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要守住軌道建設的價值

 
軌道建設是雙北以外交通運輸亟需項目,政府應該「心頭抓乎定」,謙虛、脚踏實地去規劃執行。(圖為高雄輕軌/張龍僑攝)
軌道建設是雙北以外交通運輸亟需項目,政府應該「心頭抓乎定」,謙虛、脚踏實地去規劃執行。(圖為高雄輕軌/張龍僑攝)

 

立法院終於五日晚間三讀通過八年8400億(分兩期)的前瞻基礎建設條例,雖然特別預算有待下週再送立法院審議,目前還不能概匡各類基礎建設的實際預算金額,但前瞻建設計畫以軌道建設約占一半,大致成局,應不致於因為反對方(藍營及某些特定團體)的圍攻焦點而大幅修減預算,這是執政黨立法院黨團值得肯定的地方。因為軌道建設對於中南部的需要性和重要性,遠大於北部,尤其雙北地區,也就是南北平衡發展丶縮小城鄕差距的「起步走」。

行政院前提八年8900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引起反對聲音最大的就是鐵道建設,包括捷運丶輕軌和鐵路高架橋化(未含中部海線高架化及雙軌化),其中以捷運花費較貴丶費用較多,會不會造成縣市政府破產?而輕軌是否適合台灣未來運輸需要,常見見仁見智討論,而鐵路高架化(含地下化)基本上是都市發展的基礎建設,談不上什麼自償性的計算評比。

以實際而言,雙北的捷運已花上兆元預算,完成5主線2支線,目前尚有多條正在進行中,對軌道建設需求大致已接近滿足,所以前瞻計劃台北市掛零丶新北市也不多,自桃園市以南,才有較多的初步匡列。平心而論,這是補償雙北以外地區長期受到漠視的實際作法,很多反對軌道建設的團體或黨派,多有「台北看台灣」的狹礙觀念和判斷,也令人想起四十多年前當中山高速公路要興建時,很多聲音冷言冷語,抨擊高速公路是蓋給「有錢人」享用的,當時蔣經國曾對「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做了一個決策性的思想建立,用在開闢高速公路項上,的確是正確的。台灣西部今天沒有兩條高速公路,交通走得動嗎?民進黨首次執政,高鐡建設被在野的國民黨抨擊為「破銅爛鐵」,主張半途而廢,要不是當時執政團隊信心支援,今天的台灣長途快速運輸,大概還留在開發中國家階段,比東南亞國家還差。

實際檢驗而言,台灣的高鐡和台鐵尚有不足,因大眾運輸比例比起先進國家尚不足一半,而公路運輸又幾已達到飽和,航空和海運又有很大侷限性,那剩下的軌道運輸的建設和路網連結,就變得很重要和有「前瞻性」。

當然,軌道建設也不能盲建,而要適當,但不能以短淺眼光來衡量「自償性」,也不能因公共建設難免徵用民地,就用「迫遷」大帽子戴上去,那什麼公共建設都不能做了。只要有公益性丶必需性,還是應以公共利益優先,但對私人權益要合理保障。

總之,軌道建設的確是目前雙北以外交通運輸亟需的項目,週全評估是需要的,反對意見也有一些值得參採的,政府應該「心頭抓乎定」,謙虛和脚踏實地去規劃執行,以後回過頭來看這一段過程,檢驗效能才是唯一的真理。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伯仁

王伯仁
資深退休記者。主跑省議會及省政新聞20餘年,著有「看千帆過盡~一位省政記者的憶往」一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