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緯政相關文章

一次看懂《台灣國際團結法案》

一次看懂《台灣國際團結法案》

  美國聯邦眾議院院會於七月廿五日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後續將送交聯邦參議院審議,該法案若經參、眾兩院通過後,再遞交總統簽署即可生效。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對台灣未來的國際參與深具意義,筆者整理出重點,讓讀者一文看完即可快速掌握: 一、以「國會立法」方式,澄清事實、導正國際視聽,具體展現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1.美國國會透過跨黨派合作,以立法方式實踐對台灣的高度重視,反制中國長期以扭曲《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來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惡劣行為。 2.中國片面宣稱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已經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逕自解釋為「一中原則」,根本是誤導國際視聽、意圖矮化台灣、剝奪台灣主權。 3.特別強調:「美方反對任何在未經台灣人民同意下,試圖改變台灣地位的倡議。」 4.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民主黨首席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等,均曾公開表示對該法案高度支持,並指出若台灣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之外,將會是全球的傷害。 二、《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只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沒有涉及台灣」 1.只決定「中國代表權」問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中國及中國人民。 2.驅逐蔣介石的代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3.三個沒有:沒有任何一個文字提到「台灣」;沒有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沒有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台灣及台灣人民。 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即使中國不斷對台灣威嚇及打壓,都不會動搖我們走向世界的決心,同時也看見國際社會對台灣的堅定支持,相信台灣一定能成為區域及世界和平、繁榮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蘇緯政 2023-07-28
一分鐘看懂「聯大第2758號決議」

一分鐘看懂「聯大第2758號決議」

自由時報十八日頭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於五月十六日通過「臺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主要為反制中國以扭曲「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來阻礙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惡劣行為。 該法案指出,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只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沒有涉及臺灣,並強調美方反對任何在未經臺灣人民同意下試圖改變臺灣地位的倡議。 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大會記取《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考慮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對維護《聯合國憲章》與對聯合國必須謹守憲章的原則都是重要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有權利,承認其政府的代表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刻將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與所有附屬組織非法佔有的席位逐出。」筆者用「二個重點、三個沒有」,引領年輕朋友快速看懂這份決議:二個重點: 一、只決定「中國代表權」問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中國及中國人民。 二、驅逐蔣介石的代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 三個沒有: 一、沒有任何一個文字提到「臺灣」。 二、沒有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三、沒有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臺灣及臺灣人民。 結論就是,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臺灣。所以,中國片面宣稱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已經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本是誤導國際視聽、意圖矮化臺灣、剝奪我國主權。只要我們堅定信念、齊心努力,結合國際友人對我們的熱情支持,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人民的集體意志與堅定決心,相信臺灣一定可以成為區域及世界和平、繁榮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者為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蘇緯政 2023-05-19
你可以讓AI無法取代

你可以讓AI無法取代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最新研究報告《2023年就業前景(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指出,因為經濟成長趨緩、高通貨膨脹、數位轉型、人工智慧(AI)等影響,勞動力市場產生巨變,預估未來五年全球會有8,300萬個工作職位被淘汰,且新興產業將創造6,900萬個新的職缺;簡言之,有1,400萬個工作職位消失,其中,紀錄人員、銀行出納員、文書或行政相關工作,將遭受到最大的衝擊,然而,資訊安全及數據分析師、綠能工程師及科學家、永續發展專家等工作,預計將會增長三成。 隨著新興科技發展、自動化技術、全球化與數位轉型的浪潮,導致勞動力需求降低,再加上生成式AI的崛起,讓許多人擔心被AI取代。(路透社)   IBM執行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在接受彭博(Bloomberg)訪問時表示,估計IBM在未來五年內約有7,800個內勤工作會被AI取代,因此將暫停招聘AI可取代的人力。甚至,跨國投資集團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也指出,新一波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浪潮,可能會影響約3億個工作機會,即使是律師或行政人員都可能面臨被AI取代的危機,但同時也會帶動全球GDP成長。 不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則不那麼悲觀,認為AI在增進生產力、提升醫療保健品質、促進教育平等、改善工作場所等方面,仍是功不可沒;而且,人們應將AI視為個人的數位助理,來協助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AI不僅不會取代人力,尤其是教師工作難以替代,更能為文書作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隨著新興科技發展、自動化技術、全球化與數位轉型的浪潮,導致勞動力需求降低,再加上生成式AI的崛起,讓許多人擔心被AI取代。其實,只要懂得善用AI技術作為輔助工具,不僅不用憂慮被替代,更能借力使力,創造更多利基,舉凡數據統計或分析、財務規劃、風險預測、作業管理、運輸及物流、資訊安全、醫療與護理、詐騙防範、修圖或擬稿等,都能藉此來降低勞動成本、提高效率、優化資源,亦有助於決策者能精準研判相關資訊。 當然,AI運用也存在著風險,像是技術上的偏誤、設計不良或受侷限,或人為不當利用所衍生的偽造、變造、假照片、假影音、假資訊、假文字、詐騙、隱私、侵權等各類法律與倫理爭議。另外,AI帶來時間與空間上的便利性,卻也因此可能導致人與人互動的質與量降低,彼此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要如何讓AI無法取代? 筆者認為,關鍵在於我們身為人的「價值」,例如:人與人之間有溫度的溝通、愛的交流與情感的表達、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創新與創意的發想、跨域整合與共享的思維、決策與解決問題的態度、藝術的美感與文化的底蘊等,由生命所呈現的多樣性,是我們身為人最獨特也最美好的價值;其次,人的「能力」更是無邊無際,可以藉由學習、歷練、成長、生活體驗、教育等方式來逐漸加強並深化,這一些都是AI無法輕易取代的。 進一步來說,在社會變遷及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為人的智慧、處事的靈活度、同理心、獨立思考與分析,以及人與人的交流、合作、信任與共享,在職場上都愈來愈顯得重要,而這些也是機器無法做到的事。 我們必須要持續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除了專業與技術能力的養成之外,也要再多增加:學習力、數位力、溝通力、協作力、閱讀力、理解力、思辨力、創造力、社交力、創新力、應變力、服務力、領導力、社會影響力等各種關鍵能力,積極讓自己不斷加值,提升「不可取代性」,以掌握並創造更多機會,努力讓未來夢想實現。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蘇緯政 2023-05-08
GDP美麗數字下的隱憂

GDP美麗數字下的隱憂

根據經濟部最新發布的「當前經濟情勢概況」指出,臺灣受惠於半導體先進製程優勢、臺商回臺投資等因素,使得臺灣近十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3.2%,優於韓國的2.6%,此外,我國GDP擴增速度大於韓國,兩國人均GDP差距急速縮減,且韓元貶值幅度較大,去年(2022年)臺灣人均GDP為3萬2,811美元,再度超越韓國的3萬2,237美元。 台灣人均GDP時隔18年後,反超南韓。(示意圖,取自Freepik)   人均GDP(per capita GDP),是國家生產毛額(GDP)除以總人口數,若假設總人口數不變的條件下,影響人均GDP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匯率變化與GDP成長率。 臺灣的人均GDP超越韓國,「匯率」是關鍵因素之外,臺灣與韓國的經濟及產業結構相似,以前韓國的經濟實力勝過臺灣,但近年來卻明顯出現衰退;反觀臺灣,在美中貿易戰之後,臺商加速回流、半導體轉單效應等,是臺灣經濟復甦的催化劑,加上產業持續推動轉型、創新與全球佈局,尤其是價值創造與數位轉型的成果,不斷提升核心技術與毛利率,讓產業有優質的基本面支撐,這些都是引領臺灣經濟成長的豐沛動能。 臺灣的GDP表現相當亮眼,確實很值得肯定與讚揚。然而,欣喜之餘,我們仍須正視在美麗數字之下,是否存在哪一些隱憂?又該如何因應? 首先,臺灣的GDP過度仰賴半導體、資通訊等科技產業,容易導致其他產業空洞化,面臨需求降低、庫存過高、通貨膨脹、升息或景氣影響的衝擊較大;因此,為降低風險並提高整體產值,當我們致力於科技產業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內需產業的發展,如傳統產業、服務業、教育業、觀光業、文化藝術業等,善用數位轉型與共享思維,提升競爭力與價值,且政府應有更完備的法令與政策以相輔相成。 再者,人均GDP提高,可能是財富集中於少數人,而多數人的薪資仍偏低,「貧富差距」現象日益擴大,相對剝奪感加劇,恐怕會衍生出更多社會問題;況且,民眾感受是「薪資成長慢、物價上漲快」,GDP成長只是「無感」的數字,無法真正反映出貧富差距、產業失衡、所得分配不均、青年低薪、高物價、高房價、高房租、貸款壓力、兼職、加班、失業、貧窮率增加、勞動力短缺、高階人才出走、生活品質被壓縮等實際困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名譽院士顧志耐(Simon Kuznets)教授曾提醒:「GDP反映的是客觀經濟數據,卻無法衡量人民的幸福或快樂。」筆者認為,政府不能只關注GDP成長數字表現,而應以如履薄冰的態度,多傾聽人民的聲音,認真看待美麗數字下的隱憂,積極改善貧富差距、穩定物價、鼓勵企業加薪、平衡產業發展、營造良善環境等,讓國人都能安居樂業,邁向幸福永續的臺灣。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蘇緯政 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