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怡忠相關文章

在台灣印太戰略下的對中戰略會是什麼

在台灣印太戰略下的對中戰略會是什麼

  當在台灣的印太戰略下提出對中國的戰略,這意味著在安全議題上,過去所謂的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必須放在印太的多邊框架下處理。也意味著在經濟上,台灣更須將對中國的經濟策略與印太友盟對中國的經濟策略同步,並尋求協調一致。也意味著台灣對中國政策無法自外於印太戰略對自由與開放的要求,這代表鞏固人權捍衛民主的基本價值必須帶回到對中戰略中。 台海安全國際化意味著台灣在設計兩岸和平互動架構時,要有意識將這個互動架構予以多邊化方式處理。我們希望達到的台海維穩不再只是存在於美中台三方,而是包括印太以及對台海穩定有相關利益的各方利害相關者,共同組成一個維護台海和平的多邊框架,在維繫台灣民主、捍衛台灣認同與保衛台灣的國際生存權等前提下,建構各方的共同認識與形成共同承諾,為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建構出可永續的多邊安排。形成這個可永續的多邊安排將會是台灣印太戰略的重要內容。 由於需要這個安排與中國在軍事及外交上有意破壞台海現狀有關,因此這個多邊安排也需要觸及如何合適處理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台灣的國際位置等問題,同時讓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以及台灣的國際組織的參與可以更明晰化(如果能更正常化就更好),且有更一致的標準。 台海安全國際化意味著台灣在設計兩岸和平互動架構時,要有意識將這個互動架構予以多邊化方式處理,以達到的台海維穩不再只是存在於美中台三方,而是包括印太以及對台海穩定有相關利益的各方利害相關者,共同組成一個維護台海和平的多邊框架。(美聯社)   當然為了如此,台灣的行動自由度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甚至軍事發展能力也有可能因此受到約束,但如果能因此得到台海和平的保證、台灣國際空間參與的穩定與平等,台灣與其他國家關係,以及台灣的國際組織參與可以在一個更明確與更合理的框架上獲得處理,這將會是對台灣永續發展的利多,也讓後世子孫在更有保障的基礎下自由揮灑人生。 在經濟上,雖然兩岸經濟關係十分密切,要台灣與中國全面脫鉤也是不可能的事。但畢竟中國經濟動能已經與過去截然不同,即便其對台灣國際經貿的重要性持續位於高檔,但趨勢絕對是在逐漸下降。在中國沒有改變現在的作為,持續挑戰自由與開放的基本價值時,國際供應鏈對中國減鉤是必然發展。因為台灣在國際供應鏈的角色決定了台灣對外貿易的利益定位,也因此當供應鏈對中國持續脫離時,也必然會對兩岸經濟關係產生衝擊。台灣對中經濟戰略必須要能反應這個情形,並尋求與印太友盟對中國經濟戰略的協調(意即不僅是另組供應鏈的國際協調,也會包括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多邊性協調)。 這個協調要求不僅在供應鏈議題上,也會隨著數位經濟比重日高而增加。這是因為數位工具本身是經濟管理的賦權者與放大器,未來的數位經濟發展就會在法規的彙整與新規則的設定上被大幅決定,因此根據什麼與立場設定規則就會是爭奪焦點。現在所謂的中規與美規分歧逐漸出現的情形,台灣對中經濟戰略就必須預見這個趨勢並發展出一個合理的框架予以處理。台灣無法把自己分裂成中規美規各一半的「一國兩規」島,這也意味要在印太戰略框架下建構對中經濟戰略,以使自己不會陷入「被雙規」的處境。 台灣在國際供應鏈的角色決定了台灣對外貿易的利益定位,也因此當供應鏈對中國持續脫離時,也必然會對兩岸經濟關係產生衝擊。(路透)   重新將人權與民主放入對中政策 由於印太戰略的核心價值是自由開放,雖然因種種理由不願明說,但重視民主與人權依舊是自由開放印太戰略想要促成的區域狀態。印太戰略的價值色彩是無法被抹滅的。 當在印太戰略下設計對中戰略時,同樣的,在印太戰略下的價值主張也會跟著滲入對中戰略的設計。這實際上會再一次將民主人權議題帶入台灣的對中政策中。 從馬英九執政後外交休兵的結果,導致對中國宗教自由、西藏、新疆等人權問題的關注也跟著在休息。至今台灣對中國人權問題,不管是為了「和諧兩岸關係」,或是「避免羞辱中國導致不必要的兩岸關係緊張」等,發言次數都相對較少。只是台灣避免刺激中國付出努力,中國依舊對台灣發動認知戰與在對台訊息戰加大力度,透過內容農場與重金買收網紅為其宣傳,甚至現在更開始散佈疑美論等似是而非的主張。北京深知台灣民主危及中共對中國人民持續獨裁專政的正當性,因此欲去除台灣而後快。現在台海緊張與中國意圖改變現狀會出現急迫性,與中共執政正當性受到挑戰有關。 因此現在的情形是,即便台灣高度自制不挑釁中國,但因為台灣實行民主體制,中國就視其為威脅。台灣越民主,在國際上越受歡迎,中國就會越被激怒,進而想加快統一台灣的腳步,以便將這個問題做一勞永逸的處理。因此台灣對中政策不僅不能忽視意識形態的面向,也需要在意識形態層面主動回擊,因為現在是中國自信的缺乏以及對台灣民主的疑懼,而發狂對台灣發動攻擊。台灣對中戰略必須包含有價值對決的政策,畢竟光是防衛假新聞與揭露真相,永遠無法追上釋放謊言的國家機器之腳步,也容易讓台灣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持續陷於被動。 台海爭論是民主與獨裁的價值對決,也是對台灣認同發言權的殊死戰鬥 提出合理的對中戰略以經營兩岸關係,是台灣執政者無可旁貸的責任。但面臨台海安全國際化、中國經濟前景不明、中共執政的正當性在中國也日漸受到質疑、各國對中政策同時也紛紛出現改變之際,台灣設計對中戰略的國際背景與過去已經非常不同,不僅以兩條平行線方式看待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進而質問孰輕孰重的思考方式,在新情勢下已不合時宜,台灣也需要發展一個處理台海安全的新框架。這個框架不僅是多邊的,也要能同時處理安全以外的項目,諸如經濟發展策略與台灣的國際安排等議題。不但過去就兩岸處理兩岸的時代已經過去,以為兩岸關係良好就可以帶來台灣國際空間的期待,也與現在印太區域普遍採對中強硬態勢的趨勢背道而馳。 在印太戰略下發展對中戰略,意味著對中戰略一定會有多邊化的台海安全管理、與印太友盟的更緊密的經濟協調要求,也必須將印太戰略以民主為優位的價值包括其中。在這個意義下,對中戰略不可能沒有價值成分,也要含有體現價值對抗的政策作為。 重要的是,這個價值對抗不僅有普世價值成分,也有台灣認同這個特殊價值在內。兩岸爭論在另一個層次,是個拒絕主體認同被抹消,反抗記憶被移除的歷史發言權之戰爭。對中政策如果無法體現同時捍衛普遍價值與台灣認同,並在現今給予一個多面性的國際框架與以支撐與管理,任何對中戰略的設計都很可能會無法到位的。 賴怡忠/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賴怡忠 2023-02-03
全球化已死與台灣在新冷戰結構下的挑戰

全球化已死與台灣在新冷戰結構下的挑戰

  十二月七日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那州晶圓廠的機台入厝典禮絕對事攸關台灣國際關係的大事,更應該是台灣的光榮時刻。只是部分有心媒體在此重要時刻刻意將其描述為半導體「去台化」,還加上一堆不知所以的鄉民對此拼命轉傳,導致眾口鑠金,讓好好的榮耀時刻黯淡不少。 但雖然台灣無腦訊息盛傳,但老美腦袋清楚的人還是比較多,明瞭此事的重大意義,不僅拜登總統到場親自主持,還號召美國主要高科技公司蘋果、輝達、超微等領導層到場一起共襄盛舉。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去台化的謬論竟有人信 美國最高政治領導者特地從華府飛越兩千公里來亞利桑那的小鎮來見證台灣的投資,顯示台灣現在已被視為是個科技界的要角,更是個值得尊敬的合作對象。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也不再只是地緣政治以及共享民主價值的政治體制,還包括本身的經濟實力與科技能力。筆者所認識的美國智庫界都極為重視這個投資,視為是可將台美關係帶入下一階段的重要發展,顯示台灣在美國心目中的重要性。但在台灣卻有親某特定陣營者將這個投資說成是美國對台灣的掠奪,並預示了台灣即將被拋棄的訊號,這兩種指鹿為馬還彼此矛盾的胡亂指控可以在台灣社會這麼通行無阻,讓人懷疑我們社會對於是非觀以及秉持理性討論的文化,到底還存在嗎? 但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機台入厝的眾多新聞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前台積電總裁張忠謀提到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體制無法起死回生的判斷。 從2017年底美國發布國安戰略,宣稱全世界進入地緣戰略回歸的階段,將中國(同俄羅斯)定位為有意改變現狀的國家,也一反先前所有對中國的戰略操作假設,不再認為經濟可以帶來中國的自由化。這個戰略之後被拜登政府繼承,而美國對中國的判斷也逐漸被日本、澳洲、歐洲等區域接受。 但除了對中國體制的認知出現變化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讓大家注意到國際合作在此無法發揮作用,而這個無以發揮作用的原因,與政治體制不同導致的價值觀對立,及中國大幅滲透聯合國使得國際合作被高度政治化等發展有關。此外二十一世紀初供應鏈原先奉just in time為王道,現在也開始已just in case為主,讓供應鏈更重視韌性議題。在這之上如果還加上先前已經因價值觀不同導致對立關係的深化,更讓宣稱「政治價值中立」的全球化自由貿易體制的問題被凸顯。現在不僅要注意供應鏈韌性,還要強調供應鏈安全。後者帶來供應鏈的轉鍊效應,以及內包(on-shoring)、友善外包(friend-shoring)等發展。 數位經濟的出場,及其在國際貿易體制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也改變了我們過去對於國際貿易管理方式的認知。而數位工具一方面透過數位場域將物理邊界大幅抹消,但另一方面又給國家或數位有力者更強的跨域控制能力,使得過去被認為無法操控的跨國交換,出現了被管制的可能。這讓相互依賴從原先無法處理的麵漿糊,變成有機會被梳理的粗麵。 提出經濟政策慢慢成為美國政府的信念 另一個重大改變,是隨著拜登政府的出場,美國也迎來一個有意運用經濟政策協助國內公民所得的主張。國安顧問蘇利文在競選期間,提出「可促進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的主張,還挑戰美國將政治與經濟閣區別的主流看法,更將「工業政策」從一個美國政策圈視為負面的詞彙,轉變為政治上可接受的工具。當最相信自由貿易競爭的美國都有這樣的變化,全球化/自由貿易的最有力支撐也隨之被鬆動。 換句話說,現在這個全球化動能的喪失,不是因為美國對中國態度的強硬以及美中貿易戰的出場,而是後冷戰時代以聯合國為問題處理主體的全球體制在崩解,既有的自由貿易體制缺乏維持自由貿易的強制力而無法處理違規者問題,數位經濟衝擊了既有自由貿易的模板等議題。這些發展強化了對基於價值而對安全的需求。現在出現地緣政治支配全球經濟的趨勢,與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有關。 地緣政治支配經濟,除了讓全球化進一步瓦解外,也迫使印太區域「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生存方程式不再適用,每一個國家都面臨選邊的壓力,選邊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何時要完成選擇的問題。各國第一個會需要面臨選邊的,就是其對高科技相當敏感的相關產業,特別是軍民兩用科技部分。但這個選邊不會只停留在科技產品,因為和這些產品的設備儀器與相關製造原料,之後也都會面臨類似的壓力。而隨著5G與物聯網預期會快速發展,其他一些低階但會透過5G而擴增其使用價值的產品製造商,也會遇上要選邊的要求。因此是選邊需求會逐漸擴大,而不會只停留在某些場域。 地緣政治考慮絕不容輕忽 也因為這些選邊是基於地緣政治的理由,因此其發展軸線會是經濟的自主性逐步讓位於地緣政治壓力,經濟固然會對於地緣政治要求的配合速度產生遲滯作用,但不會對地緣政治壓力帶來逆轉。在俄烏戰爭中德國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個角度下,就可以知道「兩岸企業家峰會」談台海兩岸「供應鏈合作」,是有多麼的昧於現實。 全球化已死的另一個發展,就是經濟合作會沿著「友群」發展,國際協調的作用在降低。這意味著如果將重點放在與共享價值理念國家的產業與貿易合作,可能對台灣會比較有機會,而如果多邊經濟合作協定牽涉到跨不同友群,甚至相互衝突的友群,則這個友群要發發揮光大的機會就可能不會太多。目前很多經濟相關友群要嘛是在疫情前完成,導致其對數位經濟的著墨很有限,或是包含不同友群的價值衝突國家,這也會影響這個友群的發展潛力與永續能力。 在過去三十年的全球化時代,台灣曾期待全球化度跨疆域的影響力,會使得國家控制力降低,進而提供台灣更多參與全球事務的空間,但具體實踐的結果卻剛好相反,全球化促進對全球治理的需要,並將過去被冷戰結構封閉其政治性的國際功能性組織,被重新政治化,反而更凸顯台灣地位不明的問題,導致對台灣國際參與的進一步限制,讓台灣有不得不要爭取/強化主權主張的需要,而這又進一步讓台灣與意圖維持台海現狀之友盟的矛盾持續加深。 現在地緣政治回歸,國際快速進入新冷戰結構後,隨著全球化動能的喪失,全球治理的退化,很諷刺的,這會讓台灣不確定國際地位的問題變得比較不嚴重,因為實際對台灣的需要,會遠大於維繫一般性國際規範的要求。 台灣得正視「後全球化」動態 當然,這也意味著中國對其友圈(拉美、非洲、部分亞洲國家)的控制力也會增加,但中國對於友圈以外的國家之影響力也會下降。中國「一中原則國際化」的實際作用也會下沉,但也因為這樣,因習近平已把併吞台灣視為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因此「一中原則國際化」能力的下滑,必然會被視為是對習近平個人權威的挑戰,也因此在未來台海也只會更緊張,而不會更緩和。這個發展與台灣國際空間的提升有關。 對台灣最重要的,是改變過去三十年奉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為經濟發展圭臬的想法,開始要想法積極適應這個「後全球化」的國際新局,而這個新局一方面與美中關係有關,但又超越美中競爭的面向。不把台積電赴美布局視為強化台美同盟,在地緣政治當道時代鞏固友圈的戰略作為,卻人云亦云的說這是「去台化」,並對「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昧於現實不予置喙,持續鼓勵已經過時兩岸供應鏈合作,這種思考只會讓台灣走入被美中大國夾殺,甚至淪為中國抗美馬前卒的處境。
賴怡忠 2022-12-09
俄侵烏戰爭:牽拖北約東擴顯示俄羅斯的迷惘

俄侵烏戰爭:牽拖北約東擴顯示俄羅斯的迷惘

  俄羅斯可能出兵侵略烏克蘭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已屯兵超過十萬,加上日前派遣三萬名俄軍進入白羅斯參與軍演,以及原先已經在頓涅次克、盧甘斯克等地區的親俄民兵/俄羅斯保全武裝人員等,約略共計十七萬人,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公開警告俄羅斯隨時可能入侵烏克蘭,西方國家開始從烏克蘭撤出其僑民與使館人員,我國外交部也呼籲滯留烏克蘭國人盡速離境。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似乎現在唯一擋在俄羅斯不入侵烏克蘭的,只有普丁的腦袋,以及先前其對中國在奧運不發動戰爭的承諾。但美國安顧問蘇利文已經表示,俄羅斯無意遵循所謂奧運期間不出兵的承諾,以免自己陷入之後可能在烏克蘭出現的春季融雪導致的泥沼。因此從種種跡象看來,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的可能性似乎很高。 烏克蘭軍力雖然不及世界第二的俄羅斯,但本身也不是個肉腳,其軍力在全世界也有排名前二十,加上從2014克里米亞被併吞後,烏克蘭就開始接受美國與北約的積極訓練,在這八年來軍力提升不少,因此一旦俄羅開始斯侵略烏克蘭,即便美國與北約沒有直接派軍隊干預或協助烏軍,也被預期會是個具備中高規模的戰爭。 身在台灣看到這個狀況,固然因其與台海戰略有緊密連動的關係而引發關注外,當西方對俄羅斯侵攻烏克蘭的舉措沒有積極回應時,就形同默認了俄羅斯以軍事力量改變現狀的作為,那麼整個後冷戰時代,透過反對伊拉克侵略科威特而建立不以戰爭改變領土現狀的國際共識,就會被毀於一旦,也讓中國以類似理由要改變現狀攻打台灣時,就會變得可以被接受。因此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舉,可能會產生全面終結後冷戰時代的重大衝擊,有些類似1950北韓南攻引發韓戰,並導致冷戰正式出場的意涵。 後冷戰時代理不清楚的北約─俄羅斯關係(葉爾欽時代即反對北約東擴) 針對可能對烏克蘭的侵略,美國、歐盟輪值主席(法國)、德國等與俄羅斯展開對話,但都無法緩解局勢。俄羅斯持續在俄烏邊境增派重裝戰車營,也曾試驗性的使用網路攻擊對付烏克蘭。外界有人認為十二月俄羅斯主動要求與美國談判,證明俄羅斯在俄烏邊境增兵只是虛張聲勢。但看到俄羅斯提出的條件:承諾不收烏克蘭進入北約、承諾北約不再東擴、承諾北約不會有軍隊或軍事設施部署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或是前華沙公約會員國境內,因為這個要求與北約(華盛頓條約)第十條相違背,更意圖將後冷戰歐洲安全秩序撤回到冷戰時代,擺明要全面推翻後冷戰時代至今的歐洲秩序安排,美國不僅無法接受,也認為俄羅斯根本無意談判。 普丁在去(2021)年十二月七日與拜登的電話會談中直接提出對北約東擴的反對意見,認為這對俄羅斯安全極具威脅性。包括西方戰略學界以及台灣民間中,也有不少人呼應這個主張,認為後冷戰時代的北約東擴,的確導致俄羅斯感受到威脅。因為不管是十九世紀的拿破崙征俄,或是二十世紀納粹德國希特勒對蘇聯的攻擊,俄羅斯在歷史上一直擔心從西方的入侵。這與俄羅斯西方邊境缺乏天然屏障,烏克蘭更是平坦的大草原等地理性質有關,因此俄羅斯的安全思維就傾向於在其西方邊境建立戰略緩衝區,而周邊國家如果與俄羅斯的安全意見不完全一致,莫斯科就會毫不手軟的將其粉碎。1956血洗匈牙利、1968入侵布拉格,甚至在1981差一點循類似邏輯入侵當時有團結工聯運動的波蘭,從這些前例可以發現,這會是俄羅斯一貫的做法。 但怪罪北約東擴導致俄羅斯不安,可能忽略的北約東擴的歷史發展。在柏林圍牆倒塌,華約開始解體後,曾深受蘇聯宰制的前華約國家對於自身安全高度憂慮,特別是在1991年八月還出現共黨強硬派短期的復辟政變,在當時還把共黨總書記戈巴契夫囚禁起來。面對這樣的發展,這些國家自然會擔憂蘇聯時代的歷史會重演。 雖然這個政變在一星期後落幕,但之後蘇聯解體後,出現了由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衍生的獨立國協(CIS),但之後俄羅斯直接揮軍攻打車臣一事,使得這些前華約國家對自身的安全更為擔憂。先是有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拉夫組成「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 group),直接要求能夠成為北約一員,接著是保加利亞總統也提出要與北約建立連結。當時的西歐國家反而對此遲疑不前,擔心俄羅斯對納入這些國家的反應(當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就不同意這些國家加入北約)。 但俄羅斯自身的狀況高度不穩定,新成立的歐盟對於當時在南斯拉夫分裂的戰爭悲劇(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回應無力,還要靠美國在1995年出面介入調停,以及之後於1999年直接對塞爾維亞出兵,才讓這個戰火得以喘息。因此在當時,北約似乎是確定歐洲安保的關鍵組織。在1997年馬德里會議中,同意讓波蘭、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約,出現了之後所說的北約東擴過程。 因此北約東擴從來不是北約主動的計畫,而是來自其他前華約國家的主動申請,之後還有不少蘇聯時代的加盟共和國,也紛紛表示有意加入。更何況烏克蘭也不是北約的成員,根本不構成違反俄羅斯紅線之說。反而現在基輔會提到想要加入北約,是反映了現在其對俄羅斯威脅的焦慮。在2014年烏克蘭還只是想要與歐盟(不是北約)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時,俄羅斯就對此大發雷霆,使得當時親俄的總統趕快收回成命,但也因此引發烏克蘭人民的抗議,帶來的廣場革命(maidan revolution),讓那位親俄總統選擇從烏克蘭落跑到俄羅斯。之後俄羅斯對不聽話的烏克蘭回以迅速併吞克里米亞,並在烏東境內支持武裝叛亂,於盧甘斯克與頓涅次克等區域成立所謂的獨立共和國。讓俄烏至今仍處於敵對狀況。 正因為烏克蘭問題與北約實在無關,普丁在與拜登通話談論烏克蘭緊張情勢時,先是扯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疑慮,提出的條件又等同於要把過去三十年歐洲秩序全面打翻,並根據俄羅斯的期待再重新打造。這種種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使人認為所謂擔心北約東擴云云等只是普丁以拖待變的託辭,也感覺普丁是刻意提出讓對方無法履行的條件,與強調自己已經展開和談的努力,強調有經過嘗試和平途徑但對方不接受,以便為之後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建立正當性。因此普丁這個動作,反而讓大家認為普丁是真的想要入侵烏克蘭,但起始點與北約東擴等議題無關。 後冷戰時代俄羅斯至今對自身依舊充滿疑惑 雖然俄羅斯已經集結大規模兵力在俄烏邊界,日前還傳出美國情報單位掌握十分確切的俄羅斯攻烏計畫,包括德國在內的國安單位看到這些計畫感到震驚異常。感覺普丁可能會擔心春天融雪導致的泥濘問題會影響攻烏進度,而決定不必等冬奧結束(2月20日)就發動攻擊。美國如果是透過攔截掌握到這份資料,顯示俄羅斯網路安全還是百密一疏,但如果是俄羅斯掌握進攻資訊的中高階軍官主動對外洩漏,是否表示俄羅斯軍方內部可能也有人不滿這個攻烏舉措而對外洩漏。但我們也不能排除這些都可能是俄羅斯對外故佈疑陣,以便讓美歐等國顧此失彼。如果這樣理由可以成立的話,那麼就更顯示普丁攻烏的強烈決心。 對外界觀察家來說,對普丁想要攻烏之舉實在無法想像,畢竟攻烏行動必定會有死傷,而這個規模的侵略戰死傷人數只會更高,更何況之後還會面臨歐洲與美國等之制裁。俄羅斯在2013(併吞克里米亞前一年)的GDP是22924.7億美金,之後被歐美等國經濟制裁,在2019年(武漢肺炎發生前一年)GDP是16874.5億美元,顯示在武漢肺炎之前,俄羅斯的經濟已經因制裁之故縮水了三分之一。如果計入2020年加上武漢肺炎的複合影響,俄羅斯的GDP更是縮水到期2013年近一半的數量(14835億美金)。外界多說對俄羅斯制裁沒用,但看看俄羅斯經濟大幅萎縮的發展,誰說2014年對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的制裁沒發生效果呢? 要看俄羅斯攻烏是否玩真的,2021年七月兩份俄羅斯發布的文件需要關注。2021年七月二日俄羅斯發布其〈國家安全戰略〉,以及十天後俄羅斯總統普丁自己發表的〈論俄羅斯與烏克蘭一體的歷史〉(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 外界觀察家認為2021年的俄羅斯國安戰略,顯示對美歐等國更強的敵意。當2015年國安戰略還提到對美歐有合作的可能性時,但2021對此則完全無視。2021國安戰略更特別強調要保護俄羅斯的族群、語言、文化、網路等。還出現經濟主權、文化主權、網路主權等充滿內縮的自我保護主張。由於俄羅斯所謂的文化保護指的不僅是保護境內的俄羅斯文化,還包括將海外的俄羅斯語群、族群等都列入保護範圍,因此這個形似對內的主張,在作為上會充滿了對外的進攻性。這也能解釋為何俄羅斯這十年會直接干預在烏東的頓巴斯(盧甘斯克、頓涅次克),以及克里米亞等區域。之前俄羅斯對喬治亞的南奧賽提亞、阿布哈茲也出兵干預。 而在普丁親自撰寫〈論俄羅斯與烏克蘭一體的歷史〉一文中,更直接提到烏克蘭在歷史上就是Malorussia(小俄羅斯),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出現是布爾什維克的人造物,烏克蘭意識更是那些布爾什維克激進派無視於歷史的政治實驗所煉造出的。普丁更在文章最後直接說,「不會讓(我們的)歷史疆域與鄰近我國的人民被拿來對付俄羅斯,對於任何嘗試這麼做的人,我會說這些人的國家將會(被)摧毀」(And we will never allow our historical territories and people close to us living there to be used against Russia. And to those who will undertake such an attempt,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this way they will destroy their own country.)。由於在文章中普丁已經指控現在的烏克蘭領導層在刻意改變俄烏一體的歷史、也對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語群採歧視政策、更與敵視俄羅斯的西方勢力積極合作,因此是個對俄羅斯充滿敵意的政權。前述段落預示了他有意對烏克蘭動用武力。 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表面上好像俄羅斯以此展現巨大軍事力量威震東歐及其他獨立國協國家(CIS),但這反而顯示俄羅斯的弱勢,沒辦法透過經濟、文化及其他軟實力爭取這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認同,因此只能倚靠蠻力,用武力解決。對此就有人比較說,中國是站在強者端出手,因此比較願意等待,畢竟相信時間會站在他那邊。但是俄羅斯是站在弱方端出手,沒有太多時間等待,機會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有,時間越久對俄羅斯可能越不利。因此站在這個角度看,俄羅斯遇到會透過動手處理問題的可能性,就會比中國高出許多。而從後冷戰時代後的俄羅斯作為來看,上述估計應不致太離譜。 冷戰結束蘇聯崩解的過程,先是在蘇聯末期看到華沙公約解散(1991年七月),在八月蘇聯共黨保守派政變失敗後,當年底蘇聯就跟著消失,代之以俄羅斯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共組的獨立國協(CIS),但是這個獨立國協並非就一定會與俄羅斯維持過去的關係。當普丁在2011年提議比照歐盟而建構的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 Economic Union),只有白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亞美尼亞等加入。烏克蘭、喬治亞、摩達維亞、烏茲別克、土庫曼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不在其中。 事實上,喬治亞、烏克蘭、亞塞拜然、摩達維亞四國在1997年成立了「(關島)GUAM民主經濟發展組織」,之後在2001年還納入烏茲別克。從這個「關島」合作組織可以發現,這些國家要嘛被俄羅斯入侵(喬治亞、烏克蘭),要嘛境內有受俄羅斯支持的叛亂團體(摩達維亞、烏克蘭、喬治亞),要嘛正與俄羅斯支持另一國作戰(亞塞拜然對抗俄羅斯支持的亞美尼亞)。可見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並不是每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共認老大。 但俄羅斯把這些國家對俄羅斯的遲疑態度,認為是西方教唆顛覆的結果。從2003的喬治亞到2004的烏克蘭,與之後在吉爾吉斯等的顏色革命,普丁指控這都是美國中情局在背後操刀,意圖弱化俄羅斯的陰謀。為此普丁才會用盡洪荒之力全力翻轉,先是在2008出兵喬治亞,之後在2010全力支持親俄的亞努科維奇選上總統。只不過這位總統在2014年的烏克蘭的廣場革命後,被烏國國會解職。 俄羅斯的麻煩不止於此,2012普丁從總理回鍋任總統,就使其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2018總統選舉更被指控刻意讓反對派人士無法參選,其與西方關係就更急轉直下。2020白羅斯總統選舉普遍被認為舞弊不斷,在國內還引發大規模抗議,2022的哈薩克也出現騷亂。白俄羅斯與哈薩克是俄羅斯在獨立國協中兩個最鐵的盟友,當這兩個國家都會出問題,俄羅斯的處境自是會更困難。 基本上,俄羅斯在後冷戰時代的國勢是往下走,在二十一世紀初美國有專家甚至認為俄羅斯只是個中等強權,較諸英、德、法等更沒發言權。在反恐戰爭期間,俄羅斯透過販賣能源大賺其錢使其經濟有所起色,但併吞克里米亞被西方制裁後,其經濟再度快速走下坡,連帶使對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吸引力大幅下降,2013之後出現的中國「一帶一路」計畫,也在稀釋其對位在中亞的獨立國協國家之主導性。 總之,俄羅斯在後冷戰時代似乎沒過上什麼安穩的日子,東歐國家擔憂蘇聯支配的陰影仍在,還與部分獨立國協發生戰爭,甚至連最鐵的白羅斯都曾公開指控俄羅斯派員意圖顛覆選舉。俄羅斯將此怪罪是西方情報部門在搞滲透破壞,反映的是莫斯科在後冷戰時代至今還是無法弄清楚自己的定位。 前美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在後冷戰初期針對俄羅斯的未來曾說,俄羅斯要嘛變成民主,或者是成為帝國,但無法同時成為兩者。而一個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肯定無法成為帝國。冷戰結束至今三十年,俄羅斯不太像是走向民主,是否因為這樣而使得俄羅斯必須走向帝國道路,因此普丁才會這麼強調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上無法被分割的一部分呢?
賴怡忠 2022-02-16
東奧正名與台灣的國際空間

東奧正名與台灣的國際空間

這次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優異,在競技場上大放異彩,至今為止已經拿到十一面獎牌,總數還可能會上升。 除了選手的好表現振奮國人外,也因為台灣選手的優質,讓國際媒體主動幫台灣正名,不少國際媒體對於台灣選手在奧運場合使用的Chinese Taipei名稱感到不可思議,開始幫台灣追尋這個怪異名稱的起源,更在報導時逕自使用台灣以代表台灣隊。相比之下國內媒體還多以「中華台北」稱呼台灣代表隊的現象,令人懷疑這些媒體到底是腦袋生蟲,還是被壓迫到習慣成自然,自動把打壓內化。 對於東京奧運所出現國際主動為台灣正名的現象,對我們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國際機會,但同樣也呈現不小挑戰,特別在六個月後的北京冬奧,挑戰就可能出現。 基本上所謂的Chinese Taipei是當年兩蔣時代還主張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但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入聯後所出現的系列挑戰,之後針對保留台灣參賽權的妥協方案。國際奧會在過去曾建議使用台灣(1960, 1964, 1968),但當時的領導者擔心這會影響其代表中華法統的正當性,因此不願使用台灣,搞到後來出現一個莫名其妙的Chinese Taipei。為了安撫國人以及避免國民黨政府被指控自我承認是中國的地方政府,就在中文翻譯時以「中華台北」稱之。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個方式讓兩岸都可以共同參加比賽,日後隨著中國在國際上逐漸強勢,北京政府代表中國也毫無疑義,因此針對台灣的參與,這個名稱與方式逐漸從運動賽事擴散到其他領域,成為台灣進行國際參與的使用名稱。所謂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奧會模式」之說法,也因此出現。 「奧會模式」已衍生到其他領域 舉例來說,台灣參與亞太經合會(APEC)用的名稱就是Chinese Taipei,之後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雖然正式名稱是「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但也說簡稱為Chinese Taipei。這些都是90年代,兩蔣已經走入歷史,台灣正要邁向民主化,而且是冷戰剛結束的國際環境。 如果在80年代還處於兩蔣時代時,狀況就更誇張。以亞洲開發銀行(ADB)為例,至今我國還對「中國台北」有抗議行動,但依舊參加。對這段歷史,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說這是國民黨政府針對1983年討論有關中國入會的台灣會籍一事所提出,希望兩岸各自以「中國北京」、「中國台北」稱呼,但在1986年的大會討論,卻出現同意中國以「中國」名稱加入,而對台灣沿用國民黨政府原先提議的「 中國台北」,導致國民黨政府感覺被騙。先不論這段歷史是否正確,但亞銀至今以「Taipei,China」稱呼台灣,而我們在與會時也以「under protest」的名條擺在前面表示不接受這個名稱。但這是個活生生的「中國台北」,根本找不出理由翻譯為中華台北。 針對這些名稱問題,過去國際上多以這是兩岸協調形成的妥協,因此也對台灣的處境不加聞問。而時間一久,開始出現其他國家一旦遇到爭議,或是根本沒有爭議時,只是發現同場會議可能會有中國參與時,就自動把台灣更名為Chinese Taipei的情形。例如在2018年四月,中國開始要求包括國際航空公司在內的跨國公司不能稱台灣為台灣,否則其在中國的業務會受到影響,社會信用分數也會被扣除。結果出現印度航空主動幫台灣改名為Chinese Taipei,甚至連某些國際會議也都主動幫台灣的參與團體更名為來自Chinese Taipei團體,對此一度出現台灣團體拒絕赴會的狀況。據說這些逕自對台灣正名的行為,與當時主管印度外交官員的態度直接相關。這是所謂「奧會模式」滲透其他多邊,以及到雙邊關係的一個例證。 Chinese Taipei是完全漠視台灣民意的稱呼 但今天的處境非常不同,相對於過去國際上對名稱問題認為這是兩岸自己的爭議,因此留待兩岸自己解決,現在會開始追究為何台灣被迫使用這個名字。如果是前者的態度,意味著它們根本不會理會這個問題,主張這是台灣自己與中國「達成共識」的雙邊爭議。這好比把強暴案(還不是家暴案)逕自當成夫妻吵架,還建議床頭吵床尾和,把協助強暴說成是在幫助夫妻送作堆促進家庭和睦一般,被強暴者不僅發現無法發聲,還被強制要與強暴犯多睡一會。 但態度變成後者時,就會追問為何台灣要這麼做,這個過程的歷史跟著會被挖出。也不太逕自認為這是兩岸可以自己解決的雙邊爭議,而會是個活生生的國際霸凌。換句話說,不僅不會認為是夫妻吵架的家務事,更不會認為這是家暴案,而是認為這是強暴脅迫違反人身安全的問題,路見不平的會講話,看正義哥們要不要出來主持公道。 因此對台灣來說,隨著東奧出現為台灣正名的國際輿論,就必須好好掌握。用什麼名稱與什麼模式,這不只牽涉到體育選手用麼方式參賽以及是否會影響資格而已,而是針對這個台灣民眾厭惡,被強冠在台灣頭上的怪異名稱,以及與此相關的諸多怪異限制,是台灣無法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平等存在的具體象徵,更是對台灣人民與運動員的歧視。更由於奧運模式會外溢到台灣其他的國際參與,甚至開始衝擊某些雙邊關係,因此討論這個問題,甚至對這個議題的其他動作,也會對台灣的國際參與帶來影響。 有人提到去處理諸如奧運正名議題,會影響運動員的參賽資格。這些人,特別是國內主導奧會者更應該捫心自問,當年國際奧會有排除台灣名稱嗎?是誰堅決不願用台灣的?1964年的第一次東京奧運,不就是以Taiwan名稱進場嗎(國民政府當時在旗下自己加一個中文的中華民國),1968年也是以台灣名稱參加墨西哥奧運。因此之後出現Chinese Taipei不用台灣,到底是誰的主意呢?2018正名運動出現時,又是哪位前奧會高層主動寫信給國際奧會打預防針,汙名正名就是破壞洛桑協議(但只是進場代表的舉牌與之後宣稱代表哪個國家,又不是修改中華奧會的名、旗、徽、歌,有何破壞協議的嫌疑?),之後再回過頭來告誡選手支持正名的可能後果呢? 當年的黨國主政者難辭其咎 即便我們現在不採取正名,看到東京東奧國際媒體對台灣被改名的不平之鳴,半年後的北京冬奧中國會做什麼事,例如幫我們正名為「中國台北」等以此永絕後患,這個可能性不能排除。因此我們如果什麼都不做,實在無法逆料在北京的積極運作下,我們逕自就「被正名」的可能性,畢竟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會當年不是洛桑協議的參與者,不存在破壞洛桑協議的問題啊。 當然國際在東奧場合對台灣「被更名」的密集討論,不必然代表這個問題能很快以我們期待的方式被解決,但這是難得的機會,台灣被更名以及其他的待遇,不再被認為是兩岸坐下來解決的雙邊問題,開始被認為是不公平國際霸凌的結果。如果好好處理,我們也有可能翻轉影響其他台灣國際參與的所謂奧運模式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台灣國際正名的議題更是戒嚴威權體制的時代殘留。只有威權獨裁時期,透過高壓強制方式迫使人民噤聲,國民政府這些莫名其妙的主張才會變成「協議」。但民主化後的台灣卻還被這些威權體制的國際殘留持續壓迫,因此正名本身,也是民主化後意圖翻轉國際不平等待遇,在國際參與場域進行轉型正義的工程。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時,諸如奧運正名,就與道德義務有關了。 回到運動本身,這次看到我國選手不僅在東奧賽場上表現優異,其表現對台灣的認同更是無與倫比。在台灣名稱被消音時,更有選手直接將台灣刺在手臂上,想要讓大家知道她就是來自台灣,這表示我們的選手非常積極利用每一個可以為台灣發聲與讓台灣被看見的機會。在對這些選手的台灣強烈認同感到激動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要更努力一點,讓以後的選手不需要再透過這種刺膚之痛來彰顯台灣,也不要為無法大聲說出台灣而感到委屈嗎? 東奧讓別人為台灣的待遇打抱不平,但我們自己也可以努力一些吧。「努力過、嘗試過至少有50%的機會,不嘗試的話等於0,不拚什麼都沒有!」-奧運鞍馬銀牌李智凱
賴怡忠 2021-08-04
這是一場捍衛台灣認同的選舉

這是一場捍衛台灣認同的選舉

  「捍衛台灣認同」定義了這場選戰,日後將成為選戰中不能被違背的金科玉律。(黃謙賢攝)   這場選舉結果,蔡英文以689萬票、56%得票率、領先第二名朱立倫(381萬票)308萬票之多,勝選總統,民進黨立委更是在席次與得票率都大幅成長,到達68席。而國民黨席次大幅萎縮,其區域立委席次為24席,政黨席次降為11席。新興政黨也頗有斬獲,時代力量表現不俗,在區域立委(3席)與政黨票(得票率6.1%,取得不分區2席)都創下佳績,成為僅次於國、民兩黨外的第三大黨,將來也是新興第三勢力在新國會的主要代表。此外,如把時代力量、台聯、綠社盟的政黨得票數加總,佔所有選票的11.14% ,展現了第三勢力的支持潛力無窮。 蔡英文勝選總統,泛綠力量(民進黨+時代力量)在立法院取得73席,顯示泛綠力量在這次選舉取得重大勝利。 太陽花運動內部分歧的政治化 此次選舉外界最矚目的現象是獨立於國民黨、民進黨以外的第三勢力之崛起。從表面上看,親民黨與時代力量對於國民黨、民進黨造成恐慌,在選前兩週當總統選情似乎已定後,這個恐慌使得國、民兩黨紛紛祭出「政黨票集中」的訴求,希望壓低親民黨與時代力量等對國、民兩黨的吸力效應。在某種程度,也導致國民黨在後期會對蔡英文的負面新聞盡出,即便知道這無助於中間選民的選票,但國民黨主要是藉由「打蔡」以鞏固深藍鐵票,勿使其跑到親民黨、新黨等手中。 從表面上看,「親民黨vs.國民黨」與「時代力量vs.民進黨」似乎是藍綠板塊內部的各自爭議,但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國親是在爭因執政失利導致越來越小的藍色版圖(即便這在此次選舉可能只是不出來投票而已),這個爭奪戰與兩黨在選後誰可以主導泛藍正統有關,因此可以說是選後政黨間以及政黨內部權力布局的前哨戰。 但時代力量與民進黨的政黨票競爭,卻是在爭奪擴大了的泛綠版塊。對民進黨來說,這個擴大了的綠色板塊主要是來自年輕世代,但這個世代又似乎多傾向於時代力量、綠社盟、台聯等政黨。但因民進黨如想要永續發展,是不可能在年輕世代的選票上就此出局的,否則就無法與泛藍競爭。時代力量就因此成為民進黨的競爭者。其他諸如綠社盟、台聯等與民進黨的長遠關係,與時代力量和民進黨的關係並無二致。 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次選舉是在前年九合一大選後進一步的藍消綠長。過去藍大綠小的板塊對比可能在今天並不適用,更可能的發展是大綠小藍(當然有人可能會以66.27%的低投票率,來主張版塊移動不存在,只是藍軍在此次成為不投票的選民)。綠色板塊的成長主要是來自新世代選民的加入,而這個年輕世代的政治傾向與訴求更具有主導選戰節奏的作用。民進黨想要主導這塊擴大的綠色版圖,會發現這個新綠色版圖不一定投向民進黨,而更多更會選擇投向時代力量等太陽花運動代表的第三勢力政黨。 此外,在眾多林立的第三勢力政黨中,如耙梳其組織人脈與結盟關係,可以發現這個關係似乎在某種程度是兩年前太陽花運動內部分歧的縮影。在立法院內部的學生與老師們,在出關播種後組了時代力量;在立院外主持公民審議會議的教授與律師們,則形成綠黨與社會民主黨聯盟。當時學生內部對於是否攻佔行政院的差異,則能從基進側翼選擇加入台聯,沒有與時代力量結合的政治抉擇中嗅出端倪。在某種程度可說,當時太陽花運動的路線與人脈關係的分歧,透過此次百花齊放的小黨參政,而被政治化。 第三勢力此次表現亮眼,是否日後會持續成長,進而成為第二大黨,引導出不一樣的台灣政治?還是會重蹈親民黨2001年大幅成長後因缺乏資源而大幅萎縮的老路?這是值得觀察的發展。 國民黨會逐漸萎縮甚至分裂嗎? 這次選舉國民黨席次萎縮,加上國民黨內鬥嚴重,而其選舉策略在最後幾乎都不是在爭取中間選票的極大化,而是向深藍板塊靠攏;甚至還在未與總統商量下,就提出總統讓出組閣權,由多數黨組閣的議題。這些舉動令人懷疑國民黨是否認為既然已經失敗,所以已經在為選後的黨內權力安排發動鬥爭呢? 以現在觀之,即將於2月上台的新國會中,國民黨只佔35席,連捍衛馬總統不被新國會罷免,或是提出罷免新總統議案的門檻都沒有。而包括親民黨、時代力量、民進黨等,也都把政黨法、規範黨產問題視為新國會的優先通過法案之一,因為這些政黨都吃足國民黨挾其不義黨產所帶來龐大資源搞不公平競選的苦頭。如果不當黨產條例很快在新國會通過,對於已經失去中央執政資源、復因九合一選舉讓地方執政資源也大幅萎縮的國民黨,就會是致命一擊。國民黨在僧多粥少下,權力鬥爭必然激烈,屆時不管是走向本土化,或是走一中意識形態而逐漸新黨化,其分裂壓力都會加強。 更有趣的是,野心勃勃的柯文哲此次單車助選所掀起的全台旋風,以及其可能作為四年後問鼎總統的人選,加上國民黨在朱立倫領導形象破滅,親民黨面臨後宋楚瑜時代的自我定位問題,很可能在國、親、新等政黨中,不少人會將柯文哲視為四年後對抗蔡英文的可能領袖。即便柯文哲本身沒表達要與蔡英文對抗的味道,但國、親等在野勢力一定會有人想積極與柯文哲接觸與合作。因此柯文哲在選後作為新在野領袖的可能性大增下,會導致內鬥頻仍的國民黨面臨另一個巨大的外在吸力。因此雖然國民黨席次大幅萎縮,但如果政黨法通過,以及柯文哲效應發酵的話,這些都會衝擊國民黨的選後內部鬥爭,有可能進一步弱化國民黨的力量。 基本上這次選舉呈現出綠營基盤成長,藍營基盤萎縮的狀況。但綠營基盤的成長並不表示民進黨可以完全囊獲,反而這一塊新生的綠營陣地,是諸如時代力量以及其他太陽花運動所衍生的新興政團之主要基地。 「捍衛台灣認同」定義了這場選戰 原本不是重點的兩岸關係議題,因為選前二十四小時台灣少女周子瑜被諸如行刑般強壓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舉措,在民間燃起了熊熊怒火。這不僅讓馬政府過去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主張在國人面前全面破功,也大幅推進了台灣獨立在主流民意的支持。原本只是討厭馬英九執政,希望換掉國民黨執政的普通選舉,瞬間變成捍衛台灣認同的選舉。不少原先想勝負已定而無意投票的年輕人,決定返鄉投票,甚至從日、韓等地飛回來投票。這些人的票數可能無法影響總統選舉結果,但他們的投入對於原本國民黨立委選舉略佔優勢的五五波一級戰區,卻形成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作用。 「捍衛台灣認同」定義了這場選戰,也讓過去不具政治動員力的台灣認同,可能出現政治化的發展,成為選戰中不能被違背的金科玉律。這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台灣政治的新常態。過去台灣認同雖然屢創新高,但這個認同是包裹在素樸的「愛台灣」口號中,因此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只要講講愛台灣,往往就可以過關,因此在選舉中,台灣認同並不會成為決定投票行為的話題之一。但這次選舉卻是中國以具體行動否定台灣認同,並要求台灣人民在兩種認同中表態,意在警告即使在其他非中國的區域,台灣人民也沒有主張台灣人的自由。這個壓力迫使台灣人民面對中國認同與言論自由的對立,使得主張台灣認同不再只是抽象的口號,而成為捍衛言論自由的明確行動之一。這是周子瑜事件呈現的政治意義。 國台辦在蔡英文勝選後發新聞稿,強硬表示「九二共識與反台獨」不因選舉結果而改變,還強調只會與「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黨和團體加強接觸交流」,暗示了無意與民進黨發展關係,並遙指會續與國親兩黨展開反獨促統的合作。這表示中國立場不僅沒有軟化,還意味著在推進「兩岸一家親」與「反台獨」上會持續有所作為。從中方選後第一時間的發言來看,類似周子瑜事件可能還會持續發生。 只要中國持續強推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一家親、以具體行動壓抑台灣認同等作為,台灣認同就會持續在政治上發酵,成為定義選舉分歧的重要因素。這可能是未來台灣政治動員的新常態。台灣認同從原初情緒的符碼開始被政治化,這將會是過去沒看過的台灣政治新常態。 是民意結構的變化,還是缺乏個人魅力所致? 小英是個十分不具備「奇里斯馬」(Charisma)魅力的政治領袖,這次掀起單車旋風的柯P更是望之不似人君的市長,卻都引發廣大共鳴。國民黨不缺帥哥美女,但卻遭逢慘敗。從2014九合一到今天,很可能台灣的政治文化已經出現根本變化。人民對政治領袖的期待更著重在真誠做事,而不太在意形象上的包裝,這會是對台灣政治人物的重要功課。 與過去不一樣的地方,是國民黨連包括立委也大輸。在許多選區,甚至是國民黨多連霸的立委敗給初出茅廬、跑選舉行程不到兩個月的政治素人,加上前年九合一選舉結果,是否台灣的民意結構已經出現變化呢?如果是民意結構因種種原因出現變化,換了誰參選都可能會有問題吧。當國民黨內部爭論如果朱立倫早點出來選,可能情況不致如此悲慘的論調,就是認為這次敗選主因是沒有好的元帥,而不是民意結構的問題。如果國民黨認為是領導者人的問題,那這個黨的路線與主張,就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國民黨敗到已經六神無主,總統自動提出違憲作為 朱立倫已經辭去黨主席,郝龍斌也辭去副主席。照講應根據黨章自動接任黨主席的馬總統,至寫稿時還未宣布自己是否接任黨主席。國民黨內部正處於權力真空狀態,時間拖得越久,這個真空就給人越發詭異的感覺。馬英九總統更是違反憲政常例,說要邀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入總統府談組閣問題。 當國民黨現在群龍無首,我們的總統還發瘋到主動請下任總統當選人談現在的組閣問題,我看台灣未來這四個月的狀況會很糟糕。如果馬總統是這麼不懂事,乾脆馬總統、吳副總統都自動辭職好了,由國會議長暫代總統,組成看守內閣。當學法律的總統被選舉結果嚇到連憲法都忘了,就拜託辭職,由國會議長暫代總統吧。 台灣就要邁向新生,但前途還會有些許波折。
賴怡忠 2016-01-17
當壓迫認同成為事實,捍衛台灣就成為義務

當壓迫認同成為事實,捍衛台灣就成為義務

這是一場捍衛台灣認同的選舉 116大選結果,蔡英文以與馬英九在2012年勝選的近似票數取勝,大贏對手朱立倫三百萬票。民進黨在國會的展或更是驚人,在區域與原住民立委上共取五十席,加上其不分區立委獲十八席,取得總共68席。國民黨則從之前的67席慘跌近半,總共只剩下35席。新興政黨時代力量表現不俗,在艱困的區域立委選站上打敗多位資深立委而取得三席,加上不分區的席次總共取得五席,成為國會帝三大黨。 圖片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這場選舉由於在總統選票上已無懸念,因此過程無聊至極,民眾原本只是因馬英九政績太差,希望把國民黨下架,換黨做做看而已,但遑料一位十六歲小女孩揮舞國旗與自稱台灣人的影像,竟然受到中方強力打壓,而迫使這位小女孩以近似ISIS處決犯人式的在鏡頭前低聲道歉,引發台灣民眾的憤怒。這個事件讓原先在選戰中不具重要角色的兩岸關係再度被掀上檯面,原先因總統選舉結果已經確定而無意投票的年輕人,被此激出返鄉投票熱潮,這個熱潮也讓原先五五波的立委選戰出現不利於國民黨的發展,導致民進黨取得遠超過原先預期的結果(原先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是在65席)。 周子瑜事件讓這場選舉瞬間有了意義,民眾的憤怒在於發現即使不在中國,即使只是主張自己是台灣人,即使揮舞的是中華民國國旗,都同樣被視為台獨並受嚴厲壓制,甚至要幾近跪地道歉才可以罷休。當在非中國的國家(包括台灣),說出自己是台灣人也可能會被追殺時,台灣人就發現堅持台灣認同成為捍衛言論自由的象徵,而當在中國以外地區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也不行時,馬政府「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主張就變成被說破的國王新衣。學生返鄉投票給中國最討厭者的動作,在此就成為捍衛台灣認同,也是個捍衛言論自由的行動。周子瑜事件定義的這場選舉,其掀起的衣尾效應則讓激戰區的國民黨立委落居下風,進而敗下陣來。 周子瑜事件連外國也注意到。CNN來台記者就是以捍衛台灣認同與捍衛言論自由來理解這場選舉的意義,並就此詢問蔡英文。這是場捍衛台灣認同的選舉無誤。 美中不尋常的快速表態 在蔡英文宣佈當選後,美國務院發表祝賀聲明,但奇特的是,中國國台辦很快也發表聲明,這是與過去會等幾天再發表的作法不太一樣。 美國務院聲明內容除了恭賀當選人與台灣人民舉行成功的選舉,也提到希望兩岸關係持續的和平穩定,以及與新任總統合作以促進台美「非正式」關係的強化。但在最後,特別提到希望新舊政府可以交接順利。 與過去相比,提到交接問題比較像是新出現的。在2008年台灣總統選舉結束後,同樣出現政權輪替的狀況,但美國賀電是由白宮發出(這次是由國務院),可是當時白宮賀電並未提到對平穩政權轉移的強調,因此這個新加一段所代表的弦外之音,不言可喻。 中國國台辦則發聲明表示,「我們的對台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因台灣地區的選舉結果而改變。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態度始終如一。我們願意與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黨和團體加強接觸交流,與兩岸同胞一道,維護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中國國台辦的聲明發表之速可說是前所未見,立場的堅硬也斑斑可見,還用「意志堅如磐石」來強調。 中國國台辦強調九二共識與反台獨的談話,似乎無視於周子瑜事件對台灣選舉的影響,而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一事上,除了過去反台獨的立場外,還包括警告蔡英文有關東海與南海議題的立場在內。至於提到願意與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政黨和團體加強接觸交流,則是對國親新黨喊話,一方面希望不要這些政黨因台灣選舉結果而出現其對兩岸政策的再檢討,同時也表示中國會持續運用國共平台,從內部影響台灣。 這個談話唯一正面的地方,是通篇談話沒有對蔡英文有任何負面批評,也沒指名批判民進黨。算是保留了未來兩岸交往的空間。 國民黨六神無主,總統失魂落魄 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因總統大幅敗選而請辭,當副主席郝龍斌也跟著辭職後,面對場外落寞的群眾,沒有國民黨大咖於現場陪伴這些支持者並給予安撫,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出現警察比群眾多的狀況。 但沒有了主席與副主席,照黨章應該回任黨主席的馬總統,也還沒宣布要接手國民黨,現在的國民黨是誰當家,黨團立委們是誰作主,都在未定的狀況,由於國民黨到寫稿為止,都還沒宣布現在誰當家,顯見國民黨現在是處於六神無主的狀態。而這個沒老大的狀況如果持續,就越引起外界懷疑國民黨出現權力鬥爭。 但國民黨六神無主影響的只是這個政黨,但當馬總統好像也處於失魂落魄的狀態時,台灣就會很危險了。選後行政院長毛治國請辭並拒絕慰留,以及外傳馬英九想邀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進總統府談內閣一事,開始被外界懷疑這是否是馬總統有意與蔡英文討論閣揆。但台灣憲法明確指出只有總統可以任命閣揆,蔡英文現在只是總統當選人,在二月一日以後也不具立委身份,馬總統也還沒回任國民黨主席,因此蔡英文入府本身就是一個怪怪的私人行程,與總統討論閣揆更是不恰當。馬總統邀約蔡英文所導致的,就是這種奇怪的情形。 蔡英文提到要根據憲政體制處理這個問題,閣揆任命權就是交給總統的。現在的新閣揆就是個看守政府的行政首長,任務就是確保交接順利,以及維持這段期間政府的運作順暢,不要有新的重大提案。蔡對此了然於心,但似乎哈佛法學博士的馬英九好像被選舉結果震撼到忘了這件體制。如果總統真是這樣,因為毛閣揆已經請辭,因此這幾個月的台灣可能會處於政府腦死與四肢僵斃的狀態。 太陽花力量在未來大有可為 雖然事前預期時代力量在正黨票的實力,可以支持4-6席不分區立委,但結果卻只有兩席,令人失望。但這個結果與民進黨在選前強力呼籲固票的訴求有關。值得注意的是,時代力量在區域上三席,且都是打敗多次連任的國民黨立委們,因此這是個有基層實力的政黨,與2012年靠政黨票當選的台聯不可同日而語,這表示時代力量的未來不可小覷 但除了時代力量外,實際上包括台聯、綠社盟等政黨票也都取得2.5%,若不是因為我國對政黨補助款以及政黨票的門檻很高,否則這些政黨不是沒可能取得席次。而把時代力量(6.1%)、綠社盟(2.5%)、台聯(2.5%)加總,有近11%的得票率,這意味著2014太陽花運動所出現的政團們,在台灣立委選舉有超過一成的支持度,點是第三勢力的前景看好,在未來大有可為。 至於時代力量在立院與民進黨的關係,那又另當別論了。 應該迅速展開交接事宜 新總統產生後現任政府立即自動進入看守狀態,但除了看守外,新舊政府應趕快組織交接團隊以處理交接事宜。交接除了要處理日常業務與政策的交接外,國安簡報必不可免。這是確保政府不會因易手而在國安議題出現真空與不銜接的重要舉措。 此外,還有一些問題,在於其發生的時序是排在新政府上台後才出現,但是人選與相關的業務作業,會是在現在就需要啟動的,這部分的交接就會比較麻煩,因為可能需要新舊政府人員共同決定等。這個議題即須新舊政府建立日常的協商溝通管道以便處理。 新國會沒有蜜月期,十五天內就要上任 民進黨在國會不僅單獨過半,還形成穩定多數,沒有與其他政黨合作的必要。但這個數量加上時代力量的席次,還是無法取得修憲所需的3/4多數,因此預期在這個國會任期推動憲改,可能會比較困難。 但還是有很多法案可以先做,包括攸關不義黨產與規範政黨活動的政黨法,把政權交接制度化的總統交接條例,處理難民問題的難民法,降低公投門檻的公投法補正等。都是可以推動的例子。此外,新國會的正副院長也會是外界關注的目標。 由於二月一日新國會就要上任,距離現在不到十五天,顯然這是沒有蜜月期的新國會,但民眾對小英的其代,可能不會等到520,而是在2月1日就開始了。因此小英以黨主席之姿,可能要先對民進黨在新國會的任務,以及與其他政黨的關係先處理好,以符合外界對其「準執政」的期待。 近期內會影響未來兩岸關係的五大外在地雷 最後,大家對小英總統的兩岸關係,特別是當國台辦針對選舉結果提到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台獨,但蔡英文至今還沒有表示支持九二共識,因此很多人會擔心否兩岸關係就要地動山搖了。 這些考慮是把兩岸關係的成敗繫於台灣是否願意牽就中國的要求,沒提到中國對於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也需要付出同等心力。事實上,這個選舉已經是全民對「九二共識、反台獨」的否定性公投。中國如對此視而不見,以舊架構處理兩岸關係的新民意,是一定會出問題的。 現實上,未來立即對兩岸關係發生影響的有五大外在地雷,依照時間順序如下: 1. 蔡總統上任後沒兩天,本屆世界衛生大會就要召開,但邀請過程是發生在二月到四月,是馬政府還在執政的期間。中方的態度為何? 2. 與三月博鰲論壇的相關處理。過去在2008與2012年時,中方都邀請台灣副總統當選人前往博鰲,與中國領導者見面。今年會這麼做嗎?或是想藉由民進黨副總統當選人在場的時機,也一併邀請馬總統,為馬習二會在民進黨新任副總統的見證下為其背書? 3. 南海議題的仲裁案可能在三月就要對外宣布了,蔡總統會遵守國際海洋法,可是中國自始不承認海牙國際法庭的權威。請問一但判決出來,中方與蔡總統回應出現分歧時,中方會如何解釋,是否在過程中,會把民進黨政府當成敵人般來對待呢? 4. 九月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年會,中方對邀請台灣的作法會是如何,或是乾脆施壓秘書長,不邀請台灣呢? 5. 2014雨傘運動發生後,台灣人對香港的關注度明顯提高。今年底香港立法會選舉更是受到台灣諸多人的關心。中方面對批評者的處理與回應,會對未來的兩岸關係帶來若干氣氛。 這裡面每一件都與九二共識無關,但直接與台灣的國際關係有關。這些發展會直接影響兩岸互動的氣氛,中方的作為,即便不是針對台灣,都可能增加台灣民眾的疑慮。這個疑慮在太陽花運動把「天然獨」現象主流化後,找到了政治的代言人,成就了今天的反對一中原則的選舉結果,以及泛綠聯盟接近2/3多數的國會。因此中方對這幾件事的對應態度,會是決定未來兩岸關係演變的重要關鍵。球,現在在北京那邊。
賴怡忠 2016-01-17
不是紅色供應鏈問題,是台灣人在自相殘殺

不是紅色供應鏈問題,是台灣人在自相殘殺

  業界雖然有其天擇競爭的生存邏輯,但若其作為會影響到台灣整體,特別是這個產業之前還是透過台灣納稅人的種種補貼才能作起來時,就更不該被採用。不應為了商場競爭而忘記真正的敵人,無視於其作為的社會後果,甚至還以自由經濟為名振振有詞要求政府不應介入。(圖:民報合成)   最近因為中國紫光集團接連大手筆買收台灣IC科技產業,同時還狂嗆政府官員,表示如果不讓中資入股台灣科技業,包括至今尚未准許的IC設計,台灣也別想賣東西到中國市場。加上台積電日前宣布要在中國設立現在最先進的12吋、16奈米製程的晶圓廠,這些現象引發國內高度關切。由於經濟部長已公開說會在卸任前對中國投資IC設計產業解禁,而這些開放的動作又都剛剛好在馬習會舉行後發生,且有加速進行的態勢,這一連串的「剛剛好」啟人疑竇。有人說這是紅色供應鏈來台攻殺的結果。但老實說,紅色供應鏈雖然對台灣製造業構成威脅,卻不適合用在紫光集團的土豪行徑上。紫光集團之所以能在台灣如入無人之境,是利用台灣人砍台灣人,是台灣人的自我殺伐。此頗類似當年東寧王國叛將施琅率清軍狠殺台灣以報誅其全家之仇的戲碼。 台灣高科技業受到紅色供應鏈衝擊最明顯的不是DRAM,而是面板業。台灣高科技業先開始放無薪假的廠商是面板業,不是IC設計,不是封裝測試,當然更不是晶圓代工業者。如果是被紅色供應鏈拼殺到走投無路而必須被迫賣出,應該是面板業才對,但實情卻非如此。 中國在2014年七月提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綱要」,要發展半導體從設計、晶圓製造、封測裝備、材料等全方位的一條龍自主產業鏈,還預計要在未來十年投入一千六百億美金。這幾年來財大氣粗的紫光集團,就是中國的政策執行工具之一,不是什麼私人創業。趙偉國在2009年入主紫光集團後的所作所為,就是一系列的大手筆併購,不管是2013年併購中國自己的展訊與瑞迪科,或是今年七月對外宣稱要以230億美金買下美國的美光(Micron)未果(之後說要買韓國的海力士也沒成功),與之後在九月買下Western Digital一成五股份,成為最大單一持股者並掌握一席董事。並在成為Western Digital最大持股者後一個月,立即使本業是做硬碟的Western Digital,在只有50億現金儲備下,以190億買下做SSD快閃記憶體的Sandisk。 我們沒看到紫光在半導體產業有作出什麼東西來,但這兩年到是花錢毫不手軟,四處併購。而每次號稱要併購的消息一出來,紫光的股票都會上漲,包括之後沒成功的併購案在內。難怪郭台銘會說紫光只是個炒股者。 十一月紫光大氣對外宣布說,要拿出470億美金在五年內打造出世界第三的半導體產業王國。紫光會這麼敢花錢,就是有北京政府在後支撐。但這也意味著中國要建立半導體王國的作為不是從根做起,而是把半導體製造過程扮演不同角色的廠商,藉由巨幅參股或直接併購的方式予以整合,以建立自己從上而下的一條龍。紫光現在的策略(或是中國賦予紫光現在的策略),似乎是從快閃記憶體上起步以打造自己的晶片王國。所以會先併購中國低階的IC設計廠(展訊、瑞迪科)、大幅參股封裝測試廠(台灣的力成、矽品、南茂)、也會想要買製造快閃記憶體的廠(如海力士、美光),或是透過其他廠去買下製造快閃記憶體的廠商(如Western Digital 買下Sandisk)。這次來台灣,就是看準了台灣無論在上游的IC設計或是下游的封裝測試產業,都有很好的併購或參股標的。請問有哪一家台灣公司是被紫光自己發展出來而被威脅到的?紫光不也就是仗著有錢,拿鈔票壓死你罷了。請問這與紅色供應鏈的威脅有什麼關係呢?反而是台灣廠商經過中資併購或參股,而被整合在紅色供應鏈的一環,而其之所以會成為併購標的,反而證明自身體質還不錯,具備一定的產業利基。既然威脅不是來自紅色供應鏈,那麼這些老闆們抱怨的正當性在哪裡呢? 既然這波的中資併購與參股和紅色供應鏈無關,我們不禁要問,紫光對台灣產業精準的出手是如何辦到的?一個本身不參與半導體製作的財閥禿鷹,不太可能對台灣的產業生態能有如此嫻熟的掌握。由於這些海內外併購,都剛好發生在華亞科董座高啟全七月投奔紫光之後,因此業界也在懷疑紫光來台灣「捕獵」的手法是否是經過台灣的「高人」指點,畢竟對美國美光與韓國海力士的併購參股都失利,唯獨對台灣產業卻能招招點中穴位,自然引發不少竊竊私語。 當然有人會說矽品是自己透過增資方式以引進紫光,不是紫光直接買股在矽品插旗,因此紫光更像是被矽品邀請來的。但有趣的是,矽品主動透過增資以邀請紫光入股,與矽品和日月光的業界恩怨有關,而高啟全七月放著董座不幹,寧願去紫光當副手,外傳可能也與南亞科增資未成,導致其對台灣DRAM未來失望透頂,但又不甘心輸給韓國,因此想要引中國力量「抗韓」的心理。這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都是為了自己的商場恩怨,而採取與中國合作的策略。對矽品來說,日月光是敵人,而中國紫光則是朋友,對高啟全而言,韓國三星是主要敵手,中國紫光則是可以一展身手的夥伴,甚至高啟全還可能傳授趙偉國有關台灣的產業生態與人際網絡,以協助其對台灣高科技業的併購。 請問這種舉動會讓我們想到誰?是帶清兵回攻台灣以報鄭成功滅家之仇的施琅,還是衝冠一怒為愛妾陳圓圓的吳三桂,大家心中自有定數。 相信有人會說這根本是抹紅與潑髒水,認為矽品董座與高啟全都是基於業界生存的邏輯所作出的選擇,畢竟商場如戰場。台灣與中國雖有政治爭議,但台灣半導體產業卻被無所不用其極的韓國業者殺得快屍骨無存,與中國合作是保全台灣這個產業的出路,而且這也是自由經濟體制容許的權利,憑什麼高啟全不能去中資企業就職,為什麼矽品不能讓中資入股呢? 以上的理由似是而非!資訊科技業是台灣國家重點培植的產業,當年是用了多少政策輔導與其他稅務減免等利多措施幫助這個產業發展。別的不說,光是當年的促產條例以及科學園區管理條例,就讓多少傳產業者對高科技業咬牙切齒,抱怨自己為何沒享受到政府同樣關愛的眼光。因此這個產業的勃興是全民功勞,每個台灣納稅人都有在幫忙。換句話說,會有今天的規模,既不是你高啟全個人的,也不能全歸因於矽品老闆的高瞻遠矚。既然是取之於台灣,當然在決策時就不能將台灣的安危棄之不顧,甚至為了個人好惡,引進擺明要吃掉台灣的中國官方資金,甚至為其買收台灣產業給予指導協助。業界雖然有其天擇競爭的生存邏輯,但如果採取的作為會影響到台灣整體,特別是這個產業之前還是透過台灣納稅人的種種補貼才能作起來時,這種作為就不應該被採用。為了商場競爭而忘記真正的敵人,無視於其作為的社會後果,甚至還以自由經濟為名振振有詞要求政府不應介入,如果這些老闆們真是這麼想的話,這就是自私又可惡的行為。 不要再說紫光來襲是紅色供應鏈問題了,明明是台灣人搞不好彼此而肖想援引中資以幹倒對方,就是因為台灣人忙著彼此廝殺,才讓趙偉國可以對我們這麼頤指氣使,這與國共合作對抗民進黨的行徑沒什麼不同。當然,與在國際媒體前面承認一中原則的馬英九相比,張汝京、高啟全、林文伯就實在不算什麼了。
賴怡忠 2015-12-18
半吊子南向vs.新南向

半吊子南向vs.新南向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民進黨外交使節酒會發表演說,引起駐台外國使節好評。其中之一是成立專案小組,以推展含括東協與印度的「新南向政策」。馬政府說這是維持現狀,或是了無新意,負面反應居多。我們不知「新南向政策」是否了無新意,但可確定的是,這與馬政府不情願南向、或是半吊子南向的政策絕不相同。 以印度為例,印度外交部東亞司長在二○一一年二月公開對訪印度的台灣記者團說,有意與台灣展開FTA談判,也對訪印度的民進黨代表團提到,可行性評估完成後可立即展開談判。但可行性評估已結束兩年,談判依然無下文。馬政府在期待中國許可的眼神下自斷先機,導致談判時機已失。連馬政府前駐印度代表翁文祺在去年四月都忍不住發飆,對有意開拓印度市場的台商「情何以堪」。 問題不只在經貿。在翁代表努力下,台印完成避免雙重課稅、快速通關等協議,還在印度開設第二個辦事處,成果斐然,印度也是美國外唯一讓馬總統落地過境的非邦交國。其人力資源部長當時還對來訪的教育部長提到,希望台灣提供一萬名華語教師。當時如能趁機與印度進行相關文化、教育、甚至青年度假打工等項目結合洽簽協議,台灣青年可能就無須非要在澳洲當農夫,還有到印度教大學、中學生中文的選擇,甚至可藉此進一步發展學校(台)—學校(印)—企業(台)的三方合作,同時處理面臨少子化的台灣高校,以及台商缺乏知印人才而對印度卻步不前等問題。但台灣派到印度的教師不僅人數稀少(不超過廿人),還傳出資源逐年刪減,而已過去的華語教師也曾傳出薪資無法發放等問題。 東協的印尼也有類似狀況。經濟部曾把印尼做為重點,與印尼自由貿易協定可行性評估也早在二○一二年完成,但至今也沒見官方協商。雖然印尼提的是內陸自由貿易安排,與我方期待之台印自由貿易協定有落差,但台灣難道不能結合區域治理與城市外交,與印尼內陸經貿安排展開區域對區域的合作嗎? 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東協與印度又是亞太的新亮點,台灣必須重視,馬政府說新南向是維持現狀,但上述現狀還是不維持也罷。特別是這些政策缺失,是不是要先檢討呢? (作者現任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賴怡忠 2015-09-24
只有終戰 沒有和平

只有終戰 沒有和平

  今天是二戰終結七十年,世界各國都在歡慶戰爭的結束,但對我們來說,台灣雖然離開二戰,可是卻從來沒得到和平。 二戰結束時,台灣忽然陷入蔣介石與毛澤東的內戰,接著是從中國逃來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對台灣人民實施近四十年的戒嚴與恐怖統治。台灣從原先日本大東亞戰爭的前鋒,接著變成國共內戰與美蘇冷戰的複合前線。即使在一九九一年美蘇冷戰結束,世界為美俄聯手擊退海珊侵略歡呼,老布希宣示後冷戰新秩序的建立時,和平紅利也沒降臨在台灣身上。中國對台發射飛彈讓台海再軍事化—不是因為台灣對中國展開軍事行動,而是因為台灣在選總統! 二戰終結,包括韓、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印度等紛紛建立自己的國家,但台灣卻只看到外來政權的輪替。在東西冷戰與國共內戰雙重夾擊下的民主鬥爭,好不容易在九○年代開花結果,但旋即被內外的傾中勢力污名化為改變現狀的民粹主義,國共更從先前的內戰死對頭,在撲滅台灣的民主自決上找到共同利益而攜手合作,形成台灣的民主內戰。外部列強與外來政權的侵壓,形成台灣在外部主權與內部統獨問題的糾結。七十年過去,和平依然宛如天邊的幻影。 台灣一不打別人、二不向別人要錢,但卻被別人一再「折騰」,連想說自己是誰或自己不是誰都不行,甚至還要逼台灣吞下一個犧牲尊嚴與自由的和平協議。反省這七十年有終戰但沒和平的日子,更使我們發現,要的是有正義的和平,正如馬丁路德金恩所言,「和平不是衝突的不在,而是正義的出場(Peace is not the absence of conflict, but the presence of Justice)」。 台灣雖然終戰,但至今在法律上還未從二戰脫離,而這七十年來內外都不和平的終戰經驗,說明了台灣依舊被二戰陰影籠罩。重新發現台灣的二戰史,建立對二戰的自主史觀,就成為建構和平的重要鑰匙。今天在台北、桃園、彰化、台南、高雄都有團體自主發起紀念終戰七十週年的紀念活動,證明台灣社會對此事的重視。如何讓漂泊七十年的先人孤魂得以安息,如何為後世子孫建立真正的和平,歷史正在向我們發問。 (作者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賴怡忠 2015-08-15
九二共識與經濟聯中已無市場

九二共識與經濟聯中已無市場

有過五成民眾認為在兩岸協商談判時,國家安全比經濟利益更須被重視。      作者:賴怡忠(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朱習會結束後馬英九總統火力全開,主張兩岸關係須在九二共識基礎才能發展,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基礎,顯然是回應習的三月四日講話與他的「朱習會」發言。但經歷太陽花運動並用九合一選舉把國民黨死當的台灣,對九二共識與對中關係又是怎麼看呢? 上星期不同單位發表民調提供很有趣的發現。在台灣智庫5月16-17日做的民調中,僅有15.4%支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經營兩岸關係,近六成九民眾認為要從今天的現狀,而不是根據1992年的「九二共識」,來經營兩岸關係。針對朱立倫在朱習會主張「兩岸同屬一中」,但民調發現只有一成三民眾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主張,高達七成七民眾認為兩岸就是兩個主權獨立,彼此互不隸屬的國家間關係。近六成民眾(58.9%)認為「朱習會」無助於國民黨2016總統選情,連泛藍支持者都有過五成同意這個觀點。由於這一題的表態率接近九成,參考價值頗高。 媒體也報導國會觀察基金會在5月24日公佈民調。發現六成七民眾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七成支持「維持現狀」主張。反對維持九二共識有四成六,高於支持的三成五。 這兩份民調不僅告訴我們朱習會的主張與台灣民意脫節,馬英九的「一國兩區」也是不被接受的。在處理兩岸關係上,不僅對九二共識的認同低於「維持現狀」,連「九二共識」本身都不受支持。 民調顯示台灣現在的氣氛絕非傾中,起碼是遠中、拒中,即便不是反中。台灣智庫也對民眾的兩岸經濟觀感做民調。發現有過五成民眾認為在兩岸協商談判時,國家安全比經濟利益更須被重視,認為經濟利益重於國安者只有三成八。六成民眾認為台灣應強化與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經濟交流,只有兩成二同意強化與中經濟交流。對現今兩岸經貿政策,自認是受害者的比例也明顯高過受益者。評估台灣對中經濟依賴程度上,以0(不依賴)-10(全面倚賴)請民眾評分,平均值是6.1,顯示台灣經濟過度傾中,需要改變方向的社會共識,這表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與台灣主流看法相反。 2012年台灣社會對九二共識還有期待,但現在九二共識已無市場,調查的每一項結果都與現在國共、馬習主導的兩岸關係方向完全相反,直接否定了馬英九、習近平與朱習會的主張。如果忽視台灣民情一意孤行,在說服不成時,就想拿地動山搖說來威脅台灣人民就範,不管是哪一位主導,都注定會失敗。
賴怡忠 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