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兆坤)
李兆坤相關文章
問題出在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
近來執政黨積極推動新竹縣市合併,各方意見不一。仔細端詳反對方意見,不外乎台灣是世界奇蹟,已經有六都,還要來七、八、九都,「不就是比中國大陸還要大」。要追求的是二級政府、國土重劃,不是到處設置直轄市。重點是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不是增加新的直轄市。 為何各縣市競相爭取升格為直轄市?為何財劃法修改多次,仍無法讓縣市與直轄市獲得公平合理的財源分配?根本原因就是憲法關於我國的地方制度,遷就於大中國框架,所以增修條文第九條,仍然保留省政府這個層級。 雖省府、省諮議會編制,執政黨已予以廢除,在法制上縣市與直轄市「不一樣就是不一樣」。無論是人事員額數、職等,還是財政收入,縣市矮直轄市一等。更別說有多部中央法律,很多職權只賦予直轄市辦理,縣市部分仍由中央執行。譬如都市計畫施行細部規定的擬定、車輛事故鑑定與覆議、勞動檢查、山坡地保育利用、舢舨漁筏經營管理、自來水事業專營權核准、海埔地開發管理等事項,縣市政府是不容置喙。 許多地方自治學者主張我國要採行二級政府,但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不修,二級政府就沒有實現的可能。而部分立委針對第九條提出修憲主張,國民黨就喊「廢省就是法理台獨行動」,硬是在一讀時就擋了下來。如此怪異的地方制度,是誰在堅持?造成縣市既然是在省層級之下,就不可能跟直轄市平起平坐的現況。 喊要國土重劃,多年來行政區劃(程序)法在立法院一讀交付內政委員會審查後,自此就無聲無息。所以後來才會在二○○九年修改地制法,增訂透過縣市合併改制升格直轄市的方式,讓內政部可以「全國國土合理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造就今日各縣市競相爭取升格為直轄市的現象,因為這是目前法制上唯一能爭取縣市地方自治團體平權的管道。 部分人士一方面喊縣市要與直轄市平起平坐,同時對於台灣存在六都又嗤之以鼻,這不是很矛盾?無論是我國憲法還是其他中央法律,縣市就是與直轄市不一樣。也難怪近日經民連提出的方案,也是先讓各縣升格為州直轄市,修改財劃法才有意義。執政黨推動新竹縣市合併,也只是在憲法無法修、行政區劃法沒立法的限制下,尋求國土合理規劃的一條出路。 (作者為高中社會科教師,新北市民)
李兆坤
2021-12-24
除了認同 還需氣節
隨著全球抵制血汗新疆棉的發酵,若干藝人因中國小粉紅的出征而陸續表態。這些表態多半由藝人在中國的經紀人或工作室,透過微博發出聲明,究竟是人在專制國,不得不低頭;還是商人無祖國,唯錢是爹娘? 查閱這一次表態藝人的出生年份,從一九八二年到二千年千禧世代都有。扣除擁有雙重國籍後得知,他們都受過台灣完整義務教育,甚至在台接受大學教育才進入藝能界,難道是我們在教導年輕世代有關國家認同上出現問題嗎? 在一九九四年國中一年級即設置「認識台灣」一科,開啟學生對本土的認識。二○○一年國中小實施九年一貫課綱,對台灣的認識融入各科課程中。二○○六年普通高中實施九五課綱,同樣也將台灣內容融入課程。從課綱課程設計來看,對台灣本土認識的知識點應該足夠,但為何年輕世代對國家認同仍有歧異? 二○一○年普通高中實施九九課綱,在公民與社會一科才納入國家認同的內容,探討目前國家認同分歧的背後原因。國中小義務教育階段,顧及學生成熟度,對於國家認同議題的觸及不深。而一些國家象徵(如首都、國花等)也因社會分歧,不見得每個教科書版本都有介紹。是否因此對國家認同意識不足,值得再審視。 此外,有認同而無氣節,恐怕也是教育工作者應該留意的。在動員戡亂年代敵我意識明顯,無論是官民或不同黨派人士,甚至部分被俘將領,對國家認同皆大於個人利益;變節被視為個人人格的重大瑕疵。而進入民主年代後,連最重視氣節的軍人,都有少數將領軍士官為了個人利益而出賣自己氣節,遑論汲汲於五斗米的部分藝人。 如果認同一國兩制的人士,其效忠對象是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理應拿中國戶籍護照,就像那些人代會中的「台籍代表」都是中國國籍。反觀部分藝人,一方面表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作為,卻又不願放棄中華民國國籍。許多人解讀是還想爽用台灣健保,其實不然,因為這些台灣出身的藝人,一旦放棄我國國籍,其身分無異於中國本土藝人。當實力不足時,才需要靠台灣這塊招牌,接受統戰獲得額外保障,維持在小粉紅心中的藝人地位。真正有實力的藝人,其國家與價值觀認同是一致的,也不會因小粉紅的言論放棄氣節,游離在模糊矛盾的立場。 (作者是高中教師)
李兆坤
2021-03-31
正視語文「同化」現象
報載中國「紅讀計畫」的繁體字版童書進入台灣市場,這個問題早非一日之寒。中國市場廣大,造就其物廉的優勢,加上兩岸都使用中文,因此部分家長幫小孩挑選伴讀書籍、玩具時,無論是單純的文字圖畫,還是有聲出版品,如果只考慮價格,看到正體字就購入,很容易挑到來自對岸的產品。我們孩童長期耳濡目染下,思想或是語文使用習慣,不知不覺很容易受到對岸的影響而不自覺。 童書「等爸爸回家」遭爆美化中國防疫,洗紅台灣學童思想,民進黨立委陳亭妃昨召開記者會指出,該童書是中國「紅讀計畫」的一環,未申請核准就上市甚至贈書學校、各地圖書館。她要求文化部應立刻要求鋪貨的部分先收回、下架,並禁止販售或贈書。(記者鍾麗華攝) 早年兩岸尚未開放交流前,政府很重視來自日本的詞彙、字體,對我國語文教育的影響。當年國語推行委員會甚至主動出擊,公布標準宋體、楷體、方體等電腦字體,無償提供大眾下載,也成為目前微軟視窗軟體系統用字(細明、標楷、標黑)。對於我國各界目前文書處理字體標準化,影響深遠。 進入智慧行動載具的年代,恰巧國語會裁撤,承接的終身教育司,在這方面著力不深,造就各家手機系統用字,無論是蘋果iOS還是安卓系統的手機字體,充斥中國的字音字形,使得我國語文教育所教授的標準用字、讀音,只有在國語文的課堂上使用。一旦孩童接觸到行動載具,馬上看到的是中國字體、拼讀,到最後不知不覺被對岸所同化。 許多長輩喜歡轉傳的圖片、影音,很多來自對岸,其語詞、口音都與本地不同。卡通、童書、玩具不是簡體字轉正體字即可,包含詞彙的轉換,甚至背後建構的意識形態,如果廠商不留意,很容易成為文化帝國主義的幫凶。就連衛福部所公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中文正體譯文,使用的都是「信息」一詞,而非我國慣用的「訊息」;也難怪各級圖書館在採購書籍時,容易踩到紅雷而不自知。 由於民主國家對於出版品不能進行事前審查,也涉及表意自由的維護。因此透過師長覺知的選讀,才能為我們下一代保留自身語文習慣。 語言的使用本是約定俗成,我們很容易從一個人使用的詞彙、文字,了解其成長背景。關於標準用字的字體、字音與字形,有賴教育部與文化部合作推動。至於本土詞彙的使用,法國的法蘭西學術院多年來努力維持法語的純淨,或許值得我們借鏡。 (作者是高中教師)
李兆坤
2020-12-02
統獨談國府公債
近日《彭博商業周刊》報導,美國有意提醒中國,根據國際法繼承原則,要求中國負起清償自清朝及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時期所發行的官方公債債務。中國官媒一如往常,要外國人向孫中山所成立的中華民國討債!所以是要向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求償嗎? 美中貿易戰延燒,美國民間提出可要求北京償還清朝末年至一九四九年已違約主權債券,估計總值逾一兆美元。圖為清末發行的湖廣鐵路債券。(摘自Ebay) 根據我國立院法律系統資訊,一九四九年以前國府所發行的公債條例現存共有四十四部,其中《上海市市政公債條例》等三十五個公債條例於一九七三年暫時被立院凍結(依中標法第十九條並非廢止);另有《民國二十三年六釐英金庚款公債條例》等九個外幣黃金或鐵路公債條例則沒有處理。我國政府總是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六條之一第五項與第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聲明「於國家統一前,不予處理。」也就是說,中華民國政府仍不放棄對這些債務的清償,以維護自身法統。 但這樣的做法,對中華民國是保障嗎?這些國府時期債券,隨著物價膨脹與利息,如果按原條件給付,我國國庫肯定馬上破產。財政部早在一九五三年提出五十六部國府公債條例廢止案,次年立院廢止其中二十八部。當年即有資深立委提醒,保留原公債條例將造成國庫未來沉重負擔。如果要清償,也要行政院另訂辦法處理。 對急統派而言,由於北京主張這些債務並非新中國所要承受,保留這四十四部國府公債條例不廢止,反而是阻礙「統一大業」。對緩統派而言,兩岸條例規定國家統一時要清償這些債務,因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認帳,如果由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自行清償,勢必國庫一空,諸多年金發不出來,因此民意不可能站在支持統一的一方。 對獨派而言,這些債務本來就是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自己欠的,憑什麼拿台人努力的成果來償還。更何況這些公債所建設的玉萍、京贛鐵路、各省工程,現在都是中國人民在享受,怎麼不是受益者付費呢! 為維護中華民國國庫與人民權益,政府應早日提出上述四十四部國府時期公債條例的廢止案。誰是中國代表權的繼承者,這些債務就應該由他們來承擔。 (作者為高中教師,台北市民)
李兆坤
2019-09-03
不合時宜法律何時「清」
這些機關的組織條例,雖然部分立委曾提案廢止,但在當時準總統蔡英文一句要「讓外界看到(民進黨)黨團整體問政的節奏感。」讓所有此類的法律廢止案全部被晾在一旁。
李兆坤
2018-03-10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