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黃美幸家族傳奇和彭明敏

1964年,楊黃美幸正在台中的東海大學讀書,有個週末感到家裡氣氛有點不尋常,因住高雄的彭親家母來訪求援:她兒子彭明敏教授因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被國民黨抓走了。楊黃美幸的父親黃天縱是從日本留學的法律專才,戰後回台灣做法官。

法官父親沒有提出什麼法律攻防,只是凝重地說:「法律是正義的最後防線,但台灣這種土匪政府對政治犯是沒有法律的。」他建議這位遠道而來的親戚以母親的身分寫一封向國際求援的申述信。只有國際輿論,才可能改善被關押的彭明敏處境。

2020年底賴清德副總統到台北新北投彭明敏的住處看望彭教授。右起:賴清德、彭明敏、楊黃美幸、前總統府資政吳澧培、時任總統府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

當時還不到20歲的美幸,第一次感受到彭明敏這個親戚的重要性。按輩分,楊黃美幸應該叫彭明敏「三叔」,但她從來都叫他「彭先生」。在這個女孩子心裡,她敬仰彭教授並非是親戚關係,而是他的理念及勇氣。這個高大、帥氣、勇敢的「三叔」是引導她人生道路的「先生」和導師。

台灣獨立事業的戰友

今年,楊黃美幸出任了「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從第一次見到彭明敏,到這次擔任「彭明敏基金會」董事長,超過60年!這一個甲子,楊黃美幸追隨導師彭明敏,參與和見證了台灣人的大歷史。

六十年代後期,楊黃美幸和夫婿楊次雄遠渡重洋,到美國留學。楊次雄後來成為外科醫師,楊黃美幸則獲得社會學碩士。但他們都做了專業之外的一件大事:從事台灣獨立運動。

這又跟「三叔」有關。1970年聯合國大會前,彭明敏在國際友人幫助下逃出台灣,轉輾瑞典到了美國。他在紐約的「台灣民眾大會」首次演講時,吸引了全美2,000多台灣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向這位勇敢的台灣人領袖致敬!

楊黃美幸就在聽眾之中。這時的她已不是當年那個台中的大學生了,而是美國的社會學碩士,她更深知和敬仰彭教授所從事的事業和人格力量。

後來在彭明敏、謝聰敏等人鼓勵下,楊黃美幸競選成為「全美台灣人同鄉會」第一次女性總會長。在擔任全美會會長期間,她深知女性的能力及正直個性,創辦了「北美洲台灣人婦女協會」。她和彭教授之間,不僅是親戚,更是思想同志、台獨事業的戰友。

聽彭明敏演講,要戴口罩面具

那是白色恐怖時代。在美國的台灣作家江南被國民黨派黑社會人員殺害了。在美國獲博士學位的台灣人教授陳文成回台探親時,被國民黨警總叫去問話,隔天被發現死在台大圖書館的水泥地上。他只因參加彭明敏的演講會,捐款給《美麗島》雜誌,支持黨外運動。後來,楊黃美幸出任了「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

當年參加彭明敏教授在紐約演講會的很多台灣人都戴上口罩面具,那時沒有新冠疫情,他們是恐懼被國民黨特務和線民偷拍報告。要知道,那不是在台灣,而是在美國!在那個多數人都恐懼謹慎的情況下,楊黃美幸勇敢地走上台獨之路,成為彭明敏教授的精神弟子。

當然她更得到自家「先生」的力挺,因為夫婿楊次雄醫師也是台獨先驅性人物。他從美國的醫院結束駐院醫師的訓練後,當胸腔外科醫師,早在1984年就在美國與台獨醫學前輩周烒明醫師等創辦了「北美台灣人醫師會」(現已發展成一千多人的海外最大台灣人醫師組織),並擔任第二任的會長。彭明敏和楊黃美幸。

他悄悄告訴李登輝「彭明敏的問候」

楊次雄在擔任會長期間,曾率團回台訪問,見到當時做副總統的李登輝。楊次雄悄悄告訴李登輝,彭明敏教授(那時仍被國民黨政府通緝、在美國流亡)向他問好。李登輝竟說:「這樣的問候可以大聲講,沒有關係!」

楊次雄結束該團行程後,孤身一人前往「綠島」,探望關押在那裡的台灣人政治犯王幸男、白雅燦等。在當時那種政治時空下,這是非常勇敢的行為。

楊次雄說,夫妻兩人都搞政治(從事台獨事業),家庭難以承受。1987年他與妻弟黃志鴻一起在美國創辦了「紐約第一銀行」(Amerasia Bank)。至今已在美國幾個州有近十家分行,被英文媒體譽為「最成功的新興銀行之一」。

楊次雄信奉市場經濟和保守主義理念,是川普的支持者,他和妻子都嗜好音樂,本世紀初就在紐約的川普大廈買了公寓,面對中央公園,到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步行不到十分鐘。

楊次雄當年做醫師在紐約開業時,妻子楊黃美幸準備去診所幫忙。很多醫師診所都是夫妻檔。但楊次雄與眾不同,他對妻子說:「診所的事可以僱人,你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楊黃美幸說:「這句話,是我人生的轉捩點。」

九十年代,民進黨在台灣發展壯大,急需國際人才。楊次雄支持妻子回台,幫助本土政黨。黃美幸回台後加上了「夫姓」(在美國都是以夫姓為姓氏),開始了為台灣的奮戰。楊次雄(右二)、楊黃美幸(左二)和長子楊智偉(右一)、小兒子楊呈偉(左一)全家訪問捷克時,捷克國會議長韋德齊(中)親自接待,感謝他們在中國取消原訂購的鋼琴、打壓捷克時,他們夫婦出資買下鋼琴贈給布拉格音樂廳。

請彭明敏住其家 捐鋼琴給捷克

楊黃美幸返回台灣後,先後擔任民進黨外交部主任、民進黨財委會執行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僑委會副委員長、台灣政府無任所大使等等職務。她參加各種國際會議,指出「一個中國」的荒謬,台灣在國際法上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台灣人有自決權,並曾當面痛斥中國政府官員。

她更曾奔波於台美、台日之間,和美國參議員克魯茲、曾任川普總統顧問的班農等晤談,還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以及捷克議長和布拉格市長等見面,為保衛台灣的安全盡心盡力。楊黃美幸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

楊次雄、楊黃美幸夫婦非常推崇愛護彭明敏教授,他們把台北新北投的一套公寓給晚年的彭明敏先生居住,方便他進出和附近散步(前有北投公園,隔壁是凱達格蘭文化館)。原來彭教授住在很遠地方的一個沒有地下車庫、出入都要爬門前四十多個台階的房子。這一片對彭先生的具體細緻的關愛之心成為鄉親們傳頌的佳話。

他們夫婦還有一項善舉: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2020年率團訪問台灣,演講時發表「我是台灣人」,引來中國不滿,中國外長王毅竟揚言「要讓捷克訪台付出沉重代價」,因此要中國進口商臨時取消價值700萬的11架佩卓夫(Petrof)鋼琴的訂單。為了力挺捷克,曾擔任無任所大使的楊黃美幸立即向該公司訂購一架國寶級的佩卓夫鋼琴,贈送給布拉格的音樂廳。楊黃美幸和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在台灣。

台南人穩健踏實、不浮誇的特性

楊次雄創辦的紐約第一銀行之所以經營成功,不僅因他眼光獨到,是因為他的合作夥伴是妻弟黃志鴻,擔任總經理。我幾次見過黃經理,一個誠懇熱情、穩健踏實、不浮誇,帶著典型台南人特性的企業家。他也像姊姊楊黃美幸一樣關注台灣的命運,支持反共大業,一直用廣告形式支持海外法輪功學員辦的報紙。中國領館人員曾因此向他施壓,被他直接頂回去。他曾對我說:「做人要講良心,法輪功學員在中國被迫害,在海外,中國領館的人還管到我們頭上,太過分了。」「我不理他們。」他照樣給報紙廣告。

這種正義感和勤奮苦幹都帶來回報。在4,300家美國社區銀行中,他們的「紐約第一商業銀行」被評比為第一名!連國際知名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都來採訪,報導標題是〈令人稱羡的紐約第一銀行〉。美國和德國的商業雜誌也紛紛報導。

一個我見過的最陽光的老人

黃美幸、黃志鴻這對姐弟出身知名的台南地主士紳「固園」家族,父親黃天縱曾任律師、法官,祖父黃溪泉是留日醫師,祖父的哥哥黃欣更是知名,是文人企業家。在台南的家被稱為「固園」,經常文人騷客雲集,連中國清朝的名儒(後任北大教授)辜鴻銘、連戰的祖父連橫(台語文學家和歷史學家)、許南英、林獻堂及日本政要等,都曾是造訪的賓客。而戰後「固園」內黃欣家客廳則被國民黨占據,作為蔣緯國南下的住房。

楊黃美幸的母親家族,也是台灣望族,她的外祖父高再祝是高雄岡山的名醫,綽號「高三分」,因他醫術高超並親切熱情,病人說看到他就病癒三分。高再祝三哥高再得醫師的兒子就是台灣著名的基督教領袖高俊明牧師

再上一代,高再祝的父親(楊黃美幸的曾外祖父)高長是台灣長老教會第一位台籍傳道士,高家是台灣最早接受基督教、現代化教育的家族之一。

高再祝的二女高慈美(楊黃美幸的阿姨)畢業於日本帝國音樂學校,是台灣第一位女鋼琴教授;三女高雅美(楊黃美幸的母親)也是畢業於東京音樂學校的女高音聲樂家,曾在東京日比谷音樂廳和青年會館開演唱會,後隨夫婿回台,擔任台中靜宜女子學院音樂教授及台中合唱團團長。

我曾在紐約見過這位頗有特色的前輩女性。當時楊黃美幸陪母親參加一個活動,老人家當時好像已近90歲,但她的髮型打扮像年輕時的影星奧黛麗‧赫本,高雅得體,乾淨俐落,尤其是她熱情洋溢,爽朗的笑聲至今還印象深刻。她是我見過的最陽光的老人,難怪能活到102歲!

老人家幾年前去世。楊黃美幸說,母親曾經跟家人一起到家族墓園,老人家說大家難得活著在墓地相聚,何不現在就躺在自己的墓地一起拍照?真是坦然面對生死,很有氣魄。楊黃美幸的巾幗英雄般氣質可能也來自母親的遺傳。

楊次雄家族也是不凡,父親楊元翰是台南市名醫,在日治時期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及民眾黨,戰後除行醫外,也長期擔任台南醫師公會理事長及重要金融機構「第五信用社」理事長十多年,楊次雄母親是台北第三高女畢業。

楊次雄的祖父楊瑞玉經商致富、資助台灣末代總督唐景崧建立「台灣民主國」,親自贈書法(現存紐約)稱其為「五兄」,後來失敗逃回中國,而楊瑞玉也逃往中國,所以楊次雄的父親是在汕頭出生;外祖父劉揚名進口日本家具,並經營股票事業。楊次雄的支持台灣獨立,可能也來自父祖輩等遺傳。

楊黃美幸董事長在2025年8月台北「啟發島嶼的自由之路──彭明敏的主張與行動」特展開幕記者會上致詞。

兩個兒子築夢、愛台、護台灣

這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傳奇家族。楊次雄、楊黃美幸的在美國成長的下一代繼續追逐著前輩的夢。

大兒子楊智偉曾闖蕩美國金融業,後回台創辦了「智之視創新有限公司」(IdeasLab Formosa),所研發的軟體「XView」,以AI和3D技術使複雜的高爾夫球揮桿成為簡單易懂,被視為分析高爾夫揮桿技術的里程碑。高爾夫球名手崔京周(韓國)曾多次國際大賽奪冠,後因病球技陷入低潮;但他找到楊智偉公司的XView訓練方式,奪得2024年英國長春公開賽冠軍,被媒體報導稱頌,崔京周感恩答謝,免費在袖子上繡上XView的標識。

中東的重要國家沙烏地阿拉伯重視AI技術,投入鉅資建造「AI卓越中心」,從全球一千多家AI創投公司僅選出12家作為旗艦公司投資,楊智偉的公司被選中,成為夥伴關係。但楊智偉堅持把公司設在台灣,不搬去中東。因為他像父母親一樣,深愛自己的根,台灣。

和大兒子楊智偉同樣畢業於美國常春藤哥倫比亞大學的二兒子楊呈偉(政治系),在台灣人圈中更是出名,因為他是紐約百老匯的歌劇演員,時常被台灣人的活動請去演唱。雖然生長在美國,但華語、台語都很流利。他唱的〈母親的名叫台灣〉令台灣鄉親們動情,他唱的〈上帝保佑美國〉,讓我這個生長在中國的美國人聽得心潮澎湃。

楊呈偉還把亞裔在海外奮鬥的歷程改編成歌舞劇,帶著27位演員、樂隊、舞團人員等回台灣演出。劇名是《鋪軌》,感恩父母及百年先祖的辛苦努力,為後人鋪設生活軌道。楊呈偉還特別唱了著名的義大利民謠〈我的太陽〉,向外婆高雅美致敬,因為楊呈偉的音樂才華來自聲樂家外婆的傳授。

這對兄弟可謂台灣人在美國第二代的典型代表。他們更是楊次雄、楊黃美幸夫婦最值得驕傲的作品。

師徒同時受洗 在上帝那裡永生

楊黃美幸家族在台美之間的奮鬥歷史、以及她和彭明敏教授的師徒戰友之誼,是一副台灣人起伏跌宕的歷史縮影。

楊黃美幸的曾外祖父是台灣長老教會第一位台籍傳道士,彭明敏的曾祖父是台灣「早期皈依基督教的十人之一」、祖父是牧師、父母都是虔誠基督徒。彭先生曾對我說,他受母親影響很大,母親一直勸她成為基督徒,但他沒信進去。晚年的時候感到「沒有認真聽母親的教誨,是他人生最大的遺憾」。

在彭明敏先生2021年離世前不久,楊黃美幸在她為彭教授提供的寓所和自己的人生導師一起受洗成為基督徒。師徒兩人,不僅是為台灣奮鬥的精神戰友,也皈依他們祖輩的傳統,成為耶穌基督的追隨者,在上帝懷抱,直到永遠。

——原載台灣《看》雜誌2025年11月號

< 資料來源:鯨魚網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