燒煤以外,其他選項都遠水趕不上近火。最可能的方案是台中多燒點煤,不過大家也都知道台中市長對燃煤電廠的態度,這算盤不見得打的響。現在談過去的馬政府不夠積極開發新的電源供給或現在的蔡政府推動新能源並淘汰核電太過積極都沒有意義,目前的選項就是這麼有限。

萊豬公投不是食安問題,是貿易與外交問題。

藻礁公投不是環保問題,是能源與經濟問題。

< 資料來源:Ching-Chih Lu的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