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艾德)
林艾德相關文章
那不叫行銷,叫歧視
2013年外交部舉辦的「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中,有多位大學生穿著錯誤的原住民服飾參與,因此,超過30個原住民族團體、學者以及文化工作者發表聯合聲明,抗議這種行為是踐踏原民文化,要求外交部道歉。 當時,不知道有沒有任何進步青年的粉絲專頁敢出來說「學原住民文化絕對不只有一種正確的方法。我相信就算是透過火星服飾,也可以幫助大家學習正確的原住民文化」? 我想是沒有。 但今天,當台語文化、文字被誤用時, 小聖蚊的治國日記卻可以說「學語言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正確的方法。我相信就算是透過台語火星文,也可以幫助大家學習台語白話字以及羅馬拼音」?(如圖) 我們就依樣畫葫蘆就好,小聖蚊敢不敢出一個「火星文學原住民語」系列?我想是不敢,再沒常識也知道這是歧視。 有人可能會說,坊間有很多火星文學英文的書籍,難道這也是歧視?當然不是,歧視關係是「強勢對弱勢的傷害行為」,首先華語不比英語強勢,再者,即使所有華人都用火星文學英語,因為有其他母語是英語的族群存在,所以英語的正確寫法、發音、文法等文化也不會消失,對英語來說這並不是「傷害行為」,華人去買一本火星文學英語,唯一傷害到的,只有華人的錢包跟大腦而已。 而台語呢?你以為用火星文學台語真的無傷大雅?真的很幽默? 稍微熟悉語言發展史的人都知道,當同一個地區有兩種語言並行時,強勢語言最終都將消滅弱勢語言,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的多族群國家都設有「語區」來保護特定族群文化,例如瑞士有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與羅曼語等四個語區,比利時北方是荷語區,南方是法語區,東部還有一小塊德語區,這才是真正的尊重多元族群。 而經過70年殖民統治之後,華語已經是本島唯一的強勢語言,沒有語區保護下,當「母湯」跟「毋通」或「m̄-thang」並行時,被消滅的一定是正確的台文,後者永遠只會被當作一種特殊技能,而非一種生活中常規的知識。 也不過就是半年前,小聖蚊還在粉專說「『你們有種就不要用國語阿,看你們怎麼讀書怎麼寫字』<-消滅別人的語言還敢講這種幹話」(如圖),所以他並不是不懂台語文字被消滅的慘痛歷史,那就應該停止歧視,就像見到黑人時,你會對膚色相關的詞特別小心,因為他們曾因為膚色受到壓迫,見到猶太人,會對納粹相關的字眼特別小心,見到原住民,會知道要尊重他們的文化,跟出了車禍只能坐輪椅的人出門,會注意所到之處是不是有無障礙設施。 你會特別留意,因為你知道那是他們的痛。 而台語,原本擁有自己的文字,卻因為中華民國歧視的政策跟強迫的手段,導致現在沒什麼人知道台語有文字了,如果台文是一個人種,那這族群經歷的歷史並不比黑人、猶太人好到哪裡去,既然如此,我們可不可以要求一點點「把文字打對」的基本尊重? 因為「文字」,就是我們的傷口所在,你沒有感覺,不表示別人就不會疼痛。 尊重台語文,就從最基本的把字打對做起,很多人不知道台語有正確的文字,那我們就要更努力推廣正確的台文,而不是推廣什麼「火星文學台語」,消費別人的歷史傷痕一點都不好笑,那不叫行銷,叫歧視。
林艾德
2018-01-23
中國至少還買了兩種人
關心政治的你一定看過這些人,說不定你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你可能會幫他們或自己喊冤說:「我們沒有收錢啊!」如果真的沒有,那我只能說你好傻,比王炳忠還傻,他賣台至少有收錢,你賣台居然只是因為自己笨。
林艾德
2018-01-02
最傷心的是理想死於現實
這世界最令人傷心的事,就是眼睜睜看著理想死於現實。 在高雄有個住院醫師,因為關心這個城市,在醫院眾所皆知的過勞之餘,用自己的薪水,另外聘請一個朋友幫他跑各項地方議題,他說:醫師工時太長,他再怎麼努力也只有半個人,如果可以讓另一個熱心的朋友加入,就有一個半人力,多好。 不是什麼政二代、富二代,卻願意從醫師的血汗錢中,一個月拿出3萬,就為了能更了解高雄,進而嘗試進入體系來改善它,更讓我驚訝的是,也許是怕其他人多想,連自己團隊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是自掏腰包,還偷偷訝異怎麼有個義工有這麼多時間跑議題。 2014年,這個醫師以無黨籍的身分在高雄前鎮、小港區參選市議員,拿了超過一萬票,不過距離當選還有一段距離。 我是2016年底才知道這個故事(如附圖對話紀錄,2016/10/14),因為知道他2018會再次參選,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請把這個故事藏好,等選前再拿出來說」,但這個醫師智商肯定沒158,昨天,只因為被不知名人士抹黑拿民進黨的錢,距離選舉還有整整一年,他就自己把這個故事說出來了。對他來說,政治、選舉似乎都是直接坦蕩的努力勝負,不是什麼心機跟算計。 陳信諭 醫師 就是那麼傻。 我完全沒見過陳醫師,無論現實、網路中,一句話都沒聊過,甚至連他臉書都沒有,但從(1)這個故事,到(2)他不想被同志知道這個故事,再到(3)只不過是無關痛癢的抹黑,他就在這無用的時機說出這個故事。這些,都再再讓我相信,他眼中的政治沒有利益交換和選舉考量,只有真正的、單純的理想。 (還記得柯文哲在辯論會上那句撼動人心的「我說我墨綠是為了證明你的槍傷」嗎?多少次有機會他從來不說,就是為了等待關鍵時刻給對手致命打擊,這才是我們熟悉的選舉) 大約2500年前亞里斯多德就說過,關心政治是世間至善,唯有讓最善良的人握有權力,我們才可能擁有最善良的社會、才可能擁有最好的生活。而對我來說,這世界最令人傷心的,就是我們總是眼睜睜看著抱著理想的人死於現實,一遍又一遍。 所以這次,我想拜託大家,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你高雄前鎮、小港區的朋友,讓他們知道他們很幸運擁有這樣一個候選人,如果可能的話,記得明年選舉前再分享一次,我們不要再看著別人為理想奮鬥卻無動於衷了,不要總是等到理想死去才感到悲傷了,當有個人願意帶著理想進入黑暗的政治圈,那他跟他的理想,就值得我們一起守護。 (陳醫師原文:https://goo.gl/zsBs1e) #如果最傷心的是理想死於現實 #最白癡的大概就是選前一年寫推薦文
林艾德
2017-12-27
讓他們從華獨變成台獨
你聽過「華獨」嗎?華獨並不是台灣獨立支持者在搞小派系,而是一種人格。 今天看到上報的社評「華獨與台獨是在爭什麼」,發現連作者也分不清楚華獨跟台獨,倒不是要說誰才有台獨的定義權,但說出「台灣是獨立國家叫中華民國」這種華獨關鍵字的賴清德都被分類為台獨實屬牽強。 更重要的是,這樣混淆的文章,足見台灣人在「台灣」與「中華民國」之間、在「土地」與「國家」認同之間的混亂。 不過這種混亂不是我們的愚昧,這是政府刻意教育的結果,因為人對故鄉的感情是天生的,對國家的感情是後天的,生在台灣,我們愛台灣就像愛母親一樣自然,到了學校後,老師、課本都教你也要愛中華民國,可是隨著見識的增長,你慢慢發現中華民國對台灣人做過許多殘忍的事,「愛台灣」跟「愛中華民國」在你腦中開始產生了衝突,這衝突越來越劇烈,就好像我們看過的許多人格分裂電影一樣,為了逃避思想的痛楚,你最終創造出了一個新的人格。 這個人格就是「華獨」,就是「台灣是獨立國家叫中華民國」,就是現在揮舞著中華民國國旗喊台灣獨立的我們。 這個人格面對台灣人時,明知道228就是中華民國軍隊拿槍屠殺台灣人民,明知道白色恐怖無辜受難超過十幾萬人,但華獨會把「台灣是獨立國家叫中華民國」中的「台灣」收起來,於是228不是「屠殺」,而是政治腐敗下查緝私菸擦槍走火的「事件」,白色恐怖是因為政局不穩,是維持治安的必要之惡,國語政策當然不是文化滅絕而是為了讓國家更好,這時候華獨的國家是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有些事情也許做得不完美,但那是為了「我們國家」的穩定,情有可原。 而這個人格面對中國時,什麼「中華民國是中國合法政府」、「秋海棠不能少」、「漢滿蒙回藏苗傜」,這些笑死人的東西都要收起來,這時候「台灣是獨立國家叫中華民國」剩下「台灣是獨立國家」,這時華獨的國家是台灣,這個國家過去跟中國有一些糾葛,但那都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台灣是一個跟中國無關的獨立國家,這個國家也許沒有中國強大,但畢竟是「我們國家」,我們不是中國人。 兩種看似矛盾的想法融合在「華獨」裡,講好聽一點,華獨很實際,很懂得變通。講難聽一點,華獨很沒用,華獨就是安於現狀,當華國對台灣做出這麼殘忍的事後都能接受,那還有誰不能統治你?今天因為統治者是華國,你心中的台灣就退了一步,那當中國入侵成為「現狀」時,又怎麼期待你會為了台灣挺身而出? 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台獨支持者是歧視華獨的,因為華獨沒有理念,相對於華獨變動的價值觀,「台獨」則堅定地以台灣為主體,所以台獨的敵人不只對岸的中國,還有此岸的中國,那個屠殺台灣人、消滅台灣文字、歧視台灣語言,殖民台灣70年的中華民國,而接受中華民國的華獨,對台獨而言無異於認賊作父的台奸。 但對我來說,華獨是出自深藍家庭的我曾經歷過的轉變過程,我知道大多數的華獨不是沒有理念也不是不愛台灣,他們只是不夠堅定,這些華獨並不是穩定的人格,而是台灣跟華國衝突之下的妥協,所以我想做的,不是將小華獨拒於門外,而是更多地利用歷史、利用新聞、利用社會評論甚至音樂來加強他們的台灣意識,讓他們不只分得出藍綠,還要分得出更隱性的台、華視角差異,讓他們從華獨變成台獨。(但堅定華獨份子就掰掰不送)(不要笑!真的有!) 藍綠很好分,但分台華卻不容易,很多華獨也會高喊打倒國民黨(畢竟民進黨才是華獨大黨),但國民黨垮台之後,台灣這種「華尊台卑」的荒謬現狀就會改變嗎?那些喊著「打倒國民黨是第一目標」的人,仔細想想你要打倒國民黨的理由,有哪一點不是要打倒中華民國的理由?即使換黨執政,但國民黨早就把中華民國深植在我們心中,打倒了國民黨,還有一批愛中華民國、處處為中華民國著想的人在,他們會拒絕轉型正義,說那是「族群和諧」,他們會拒絕本土語言,說「國語是溝通的必需品」,他們拍的電影、電視劇裡頭,講台語的是低賤的人,講客語的是窮酸的人,而原住民就是偶而插花搞笑,只有講華語才配擁有一個正常的角色,這就是華國的日常生活。 黨徽即國徽、黨歌即國歌,中華民國就是國民黨最大的黨產,它代表了從中國而來的愛國主義思維,多少罪惡就假華國之名而行,當我們在笑中國砸日本車、笑北韓那些無腦的遊行時,想想看我們為了中華民國而合理化了多少歷史的罪行。台獨的朋友們,如果對於台灣的過去,你比別人知道得更多一點,如果對於台灣的現況,你看得更透徹一些,那就溫柔地告訴華獨,讓「他們」變成「我們」,讓他們心中的台灣可以推倒中華民國,可以更堅定的用台灣視角來看社會,如果每個人心中的中華民國都倒了,那台灣建國的日子還會遠嗎。
林艾德
2017-10-06
沒水準的「自以為文化人」
台灣最沒水準的風景就是你們這些「自以為文化人」。 「閱讀沒做好,全島就會變傻瓜,有再多的軌道,你把傻瓜運來運去,要運去哪裡啊?」、「早上去了台北車站,大廳裡坐滿了人,會以為是外勞對不對?但其實有3/4是台灣人,台灣人已經變得像外勞了嗎?」,此話一出,全場大笑鼓掌。 當這種話出現在中華民國出版界最高榮譽的金鼎獎頒獎典禮,然後「全場大笑鼓掌」,你就知道中華民國讀書人的水準有多低,人格有多低劣噁心,這種人哪有什麼文化可言,他們讀書就像我這種不會品酒的人硬要去買一瓶幾萬塊的紅酒,只為了顯示自己多有格調,然後朋友用一瓶三百的紅酒就能顯示出我有多白癡,一些無意的字句就能表現出你們多沒人文素養。 而這種充滿歧視的字句,這個備受覺青推崇的老師的評論是「不虧是我的偶像」,同時透漏他每週都在看今週刊,而這篇電子新聞他是轉貼自東森新聞,更不用提之前呼籲年金改革的他,等提到教師也要改革延後退休時卻說:「那我這個老屁股就每天在這邊賴、在那邊算時間,不適任又怎樣。」簡直媲美「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拖跨這個政府」。 說真的,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你們根本不喜歡閱讀,你們閱讀就只是為了用知識來歧視人,這幾乎是我可以想到除了天生的種族性別之外最容易歧視別人的方式(當然你們也毫不意外地愛用種族歧視移工),不難想像如果哪天你們事業有成,就會用地位歧視人,有錢就會用錢歧視人,有媒體聲量就會用聲量來歧視人,你們所有的付出,就是為了要把其他人踩在腳下。你們把力量當作踐踏而不是攙扶的工具,而且還以為這力量是來自你的努力或天賦,光從這裡就知道你們的閱讀根本就只是表面工夫。 拿我的母校台灣大學來說,我們雙北學生大約有60%,而台東的學生只有0.24%,即使在台北市中,大安區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也是大同、萬華區的3倍,我們的父母有42%是軍公教鐵飯碗,而公務員佔台灣人口比例根本不到4%,到現在,外省人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還是本省人的2倍以上,而如果時間往回推的話,從戰亂的中國逃難來的外省人,在台大的比例卻是受義務教育多年的台灣人的9倍以上,看到這些數據,你要告訴我說那些「傻瓜」都是因為不讀書嗎?你確定他們跟你有一樣環境時,還會在這邊被你冷嘲熱諷嗎? 閱讀、或者說知識、教育,從來都是階級下的產物,知識份子有喚醒階級意識的義務,而不是像你們這樣整天使用知識在鞏固階級。當別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領22K,不要說沒時間看書有時候連買書對他們來說都是筆開銷時,你卻享受著階級紅利、開著你的進口車然後說別人都是被大眾運輸運來運去的傻瓜?這種人沒有資格當知識份子,你們只是階級的打手。 你喜歡讀書,很好,我也喜歡讀書,但你要知道你能培養出這個「興趣」是來自多少人的犧牲,你就是靠著壓榨那些你口中的「傻瓜」來得到讀書的資源,而你沒有選擇投桃報李、你沒有選擇扶他們一把,你選擇嘲笑、你選擇落井下石、你選擇在你們中華民國出版界最高殿堂狠狠酸他們一把,因為每踐踏他們一次,你就又往上爬了一些,他們就又更低賤了一點,你們之間的鴻溝也就越來越深,你的地位也就越來越安穩。 你們真的太聰明了,讀書真的對你們好有幫助,kàn-lín-niâ。
林艾德
2017-08-17
«
1
2
3
4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