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佳良相關文章

清零是假議題,群體免疫才是目標

清零是假議題,群體免疫才是目標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週手繪感染曲線圖,試圖解釋他心中的防疫戰略。其實這張圖正是公衛教科書級的概念圖。早在兩年前疫情剛開始時,指揮中心就已提過,並以此來規劃各種防疫政策,高雄市長陳其邁也曾以此圖來解釋高雄的防疫做法。 「要選擇清零或共存」這是中國內部防疫路線之爭,也是在中共廿大以前,擁習或反習的政爭議題。但這題在台灣卻是假議題。因為這兩年來的台灣防疫措施,並未將死守「全面清零」作為主要目標,而是不斷追求疫情可控與達到「群體免疫」。所謂共存,其實就是學理上「群體免疫」的通俗說法。 回到兩年前疫情剛爆發來看,當時所面臨的情況是:病毒猛烈、患者易轉為重症、沒有疫苗、沒有治療藥物、口罩與消毒用品不夠、病房床位吃緊、還在摸索病毒傳染方式等。因此當時的防疫重要目標之一是:避免重症人數暴增而導致醫療崩潰,進而造成防疫全線崩潰。為此,寧可用較高的社會代價來降低疫情傳播的速度,讓醫療量能夠逐步消化重症需求。並且爭取等待疫苗研發、施打覆蓋與病毒演化自我弱化(輕症化)時間,以期未來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兩年後的現在,台灣社會已經逐漸有疫苗覆蓋率、Omicron傳染力強但以輕症及無症狀居多,且醫療量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為了能達到「群體免疫」,是否還需要維持這麼高的社會代價與管制強度?現在已是可以重新討論的時候,以進一步精準調整相關資源配置與管制手段。 從公共行政角度來看,政策配套措施就是在總體戰略及目標下,在各個關鍵環節的次目標與相對應的配合手段。因此,在防疫過程中本來就會同時考慮疫情趨勢、醫療量能、社會成本,以及手頭上所擁有的政策工具等,設定主要目標與資源優先投放的場域及作法。在政策討論上,也需要將整套的政策架構與關聯進行架構式的說明,並且適時提供如痊癒人數等關鍵數據。讓社會大眾能夠明白,整體防疫工作的策略與各種措施的目的,以及有當前的相關成效作為佐證。這樣也可減少為爭取曝光聲量而產生的各種口水爭辯,讓最後一哩的防疫之路,能夠順利往前進。 (作者是政大公行系兼任助理教授)
施佳良 2022-04-26
認清獨裁者面貌 同時展現防衛決心

認清獨裁者面貌 同時展現防衛決心

  俄烏戰爭發展到第五天,烏克蘭向世界展示了團結與決心。拒絕撤離、堅守基輔的總統澤倫斯基、提著皮箱加入志願軍的八十歲公民、為阻止俄軍前進以肉身炸橋的工程師斯卡昆。每一位為抵抗侵略者而奮戰的人們,為烏克蘭贏得世界的尊敬。 然而,台灣仍有一群人嘲諷烏克蘭總統反俄,才導致俄國入侵,以及嘲諷美國並未出兵。並藉此宣稱台灣不該刺激北京、應該趕快簽和平協議,才能保護台灣安全。事實上,二○一四年頓巴斯戰爭後,烏克蘭與俄羅斯也簽了「明斯克協議」,但俄軍照樣大舉入侵。 在獨裁國家,獨裁者能否壓制國內對手,繼續長期掌權,才是其核心利益。普廷掌權廿二年,俄羅斯國內一直有反普廷的聲音與勢力。而近年來俄羅斯經濟下滑,疫情更是重挫民生。社會浮動是獨裁當局崩解的隱憂。因此,普廷需要一場重大勝利,將自己塑造成民族英雄,建立威望,繼續令群眾崇拜與擁戴,同時壓制其他政治對手。由此,普廷便以烏克蘭自古屬於大俄羅斯,抹黑烏克蘭政府已納粹化,為保護俄羅斯民族為由,入侵烏克蘭。 這個套路,不就像當前中共正在做的維穩唱紅、鞏固領導核心、號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不斷放話武統台灣一樣。 獨裁政權面對內部政治壓力的四部曲。就是先從「高度發展經濟」,走向「壓制異議維穩」與「號召民族主義」,下一步就是走向「對外神聖戰爭」。由此觀之,俄烏戰爭是殷鑑,台灣必須認識到,任何「誰是台獨、政府說或做了什麼刺激北京」等言論,全都是假議題。 台灣未來面臨的戰爭危機程度,不在於「台灣做了什麼」而在於「獨裁者自身所面臨內部權力的挑戰」。當習核心也需要一場重大勝利來建立個人歷史地位、並壓制政治對手時,就是台海戰爭瀕臨爆發時刻。 台灣須從烏克蘭學到經驗,必須先做好準備,如自我保衛的決心、檢視面對危機時的社會應變及疏散機制、操練後備動員與城市防禦模式、強化自身軍備與軍事訓練,以及適時恢復徵兵制等。 俄烏戰爭必須視為一場「以民族主義為名的集權獨裁體制」與「個人自由價值為本的民主體制」的價值體制戰爭。當前俄軍敗象已露,基輔久攻不下、普廷虛張聲勢要動用核武。倘若俄軍退敗,普廷必然會倒台,這將能嚇阻中共不要輕舉妄動。台灣應當繼續積極地聲援烏克蘭,共同捍衛自由民主價值。 我們都是烏克蘭人。 (作者是政治大學公行系兼任助理教授)
施佳良 2022-03-01
遲到卅年的統戰歌曲

遲到卅年的統戰歌曲

  近來中共國台辦大力讚揚統戰歌曲「我們同唱一首歌」,找了台灣與中國藝人共同演唱,傳達兩岸一家的理念。就歌詞來說,在情感上是以「鄉愁」為起手,再銜接兩岸有共同的文化,以及血濃於水的親情,並藉親人的團圓來暗喻政治的統一。形式敘事完整,但設定目標聽眾模糊。 歌詞要能打動人,必須讓目標聽眾在意境與情感上能產生共鳴。歌詞先談鄉愁。但鄉愁是一種曾經擁有的生活,但後來因離開而失去,如今想喚回卻不可得,只能魂牽夢縈的遺憾。這是卅年前的來台老兵們的強烈情感,也是促成一九八○年代老兵返鄉探親的動力。 但在兩岸往來頻繁的現在,誰有著這樣的鄉愁呢?大多數人的生活經驗都是在台灣出生成長,又怎會為「沒有失去過的地方」而感到愁呢?況且歌詞所用的形象符號,如泡茶、榕樹、下棋、台語,都是對岸所想像的台灣符號。聽了歌而動思鄉之愁的人,不就是在大陸的台灣人嗎?難道這歌是鼓勵他們趕快回台灣嗎?從情感設定、符號使用,到聽眾設定與意象連結,全都錯置了。 從政治角度來說,統戰論述是從私領域的一家親,過渡到公領域的國家統一。然而「同一種族、同一國家」的想像,在經歷過民主化的台灣,已逐漸失去號召力。台灣人更多是認知到兩岸在生活與價值的差異,以及政治是制度的選擇。畢竟有相似的種族、文化歷史習慣和語言,不代表在政治上就必須是同一國家。更何況若以一家親作為國家統一的基礎,那中共有何理由阻止新疆與西藏的獨立? 中共當然不可能讓新疆與西藏獨立,還進一步想在東亞重建天朝秩序。以及透過「雖遠必誅」中華民族主義式戰狼外交,中共試著將自己塑造成普天下「華人」的靠山祖國。將北京在情感上打造成華人的耶路撒冷;在政治上塑造成華人的華盛頓DC。希望讓海外華人們情感投射,為強國感到驕傲,遙奉正朔。但在落後的民族與國家論述,及缺乏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制度習慣下,終歸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作者是政大公行系兼任助理教授)
施佳良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