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台灣政治
賴清德:台灣最大挑戰是中國威脅
總統賴清德赴美國智庫東西中心(EWC)閉門座談,以「共榮的未來:台灣作為印太區域和平與繁榮的夥伴」為題,發表八分鐘的全英語致詞。(總統府提供) 〔特派記者陳昀/隨行採訪報導〕總統賴清德出訪南太平洋友邦過境美國夏威夷,他於當地時間一日前往美國智庫東西中心(EWC)閉門座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會後受訪轉述,賴會中接受提問時談及,台灣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中國的威脅,但台灣人民應對有序、穩定,他並重申自己對國家整體發展規劃的三大使命,是讓國家生存發展、強化國防、照顧二千三百萬人民。 與美智庫閉門座談 強調有3大使命 這場閉門座談由EWC院長蘇珊妮引言、主持,並邀請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莫健、EWC前院長魏理庭共同與談。賴在會中以「共榮的未來:台灣作為印太區域和平與繁榮的夥伴」為題發表八分鐘的全英語致詞,並接受與會者提問。 賴清德致詞時對於東西中心長期以來促進美國與亞太地區人民相互理解,且與台灣共同合辦「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培育二百多位太平洋地區未來領導人,彰顯共同促進印太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的決心,特別表達謝意。 賴也感謝美國長期以來依據「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所提供的支持,持續強化台美合作夥伴關係,「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不僅開創新的合作機會,也因應諸如經濟脅迫、供應鏈韌性及雙重課稅等挑戰。 據轉述,對於未來四年或八年如何領導台灣,賴清德表示,台灣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中國的威脅,但台灣人民在應對中國威脅大致是有秩序的、相對穩定,賴也重申他身為台灣總統,對於台灣未來整體國家發展規劃的三個使命感。 首先是國家的生存發展,第二是強化國防力量,透過國防自主、對外軍事採購、民主陣營合作;第三是照顧二千三百萬人民的生活。 他深信,一個偉大的國家要善待任何一個人,讓所有人在國家都能生存,如果台灣對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做出貢獻,國際就能看到台灣是一個良善的國家。 話題也觸及台灣在棒球十二強賽拿下世界冠軍,賴清德談到,全台灣大街小巷都非常開心,不分族群,因為受到壓迫,在國際上有好表現時,凝聚力也非常強。 智庫院長蘇珊妮:賴訪問意義重大 蘇珊妮會前受訪表示,夏威夷與台灣原住民有著深厚連結與悠久的關係,東西中心與台灣長期的教育合作,賴清德這次訪問意義重大,她身後的藝術品在夏威夷語意義為「心臟」,象徵著印太地區跳動的心臟、連接著所有人,大家在此討論相關議題是非常恰當的,也代表著他們非常關注印太區域的和平、繁榮與穩定。
陳昀
2024-12-03
北市議會播「國有器官」 警察坐鎮
台北市議會昨播放講述中共高官活摘器官的紀錄片「國有器官」,警力加強議會周邊安全維護。(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議會昨下午二時播放講述中共高官活摘器官的紀錄片「國有器官」,卻於近日遭署名「李洪山」的人士恐嚇將持刀砍人,昨仍有逾四百名民眾到場觀賞,現場出動四十九名警力加強安全維護、並持槍警戒,最終圓滿結束。活動中播放知名的《屠殺》書籍作者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越洋聲援力挺的短片,盼大家了解法輪功成員遭中共壓迫人權的真相。 葛特曼於短片中表示,中國共產黨謀殺六萬五千位法輪功信徒,並強行活摘他們的器官,沒有倖存者,證據被消滅、沒有紀錄可以查閱,永遠不會揭露,中國境內的政府暴行、真相將被永遠掩埋。 葛特曼指出,兩年前,國際心肺移植學會發起學術抵制中國,至今仍在持續,「國有器官」這部紀錄片,獲得多項國際獎項,希望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台灣的朋友更清楚了解法輪功成員遭中共壓迫的真相。 葛特曼二○一八年在台出席《屠殺》中文版國際記者會時,曾因批評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是騙子(liar)而被柯提告公然侮辱,但北檢將葛特曼不起訴處分。葛特曼認為,柯明知在中國進行器官移植的人,所有器官都來自法輪功學員,卻仍赴中推廣葉克膜技術,助長法輪功學員器官被活摘的可能。 洪健益:絕不容許恐嚇行為 民進黨議員洪健益昨表示,檢調單位已介入調查恐嚇事件,台灣做為民主國家,絕不容許任何形式的恐嚇行為,活動由市議會民進黨團與雄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期待更多人能看到影片。 台北市信義分局昨出動四十九名警力加強議會周邊安全維護,最後活動順利結束;觀影民眾也感嘆中共壓迫人權很可怕,認為應該要有更多人知道,並希望人權議題被全球重視。
楊心慧
2024-12-01
「國有器官」播映 屢遭恐嚇》中共長臂管轄 企圖削弱台灣主權
揭露中國強摘活人器官的紀錄片《國有器官》在國內多家電影院上映後,遭不明人士威脅放置炸彈,揚言要炸掉電影院。(資料照)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台灣各地播映「國有器官」紀錄片,陸續接獲恐嚇電郵。國安局表示,影城、政府機關、媒體等單位,共接獲廿八起恐嚇案件;中共對台長臂管轄屬多維度統戰作為,希望透過滲透、威脅及操控等手段,削弱台灣主體性。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邀請國安局、文化部、警政署、大陸委員會報告「從『國有器官』在台播映困境看中國對台灣的長臂管轄策略,及我國的因應方案」,並備質詢。 根據國安局等部會送抵立院報告指出,近期國內影城安排播映「國有器官」紀錄片,文化部、高雄市議會及台北市喜樂時代影城南港店等處,自十月起至十一月廿二日止,竟陸續接獲疑似網軍寄送網路恐嚇電郵達廿八起,其中以高雄市七案最多。 國安局表示,警政署刑事局調閱恐嚇電郵來源IP位置,以法國八案最多、波蘭六案次之,美、中各五案,德、港、英各兩案,研判犯嫌透由VPN跳板程式寄送。目前國內尚未發生恐嚇內容所稱置放爆裂物或實際危害,警方正強化影城周邊巡守及安全。 警政署表示,初步調查留言機制皆未驗證電子郵件真偽,然歷次恐嚇案虛耗我國警力及行政資源,故針對政府機關、重大交通設施及人潮聚集之公共場所等網路民意信箱留言者,持續推動多因子認證,防杜有心人士滋擾。 國安局表示,中共對台長臂管轄意圖是以兩岸統一為終極目標,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軍事等層面,採取系列威脅及干預等手段,希望在國際孤立台灣,削弱台灣主權,在台灣內部營造反獨、促統氛圍。 國安局將加強重要處所安全防護 國安局表示,中共對台長臂管轄屬多維度統戰作為,將密切注意中共對台網路恐嚇,加強國內重要處所安全防護;適時揭露中共圖謀,提升國人安全意識,以及強化國際情報合作,機先掌握中共對台圖謀、作法及威脅等。
吳哲宇
2024-11-27
中共重判「香港47人案」民間團體譴責中共國安法暴行
彭明敏基金會等民間團體針對「香港47人案重判」聯合召開記者會。 「香港47人案」於11月19日宣判,45位民主派人士被以香港國安法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重判,刑期最重者監禁10年。這是港版《國安法》實施以來,人數規模最大一次的判決,也是對香港爭取民主運動的強壓重創。 為此,今(25日)彭明敏基金會等民間團體針對日前(19日)的「香港47人案重判」聯合召開記者會,呼喊「民主自由本無罪」、「一國兩制是謊言」、「Release Freedom Fighters!」、「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a lie!」等口號,聲援香港民主運動及譴責中共的粗暴行徑。 出席團體包含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台灣香港協會、香港邊城青年、亞太自由婦女協會、台灣社、台灣北社、台灣教授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臺灣學生聯合會、台大研究生協會、台灣教師聯盟、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灣圖博之友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共同強烈譴責中共倒行逆施,民主殺手的行徑,並提出三大呼籲: 一、 中共應立即釋放包括此次宣判的45人及所有遭受不公平司法審判的民主運動人士。 二、 中共應立即撤銷對所有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的政治指控。 三、 中共應立即撤回國安法,實行真普選,恢復香港民主。 記者會由主持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也是台灣北社副社長的羅浚晅醫師開場,羅醫師指出,這是國安法實施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判決。而六十年前,台灣曾有彭明敏等三人在白色恐怖時期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後被捕或被迫出逃海外,引起國際社會對於台灣民主之關注及聲援,民間的力量成為國內民主運動的重要養分,促使更多有志之士發聲。 自香港回歸中國後「50年不變」的承諾已被打破,從2014年雨傘運動、2019年反修例運動,到今年7月「國安法第23條」施行後,香港光速走向獨裁黑淵。此次判決不啻再次敲響香港民主的喪鐘,更是中共不惜與世界國家為敵,堅決反民主、反人權的證據,再次證明一國兩制只是一場騙局,也是對香港爭取民主運動的強壓重創。 桑普(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指出這次的47人案,與當年台灣的美麗島大審,本質是一樣的。這次被判刑的人,皆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訴求,但卻判以重刑。桑普律師也強調,不管你有任何政治立場,可能偶發嗆共,可能被人構陷,中共政權都可以盯上你,伺機拘捕投獄,甚至人間蒸發。今天的香港,不是明天的台灣,但前提是我們共同守護台灣憲政民主,抵抗墮落投降。 亞太自由婦女協會理事長楊黃美幸表示,香港人在中共政府統治下,遠不如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人及錢都想逃離香港,共產中國難道不會感到羞恥嗎?也提到自由是有代價的。民主國家會和香港人站在一起。因為共產黨不解體,世界不會和平。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詔天指出,作為香港的年輕人,小時候就知道一國兩制是假的,所以生活在香港一直感到非常絕望,而不想關心政治。但自從十年前來到台灣,經歷過318運動,感受到社會的力量是有希望的。香港在過去無論是英國殖民或是移交回中國後,香港人都無法做自己的主人,會有一種「打工仔」的心態。但現在我們希望透過台灣這個民主國家跟世界發聲,亦希望世界跟台灣都能持續關注香港,支持我們這些被迫流亡海外的香港年輕人。 馮詔天(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 前台灣社社長李川信強調,「一國兩制」給台灣一個很大的警告,這次有許多年輕人被以言論自由判處重刑,這件事震驚國際社會。而台灣身為鄰近地區,要站出來一起為香港人發聲。也呼籲國民黨、民眾黨等,中國不是一個可信的國家,簽署過的歷史文件都可以不算數。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說,這次的47人案就是香港的美麗島事件,而且香港並沒有真正的法治,已經跟中國接軌。這些人是政治犯、良心犯,他們並沒有犯罪,因為這些司法是為黨服務。香港政府是「為了關而關」,香港在國安法實施後實際上變成「一國一制」,他們不再是香港,而變成「中國香港」。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王曦表示,我們必須持續關心並支持香港,對於台灣政府我們也呼籲,香港的法治在經過中國直接介入後被摧毀,現在香港已經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台灣政府應思考如何對台灣人說明,或者是如果不幸發生危險,有什麼樣的救濟手段。而賴政府上台後,對於台灣的香港人庇護機制、難民法等都沒有看到進一步的調整,在目前立法院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也可先精進現有機制。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研究員黃承瀚強調,中共用「愛國者治港」的方式,實際上就是殺死了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方案就是謊言,台灣人不可以再上鉤。現在立法院有委員提出離島條例,想在金馬實施一國兩制,選罷法的罷免制度修嚴也是在侵害台灣的民主體制。並呼籲中共與中國國民黨,不要再用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來欺騙台灣人。 楊姿穎(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穎提到,青民協在過去就曾與各高中學生會合作,在反送中運動中發起連儂牆活動,共同為香港民主發聲。呼籲全體臺灣青年站出來,為自由、為正義努力,因為我們深知,只有不懈的守護,才能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臺灣學生聯合會表示,臺灣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除了維護台灣的民主制度不被中國入侵,也要成為香港人的避風港。在反送中時,我們常聽到人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而如今更希望是「今日台灣,明日香港」。 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謝佳穎說,臺大校內有香港學生,在香港發生政治迫害後,不只是對本地的運動者產生傷害,對於在外地求學的學生,也產生了莫大的身心壓力,甚至有的人因此不得不中斷學業。又或是擔心自己發表了不當言論,甚至是完成學業後,再也回不去家鄉。希望不要重蹈覆徹,也讓香港民主朋友知道,臺灣有一群人與他們站在一起。 前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黃種賢指出,台港共同面對中國威脅,也同樣發展出充分韌性的公民社會。兩地的公民社會之間,其實相互影響與穿透。2014年的太陽花、香港雨傘運動互相影響與學習,2019的反送中運動,讓台灣的公民社會警醒、學習,也在許多國、高中生的青年朋友心中,種下未來公共參與的種子。 台灣圖博之友會表示,七十多年前,中共以武力逼迫圖博(西藏)政府簽署十七條和平協議,實際上卻開始對圖博的殖民統治。香港的命運有如第二個西藏,圖博七十年來的慘痛歷史告訴我們,香港人面臨的壓迫還不到盡頭,只是剛剛開始。 羅浚晅醫師在記者會最後表示,香港現在看起來外在有繁華,但內在的自由人權已不存在。各民間團體也會繼續努力,為民主人權而戰。也再次強調,台灣的公民社會今天要站出來,要一起聲援「香港47人案」的民主派人士,表達我們對香港的支持,也相信台灣人會更加醒覺,並持續與香港朋友站在一起!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2024-11-25
民團譴責香港47人案判決 籲中共立即釋放民主派人士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團體今日嚴正譴責中共,呼籲應立即釋放45人及民主運動人士,並撤回港版國安法,實行香港真普選。 (記者陳鈺馥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香港民主派47人案」日前宣判,45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等罪名,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遭重判10年,其餘被告被判4年至7年多不等刑期。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團體今日嚴正譴責中共,呼籲應立即釋放45人及民主運動人士,並撤回港版國安法,實行香港真普選。 亞太自由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表示,「香港47人案」有45人被判刑,這是北京當局對民主的打壓,很像1990年代以前的台灣。共產中國強力壓迫香港,已經有很多港人及資金逃離,呼籲國際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 彭明敏基金會董事羅浚晅指出,11月19日香港西九龍法院做出宣判,戴耀廷教授遭重判10年,黃之鋒、鄒家成等人被判4年至7年不等刑期,這是「港版國安法」實施以來最多人的政治案件,是對香港民主運動的強壓重創,香港法治已經蕩然無存。 羅浚晅提到,台灣與香港同樣面臨中國威脅,60年前彭明敏教授等3人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後,遭國民黨逮捕或出逃海外,引起國際社會對於台灣民主的關注及聲援。香港47人案與美麗島大審「本質是相近的」,都是言論自由的迫害,台灣已走過戒嚴時代,香港在中國統治下民主自由消失,強烈譴責中共倒行逆施、民主殺手的行徑。 羅浚晅強調,民團要提出三大呼籲,一、中共應立即釋放包括此次宣判的45人及所有遭受不公平司法審判的民主運動人士。二、中共應立即撤銷對所有香港民主運動人士的政治指控。三、中共應立即撤回國安法,實行真普選,恢復香港民主。 他批評,香港回歸中國後「50年不變」的承諾已被打破,從2014年雨傘運動、2019年反修例運動,到今年7月「國安法第23條」施行後,香港光速走向獨裁黑淵。此次判決不啻再次敲響香港民主的喪鐘,更是中共不惜與世界國家為敵,堅決反民主、反人權的證據,再次證明一國兩制只是一場騙局。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表示,這是香港版的美麗島大審,中共將香港民主派一網打盡,戴耀廷等人遭到判刑,讓他相當悲憤。這些人只是參與民主初選,討論未來如何監督預算案,完全是根據「香港基本法」,卻被指控是串謀顛覆國家,足見一國兩制、50年不變只是謊言。 桑普強調,台灣應以香港為鑑,不要相信中共任何謊言,要知道中國從來沒有底線,本質就是「假惡醜」,希望台灣能聲援黎智英等政治犯,制定黑名單禁止香港的國安法官進入台灣,要將台灣的國格拿出來,非必要不要再去中港澳,記得遠離中國。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說,香港已經沒有真正司法獨立,香港法治已跟中國接軌,中國的法律是為黨服務,這些人並沒有犯罪,而是直接被逮捕、關押及判刑,他們是政治犯、良心犯。 台灣社前社長李川信痛批,一國兩制是謊言和騙局,既然是一國,哪有兩制空間。台灣有主權才能保障民主、自由、人權,如果國家主權喪失,這些都不復存在,中國更是不可信任的國家。 香港邊城青年秘書長馮紹天說,中國承諾過的民主及一國兩制都是虛假的,中國所有的話都不可信的。香港無論是英國殖民時期,或1997年主權移交中國後,港人都沒有自主權利,中英聯合聲明是中國和英國說了算,港人也想做自己的主人,這次47人案很多年輕人被判刑,希望台灣能夠可以持續聲援香港。
陳鈺馥
2024-11-25
藍委擴大不義遺址時期 綠委控淡化威權傷害
民進黨立委黃捷(前排右起)、范雲、吳沛憶、張雅琳共同召開「國民黨別再掏空轉型正義,阻撓『不義遺址』立法保存」記者會。(記者陳逸寬攝)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日前審查「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國民黨部分立委主張「不義遺址」定義範圍應從民國卅四年起威權統治時期,擴及清代、日治時期。對此,民進黨立委范雲、張雅琳、吳沛憶、黃捷昨偕同九個民團召開記者會,指控國民黨企圖混淆清代和日治時期政府的錯誤,淡化國民政府的威權傷害。 范雲指出,她十月卅日排審「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時,國民黨一致主張將認定「不義」的時期擴大到民國卅四年之前,甚至清領時期、鄭成功時期;表面上要容納更多的歷史正義事件,實際上是在淡化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傷害,掏空轉型正義價值,行政幾無可行性。 張雅琳表示,根據研究,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本省、外省幾乎各半,並不因為族群和黨籍倖免於難,請國民黨不要忘記自己祖先也可能受害的歷史。 吳沛憶提到,她過去在台北市議員任內,促轉會曾公布一批不義遺址的清單,她看到地方政府消極以對,對這些不義遺址沒有任何歷史調研工作;黃捷則說,修法延宕的結果,就是文化部無法審定不義遺址,政府難以進行後續研究、調查與保存工作。 民團批國民黨藉口拖延審查 共生青年協會理事長潘美主張,應擴張不義遺址的定義,包含抵抗國家暴力的場所,如公民行動的所在地、受難者的故居等。 台灣教師聯盟副理事長潘威佑批評,國民黨以擴大歷史時期為藉口、拖延審查,不僅淡化威權時代的不公義,更將此議題泛政治化,加劇社會的對立。 政治受難者魏廷朝家屬魏新奇透過信件表示,遺址不僅是他記憶家人們的重要所在,更是歷史的一部分,是國家文化價值工程建立的地方;他也說,建物不一定要全部保留,而是修整成和當地居民與國民們共生共好、能永續經營的樣態。 國民黨立委、教育文化委員會成員洪孟楷認為,從民國元年到一一三年,有任何不義歷史都應該被正視;他強調,尤其慰安婦過去所遭受的迫害,都應該要被還原與重視,盼執政黨立委應以更開闊的角度,將所有「不義」一視同仁納入,才能夠記取歷史的錯誤與教訓。
李文馨
2024-11-20
賴:期待與川普團隊創造雙贏
總統賴清德昨參加青年論壇,與來自全國數百位高中生面對面交流,聽取學生提案並接受現場提問。(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新政府人事陸續公布,包括任命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擔任國務卿。總統賴清德昨說,魯比歐四年前與他會晤時曾表態「一定支持台灣」,且其來自古巴,相當反共、支持民主台灣;而川普提名的重要內閣閣員都與台灣有深厚關係,對民主的堅持也相當堅定。 參加青年論壇 接受學生犀利提問 賴清德昨受邀參加「TEEN TAIWAN青春世代白皮書:總統與青年論壇」,直球對決學生的犀利提問。北一女學生提問賴總統曾與魯比歐會面,對美台關係是否有加分作用。賴回應,自己當時與甫卸任立委的副總統蕭美琴前往華府,魯比歐一坐下來就說「一定支持台灣」,對台灣相當熱忱,且魯比歐來自古巴,因此相當反共產黨,他一定支持民主、支持民主台灣。 他並說,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八年與美方建立非常信賴的關係,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故川普當選後至今所提名的幾位重要內閣成員,都與台灣有深厚關係。 對於與美方交流,總統盤點,未來在國防、外交、經濟、產業等面向,將持續與美國新政府緊密合作,並在拜登政府近四年對台灣的協助基礎上,與川普及其內閣團隊共同合作,期待創造台美雙贏,讓台海和平穩定持續,這是首要目標。
陳政宇
2024-11-17
國會擴權法案 憲法法庭:多數違憲 藐視國會罪 違憲
備受關注的「國會擴權法案」釋憲案,憲法法庭昨作出判決,多數違憲。( 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備受關注的「國會擴權法案」釋憲案,憲法法庭昨作出判決,認定立法程序雖合憲,但立院要求就總統國情報告進行詢答等多項規定,以及人事被提名人應具結、對拒絕證言的人士處以罰鍰、藐視國會罪、立院委員會成立調查專案小組等爭議法條皆屬違憲,反質詢則是做限縮性合憲解釋。 立法院五月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及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等國會擴權法案共四十四個條文,總統、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民進黨團均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昨做成一一三年憲判字第九號判決,共十七項違憲,四項部分違憲,六項在憲判前提下合憲,其餘為合憲或不受理。 總統國情報告 立院無權要求詢答 憲法法庭認為,立法程序雖有瑕疵,但整體尚未完全悖離公開透明討論原則,未牴觸憲法。「總統國情報告」則認定,國情報告並非立院得片面決定,立院無指定國情報告內容之權,亦無權就國情報告內容,詢問或要求總統答復、聽取立委建言,均判違憲。 官員以問題或疑問句答復立委,即便有禮儀爭議,不構成「反質詢」,此前提下不違憲;被質詢者非經主席同意不得缺席、裁處罰鍰、彈劾懲戒移送權、追訴刑事責任等,均違憲。 人事同意權要求被提名人應有具結義務,違者決議裁罰,均違憲;立法院委員會設立「調查專案小組」違憲,須由院會決議成立「調查委員會」明確授權;調閱文件也應由院會決議,調委會無權自調。 舉行聽證會方面,認定社會關係人士須經主席同意才能請律師等人協助、缺席或拒絕證言或虛偽陳述的裁罰規定,均違憲;刑法藐視國會罪違反刑罰最後手段性、比例原則,違憲,即起失效。
張文川
2024-10-26
赴港參加統戰活動違法 臧幼俠未來五年退俸剩25%
退役少將臧幼俠八月底在香港出席統戰活動,起立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防部決議裁罰停止領受五年之月退給與之七十五%。(資料照)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國民黨前黃復興黨部主委、退役少將臧幼俠八月底在香港出席統戰活動,我安全單位掌握,臧起立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防部昨日表示,在與各部會審查、當事人陳述案情後,決議裁罰停止領受五年之月退給與之七十五%。換言之,八月廿日起的五年,九萬多元的月退俸剩兩萬多元可領。臧聲明表示,毫無「起立聆聽中國國歌等行為」之事實,國防部未究明事實做出處分,他將提起救濟並訴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國防部重懲 9萬多月退俸剩2萬多 國防部表示,經多方查證及約詢當事人核實案情,並於十月九日會同國安局、內政部、法務部、陸委會等相關機關單位召開審查會;就案情、當事人陳述及委員相關意見充分討論後,臧員因出席大陸地區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所舉辦之活動而有妨害國家尊嚴之行為,確已違反兩岸關係條例第九條之三規定。 國防部表示,決議裁罰「停止領受五年之月退給與之七十五%,溯自行為日一一三年八月廿日生效,已支領者,追回之;並追繳註銷渠曾領取獎、勳(勛)章(不含服務獎章、忠勤勳章)」。 臧否認起立聆聽中國國歌 將提救濟 臧幼俠透過委任律師發布聲明,他先後前往國防部及所屬相關單位說明,並提供書面說明,明確表示毫無「起立聆聽中國國歌等行為」之事實,有錄音及錄影為憑,不容混淆。國防部在毫無具體事證,處分文內猶未附相關事證足供互核下所為前述處分,已然違誤。
吳哲宇
2024-10-16
賴清德:絕不簽署和平協議 台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
總統賴清德出席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活動,強調總統的3大使命,也承諾絕對不會簽署和平協議。(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總統賴清德今(24)日出席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活動,特別提出總統3大使命,就是守護國家生存永續發展、保護國人身家性命安全與發展經濟照顧國民,賴清德更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不屬於中國一部分,承諾絕不會簽署和平協議,因為和平要靠實力才能確保,不是單憑一紙協議就能達成! 賴清德下午前往南投縣埔里鎮基督長老教會謝緯紀念營地,首次與參加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的教會牧師、原鄉部落代表會面,聽取福摩薩學院執行長謝易宏簡報,計劃將全台1300間長老教會打造成一艘挪亞方舟,落實民防講座、訓練,當戰爭大洪水來臨時國人能夠自救救人,目前計劃在台南、南投、屏東、台北、花蓮等地成立6個韌性網絡據點,加強食物、飲水、電力、通訊、醫療、運輸、安全、心靈關顧等8大面向。 賴清德致詞時也肯定福摩薩學院所做努力,因此身為總統實地前來了解推動成果,因為當戰爭的大洪水來臨,國人才能夠自助助人、保境安民,而且身為總統也有3大使命,首要保護國家生存發展,也就是捍衛國家主權,絕不容許外來勢力侵略,要有主權才有國家,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永遠堅持自由民主憲政體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不屬於中國一部份,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台灣前途只有2300萬國人能決定。 第2個使命保護國人身家性命安全,積極強化國防與經濟韌性,過去台灣在中國投資高達83%,目前多數資金移往新南向國家、日本、歐美,台灣有能力立足台灣、行銷全球,更要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讓獨裁者不敢輕舉妄動,以備戰來避戰,也承諾台灣絕對不會簽署和平協議,大家推動的挪亞方舟計畫形成的保護力量,就是避免政府被迫簽和平協議,要靠實力確保和平,而不是靠一張紙來得到和平。 第3個使命是發展經濟,照顧台灣每一個國民,在總統府已成立全民防衛韌性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因應有一天中國以武力攻打台灣,民眾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保護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當面對戰爭的洪水來襲不會自亂,政府可正常永續運作,人民也可以持續生活,讓國軍、政府有更大力量因應外來攻擊。 會後福摩薩學院執行長謝易宏也致贈總統1件紀念T恤,上面繡有盾牌、十字架與原住民傳統菱形圖騰,以及胸前印有勇敢的英文,認為由賴總統穿上最有代表性,賴清德立即脫下西裝穿上勇敢T恤,眾人也高呼自由、勇敢、信仰的福摩薩核心價值。 福摩薩學院執行長謝易宏(左)致贈總統賴清德1件福摩薩紀念T恤。(記者佟振國攝) 總統賴清德(右)立即換上印有英文勇敢的T恤。(記者佟振國攝)
佟振國
2024-09-24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六十周年 賴總統哽咽向彭明敏等民主前輩致謝
今(12日)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世代流轉、民主承啟」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紀念研討會,從自救宣言出發,共同凝聚出屬於這個世代的民主道路與共識。而賴清德總統也親臨研討會並以全台語致詞,談及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時數度哽咽,並邀請民眾起身鼓掌向民主前輩致謝。賴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台灣的民主自由是由許多民主前輩共同打拼而來的,六十年前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三人寫下「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宣言中「一個堅強的運動,正在台灣急速地展開著」不只喚醒了當時的人們,到了六十年後的現在,也持續鼓舞著當代台灣人。 賴總統也分享對於自救宣言的心得,例如「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的」,雖然蔣介石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共產威脅不只仍然存在,比過去還更強烈,60年前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揭穿20世紀反攻中國的騙局,現在大家才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 賴總統也特別強調,大家要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建立一個和平繁榮的社會,讓下一代也能繼續享有民主的成果與自由的滋味,因為為民主自由打拼是每個人的權利與責任。而在賴總統致詞後,由台大研究生協會謝佳穎會長將詩人李敏勇的詩作贈與賴總統,象徵「青年讀詩,世代接力」,這首詩,訴說島嶼台灣以天為父、以海為母, 經歷了傷痛的過去、持續著艱困的現在,卻也告訴我們,能夠一起展望未來。 今天研討會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專題演講,並有四場次座談,邀請如中研院台史所吳叡人老師、立法委員范雲、桃園市議員魏筠、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等人,針對彭明敏教授的歷史視野、民主共同體的形成、台灣民主之路的回顧、世界的台灣等主題進行分享與對談。 今日研討會由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主辦,謝聰敏教育基金會、魏廷朝人權文教協會合辦,透過此次研討會,促進世代交流的對話,現場超過兩百五十人共同參與。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2024-09-12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60週年 民團籲速平反彭明敏案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團體10日在立法院外,召開「世代流轉,民主承啟,自救宣言60週年的未竟之業」記者會,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義和(右2)呼籲儘速平反彭明敏教授案。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9月10日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10日電)今年是台灣人民自救宣言60週年,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團體今天共同提出訴求,包含儘速平反彭案、要求行政院及法務部加速其他受難者的平反作業、呼籲行政院落實校園轉型正義清查校園白色恐怖歷史。 1964年時任台大教授的彭明敏和他的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草擬台灣人民自救宣言,針對台灣前途提出總統普選、政黨政治、保障人權、健全文官、革除貪污、遷徙自由、廢止特務、裁減軍隊等8點原則,以及建立新國家、制定新憲法、加入聯合國等3大目標,結果被以預備顛覆政府的罪名逮捕。 從此之後,彭明敏海外流亡23年,謝聰敏坐牢近12年、流亡海外數年,魏廷朝先後3次入獄,總共坐了17年的政治牢。人生歲月的菁華顛沛流離、身陷牢獄。 當時草擬宣言的當事人,彭明敏在2022離開人世,謝聰敏於2019年病逝,魏廷朝於1999年辭世。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謝聰敏教育基金會及魏廷朝人權文教協會今天在立法院群賢樓外共同召開「自救宣言60週年的未竟之業」記者會,針對台灣人民自救宣言60週年提出訴求,並質疑轉型正義進度過於緩慢。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義和等人指出,今年是台灣人民自救宣言60週年,宣言的內容有許多已經實現了,但有更多未實現的內容;當年參與運動、也曾為總統府資政的彭明敏已在兩年多前離開人世,但彭明敏本身所遭遇的不法之冤仍未平反;而且在白色恐怖時期,威權統治無孔不入,也深入校園,有許多師生與校友也因而受害。 記者會上,與會團體提出3大訴求包含儘速平反彭案、要求行政院及法務部加速其他受難者的平反作業、呼籲行政院落實校園轉型正義清查校園白色恐怖歷史。 其中,台灣人民自救宣言案的當事人謝聰敏、魏廷朝皆已受到平反,但彭明敏仍未被平反,呼籲行政院及法務部加速平反作業,使當年彭明敏所受不法之冤情早日平反。 另外,希望政府能加速進行相關平反作業,要求法務部修改現行「平復威權統治時期司法不法及行政不法審查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展現速度與效率,勿使平反進程顯得緩慢,應讓受害者及其家屬早日獲得應有的名譽恢復。(編輯:蘇龍麒)
范正祥
2024-09-10
賴清德疑為何不向俄要回土地 中國網友:戳中「中國領土完整論」軟肋
總統賴清德點破中國侵略台灣的目的並不是因為「領土」,而是想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來成就霸權。(圖擷取自YouTube)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日前點破中國侵略台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領土的完整,而是想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來成就霸權,否則為什麼不拿回清朝璦琿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相關發言引發國際媒體熱議,連中國網友都在社群平台回應「賴巧妙一擊戳中『中國領土完整論』軟肋」,國安人士認為,中國單邊挑釁行為已嚴重影響區域和平穩定,因此賴的談話深受國際社會認同。 賴清德的談話在國際媒體引發熱議,路透、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英國「衛報」、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等相繼報導,ABC中文網在X平台上發文轉貼也破百萬次瀏覽;在社群媒體上,多個長期評論、關注中國與區域政治議題的自媒體,如東歐視角、王局志安、李老師不是你老師、Inty熱點新聞、Ignatius Lee等,皆分享轉貼賴清德這段談話。 包含Inty熱點新聞以「台灣國總統讓中國啞口無言」為題發文、新二七部隊軍事雜談說「這是本站看到賴清德最直接的破壞性提問,中國應該不會回應」、東歐視角則指出「賴清德講話在俄語圈也掀起熱烈討論」。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貼文竟有不少中國網友肯定賴清德說法,如稱「賴清德也是在向美國孤立主義者喊話,中國是要直接挑戰美國建立的民主秩序」、「賴清德巧妙一擊,戳中中國領土完整論的軟肋」「不光是俄羅斯,還有送給北韓的、巴基斯坦、越南的領土」。 《央視》前調查記者王志安認為「賴清德的發言缺乏國際法和條約有效性的意識」,卻遭到一票網友打臉,被批評「故意歪曲事實,香港、澳門、海參威都是同一時期不同國家條約租借的,為什麼英國、葡萄牙遵守條約允許你收回而俄羅斯不能呢」、「顯然故意不提共產黨為了利益而去犧牲領土」、「邪惡思想故意扭曲事實」,並稱他「就是中共特務」。 國安人士分析,中國在東海、南海擴軍行為不斷,日前才與俄羅斯進行聯合軍演,近日中國軍機又侵犯日本領空,單邊挑釁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區域和平穩定,因此,賴清德這段談話引來高度討論,不單只因打到中國痛點,而是其點破台海問題是中國拿來成就威權主義的藉口,深受國際社會認同。
陳昀
2024-09-03
IPAC:中國錯誤解讀 聯大2758號決議 不決定台灣政治地位
賴清德總統昨於IPAC峰會致詞表示,中國對任何一個國家的威脅,就是對世界的威脅,台灣會盡一切力量,跟民主夥伴共同撐起「民主保護傘」。(IPAC提供) 〔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中國長期刻意且錯誤詮釋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意圖限縮我國的國際參與,並攔阻我國參與聯合國體系組織。「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昨日做出決議,認定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沒有處理台灣政治地位,且未聲稱中國主權涵蓋台灣。 IPAC年會 24國49國會議員參與 IPAC年會今年在台北舉辦,議程主軸為「台海和平與穩定」,共有廿四國的四十九位跨黨派國會議員參與,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會議員訪台團。 賴清德總統昨日受邀至年會演說。他指出,中國錯誤詮釋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與「一中原則」不當連結,企圖用來限縮台灣的國際參與,並且建構中國武力犯台的法理依據。賴並感謝美國政府及歐洲議會等國際力量反對中國的錯誤詮釋。 在賴清德演說後,IPAC通過決議指出,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頒布的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但未提及台灣、也沒有處理台灣的政治地位,並未聲稱中國主權涵蓋台灣,也沒有提及台灣在聯合國的地位與台灣在聯合國機構的參與問題。 決議文 未稱中國主權涵蓋台灣 IPAC決議強調,中國為了支持「一中原則」而曲解二七五八號決議,且將「台灣」在歷史文件上的名稱,篡改為「台灣,中國的一省」,他們對此感到遺憾。 IPAC在決議中做出四點解釋,包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未將一中原則視為國際法,僅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在聯合國的權利」、「沒有法律排除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二七五八號決議不影響其他國家決定對台關係」,與「台灣二三五○萬人未能有效參與聯合國組織的現狀必須緊急補正」。
黃靖媗
2024-07-31
國會擴權法案 憲法法庭裁准暫時處分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會調查權等擴權法案,民進黨團51位立委、總統賴清德、行政院、監察院認為立院職權行使法、刑法修正案相關條文有違憲之虞,均聲請釋憲、暫時處分,憲法法庭今天裁准暫時處分,相關法律在釋憲案宣判前應暫時停止執行。(資料照)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會調查權等擴權法案,民進黨團51位立委、總統賴清德、行政院、監察院認為立院職權行使法、刑法修正案相關條文有違憲之虞,均聲請釋憲、暫時處分,憲法法庭今天裁准暫時處分,相關法律在釋憲案宣判前應暫時停止執行。 憲法法庭今天已就暫時處分的部份做出重大裁定,包括「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聽取報告與質詢部份」、「人事同意權的行使」、調查權的行使」、「舉行聽證會」及刑法藐視國會罪的部份,均因有違憲、侵害人民隱私、財產權等憲法上權利影響甚鉅,均裁定即日起暫時停止適用。 日前,憲法法庭也就51位立委聲請部份、總統賴清德、行政院和監察院等四個聲請案,均合併審理,定8月6日在憲法法庭召開全天的言詞辯論庭。 立法院今年5月28日三讀通過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條文,行政院一度提出覆議但遭立法院否決,總統府隨後於6月24日公布國會職權修法條文,條文已在6月26日生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行政院、總統賴清德、監察院則先後派員到司法院遞狀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憲法法庭10日對暫時處分案進行準備程序,邀請民進黨立院黨團、行政院、賴總統及監察院的代表與訴訟代理人,以及立法院代表及訴訟代理人陳述意見,歷時3小時,今天對暫時處分做出裁定。
楊國文
2024-07-19
警示燈號升為橙色 陸委會:別去中港澳旅行
陸委會昨宣布中國「懲治台獨廿二條」,嚴重威脅國人的人身安全,赴中港澳旅遊警示提升為「橙色」,建議國人避免旅行。(記者林哲遠攝) 〔記者林哲遠、鍾麗華、施曉光/台北報導〕中國日前公布「懲治台獨廿二條」,最重判處死刑,陸委會昨宣布,近期中共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份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嚴重威脅國人的人身安全,即日起提升赴中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建議民眾「避免非必要旅行」。 中國懲治台獨 嚴重威脅國人安全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昨在記者會指出,美國去年七月因中共頒布「對外關係法」,把旅遊燈號警示提升至第三級,與我方橙色燈號是一樣的。此事對台灣人的影響,可能比美國人還要大,因此維持與美國相同燈號,但無論美國、台灣的燈號提醒都是警示性質,不會強制國人不能前往。 梁提醒,民眾應慎思赴中港澳的必要性,並強烈建議非必要宜避免前往。在當地也建議應避免觸及或討論敏感議題及事務、拍攝港口、機場、軍事演習場所、攜帶政治、歷史、宗教等書籍。 美國也提升警示 非必要勿到中國 他強調,此舉並非反制措施,是為了提醒及保護民眾。包括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台灣民族黨副主席楊智淵等,遭中共以涉嫌違反「反分裂國家法」拘禁至今。他們遭捕原因都不是在中國的言行,而是在中國以外的言行,陸委會提出警示並非空穴來風。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昨也提醒,中國意見與法律程序不明確,民眾應慎重考慮前往中國的必要性,在中國的民眾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不過,國民黨批評,賴清德總統上台後,兩岸只剩政治喊話與軍事對立,陸委會調升旅遊警示,並非區域穩定的正面發展。
鍾麗華
2024-06-28
中國「懲治台獨」》賴:民主不是犯罪 專制才是罪惡
針對中國國台辦日前頒布「懲治台獨」新規定,我總統賴清德強調「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記者陳昀攝) 〔記者陳昀、陳彩玲/台北報導〕中國國台辦上週宣布「懲治台獨」新規定,宣稱最重可判死刑、且可跨國追訴。賴清德總統昨回應強調「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中國沒有任何權力制裁台灣人民,在中國眼中,不贊成統一都是台獨,希望朝野共同面對這個問題。法務部長鄭銘謙昨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答詢時也表示,中國司法權不及於台灣,這部分主要是心理威嚇層面較大。 法務部長:心理威嚇層面較大 賴清德昨就國會擴權法案聲請釋憲發表敞廳談話,會後受訪被問及國台辦懲戒台獨新規。賴首先表示,回答問題前,他想向中國南方暴雨成災的民眾表達慰問,希望中國災後重建順利,讓災民儘速回復正常生活。 「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賴清德說,中國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制裁台灣人民,只因為台灣人民的主張,更沒有跨域追訴台灣人民的權力。根據中國的意見,不贊成統一就是台獨,換句話說,不管是台灣派、中華民國派、中華民國台灣派,那麼台灣只有一個政黨不是台獨,就是統一促進黨,希望朝野共同面對這個問題,團結合作。 賴清德也呼籲中國,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交流、對話,這才是增進兩岸人民福祉的正確之道,否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 另外,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昨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指出,中共「懲治台獨意見」包山包海,是法律戰也是心理戰,連推動台灣以主權國家名義加入國際組織等也是犯罪。吳詢問,中國司法管轄權有及於台灣嗎? 鄭銘謙回應,這的確是法律戰,影響台灣人民基本自由權利,中國從來沒有統治過台灣,治權不及於台灣,這次主要是心理威嚇層面較大。 吳思瑤另表示,中國與六十多國有引渡條款,許多國人擔心在海外被抓走,但她提出聯合國一九九○年決議通過的「引渡示範條約」,其中提及「政治犯不可引渡」,要國人不用擔憂。 對此,鄭銘謙表認同,他指出,先進國家沒有此顧慮,政治犯不會被引渡,也有一定的限制。
陳彩玲
2024-06-25
針對立院擴權聲請釋憲 賴︰國會不該侵害司法、監察、人民隱私
賴清德總統昨呼籲在野黨在大法官做出釋憲結果前不宜貿然採取行動,未來對於釋憲結果朝野都應該接受。(記者陳昀攝)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廿一日否決「國會擴權法案」覆議,總統賴清德昨發表上任後首次敞廳談話,強調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改革,國會理當改革,但不該任意擴權,侵害司法、監察及人民的隱私權。基於守護憲政秩序、保護人民權利,他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無論釋憲結果為何,朝野都必須尊重且接受,也希望社會大眾支持。 賴清德表示,他一個月前宣誓就職總統,向全國人民承諾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因此依憲法規定完成簽署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和「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案並公布法案。據悉,賴簽署立法院覆議案咨文加註意見表明,審議程序引發社會高度疑慮,修正條文有違反權力分立及侵害人民基本權利之憲政爭議,宜透過聲請憲法法庭裁判及暫時處分解決。 改革要合法合憲 不應任意擴權 賴清德談話時強調,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改革國會應該合法、合憲,尤其立法院的調查權不能侵害司法權和監察權,最重要的是,不能侵害人民的「隱私權」、「營業秘密」,以及「不表意的自由」等基本權利。因此,基於守護憲政秩序、保護人民權利,他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賴清德表示,法律對國家、社會、下一代都將造成深遠影響,總統是自由民主憲政的守護者。面對有違憲疑慮,混淆憲法權力分立及監督制衡的修法,身為總統責無旁貸,必須確認修法的合憲性和正當性,這是向國家負責、向歷史負責,也才不辜負全民所託。
陳昀
2024-06-25
聲請釋憲 府院黨團三路並進
立法院院會昨否決國會擴權法案覆議,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會在收到咨文後,審慎評估是否聲請釋憲。圖為立法院院會投票表決覆議案後,議事人員確認票數。(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蘇永耀、鍾麗華、林哲遠/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昨否決國會擴權法案覆議,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對於覆議案結果,行政院及立法院民進黨團皆表示將提出釋憲聲請,總統府予以尊重。總統會在收到咨文後,審慎評估是否聲請釋憲。 分別鎖定總統職權、人民權利、審查程序 據指出,做為憲法上的重要機關,總統確已傾向聲請釋憲,並就法案與總統職權行使的扞格之處,盼能透過憲法法庭釐清。另,立院民進黨團與行政院的釋憲案會各具重點,黨團著重法案審查過程的程序問題,政院將強調對人民權利傷害等實質問題。屆時,府院黨團將三路並進,聲請釋憲的重點也各有不同。 郭雅慧表示,總統是民主憲政守護者,擔負著守護憲政體制職責,當法案的審議程序及修正條文內容社會有疑慮時,總統必會以國家發展與民主價值全盤並審慎考量,守護人民權利。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指出,很多人質疑行政院明知覆議案結果還要提出,是因為希望立法院朝野黨團再次就條文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合憲性進行討論與對話,立院修法不論是程序瑕疵或內容引起的憲政爭議,不只是出於民眾的質疑和憂慮,也引發許多法界與學界的抨擊,諸多條文的修法沒有考量到明確性原則、比例原則、正當法律程序,甚至直接違反過往大法官解釋。 對於覆議案未通過,陳世凱表示,政院對此結果感到遺憾,但民眾不畏風雨聚集在立法院外表達對覆議案的支持,政院內心感到不捨與敬佩,未來會持續努力,做為民眾最堅強的隊友及後盾。 監院曾批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內的調查及調閱權仍專屬監察院行使,已影響監察核心職能,涉違反權力分立。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昨受訪說,有關釋憲案,監察院尚在研議中。
蘇永耀
2024-06-22
民調:近7成民眾認為台灣母語消失中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30)日舉辦「台灣母語教育民意調查」記者會,左起薛化元教授、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基金會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本土語言列為學校必選修,從小學到高中職都須學習母語,但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早發布「台灣母語教育民意調查」結果,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68.4%認為台灣母語正面臨消失的危機,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教育,學生要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閩東語及手語中擇一修讀,雖有過半民眾認同此政策,但只有37.2%民眾認為有效,79.6%認為觀看卡通或玩遊戲才是學母語的好方法。 黃昆輝表示,過去一元化語言政策,嚴重限制母語的發展及使用場域,這次調查也發現,民眾在生活中使用母語的比率,隨年齡層降低明顯遞減,亦即愈年輕愈不會說母語,93.9%民眾雖認為家人多用母語和孩子交談是好方法,但傳承效果不是那麼好,故67.5%家人不會說;而文化部調查也發現,台灣三代間的台語使用率降低近6成,客語降低7成,原住民語降低9成,愈少使用的語言就會瀕臨危險,台灣母語的保存及振興刻不容緩。 基金會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表示,過往政府獨尊國語、禁說方言,家長在家也用華語跟小孩說話,華語因此成為小孩的母語,母語反而變成外來語,政府必須提出誘因讓家長多用母語和小孩溝通。 基金會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說明,64.9%民眾在生活中常用母語,進一步分析居住地區、年紀及學歷,常用母語的地區為雲嘉南(82.4%)、中彰投(73.6%)及高屏澎(73.3%),常用母語的年紀為65歲以上(91.5%)及50-64歲(73.3%);常用母語的學歷為國中以下(90.6%)及高中職(70.2%),語言雖沒有高低之分,但調查結果顯示「濁水溪」是重要的分界線。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表示,使用母語是人權,過去政府長期箝制母語,特別在教育、公部門及大眾傳播媒體限制母語,使台灣母語瀕臨存亡威脅,而依基金會調查,出現地域、教育程度及不同年齡層的明顯差異,台中以南到高屏、澎湖的使用母語率較高;年齡較長、國中及高中職畢業生使用率較高,均值得注意,「國家語言發展法」雖制定提供「改善語言斷層危機、尊重多元文化發展」的契機,但各族群母語的傳承及發展仍面對不利條件。
林曉雲
2024-03-30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