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翠儀)
林翠儀相關文章
共機逼近日軍機 僅離45公尺
日認定「故意而非失誤」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二日報導〕日本防衛省公布,海上自衛隊的P-3C反潛機,七日和八日在太平洋上空飛行時,遭到中國航空母艦「山東號」艦載戰機騷擾,共機不但從海自反潛機前方橫切飛過,甚至還「異常接近」,最近時相距僅約四十五公尺。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認定,此事乃「故意而非失誤」,由於可能導致衝突,日本政府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中方表達抗議。 並排飛行 時近時遠 時左時右 又突橫切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十二日聲稱,日本艦機對中國軍事活動抵近偵察,是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敦促日方停止危險行為。 中國山東號和遼寧號兩艘航艦編隊近日在太平洋活動,日方出動P-3C反潛機對山東號動向進行監視。防衛省十一日深夜公布,海自P-3C反潛機七日上午十點多在沖繩縣宮古島南方公海上空,遭到山東號艦載殲-15戰機騷擾,時間約四十分鐘,八日下午兩點多又再度遭到兩架殲-15騷擾,時間約八十分鐘。共軍殲-15似乎有掛載飛彈。 共機與海自P-3C以相同高度並排飛行,時近時遠、時左時右,但都在目視可及範圍,最接近時相距僅約四十五公尺。八日,兩架共機之一突然從左側加速「超車」,在海自P-3C前方九百公尺處橫切飛過,雙方沒有任何高度差異。以P-3C的巡航速度,九百公尺是幾秒鐘即可到達的距離。 這次是日機第三次遭到共機以「異常接近」騷擾,第一次發生在二○一四年五月,航空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的飛機在東海上空,遭到共軍逼近,距離僅約卅公尺,同年六月再度被逼近,距離也是卅公尺。 日本政府對此相當不滿,政府發言人林芳正、防衛大臣中谷元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分別發表談話,強調這類異常接近容易引發意外衝突。林芳正表示,外務事務次官已向中國駐日大使表示嚴重關切,要求避免再次發生。吉田表示,他認為中方戰機並非因失誤而是故意接近。他強調,如果放鬆警戒監視,將助長對方的行為,日方將堅持嚇阻的意識和能力。 日擬在南鳥島部署移動式雷達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航艦首次越過「第二島鏈」,日本也積極強化警戒與監視態勢。產經新聞報導,為防範外國軍機侵犯或接近日本領空,防衛省正研究在南鳥島部署移動式警戒管制雷達系統,並興建陸上自衛隊的12式陸基反艦飛彈射擊場。據報導,除了硫磺島,日本目前在太平洋地區的小笠原諸島和伊豆諸島,都沒有部署雷達,防空稍顯薄弱。為了掌握進出太平洋的中國軍機,防衛省也將在沖繩縣的北大東島部署移動式雷達。
林翠儀
2025-06-13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晚宴 日本首相石破茂拍電祝賀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今年在日本鳥取縣舉行,29日歡迎晚宴,鳥取縣知事平井伸治(中)與駐日代表李逸洋(左7)、觀光署長周永暉(左6)、台灣觀光協會會長簡余晏(右6)等人共同以木槌敲開酒樽。(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鳥取29日報導〕第16屆台日觀光高峰論壇今年由日本鳥取縣擔任東道主,該縣出身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以眾議員身分,在今晚的歡迎晚宴中拍電祝賀,期待藉由桃園與米子機場的定期航線開通,加深鳥取與台灣之間的友好交流。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每年由台日兩國的城市輪流主辦,去年在高雄舉辦,今年由鳥取作東,峰會論壇將在30日登場,今晚歡迎晚宴,縣府將鳥取在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例如鳥取和牛、松葉蟹、新鮮涮鯖魚及現撈鮪魚等端上桌。 但真正高潮是現任首相石破茂、經濟再生相赤澤亮正及多名國會議員的祝詞,鳥取是石破與赤澤的地盤,兩人雖然很低調以「國會議員」身分拍電祝賀,但一切盡在不言中,尤其日美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關稅協商,石破與日方的主談代表赤澤目前正忙得焦頭爛額,兩人親自拍電祝賀,也代表他們對這場台日觀光盛會的重視程度。 台灣觀光協會會長簡余晏透露,去年在高雄舉辦的峰會,由於辦得非常出色,包括有煙火、火舞及道地的台灣美食,讓日方相當驚豔,承辦今年峰會的鳥取縣觀光局壓力非常大,該局負責人說雖然經費沒有台灣多,但今年一定要讓台灣來的賓客「終身難忘」。「首相牌」很可能就是鳥取縣的王牌之一。 簡余晏還說,非常感謝台灣虎航配合這次峰會,將桃園與米子機場定期航線的首航,安排在29日舉行,她表示,為了協調此事,費了一番工夫。 另外,承辦明年峰會的苗栗縣,這次也派了副縣長邱俐俐出席本屆峰會,至於苗栗將打出哪張觀光王牌?簡余晏語帶玄機地說出了4個關鍵字「粉紅超跑」。粉紅超跑就是5月間吸引數十萬名信徒簇擁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 30日登場的高峰論壇是台日兩國重要的觀光交流平台,今年由簡余晏與日本觀光振興協會會長菰田正信共同擔任會議主席。台方代表團由縣市政府、旅行社、飯店與航空公司等76位業者代表出席,日方則有119位,雙方共195位觀光領域重要代表與會。 本屆以「台日觀光新篇章:邁向深化交流」為主題,討論地方引客、誘客措施、觀光軟實力、高附加價值推廣內容、促進外遊措施、年輕族群海外旅行等議題。盼持續深化產業交流,創造台日旅客持續互訪動力。 對於虎航在日本開拓22個航點,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表示,透過直航可以讓更多日本人更方便訪台,台灣遊客也不用轉機,是相當便利的方式,後疫情時代,廉航的復甦是觀光主管單位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台灣的廉航展現了優質的成長。 周永暉也提到目前正在進行郵輪的推動,希望能夠倍數成長,如果能夠搭配「fly cruise」(飛航郵輪),就是一趟飛機一趟郵輪,可以增加更多的體驗,這也是觀光署目前推動的重點,將會與日本加強合作。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歡迎晚宴,東道主鳥取縣推出在地美食松葉蟹以饗賓客。(記者林翠儀攝)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歡迎晚宴,鳥取縣米子市太鼓隊表演。(記者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5-05-29
賴總統接受櫻井翔專訪:中國併吞台灣只是破壞國際秩序第一步
520就職滿週年前夕,賴清德總統首次接受日本電視台專訪,他在專訪中指出,中國併吞台灣只是第一步,最終的目的是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取自X平台@ntvnewszero)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9日報導〕520就職滿週年前夕,賴清德總統首次接受日本電視台專訪,他在專訪中表示,希望台日的合作不僅是災害應對,為避免戰爭,台灣也需要日本的協助,他指出,中國併吞台灣只是第一步,最終的目的是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強烈希望美、日和民主主義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起戰爭,他強調「預防比治療重要」。 日本電視台聯播網(NNN)新聞節目「news zero」,今晚起播出戰後80週年專題「不要讓現在變成戰前」,首週內容以「台灣有事」為主題,從日本、台灣、中國的角度審視緊張的地區情勢。今晚首集播出賴總統接受主持人櫻井翔的專訪內容,賴總統在專訪中談及就任總統後,如何面對中國的壓力,以及對日本的期待。 專訪中提到賴總統在今年3月感受中國間諜滲透的嚴重性,宣布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結果中國在隔月發動大規模軍演,造成中台關係緊張。對於台灣與中國是否會發生衝突,賴總統表示,全世界都已認識到中國試圖改變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而併吞台灣只是第一步,萬一台灣遭受侵略,全球供應鏈將受到阻斷,所以必須避免台灣海峽的衝突。 對於如何避免衝突,賴總統表示,從二次世界大戰得到的教訓就是要加強台灣防衛力,嚇阻的效果可實現和平。他強調,備戰是為了避免戰爭,追求和平就是要讓戰爭不會發生。 節目中提到,台灣為強化防衛力,積極引進和發展無人武器,賴總統表示,發展無人武器目的有兩個,第一是安全保障的必要性,另一個就是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節目今天到高雄拍攝了國產研發的無人船,時速可達65公里,可搭載魚雷和炸彈,無人船零件幾乎全部為台灣製造,不使用中國製品,以免未來發生戰爭時買不到所要的設備。 賴總統表示,台灣沒有「反攻大陸」的念頭,也不會侵略中國,開發無人武器是為了保護台灣。他進一步表示,希望日本能夠協助台灣發展無人武器,如果台日能夠合作,不但可促進台灣海峽的穩定和平、印太地區的安全,也有助於台日產業的發展。 櫻井翔也提及台日關係,以及對台日交流的展望,賴總統表示,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深遠,多年來台日發生大地震時,雙方相互馳援,台日不只是鄰居,就像家人般的感情,這是很可貴的。 賴總統希望未來台日就像兄弟一樣,台灣人民和日本國民就像家人一樣,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日本有事也是台灣有事」,彼此相互依賴扶持,共同迎接各種挑戰和困難,可以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賴總統還說,不僅是災害應對,為避免戰爭,台灣也需要日本的協助,中國併吞台灣只是破壞國際秩序的第一步,最終的目的是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國的威脅是國際問題,強烈希望美、日和民主主義陣營,共同阻止中國發起戰爭,因為「預防比治療重要」。 這場採訪是在昨天進行,時間長約一個半小時,櫻井翔見到賴總統時以中文自我介紹,賴總統說「認識你很久了,你在台灣非常受歡迎」。櫻井翔訪後的感想說,賴總統很誠摰地回答他的每一道題目,完全沒看稿,在口譯人員翻譯的時候,賴總統的眼神仍看著他,但他並未感到壓力,尤其是提到日本就像家人一樣時,語氣非常柔和。
林翠儀
2025-05-20
日本戶籍國籍欄可記載台灣 對台重大正名措施 5月實施
日本法務省將修改戶籍文件,將外國人的「國籍」欄(上圖)改為「國籍.地域」欄(下圖),台灣人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將可由現行的「中國」正名為「台灣」。(取自網路)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七日報導〕日本法務省預定今年五月修改戶籍相關法令,外國人的「國籍」欄將修改為「國籍.地域(地區)」欄,亦即台灣人在日本戶籍的國籍欄可由現行的「中國」正名為「台灣」,這是繼二○一二年「在留卡(居留卡)」的國籍欄承認台灣人可登錄為「台灣」之後,日本對台重大的正名措施。日媒報導,這是為了顧及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法務省預定五月修改相關法令推出新的戶籍表格,主要是追加姓名的日文假名標記,而配合系統的大幅修改,也將相關表格上原有的「國籍」欄,修改為「國籍.地域」欄。 台灣人的戶籍欄 不用再登記為中國 一般日本人的戶籍並無標記國籍的問題,但若因與外國人結婚、歸化日籍或被日本人收養,就需要登錄外籍配偶國籍,歸化者和外籍被收養者也需要登記原國籍。由於日本戶籍登記只承認國名,台灣人的戶籍欄被迫登記為「中國」,引起很多在日台僑的不滿和不便。 報導指出,台灣內政部公布的婚姻相關統計顯示,每年約八百至一千名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有些台灣人為了保持身分認同,要求在國籍欄上寫「台灣」。 報導還指出,法務省修改法令後,台灣人可以將已被登記為「中國」的國籍標記,正名為「台灣」。 日本發給旅居日本的外國人住民票或在留卡,在二○一二年進行修改,將國籍欄設計成「國籍.地域」欄,台灣人也透過新制在這些證件標記為「台灣」,而非「中國」,戶籍表格的修改雖然整整晚了十三年,但可視為是遲來的正義。
林翠儀
2025-02-18
讀賣新聞︰共軍圖用切香腸 改變現狀
中共軍機示意圖。(國防部提供)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二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以台灣國防部發表的資料進行分析,顯示賴清德總統去年五月上任至今年一月,中國派遣軍機船艦擾台次數有倍增狀況,在台灣近海軍事活動也有常態化趨勢。中國海警船從去年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連續廿五天在台灣周邊航行,就像在尖閣諸島(釣魚台)海域鄰接區常態化航行一樣,中國採用「切香腸戰術」,試圖在東海和台灣周邊以漸進方式改變現狀。 賴上任後 共機艦擾台倍增 報導指出,台灣國防部從二○二二年六月後,每日發表共機共艦擾台動態,該報以這份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在蔡英文政府時期,共機每日平均擾台架次為五架;但從去年五月賴清德政府上台後,暴增為十.六架,增加逾一倍。航行於台灣近海的共艦,也從每日平均五.二艘次增為八.一艘次,為一.六倍。 讀賣分析,共軍有意藉此「向外國炫耀台灣海峽的內海化,意圖恫嚇台灣」。 向外國炫耀台海「內海化」 除了共機共艦擾台次數增加,在台灣近海發動軍事活動也有增加趨勢,且逐漸常態化。報導說,共軍正在增強海空戰力,並反覆進行實戰訓練,顯然企圖透過小規模改變現狀破壞台灣輿論,以實現統一目標。 報導指出,從二○二二年八月美國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共軍穿越台海中線已成為常態,進入台灣西南部及太平洋一側的防空識別區(ADIZ)次數增加。共軍船艦除颱風期外,幾乎每天都在台灣近海出沒;雖然台灣並未公布船艦類型,但相關人士透露,多為054型(江凱級)飛彈巡防艦,示威意味強烈。 賴清德政府上路後,中國海警船的動向也令人矚目。報導說,中國海警船從去年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連續廿五天在台灣周邊航行;海警船在釣魚台海域鄰接區的航行已常態化,以切香腸方式累積既成事實。
林翠儀
2025-02-13
「好運龍來」日相岸田文雄賀歲 也用台語諧音梗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8日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在農曆小年夜發表春節賀詞,還搬出台語諧音梗「好運龍來」,提到「感謝世界各地對能登半島地震提出的救援申請和慷慨的義援金」;雖然未明指台灣,但明顯是為台灣「客製化」的專屬賀詞。 日本首相每年於春節前夕均會發表賀詞,向居住在日本的華僑和全球華人拜年,但以往僅有簡體中文版,且對象多著重中國出身的華僑。岸田上任後不但增加了台灣使用的繁體中文版,而且內容也愈來愈貼近台灣。 岸田在今年的賀詞表示,「辰年春光來臨,日本卻經歷了能登半島的7级地震。日本政府正竭盡全力,致力於災後的重建工作。我們再次衷心感謝世界各地對能登半島地震提出的救援申請和慷慨的義援金。我們對這份雪中送炭的深情厚意,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謹記於心。」 岸田今年賀詞的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版本幾乎相同,對於台灣在能登半島災後的政府和民間慷慨的捐輸,岸田應是點滴在心,雖未明言,但藉由賀詞表達感謝之意可說是用心良苦。 岸田努力在新年吉祥話的使用上,做出繁中和簡中的差別。今年在繁中部分使用的「福龍迎祥」、「好運龍來」和「龍重吉祥」等語,簡中則有「福龍迎祥」、「好運龍來」,但沒有「龍重吉祥」。 去年兔年的吉祥話,繁中為「新春佳節,玉兔呈祥、萬事如意」、簡中為「兔年行好運、心想事速成」,前年虎年繁中為「新春佳節,祝各位虎福安康、虎躍新程」,簡中則為「衷心祝福大家春來萬木榮,處年今勝昔」。 雖然都是大家耳熟能熟的吉祥話,但值得注意的是,岸田今年使用了台語諧音梗的「好運龍(攏)來」,應能讓台灣的民眾感到更順耳窩心。 日本首相官邸春節賀詞連結(繁中版) https://www.kantei.go.jp/cn/101_kishida/speech/202402/_00003.html
林翠儀
2024-02-08
日本學者解析大選:台灣本土派勢力壯大
在台灣被封為「選舉之神」的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小笠原欣幸分析,這次總統大選第3勢力雖成功卡位,讓政黨政治的格局出現明確變化,但要形成3黨政治仍不穩定。(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7日報導〕日本兩大研究台灣的學者小笠原欣幸和松田康博,26日合體解析台灣總統大選。小笠原認為,第3勢力雖成功卡位,讓政黨政治的格局出現明確變化,但要形成3黨政治仍不穩定;松田則認為,台灣本土派勢力持續壯大,即使分裂,民進黨仍能在總統大選中獲勝。兩位學者均觀察到,這次選舉,中台關係並未成為議論焦點,以及民眾黨成為年輕選民發洩對內政不滿的出口,與4年前香港問題成為選戰焦點有很大的差別。 日本台灣學會和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26日晚間在早稻田大學舉辦台灣總統選舉研究會,由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若林正丈主持,邀請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小笠原欣幸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松田康博,分別解析這次的台灣總統和立委大選,以及選後的台美中關係。主辦單位雖安排了可容納200人的大教室,但會場大爆棚湧入了約250人,其中不乏多位長期關注台灣政治的知名學者專家,以及日本的新聞工作者。 小笠原欣幸在上屆總統大選時,精準地預測了蔡英文的得票率,在台灣被稱為「選舉之神」,這次他預測賴清德的得票率為42.1%,與真正結果僅差約2個百分點,預估各黨席次的誤差也極小,再次被網友大讚「神準」。 不過,小笠原說,他在投票前3天抵達台灣,發現柯文哲的聲勢快速擴大,由於當時預測數字已封存,無法反映在已完成的預測作業中,因而低估了柯最後的爆發力。他還說,選前之夜他在柯文哲的造勢場上,感受到選民的快樂與興奮,近似24年前陳水扁選舉時熱烈氣氛。 他也指出,柯文哲的支持率在年齡層和性別上有很大的差距,在20到29歲之間年齡層拿到52%支持,但60歲以上卻僅有3%,男性支持率為28%,女性僅有16%,這種極端的狀況可說是從未見過,但也因有這麼大的差距,柯文哲當然無法當選。 小笠原還以包含無效或未投票比例的「絕對得票率」,分析2012到2024的4屆總統選舉,他指出,柯文哲代表的第3勢力成功卡位,讓政黨政治的格局出現明確變化,但是否會形成3黨政治,仍需看未來4年的變化。 他也提到,三黨在立院均未過半,拿下8席立委的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這個結果對國民黨較為有利,而換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中國而言,只要能掌握這8人,未來將更易於操作控制。 對於總統票、區域立委和政黨票出現選票移動的狀況,小笠原認為主要是選民的平衡投票所致,但這是在「維持現狀」選民區塊中做的移動,整體來說台灣意識並無太大變化。雖然這次選舉,中台關係在藍綠兩黨的鐵票中受到關注,但對於中間選民或「維持現狀」選民中未有太大迴響,因為台灣意識已定形,民進黨失去著力點陷入苦戰。另一方面,柯陣營批評藍綠一樣老套,具有頗大的影響力。 小笠原欣幸和松田康博同時都注意到,短影音平台「TikTok」在這次選舉發揮的效果,由於民進黨禁止黨員和候選人使用,再加上TikTok散布大量友柯和反賴、反侯的訊息,使得TikTok成為柯文哲的選戰利器。小笠原也警告,這次的選舉並未因此改變台灣意識,但4年後就很難說了。 對於這次民進黨在立委和政黨的選票上有增加,但立委席次卻減少一事,他認為,這是結構性的問題,但從整體來看,本土派勢力持續壯大,所以即使本土派分裂,民進黨仍能在總統大選中獲勝。另一方面,民眾黨成為年輕選民發洩對內政不滿的出口,未來可能還有成長的空間,由於台灣每4年約增加80萬張年輕選票,民眾黨若取得其中半數,將有重大影響。另一方面,民進黨的鐵票達4成,而且很難攻破,賴清德下屆連任的可能仍然很高,他也安慰民進黨,現況要比陳水扁時代還好,而國民黨的鐵票則呈衰退狀態,所以這次選舉才會尋求藍白合。 松田康博也觀察到選舉前後中國的動向,他認為,中國雖有介選,但並不具決定性,選後包括發表「民進黨不代表島內主流民意」的言論、軍機擾台,以及拔走台灣邦交國諾魯等行為,可能是一種宣洩行為,而且中方可能在選前就已估算賴清德將當選,這些做法可以解讀是在找構築一個不對台灣動武的理由,松田說,中國內心也不想戰爭。 在問答時,有人問及從1996年以來,中國在每次大選都在台灣總統大選時對台發動武嚇,但每次都失敗,為何中國如此樂此不疲?松田康博則妙答說,「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一定要做,而且以後也會繼續下去。 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分析台灣這次選舉,認為台灣本土派勢力持續壯大,所以即使本土派分裂,民進黨仍能在總統大選中獲勝。(記者林翠儀攝) 日本台灣學會和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26日晚間在早稻田大學舉辦台灣總統選舉研究會,由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若林正丈主持,邀請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小笠原欣幸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松田康博,現場大爆棚。(記者林翠儀攝)
林翠儀
2024-01-27
中國反核廢水 日也吃TikTok苦頭
全球目前已有數十個國家對TikTok發布全面或局部性禁令,主要原因均為中國構成國家安全方面的風險。(路透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台灣總統大選假消息滿天飛,受到日本媒體矚目,尤以短影音分享平台TikTok扮演的角色最受議論。事實上,去年福島核一廠啟動含氚廢水排海後,日本也因TikTok散播假訊息,吃了不少苦頭,雖有國會議員主張對TikTok建立一套防堵機制,但至今仍未定案。 日本去年八月下旬啟動福島核一廠核廢水排海作業後,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將核廢水稱為「核污水」。當時中國的「微博」和「抖音」等社群平台,出現許多中國年輕人以電話騷擾日本政府機關的短影音,還有將長崎出現「赤潮」造成大量養殖魚死亡一事,與核廢水排放扯在一起。 日本政府雖已禁止處理機密訊息的政府官員在手機上使用TikTok,但並沒有直接限制使用TikTok的相關法規。日本成蹊大學客座教授高橋曉子指出,TikTok在日本十到廿多歲年輕人之間普遍流行,使用者有個資遭到中國政府刺探的風險,還充斥假訊息,如果放任不理,日本年輕人可能會被灌輸有利於中國的訊息和主張。 全球目前已有數十個國家對TikTok發布全面或局部性禁令,主要原因均為中國構成國家安全方面的風險。西方國會議員和立法者持續表達對TikTok及其北京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憂心,唯恐用戶敏感資訊落入中國政府手中,抑或北京當局利用TikTok演算法散播假訊息。 在二○二○年六月與中國爆發嚴重邊境衝突、造成數十名士兵喪生後,印度便以安全和主權為由,全面禁止TikTok和其他五十八種中國應用程式。美國方面,白宮、聯邦政府機構和軍方皆已禁用TikTok,多所大專院校也封鎖校園無線網路連上TikTok。 蒙大拿州政府在去年五月簽署全面封殺TikTok法令,創全美首例。不過,在TikTok提出法律訴訟後,聯邦法官認定該案牴觸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自由,頒布禁令阻止法案生效。
林翠儀
2024-01-17
中國抗議無效 林芳正︰台日夥伴 將深化合作
日本政府發言人林芳正。(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編譯楊芙宜、記者楊堯茹/綜合報導〕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在這次台灣總統大選中獲勝,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於第一時間發表談話,表達日方祝賀之意,引來中國駐日大使館抗議「干預內政」。日本政府發言人林芳正在十五日記者會上重申,台灣是共享自由、民主、基本人權和法治等基本價值的重要夥伴和珍貴友人,強調日本對於台灣圓滿舉行的民主選舉,向來都會表達祝賀之意。 上川在十三日晚間賴清德確定當選台灣新任總統後發表談話,表達祝賀之意,四年前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時,時任外相茂木敏充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談話,儘管內容幾乎相同,但已成為日本政府的慣例,每次也都引來中國抗議。 林芳正十五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中國抗議一事,他表示,外交上的應對他不便透露,但台灣是日本共享基本價值、擁有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交流的極重要夥伴,同時也是珍貴的友人,「台灣圓滿舉行的民主選舉,我國(日本)向來都會表達祝賀之意」。 林芳正還強調,日本政府將維持與台灣之間的非政府間實務關係的立場,致力於深化日台間的合作與交流。 菲總統恭喜賴勝選 盼密切合作 路透報導,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十五日晚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貼文,祝賀副總統賴清德在甫結束的台灣總統大選中贏得勝選,「代表菲律賓人民,我恭喜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勝選,成為台灣下任總統」、「我們期待在未來幾年密切協同合作、強化共同利益、促進和平,並確保我們人民的繁榮」。 此外,法國、德國及義大利外交部也在十四日陸續發布聲明,祝賀我國順利完成總統及立委選舉,外交部對此表達誠摯感謝。法國外交部表示,法國期盼繼續加強與台灣的關係,法方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呼籲各方尊重現狀,並期盼兩岸恢復對話。 法、德、義也祝賀我完成大選 德國外交部表示,台灣自由民主選舉顯示台灣厚實的民主基礎,以及選民與民主價值的緊密連結;另台海和平穩定對區域及世界至為重要,德方重申台海現況僅能透過和平且經雙方同意的方式改變。義大利外交部對我國和平、民主的選舉表示讚賞,期盼持續加強與台灣在經濟、商業及文化方面的關係,並希望透過和平及建設性的對話維持台海現狀。
林翠儀
2024-01-16
5大日媒頭版報導台灣大選 主流民意支持「維持現狀」
日本5大紙媒今天均以頭版報導台灣總統大選。(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4日報導〕日本主要紙媒今天多以頭版頭條報導台灣總統選舉的結果,顯示對台灣總統大選的重視程度,各報均強調民進黨首次連續3屆執政,也點出賴清德的當選台灣將維持現狀、繼續走向親美路線和對中強硬路線。 這次總統大選日媒大舉派員訪台觀選報導,5大主要媒體產經新聞、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今天均大幅報導大選開票結果,並分析對未來的影響。 5大媒體頭版標題,產經:「民進黨首次連3屆執政」、「在中國的威脅下守住台灣」,讀賣:「民進黨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對中維持現狀」,日經:「執政黨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維持對中強硬路線」,朝日:「親美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中台緊張恐將加劇」,每日:「台灣總統民進黨勝利」、「賴清德首次當選 繼承與美合作」。 除了強調民進黨首次打破8年魔咒連續執政第3屆之外,賴清德代表的親美路線和對中強硬線路,以及台灣主流民意支持「維持現狀」,是日媒解讀這次選舉的主要重點。 各報也以社論或觀點分析這次選舉的意義,朝日的「視點」指出,台灣社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僅占2.5%,絕大多數均認為台灣已是事實的獨立,沒人想和中國統一。所以在這次選舉中,經濟政策成為選民關注的焦點,導致多數的選票流向民眾黨,民眾黨主張「討論獨立或統一沒有意義」。分析中也指出,選民會有這種的想法,主要是背後有包容多元意見的民主和國際社會支持的支撐力。台灣人知道,不管由誰擔任總統,都不能悖離民意採取任何行動破壞中台現狀。 讀賣的社論則呼籲中國習近平政府,面對台灣大選的結果,應該尊重台灣民意,克制對台武力壓迫的言行。社論中指出,台灣選民選擇了繼續現任政府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路線。 社論中也指出,中國認定賴清德是「獨立派」,對他懷有敵意,但越是用武力威脅新政府,就越會加速台灣居民「遠離中國」。習近平政府應認清到這種情況對中國沒有好處,更應與台灣進行對話。 日經的社論也持相同的看法,社論中指出,日益民主化的台灣繼續選擇與共產黨獨裁體制的中國保持距離。其意義也在於中台的「維持現狀」。中國有必要尊重台灣選民的民意,克制對台的軍事威脅。 產經社論指出,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正在加大對台灣的併吞壓力。台灣民眾透過大選展現成熟的民主主義面貌,意義重大。 社論中還正告中國,應該為對民主的干預和攻擊感到羞恥,不能再犯。對於即將在5月上路的賴清德政府,也應克制各種騷擾行為。
林翠儀
2024-01-14
日媒:中共阻賴清德失敗 光靠壓力難讓台灣朝向統一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向競選總部的支持群眾揮手。(記者塗建榮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報導〕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即使中國習近平政府大舉以軍事和經濟壓力,全力阻止被其視為「台獨份子」的賴清德當選,但最終未能成功,報導指出,經過這次大選已經證明台灣的主流民意希望「維持現狀」,中國光靠壓力很難讓台灣走向「統一」。 報導指出,中國的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在去年底聲稱,民進黨正在「讓台灣離戰爭、衰退越來越近」。他還批評賴清德是「頑固的台獨工作者」。 習近平政府片面將台灣的總統和立委選舉定位為決定「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落」,逼迫選民做出選擇。在選舉之前,中國的氣球連續越過海峽中線,並中止台灣生產的12項化學製品原料關稅的優惠待遇,持續介入擾亂台灣輿論。 在5月新任總統就職前,民進黨政府面臨的壓力將會更大。在經濟方面,中國透過事質的禁運等措施以分裂台輿論。今年3月之後,當台海風浪較為平靜,預料中國將會加強使用航艦等裝備提高軍事脅迫的力道。 不過,報導也指出,經過這次大選已經證明台灣的主流民意希望「維持現狀」,中國光靠壓力很難讓台灣走向「統一」。報導還指出,賴清德任期中的2027年,中共將召開全國大會,習近平為爭取連任第4屆總書記,恐將挺而走險。
林翠儀
2024-01-14
駐日代表處最新民調 逾6成日本人 關心台灣大選
駐日代表處十八日發表日本民眾對台灣觀感的最新民調顯示,有六十三.五%受訪者關心台灣明年總統大選。(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報導〕駐日代表處十八日發表日本民眾對台灣觀感的最新民調顯示,有七十六.六%的日本受訪者對台灣有親近感,七十二.八%認為目前台日關係良好,六十五%覺得台灣可信賴,三項數字均較去年微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六十三.五%受訪者關心台灣明年總統大選,顯示日本民眾對台灣的關心不再只是旅遊美食。 駐日代表處委託日本「一般社團法人中央調查社」於十月卅日至十一月一日間進行調查,針對廿歲至八十九歲日本民眾,共取得一千個樣本。針對台灣明年一月將舉行總統大選,日本受訪民眾回答「關心」者超過六成。針對受訪者認為亞洲最具親近的國家,台灣以四十六.二%名列第一。 民調顯示,近七成常看台灣相關的媒體報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話題前兩名為「中國在台灣周邊實施軍事演習等台灣海峽情勢」和「台灣半導體產業(TSMC等)相關動向」。 日本民眾被問到:「為了台海和平穩定,何事重要?」(可複選)結果顯示前三項依序為「透過外交與對話進行協商」五十七%、「建立台美日的合作」卅七.一%、「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廿六.六%。
林翠儀
2023-12-19
日內閣將改組 安倍派4大臣被撤
日本自民黨爆發派閥政治資金申報不實疑雲,首相岸田文雄(右一)13日宣布,將於14日進行人事調整。(歐新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三日報導〕日本自民黨爆發派閥政治資金申報不實疑雲,為挽回國民信任,首相岸田文雄十三日宣布,將儘速於十四日進行人事調整。目前已知「安倍派」四名大臣將被撤換,其中松野博一的內閣官房長官職務,將由前外務大臣林芳正接任。安倍派的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和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也已表達辭意。 日本臨時國會十三日休會,岸田傍晚召開記者會報告臨時國會的成果,並向國民說明自民黨陷入政治獻金風暴的善後措施。岸田表示,為挽回國民的信任,將火速進行處理。當前已要求各派閥停止舉辦募款餐會,十四日將進行適切的人事調整。 傳林芳正接官房長官 安倍派在目前內閣中的「政務三役」,包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總務大臣鈴木淳司、農林水產大臣宮下一郎等四位大臣,還有五名副大臣及六名大臣政務官,加起來共十五人。另外,擔任自民黨黨內要職的有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以及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等三人。 由於六名大臣政務官中有五人為初次當選的「一年級生」,涉入政治資金疑雲的程度極輕,因此可能不會列入更換名單,但四名大臣和五名副大臣極可能全部撤換。 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職務十三日傳由前外相林芳正接任。林芳正為「岸田派」現任龍頭;無派閥的前防衛大臣濱田靖一也被點名,可能接任黨職。 安倍派為自民黨內最大派閥,成員近百人,岸田在二○二一年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因安倍派大力支持才殺出重圍,這次雖是安倍派引爆政治獻金危機,岸田不得不清理門戶,避免風暴擴大,但也招來「擊垮安倍派」的不滿之聲。 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十三日在國會提出「內閣不信任決議案」,但在自民黨和公明黨多數決反對下,並未成功。臨時國會結束後,東京地檢特搜部也將正式展開調查。由於自民黨其他派閥,包括岸田派在內,也都傳出有類似申報不實的疑雲,政治獻金風暴是否會繼續擴大延燒,仍有待觀察。
林翠儀
2023-12-14
嚴重關切共軍活動 岸田會習:台海須穩定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17日在舊金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岸田重申「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極其重要」。(美聯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七日報導〕赴美參加亞太經合會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十七日在舊金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岸田重申「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極其重要」,另對中俄在日本周邊活躍的軍事活動表達「嚴重關切」,同時要求中國立即撤銷因為日本排放核處理水而對水產品實施的進口禁令。 兩人相隔一年舉行的會談,從原本預定的廿分鐘延長到六十五分鐘。岸田同行人士透露,雙方針鋒相對,岸田下決心要「表達日本所有立場」,包括台灣問題、中國連續拘留或逮捕日本人、禁止進口水產品、在東海地區的行動,以及新疆的人權狀況等。 台灣問題、中國連續逮捕日人… 雙方歧見大 岸田強硬表達立場 岸田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極其重要,習近平回以台灣是中國不可退讓的「核心利益」,並警告「日本不應該損害中日關係的基礎」。 岸田要求中方立即撤除設置於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專屬經濟區的浮標,也對禁止水產品進口強烈要求中方基於科學根據冷靜應對,立即取消進口管制,以及儘早釋放拘留的日本人。產經新聞指出,岸田當時表情嚴肅,右手握拳邊說邊搥著桌面,試圖加大壓力。不過習仍以「核污水」來稱呼核處理水,雙方歧見很大。 不過,雙方也達成共識,將透過協商和對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同意在適當時機舉行日中高層經濟對話。岸習會前,日本已定調將與中方再次確認「戰略互惠關係」,也就是即使日中在個別案件中有所對立,仍可透過對話優先追求共同利益。
林翠儀
2023-11-18
日學者小笠原觀選 民進黨立委恐難過半
小笠原欣幸評估2024大選,民進黨立委恐難過半。(資料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31日報導〕長期觀察台灣選情的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榮譽教授小笠原欣幸在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以目前的選情來看,雖然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極可能勝選,但另一方面,民進黨立委員恐怕難以過半。 小笠原今年已數度訪台觀察選情,並深入各縣市走訪朝野立委參選人,他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訪問時談到對選情的看法,他也是首位預測民進黨立委可能無法過半的日本觀選學者。 小笠原表示,過去一個月來,在野黨透過整合談判的策略,成功引導了輿論的關注,並提高對政黨輪替的討論度,這壓低了賴清德的造勢聲量,再加上現任立委爆發的女性醜聞,讓民進黨陷入被動的狀態。 他指出,中台關係未能成為這次選戰的焦點,在野兩黨參選人訪美,強調台美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對美政策也不再是爭議點,民進黨的優勢領域越來越不明顯。儘管如此,賴清德的民調支持率與第二名保持一定的領先差距,而且在野黨候選人的整合困難,在總統選舉中賴清德仍處於有利地位。 小笠原認為在野兩黨巧妙地進行損害控管,即使總統候選人無法整合,也不致於「決裂」,他們將在野黨合作擴大到立委選舉,提出選後在野黨聯合的構想,努力維持支持者的期待。因此,在民進黨和國民黨競爭的選區中,情勢看來較有利於國民黨。 進入11月後,3黨將公布不分區立委及副總統參選人名單,並正式登記參選,距離投票時間已所剩無幾。小笠原認為,照此發展下去,民進黨雖然仍會繼續執政,但在國會若未能掌握過半席次,選後將很有可能由在野黨左右政局。 然而,對於行政與立法扭曲的「朝小野大」狀態是否可取,相關的討論將從現在開始,這也可能改變部分選民的投票行為。小笠原還表示,中國的態度還不明朗,中東的戰禍也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台灣選情,所以仍需密切觀察。
林翠儀
2023-10-31
賴清德接受NHK專訪:台日應全方位合作
日本放送協會(NHK)在距離台灣大選倒數100天,播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專訪。(翻攝自NHK畫面)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5日報導〕日本放送協會(NHK)5日播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專訪。賴清德在專訪中表示,未來希望與日本發展全方位的合作,兩國甚至可在全球產業鏈重組之際,共同合作造福全世界的經濟發展。 NHK至今為止已專訪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5日播出賴清德的專訪。NHK還特別強調,5日距離台灣明年總統大選正好進入倒數100天,而現年63歲的賴清德則將在6日滿64歲。 賴清德在專訪中表示,2024年的台灣總統和立法大選,一定會影響台灣未來的方向,也會影響印太的和平和穩定。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已朝向對外擴張,造成區域緊張的情況,他表示,台灣跟民主陣營都是理念相同的國家,我們也會強化國防力量,同時跟民主陣營站在一起,特別是他非常希望台灣未來應該要跟日本要緊密地進行各項合作。 賴清德還表示,台灣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國際社會大家愈團結、愈有準備,中國發動戰爭、台灣有事的機會就變少。他並強調,他所有的努力都在避免戰爭,穩定台灣確保世界的和平,這是他的目標。 賴清德提到,如果台灣被侵略了,下一個受影響的一定是日本,台灣如果被中國併吞了,台灣海峽就變成中國的內海,對日本的影響何其大,台日都在印太地區,最接近中國的威脅,在這種狀況之下,為了確保日本跟台灣的安全,或是世界的和平穩定,他認為必要的、可以做的合作機制,台日都可以來進行。 賴清德也向中國喊話,他表示,中國應該要展現大國的格局跟風範,台灣跟中國可以成為朋友,台灣也不希望跟中國成為敵人,所以他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能夠重新思考,目前的戰略不僅僅對國際社會沒有幫助,帶來破壞的,也對中國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記者問到,當選總統想和日本展開哪種方面的合作?賴清德速答「全方面的合作」,他表示,日本跟台灣歷史淵源深厚,人民感情非常好,台灣未來跟日本,為了兩國福祉,又或是為了印太的和平穩定,甚至在全球產業鏈重組時,台日共同合作造福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應該要全方位的合作。 NHK的報導中也提到賴清德的民調,目前領先侯柯兩參選人8%到15%,記者感受到他態度誠懇且穩重,措辭也很慎重,尤其是針對中國相關的提問,因為事涉敏感,他的回答也很謹慎,中國認為賴的獨派色彩濃厚,現在對他仍有戒心,所以在訪談中,賴清德一再強調並不希望與中國對立。記者認為,要理解賴的想法,這是重點之一。
林翠儀
2023-10-06
因應台灣有事 日本將整修33個機場港口
日本為因應台灣有事,將對全國10個都道府縣的33座機場與港口,進行新建或擴建的整備工程,其中與那國、新石垣和宮古等3座機場都須延長跑道。(圖擷自Google地圖)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9日報導〕日本為因應台灣有事之際,讓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更易於部署移動,將對全國10個都道府縣的33座機場與港口,進行新建或擴建的整備工程。防衛相木原稔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也示意將鄰近台灣的日本西南群島相關機場或港口的整備列為重點。 日本為加強防衛力,將具有安全保障必要性較高的機場和港口指定為「特定重要據點」(暫稱),並將在2024年度總預算案的公共事業費中,列入整備所需的經費。整備的規模,包括延長機場跑道,以便於運輸機起降,港口整備則可讓海自護衛艦和海保巡邏艇停靠。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在今年8月曝光的一份非正式文件中,已透露將對全國14座機場及19個港口進行整修或新建。其中至少有16座機場港口位於西南群島或九州、四國地區,這些地區均較為鄰近台灣。 其中在機場方面,沖繩縣與那國機場、新石垣機場、宮古機場、那霸機場,以及九州的鹿兒島機場、宮崎機場,四國的高知機場,均列入整備名單。它們都位於台灣有事之際,自衛隊可部署部隊和補給燃料和糧食的基地。 報導指出,與那國、新石垣和宮古等3座機場,跑道長度僅為2000公尺左右,對於搭載百人以上的C2等運輸機,恐怕難以起降,為了未來恐有撤離居民的需要,日本政府考慮進行整修延長跑道。 其他的機場,也預定增建停機坪、引道和機庫等,以便於自衛隊飛機和海上保安飛機的運用。一名自衛隊幹部表示,2500公尺以的民用跑道易於防衛使用,這將成日本安全的資產。 另在港灣部分,政府計畫在與那國島新建護衛艦和巡邏船可以靠岸的新港。沖繩縣的石垣港、平良港、那霸港,熊本縣的熊本港和福岡縣的博多港的碼頭也將整修翻新。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已就33個機場港口整備計畫,開始向相關的地方自治體進行說明。內閣官房、國土交通、防衛兩省的科長級等十餘人,首先訪問了沖繩縣宮古島市,冾談該市宮古機場和平良港的整修計畫。
林翠儀
2023-09-29
岸田任用友台派任防相 對台釋訊息
日本新任防衛大臣木原稔(左),曾多次訪台,與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副總統熟稔。(取自木原稔臉書)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特稿 岸田新內閣的外務和防衛大臣人事安排令人玩味,日本人在第一時間可能還難以理解,但台灣人一下就抓到重點,因為新任防相木原稔可說是這次岸田內閣的指標人物,甚至可以解讀是岸田傳達給台灣的重要訊息,即當「台灣有事」之際,日本不會沒有作為。 傳達「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立場 眾院五年級生(當選五次)的木原稔首次入閣,即被重用為防相,在日本的確引來不少狐疑的眼光,主要是木原在日本的知名度,可能遠低於他在台灣的知名度。木原是「日華懇」事務局長,積極參與涉台事務,也曾多次訪台,在台灣早就是名人,對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副總統來說,都是熟到不能再熟的友人。 木原在自民黨內雖屬茂木派,但曾被安倍晉三和菅義偉兩位首相任命為國家安全保障相關的輔佐官,是重點栽培人物,同時也受到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賞識,在保守派有很高的人氣。對於安倍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遭中國狠批為「荒謬危險」,木原曾反駁指出,安倍只是陳述事實,不該受到批判。岸田明知木原是超級的「親台派」,仍大膽任用,他想傳達給台灣的訊息不言可喻。 另外,外相林芳正在這次改組中下台,日本媒體指出,林芳正的親中色彩一直為黨內保守派人士所詬病,岸田換掉林芳正或許還不足以博得保守派好感,但至少在明年尋求自民黨總裁保衛戰時,不會製造太多敵人。 新任外相上川陽子為岸田派成員,有多次入閣經驗,也是岸田可以控制的人馬,再加上日本今年成功舉辦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近期不會舉辦如此大型的國際會議,林芳正算是功成身退,外相此時換人也比較不會影響外交工作。 再者,曾在安倍內閣擔任外相近五年的岸田,親眼見識到由安倍主導的「首腦外交」威力,主政近兩年的岸田似乎也有意仿效安倍,主導外交工作,因此由誰擔任外相並非重點。
林翠儀
2023-09-14
岸田內閣明改組 親台派木原稔內定防衛相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明天進行黨和內閣人事改組,攸關國家安全的防衛相和外相均易人,防衛相內定為「親台派」的眾議員木原稔(見圖)。(資料照,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2日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明天進行黨和內閣人事改組,黨人事方面變動不大,內閣方面除了晉用5名女性為歷來最多之外,攸關國家安全的防衛相和外相均易人,尤其防衛相內定為「親台派」的眾議員木原稔,而親中色彩強烈的外相林芳正則換成前法相上川陽子。「親中派」下與「親台派」上,是這次內閣改組值得關注的重點之一。 岸田調整內閣和黨人事是在去年8月,由於這一年來岸田的民意支持率持續在3到4成左右上下游動,再加上自民黨總裁任期即將在明年任滿,時隔一年的內閣和黨人事調整,一般認為岸田希望透過人事一新以為明年競選連任做準備。 在黨人事方面,副總裁麻生太郎、幹事長茂木敏充、政調會長萩生田光一及國會對策委員長高木毅均留任,選舉對策委員長由眾議員小淵優子出任,原選對委員長森山裕轉任總務會長。 相對於黨人事幾乎維持現況,內閣人事則有大幅調整,從目前出爐的內定名單來看,19名閣員中有13人異動,其中有11人為首次入閣,5名女性入閣也創歷來新高。 5名女性閣員,除了經濟安保相高市早苗留任外,內定新任外相上川陽子為前法相,有5次入閣經驗,初次入閣的內定兒童相加藤鮎子為前自民黨幹事長加藤紘一的女兒,另外還有地方創生相自見英子、復興相土屋品子。 這次內閣改組最受矚目的是首次入閣的內定防衛相木原稔。木原為跨黨派友台議員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的事務局長,也曾任自民黨青年局長,是自民黨內極具代表性的親台派大將,包括日本捐贈疫苗給台灣,以及為台灣鳳梨等農產品銷日等,均以具體行動力挺,木原多次和會長古屋圭司訪台,包括每年率團參加台灣的國慶活動。今年7月初,他和古屋共同視察與那國島,並和立法院長游錫堃搭乘高速船,從與那國島抵達宜蘭訪問。 木原稔曾在安倍內閣時也曾擔任防衛大臣政務官,這次他會出任防相衛,似乎早有跡象,7月中旬由日本民間智庫「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主辦的日美台兵棋推演,木原即在兵推中扮演防衛相的角色,提議日本使用「反擊能力」對抗共軍的侵攻,展現果決的一面。 現年54歲的木原稔為熊本選出的眾議員,已當選5屆,台積電落腳熊本設廠,也讓木原與台灣的關係更為密切。 這次另一個受到矚目的人事,為外相將由林芳正換成上川陽子。林芳正和上川均為岸田派人馬,不過林芳正的親中色彩,從他於2021年11月擔任外相以來,一直受到國內保守派人士質疑,日中關係也未因他的上任有明顯的改善,對岸田內閣不但沒有加分效果,尤其是今年8月日本啟動福島核一廠含氚廢水排海作業後,中國政治化反制的操作引發日本民眾不滿,這也可能是讓林芳正被撤換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年70歲的上川陽子,過去在安倍內閣和菅內閣擔任法相,有5次入閣經驗,雖然不是新鮮面孔,但同為岸田派資深議員,在法相任內修改債權規定和民法、刑事司法改革等業績,穩健紮實的手腕受到好評,上川重視日韓關係,岸田可能想透過這次任命強化正逐步回暖的日韓關係。 2022年,為鳳梨銷日傾力相助的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右)、事務局長木原稔(左二)及自民黨參議員有村治子與駐日代表謝長廷,再度聯手行銷台灣釋迦。(資料照,記者林翠儀攝)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明天進行黨和內閣人事改組,親中色彩強烈的外相林芳正(見圖)將下台。(路透)
林翠儀
2023-09-12
日本明年防衛概算 1.7兆創新高
日本防衛省二○二四年度的防衛預算申請草案曝光,草案總額達七兆七三八○億圓(約一兆七二七八億台幣),創史上新高。(路透檔案照) 因應台灣有事 新設「自衛隊海上輸送群」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廿一日報導〕日本防衛省二○二四年度的防衛預算申請草案曝光!日本媒體報導,草案總額達七兆七三八○億圓(約一兆七二七八億台幣),創史上新高,比二○二三年度申請額六.八二兆圓增加近一兆圓。防衛省預定下年度成立可統一指揮陸海空三支自衛隊的「統合司令部」,編制約二百四十人;並為因應「台灣有事」,新設陸海空共同部隊「自衛隊海上輸送群」,以提高對西南群島最前線的運輸與補給速度。 設立自衛隊「統合司令部」 日本政府去年底通過國家安全戰略三文件的修訂版,為從根本上提高防衛力,決定大幅提高防衛預算,從二○二三年度到二七年度,五年的防衛預算規模將達四十三兆圓。明年度的防衛比今年度預計增加近一兆圓,即是遵從此一大幅增額的方針。 產經新聞廿一日披露較受矚目的預算申請項目,包括總額達九三○○億圓的彈藥採購,主要為提高續戰能力;飛彈防禦系統方面,下年度也納入兩艘配備神盾系統的艦艇建造費三八○○億圓,兩艘神盾艦分別預定於二○二七及二八年服役。「精密誘導彈」開發費為三二○億圓,另在申請草案中也列入國產12式反艦飛彈的改良費用,以及射程達三千公里的「極音速誘導彈」量產費用等。 共同社也報導,與英國和義大利共同開發新一代戰機的經費約六四○億圓。並將嘗試引進水面無人機、建造新型護衛艦,和強化後方支援能力的補給艦。此外,為解決國防裝備零件不足問題,將編列逾二兆圓。自衛隊設施的老舊化對策、火藥庫的整備費等將編列約八千億圓。 加速對西南最前線運輸 報導指出,在中國加強對台灣軍事施壓等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日本將加速提升對西南地區最前線的運輸能力,預算申請草案中納入運輸船舶和直升機的採購費用,包括在離島登陸作戰中使用的三艘「機動船」,及約三十架運輸直升機,總額約四千億圓。機動船等將配備於陸海空新設的共同部隊「自衛隊海上輸送群」。
林翠儀
2023-08-22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