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四大支柱」 穩住台灣未來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內容指出,「和平四大支柱」(Four-pillar plan for peace)包含強化台灣威懾能力、建構經濟安全,與全球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並務實一致地支持兩岸現狀。這四大支柱涵蓋國防、經濟、外交與兩岸關係,深具國際觀與本土情感,兼顧保守性與開展性,是擘畫台灣未來發展極佳的論述。

國防上台灣一直以來的假想敵是中共,中共因是獨裁政權,極度不穩定與不確定,專制的結果任何決定都不完全是理性思考下產生。所以台灣必須有威懾能力的國防戰備,以阻斷中共隨時的武力侵略。

國際上的自由經濟因為中共挑起狹隘的民族主義,當初靠保護主義扶植的中國,已然坐大而且成為世界經濟的退步力量。台灣因為地緣政治加上過往特定政黨的主導,造成對中國經濟上的依賴,應該要慢慢打破,才能有經濟發展的自主性,減少風險增進穩定,這正是所謂「建構經濟安全」的主要精神。

台灣是民主國家,要跟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建立同盟關係,除了是戰略的連結,更是價值的守護,以及維護共同的自由與安全。鑒於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激發國際社會民主夥伴的策略聯盟,大家更是有志一同。

維持兩岸現狀的倡導,是為了守住台灣的主權,堅持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互不隸屬,秉持平等、互惠與尊重,進行雙方友善交流以促進和平。兩岸問題的根源,是來自中共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不是所謂「台灣的挑釁或激怒」,這樣的說法是顛倒是非,助長台灣淪為中共統治的合理藉口。

(作者為政戰預官退伍)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啟濃

陳啟濃
南投人,社會運動者,曾任水里國中校長,現任國姓國中校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