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不敢擔的責任

柯文哲又放話了,說鄰里交通改善計劃一定要做起來,反對的「要逮捕」。這當然是嘴砲,因為里長或市民不配合停車,你找警察去把他抓起來,保證後續的法律問題會讓柯文哲自己也「被逮捕」。雖然事後他否認講過這話,但各電視台都有錄到;就算硬掰「逮捕」是形容詞,是柯文哲想表達對此的重視,但相關施政的政治效應,柯文哲願意承擔嗎?

 
他很可能不敢擔,這從兩件事就可以看的出來。一是近期的「颱風假要補上班」爭議,另一則是長線來看,當狀況不對,他就會放「i-Voting」大絕招。
 
颱風假要補上班一事,起頭是去年杜鵑颱風北市府決定放颱風假,當天風雨卻不強,被人批判是錯放,因此柯文哲向中央請議,看是否建立颱風假補上班的機制。因為公文旅行,這事最近才被外界得知。
 
之所以向中央請議颱風假要補上班,柯文哲自己講明是害怕放錯假要承擔責任,所以想建立一套像SOP的東西來解決其政治風險。
 
決定放颱風假,某些公司的確會因此蒙受損失,但若風雨不大,也會有服務業因此得利,就量化角度來看,很難抓到真正的損益數字。但就算有損失,也是基於確保市民安全時的連帶風險,本來就是應該的。
 
而是否放颱風假,目前已有明確數字標準,多數縣市長都照表執行,要說有什麼政治責任,其實也很淡了,更沒有首長因為這種原因落選或下台的,頂多是被唸兩句。但柯文哲想要中央來立法補假,是連「被唸」政治風險都不肯擔。
 
從正面角度看,一切SOP化,白紙黑字,只要乖乖照做,下愚之人也不會出事。但從負面角度看,一切大小瑣事都要生SOP,不但成本太高,光生一堆SOP就飽了。
 
而且連這種屬於政治決斷的事都要SOP,那事務官來做市長就好,要你這個民選首長幹嘛?
 
柯文哲有SOP崇拜症的原因不難理解,因為醫生只要照SOP行事,往往就可以規避掉自身的醫療倫理責任。但SOP並非「神旨」,那也是人定的,只是一群人的集體智慧。依循SOP,是以集體智慧取代個人智慧,也把個人責任以集體共同承擔的方式分攤掉。
 
這有效益上的便利性,但不代表有道德上的絕對真理性。有時集體智慧也會出包的,有時我們會希望個人來承擔責任,依其智慧在關鍵點做出抉擇,因為行為應該是有彈性的。
 
政治人物也可透過SOP來規避自己的政治責任,把負面的結果推給制度,但凡事都有個極限,公文總要落一個封關大印,那個印誰蓋,責任當然就是誰扛,不是制度如何,你就沒責任,你還有腦長在頭殼裡的。
 
我們之所以有民選首長,而不全靠事務官,正是因為政治判斷往往會牽涉到某種價值標準。而選民之所以選某些人出來,就是選一種價值觀,希望在關鍵的判斷上,這些價值觀能發揮作用。
 
有些執政者以經濟發展第一,可能會堅持不放颱風假,而因此犧牲了人命;也有一些執政者以安全為要,寧願犧牲一日經濟,也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選民在投票的同時,其實也預示他們傾向的價值抉擇是什麼。
 
但柯文哲選擇逃避,想弄套制度來排除自身的責任,這是把自己做成事務官,把責任攤給其他政客。選民是選他出來攤責任的嗎?
 
這樣批評他,或許有很多「柯粉」會不爽,但不妨再想想i-Voting。這種網路投票機制或許可以填補公投與民代制度中間的的巨大缺口,但柯文哲的使用方法,卻讓人懷疑他已經把這東西當成卸責的機制。
 
社子島怎麼開發,大巨蛋怎麼處理,都是價值觀的問題,也不只是一地人的價值選擇問題,而是應該從全市格局,甚至全國格局來考量的主題。但他在這些議題上講了一堆嘴砲,和商人鬥了半天之後,沒辦法收場了,才又想到i-Voting。山窮水盡時才i-Voting,不就卸責嗎?
 
面對多數議題,他的起點都是硬幹,這時可以看到他充份展現個人價值,但往往在碰到強大反彈之後,就縮回來,改成建立SOP,或是來i-Voting。看起來都是英文,感覺很厲害,但不過是推責任罷了。
 
像是現在撂狠話要推鄰里交通改善計劃,等真碰到了強大阻力,他會不會又去向中央請議,要中央擬全國性的鄰里交通改善計劃與處罰辦法呢?會不會百姓意見一堆,公民團體又來衝擊市府時,他又來i-Voting決定車怎麼停呢?
 
真正的政治承擔,不是撂狠話,而是在出了大包的時候,衝出去扛下來。柯文哲雖然目前沒有大包,但一堆小包,像是塞車,也都從制度面上推給首長了,等真出了大包的時候,他會扛嗎?他敢扛嗎?還是又要i-Voting問百姓他要不要扛?或發文要蔡英文訂定「政治責任誰扛法」?
 
政治人物就算一事無成,也不見得會讓百姓「起肚爛」,因為平平安安,無災無難也是福。但一些最無害的責任也不肯承擔,甚至連被唸個兩下也不肯虛心接受,只怕惹到的,正是自己最根本的支持者。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