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熱情與日本人的冷淡

台灣人的熱情與日本人的冷淡

台灣人對陌生人的熱情和平易近人,這個話題一直延續了很久,幾乎所有到過台灣的外國觀光旅客都會有這樣的共同感受,由此誕生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一定論,我個人認為是當之無愧的,因為我在台灣也有類似的體驗。

我在台南的南科工作的那段日子,會換著住飯店,有時候住在永康,有時候住在台南市內。無論住在哪裡,上下班都是坐計程車的。住在永康的時候,某日下班我告訴司機把我載到中正路即可,結果下了車,卻發現是完全陌生的街景,看路牌,沒錯啊,是中正路。

可憐當時我不知道台灣各地有太多的中正路了,我站在的中正路口,也許並不是居住飯店的那條中正路,可能完全歪掉了,那是還有沒智能手機的時候。無奈,我找路人問問吧。

看到一家手搖飲店門口有幾個女生在排隊,大叔上去搭訕還在擔心是不是會被誤會。結果出乎意料,個個都七嘴八舌回答我,最後一個女生說,她也搞不清,便帶我到一輛停在路邊的車車旁,說她男朋友開車熟悉路。那男生說中正路很長,問我飯店附近有什麽標誌性的建築,我說有一個什麽台南科技應用大學。

男生馬上知道了,說我來到的中正路並沒有錯,目的地其實也不太遠,只是因為道路交叉立體的,車子從這裡過不去,要繞個大圈子,我們送你過去吧。人家已經告訴我路,哪有跟女友約會還專門送我這個陌生人的,我趕緊擺手說不用不用,我自己走過去或者叫計程車即可,多謝多謝!

然後他們倆異口同聲對我說:不會!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楞半天才回過神來。我們通常是說“不用謝”,“不謝”,“不客氣”之類的,不會?這個通常用在問一個人會不會做某事的時候的否定回答。用來回應別人的道謝,我那時還真的頭一次遇到,想想同樣是說中文,台灣人的用詞很多非常有趣。

類似這種小場面我在台灣遇到過無數,真的能感受到台灣是個跟日本一樣安全放心的國家,台灣是小國小民,卻是個好國好民,不管你語言通不通,只要你稍有困惑,就能得到路人幫助,甚至是你還沒開口就有人主動前來相助的。

這個情景讓我想起兩個國家,一個是我小時候的中國,另一個是在意大利旅遊時不會購買地鐵票時的尷尬場面。對比我居住的日本,我剛到日本的第一天,幾乎是不會說日語的,所以提前把我要去的地址特意寫在小紙片上,然後死記硬背了幾句簡單問路的話。

從成田機場坐巴士直達新宿西口後,路人超多,我就拿著紙片去問路。先是問了幾個年輕人,我剛伸過去紙片才說了“4米賣3.。。”,人家就嚇得逃之夭夭了,後來才知道大概以為我是發怪怪廣告或搞傳銷的“熬泥浆”。

沒辦法,找年紀大的試試看吧,結果還真的管用。一個老太太居然明白了我是問路的外國人,站在原地哇啦哇啦說了一大通,可是我全都聽不懂,還要模仿抗日電影裡的日本鬼子的樣子“哈衣哈衣”的,其實我哈衣個P啊,除了她的“阿諾哪”,別的一句都不知道。當然最後是找計程車,給司機直接看紙片才送我到目的地解決問題。

隨著在日本的歲月越來越長,與各種各樣的日本人打交道也越來越多,當然還有能無話不談的日本人,讓我重新回憶起了當初來日本的場面,我逐漸領悟了日本人的熱情,他們是含蓄的,很拿捏分寸的那種熱情,與中式直率的熱情是截然不同的。

日本人之間交往看似也是淡淡的,他們的熱情不會完全用五官或肢體語言展示的,而是通過空氣傳達的,只有理解這種共同文化背景下的雙方,才會心領神會這樣的感情交流。日本人的熱情有兩個大前提,一個是不要讓對方感到困惑,有欠人情要還的心理負擔。另一個是要保持個人隱私距離,太貼近會造成別人的尷尬困擾。

知道了這兩點,就不難解釋為什麽當初日本人遇到我問路有些人會趕緊避開,一個可能是他們面對語言不通的外國人覺得自己沒這個能力對應而露怯,另一個則是自己也不是當地人,路況不熟無法提供相助資訊,第三種情況當然也有可能被誤解是街頭可疑的商業勸誘。

我這麽說,可能有人會說,晚上日本街頭常有人喝醉了倒在地上,可是沒有一個人會去扶他一下,都當作沒看見就過去了,這不是人情冷淡的場景嗎?

日本人是這麽認為的,醉酒是成人自己意識下的行為,喝多少酒是自己的責任決定的,所以旁人無法干涉,所以不必去管。如果妨礙交通或對他人造成危害,可以報警讓警察來按照交通法規處理。反之,如果倒在地上的人流血受傷了或者因病倒地,或者是未成年人,那麽路人肯定會上去相助,這個例子在我自己身上得到了完全的印證。

當年我因胃出血導致貧血,結果在東京的山手線電車廂內昏倒,多虧周圍的陌生乘客們鼎力相助,讓座給我躺下,用茶水替我擦脖頸按摩,聯系車長。電車靠站涉谷時,我已經恢復意識,但四肢不聽使喚,乘客們扶我到了月台,月台上已經鋪著4,5個公文包讓我躺在公文包上,一直到外面救護車擔架到達,那些上班族才拿走自己的包包離開,至今我都不知道救助我的是誰。

日本人的熱情,不會出現在可有可無的場面,他們雖然不一定會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炭。北海道女生幫助風雪中因為錢包丟了車資不足的大叔的故事也是如此。所以台灣人對陌生人的熱情很棒,日本人的雪中送炭也很棒。還有中國人的隨和與好客精神,可惜那只是停留在了我的兒時回憶中了。

東京博士 2023年11月20日

< 資料來源:東京 博士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東京 博士

東京 博士
在日工作35年的上海人 去年成為自由業工程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