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相關文章

美國國會準備強化對台政策

美國國會準備強化對台政策

◎羅曼(Walter Lohman) 近幾十年來,觀察家已經將美國外交政策視爲純屬行政部門的權責。這種看法合情合理。畢竟長久以來,國會只偶爾對外交事務置喙,而且未必是以最有建設性的方式介入。 幸運的是,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眼前一個最好的案例,就是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最近訪問台灣。沒錯,裴洛西訪台主要是象徵性的。也就是說,憲法賦予行政當局的職權之一,就是可以毫無疑義地全盤掌控美國官方的外交接觸。   裴洛西訪台 跨出強而有力的一步   然而,即使是做為象徵性的姿態,裴洛西議長訪台仍然跨出了強而有力的一步。 第一,在台海兩岸關係至少是從一九九○年代以來最緊張的此刻,裴洛西訪台展現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這很重要。可能擔任下任眾議院議長的加州共和黨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表示,他將前往台灣表明相同的立場。他應該會說到做到。 第二,因為此舉展現了美國的決心。所有的消息來源一致表明,拜登總統並不樂見裴洛西議長訪台。因為此事不利於他即將和習近平通電話的氣氛。這種交往長期以來一直制約著美國的中國政策。我的好友,也是前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y Schriver)將此稱之為「行事曆暴政」(tyranny of the calendar)。美國在與中國的外交往來中投注大筆資源,以至於在最關鍵的時刻總是手下留情。 不過,國會不接受這種算計。裴洛西無視行政部門請求她取消訪問台灣,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 Markey,麻薩諸塞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和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布蕾波恩(Marsha Blackburn)也接踵訪問台灣,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已經司空見慣。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在七月四日國慶日休會期間也前往台灣訪問。四月休會期間,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新澤西州民主黨籍)和俄亥俄州共和黨參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 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波爾(Richard Burr),以及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賽斯(Ben Sasse)等人也訪問台灣。去年,訪問台灣的參議員還包括德州共和黨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李伊(Mike Lee)、阿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伊利諾州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和愛達荷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雷波(Mike Crapo)等人。   外交決策大權 並非總統獨佔   除了他們代表的象徵意義,議員訪台對國會履行其外交政策職責也至關重要。掌控官方外交關係並不表示總統獨佔外交決策大權。這項職能的設計是府會共享。 現在,隨著國會在勞動節後進入緊湊的立法會期,我們將會看到它除了象徵意義和單純的監督施政之外,是否還有意願在維護其權力方面做得更多。 九月十四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將對《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展開最後審議,正如該法案的提案議員所描述的,這是美國對台政策一項姍姍來遲的「全面修訂」(comprehensive overhaul)。這項法案提出好幾項提升美台關係的必要措施。其中包括要求將美國實質駐台大使的頭銜由「處長」(Director)改為「代表」(Representative),而且任命案必須經由參議院同意;闡明美國將向台灣提供的武器類型;並基於軍備轉移的目的,將台灣定位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 或許最重要的是,該法案將美國政策圈當前正如火如荼的一場辯論推向高潮,這場辯論的主題是:應該優先向台灣提供哪些武器,以及美國是否應該為了快速交付而免費提供部分武器。 國會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參議院應該做的是審議《台灣政策法》,在議事廳開放修訂,並且按照既定程序持續推進,直到法案被送交總統簽署。問題在於,審議法案需要充足的辯論時間,但在外交政策議題上,時間永遠都很緊迫,尤其是在會期即將結束的時候。這也取決於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意願,因為行政部門將極力遊說他擱置法案。因此,如果這項法案有任何進展,可能是國會將其軍備相關條款(第二編)切割出來,納入每年都必須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中。 在此過程中,該法案的其他重要條款將被割捨。其中包括完整的一編(title),內容是一旦中國未來對台灣採取敵對行動,美國將對中方發動制裁。參議員蘇利文提出的「與台灣站在一起」(STAND with Taiwan)法案,目前已提交銀行委員會(Banking Committee)審議,該法案的內容雖然與此類似,方式卻更為嚴厲,更恰到好處。   嚇阻北京侵略 非僅軍事行動   北京當局需要知道美國回應侵略行為的完整手段,而不僅僅是可能的軍事行動。捨棄可以明確用來增強這種嚇阻的條款,僅承諾將其提交下屆國會審議,將是一大錯誤。對前一個所謂的「中國法案」(China bill)—最終被稱為「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plus)—的審議過程告訴我們,法案審議不僅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也無法保證國會有所作為,或是以最適切的方式採取行動。 國會,尤其是參議院,應該是對於美國的未來,包括外交政策在內,進行激烈辯論的場域。它在美國對台政策中發揮這項職能,再也恰當不過。在《台灣關係法》(TRA)通過四十多年後,國會現在可以證明自己有能力推動真正的重大改革,從而反制中國的侵略野心。如此一來,國會才能自我證明一個意義更重大的價值—它配得上美國開國元勳賦予它的外交政策權力。 (作者羅曼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前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北京當局需要知道美國回應侵略行為的完整手段,而不僅僅是可能的軍事行動。(圖取自U.S. 7th Fleet臉書)
羅曼 2022-09-04
《星期專論》台灣的真相

《星期專論》台灣的真相

美中關係的基礎,其實是一系列關於台灣的虛構謊言。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路透) 美中關係的基礎,其實是一系列關於台灣的虛構謊言。事實上,當前的美中關係之所以爭議不斷,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中國的咄咄逼人,正將這些精心構築的誆言詐語暴露在常識面前無所遁形。 台灣顯然是獨立的國家 讀者對這些虛構的說詞一定不陌生。在一九七○和一九八○年代,美國官員說,他們需要與北京聯手才能對抗蘇聯。外交官不能將台灣說成是一個「國家」,更別說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台灣顯然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種誣言讕語還融入美國的政策,變成「台灣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即使在台灣,也無從得知台灣人民想要的是什麼,直到一九九六年的總統大選。 冷戰結束後,對於台灣的想像轉而配合更廣泛的模糊戰略目標,即確保「全球穩定」。反過來,這種穩定性幫助美國取得在中國的商業機會。他們的假設是,在台灣議題上發表「錯誤」的言論會激怒北京,而北京會將怨氣發洩在美國企業身上。 這一切都讓外行的觀察家一直搞不清楚,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到底有何差別。這是故意的。如此一來,中國可以繼續聲稱美國堅持對台灣地位的立場,而我們美國人也可以否認事實並非如此。而且,即使那些局外旁觀者沒時間搞清楚箇中差異,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然而,時代正在改變。 美對台政策有戰略因素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去年十二月就台灣政策舉行聽證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事先準備的證詞中,美國國防部負責印度—太平洋地區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指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關鍵節點,支撐著美國的盟友和夥伴網絡,不僅對該地區的安全至關重要,對確保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大利益也不可或缺。」基於這些原因,以及台灣在主要海上交通線路中的優勢地位,他說這是美國對台政策背後的「戰略因素」(strategic reasons)。 瑞特納的聲明在美國的兩岸專家圈子裡吹皺一池春水。為什麼?因為他說了真話,而這是美中關係中長期不被容許的瞽言妄舉。 當然,這就是台灣為什麼在戰略上對美國很重要的原因。四十多年前的美中關係解凍已經達成目的。蘇聯已經崩潰。冷戰結束了。今天,中國在各個層面的蠻橫姿態,從阻止開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起源的相關資訊、對澳洲和立陶宛的貿易禁運,一直到在南海和南方印度邊境的蠶食鯨吞,導致談論台灣地位的字斟句酌,已經不像十年、十五年或三十年前這麼重要。 就連在中國的商業機會,也不再像過去那麼具有吸引力。習近平政權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不再奉行使中國發展成今天如此繁榮的經濟自由化政策。北京當局可能會繼續培育張牙舞爪的「國家隊」(national champions),但中國經濟的管理失當,已經促使外國企業開始關注多元化戰略。美國企業在國會山莊到地方議會的遊說團體,曾經對任何可能令中國政府難堪的政策戒慎恐懼,但現在肯定已經不像以前如此擔心動輒得咎。 絕不默許台灣和中國統一 瑞特納揭露的另一個現實—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杞人憂天者指控他意有所指—是美國絕對不會默許台灣和中國統一,即使是透過和平方式。是的,這是真的。北京當局一直都是這麼認為。 中國是為了從與美國的關係中獲利,才和美國合作。擊敗蘇聯、全球穩定和爭取外國投資,也達到他們的目的。至於美國,華盛頓對同意與中國統一的台灣敞開大門,因為美國知道台灣人民不會贊成統一。 軍機頻擾台 美重新評估中國政策 如果將前述立場正式且大聲地說出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勢將土崩瓦解。或許我們還沒有準備好這麼做。我們數十年來的中國政策一方面致力於維護和平,另一方面也確保台灣的自由與繁榮。然而,隨著中國每次對台灣施加新的威脅,一再出動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都在逼迫美國重新評估其中國政策。 如果武力還是保衛台灣的最終手段,外交場合的文字遊戲也將壽終正寢。畢竟,在美國軍隊為了確保兩岸分離而進行戰鬥的情況下,不可能還維持一個中國政策。隨著這種情況似乎愈來愈有可能發生,美國官員必須以更平鋪直敘的措辭來談論中國的威脅、台灣的地位,以及台灣對美國利益的價值。如果北京在台灣議題上不願改弦更張,瑞特納的誠實可能只是一個開端。 (作者羅曼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羅曼 2022-01-16
美國民主與中國政策

美國民主與中國政策

拜登已經表明,他在當選後將會「全面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Uighur Human Rights Policy Act),據此表達遵從國會對中國強硬的立場。(美聯社檔案照)   ◎羅曼(Walter Lohman) 兩年半前,在參議院通過布雷特.卡瓦諾(Bret Kavanaugh)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案之後, 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密契.麥康奈(Mitch McConnell)試圖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場極具爭議的政治鬥爭。「我們的民主並未因此而折損…我們在許多重要的事情上都有重大分歧。」他說。麥康奈還提到其他美國史上的艱困時期,包括一九六○年代有關民權的激烈爭論,他說美國最終還是站在「正確的地方」。 中國政策 兩黨有一致共識 對於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朋友來說,美國政治的這個脈絡至關重要。美國此刻正在經歷的政治動盪,並沒有多麼非比尋常。這是我們解決政治分歧的方式。政治立場之間的差距愈大,紛爭就愈嚴重。然而,在某個領域的歧見,即使是在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病,武漢肺炎)疫情管理這麼重大的問題上,也未必會導致其他領域的分歧,尤其是在外交政策方面。 事實上,儘管共和、民主兩黨在諸多議題上的立場南轅北轍,對於中國政策卻有一致共識。兩大黨的領袖都同意,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川普政府首次正式提出的戰略競爭時期,而且歷久彌新。 國會對中強硬立場 拜登遵從 倘若民主黨籍的前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今年十一月的大選中勝出,新政府或許會改變對中國的政策。拜登總統將會有他自己的對策。而且,當然也會包括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合作性的關係。例如,民主黨的環保支持者肯定會敦促他在氣候變遷問題上與北京合作。也就是說,就像在民主黨的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期一樣,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必須勉強自己與環保議題無關的中國利益妥協,例如南海問題。 然而,這種妥協是不是會像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在二○○九年二月訪問中國時,聲稱美國不會容許人權問題干擾美中關係的其他優先事項一樣?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也不必再舉行一次總統選舉,就可以料想得到拜登政府與北京當局的任何條件交換,都不可能行之久遠。 首先,國會就不可能認可這種交易。 拜登已經表明,他在當選後將會「全面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Uighur Human Rights Policy Act),據此表達遵從國會對中國強硬的立場。這兩項法案都是國會的倡議。還有更多類似的法案也即將成為正式法律,其中包括針對中國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除了制裁與香港正在進行的鎮壓行動有關的人員與實體,該法案還為國會提供了推翻總統給予豁免或終止制裁的機制。 諷刺的是,中國也不會容許這種條件交換。 戰狼不再掩飾 美方期許幻滅 美國對中政策的戰略轉變,幕後的推手正是北京當局自己。數十年來,中國的「戰狼」(wolf-warrior)外交官們一直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意圖。美國的外交政策主導者一度信以為真,其中最溫和的一方曾抱持希望,以為容許中國在南海的存在,中國就會尊重美國在自由航行方面的核心利益;以為向北京施壓即可迫使其遵守在香港維持「一國兩制」的法律義務,甚至鼓勵中國自身開展政治自由化進程。然而,讓這些期許幻滅的不是川普,而是中國共產黨。除非北京出現劃時代的政治變革,否則不論是誰擔任美國總統,中國的行為都將持續阻礙美中關係獲得任何有意義的改善。 至於貿易往來,我們恐怕難以預知未來的走向。從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到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拜登向來大力支持貿易自由化。他甚至表示,有意在重新談判後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另一方面,任何有意問鼎白宮寶座的政治人物,也不可能放棄爭取「鐵鏽帶」(rust belt) 關鍵的工會選票,只以擁抱「全球主義」(globalism)訴求選民支持,因為川普將在這個因為產業外移而沒落的地區,對拜登發動全面攻擊。無論如何,改變貿易模式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政治資本。 與此同時,即使拜登沒有採取行動撤銷課徵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或者沒有就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展開談判,我們也不必感到驚訝。 麥康奈參議員說的沒錯。仇恨在美國政治裡並不罕見。在「美國參議院」(The American Senate)這本書裡,作者尼爾.麥克尼爾(Neil MacNeil)和理查.A.貝克(Richard A. Baker)描述了發生在參議院的一件事,這件事涉及麥康奈高度推崇的「超級立法者」亨利.克萊(Henry Clay),「場面火爆到參議員們差點要大打出手」。作者指出,在十九世紀初期,參眾兩院議員「經常攜帶武器」,互相挑戰進行決鬥。 華府紛擾 無損對太平洋地區承諾 我們距離這種衝突的場面還很遠。但今天,特別是因為今年是大選年,美國正處於一種爭辯不休的氛圍之中。那些在台灣或其他地方關注美國政局的人應該知道,這並不表示美國對太平洋地區的承諾有任何減損。等到一切塵埃落定,美國對中國的政策還是會「站在正確的地方」。 (作者羅曼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羅曼 2020-07-12
《星期專論》重新審視美台關係

《星期專論》重新審視美台關係

川普政府不應在是否派員參加美國在台協會內湖新館落成典禮一事上故弄玄虛,應明確指派一名高階內閣官員出席,並承諾每年派遣這類層級官員訪台。(資料照)   ◎羅曼(Walter Lowman) 實彈射擊演習的聚焦效果無與倫比。上週中國在福建省沿岸舉行軍事演習,隨後又派遣兩架轟炸機繞行台灣東部外海,這類赤裸裸的威脅,提供了重新檢視美國如何處理美台關係的絕佳良機。 來自中國的威脅,讓過去一年的美台關係傳出許多好消息,最新一起是美國國務院批准行銷許可證,允許美國國防工業廠商參與台灣潛艦國造的相關規劃。然而,即便川普政府已採取正向作法,華府在處理美台關係時仍有一個涉及層面更為廣泛的概念性問題,囿限美台關係的可能發展。 目前僅從防禦層面看待台灣 那就是美國幾乎僅從防禦層面來看待台灣。 以去年底公布的最新《國家安全戰略》(NSS)為例,儘管友台人士樂見台灣受到的重視為二○○二年以來首見,惟其內容仍僅止於重申美國的一貫承諾,即提供台灣防禦所需,以及遏止脅迫。 美國幾乎僅將台灣視為其戰略的受益者,而非做出貢獻的一方。而且,正因為台灣受益於免遭中國狂熱追求的統一,華府的台灣政策也淪為中國政策的一部分。是故,美國對台灣的關注,無可避免地取決於中國對台策略的發展,以及美中關係的變化。例如,當中國威脅來勢洶洶時,美國國會對台灣的關注也隨之高漲,華府也更可能批准對台軍售。反之,若中方舉止得宜,也將鼓動美國府會的自滿情緒。 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漸增—勢將如此—與軍力擴張,這種特殊的政策制定模式終將失敗。具備戰略且正擘劃未來的一方—中國—將高奏凱歌。這當然對台灣不利,對美國同樣也沒好處。 那麼,該如何改變美國處理美台關係的概念,使其具有真正的戰略意義? 地緣政治穩定的「淨提供者」 首先,我們必須將台灣應有的貢獻,與台海兩岸關係區別看待。 台灣是地緣政治穩定的「淨提供者」(net provider)。 在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形容為「民主體制在全球範圍都受到攻擊和經歷退縮」, 以及北京當局對聲張其統治模式愈發自信的此刻,台灣藉由展現還有其他選擇,治理也不只是族群運作,為印度—太平洋地區保留了希望。民主問責制可提升穩定性,因為朝令夕改、盲動冒險與發動戰爭,都必須付出政治代價。透過開放的政治過程來凝聚共識,可以讓國際行為更有紀律。 台灣也是基於規則之秩序的淨提供者。台灣與鄰國有領土爭議,部分主權聲索大抵與北京當局共享。然而,遂行這些聲索而引發區域關切的,並非台灣的船艦與飛機。台灣恪守範圍廣泛的國際協議與組織規範,包括《核不擴散條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以及禁止人口販運的《巴勒摩議定書》等。台灣對南海島礁的主權聲索也悄悄改變立場,變得更符合國際習慣法(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與北京當局的立場更不一致。 最後是經濟面。台灣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員。就此而言,根據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台灣的經濟自由度在全球排名第十三,因而是推動貿易與投資自由流通的積極力量。 其次,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 善用這些有利條件,意味擴大美台官方接觸。台灣這個國家明明可做出諸多貢獻,美國卻對與之接觸縛手縛腳,令人不可思議。《台灣旅行法》對美國行政當局應增加並持續與台灣交流,提供許多構想;川普政府也不應在是否派員參加美國在台協會內湖新館落成典禮一事上故弄玄虛,指派一名高階內閣官員出席,並承諾每年派遣這類層級的官員訪台。美國能源部長與衛生暨公共服務(HHS)部長,尤其是適當人選。至於國務院,也該派遣至少是助理國務卿層級的官員訪台。 全力協助台灣參與國際事務 善用這些有利條件,也意味著針對美台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進行協商。難以置信的是,美國從未將此視為當務之急,尤其是在美國正欠缺有意願的雙邊條約夥伴的當下,台灣正是這類當然的選擇。 善用這些有利條件,還表示即便無法成為國際組織會員,也必須全力協助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就算因此危及美國與這些團體的其他成員、盟邦,以及亦敵亦友國家的關係,也在所不惜。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便是看似最可行的首個目標。 當然,善用這些有利條件也一如既往,包括提供台灣需要的武器,使其得以在自我防衛上發揮可能的最大效果。不過,這個問題不僅涉及軍購,也不光是美國單方面的責任。在美國方面,必須重新提出對台軍售的固定時間表,而且是與防衛台灣的整體規劃相符的時間表;台灣則必須承諾會在軍備需求上,做出合理與負責任的考量。 以上建議其實並無新意,但美台關係的問題不在於欠缺想法,而是意願—以落實構想所需的持續性活力來推動構想成真的意願。此等努力若隨中國的威嚇與籠絡而消長,這些構想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而使之能付諸實現的辦法,就是改變美國看待台灣的思維。 (作者羅曼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中心主任;國際新聞中心張沛元譯)
羅曼 2018-04-29
《星期專論》樂觀看待美台關係

《星期專論》樂觀看待美台關係

綜觀二○一七年,從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通電話,到華府擬定嶄新國家安全策略,帶給台灣前所未有的正面效應,實為台美關係變化不斷的一年。 這段期間好消息接二連三傳來,包括蔡英文過境美國得到妥善安排;美方核准新一批對台軍售;美國新年度國防授權法中,台灣角色獲得重視;及川普提名「友台派」薛瑞福出任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等。 美國總統川普訪北京獲得如皇帝般的盛宴款待 。(路透檔案照) 星期專論-羅曼 然而,引發憂慮的情況也一再發生,且無一不是牽扯到中國問題。例如,川普在質疑美國的一中政策上打退堂鼓,以及川普在佛州私人海湖莊園招待習近平,自己也在北京獲得如皇帝般的盛宴款待等。在台灣看來,華府與北京的一來一往,彷彿都可能犧牲台灣的利益。事實上,對於美中是否簽署「第四公報」,台灣方面似乎一直保持警戒,但「第四公報」從來就不在計畫內。如今,獲川普提名出任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的董雲裳,也被認為對北京方面的顧慮太過敏感,進而可能導致台灣在大國角力中退到次要位置。 美一中政策 不可能廢止 過去一年裡,觀察家們的心態在期盼和憂慮間來回擺盪,而我發現自己也在這兩端間摸索出其中的平衡點。在川蔡通話和川普推文質疑美國一中政策後,我試著要求我的台灣朋友克制他們心中那份期待,因為不論是宣之於口或實際為之,廢止一中政策都不可能成真。美國將與中國維持一種可以滿足美方需要的關係,這層關係永遠不會變得「良好」,但也不會完全脫離軌道。美國與眾不同的一中政策,正是確保此等狀態的方式之一。 同樣地,美國也不會背棄台灣,「台灣關係法」就是明證,川普和團隊沒想過破壞美方對台承諾。即使他們有意為之,這個議題的涉及面遠大於白宮、遠大於一位助理國務卿,我想她最多不過反映了國務院傳統上面對北京時的戒慎態度,更加不是川普發一則推特就能決定的事。事實上,這個議題的重大程度超越整個行政體系,美國國會也有話語權,況且,目前國會內親近台灣的議員,在處理台灣議題上活躍的程度,已有十多年不曾出現。 台灣人感到焦慮,是可以理解的。美國是台灣在全球唯一一個各方面都牽涉利益的國家,這讓台灣在相當程度上高度關注華府的風吹草動。我也察覺到,川普政府在執政初期,行事確實難以預料,而在國際關係方面,不可預測性確實有其用途,不一再向盟友做出相同允諾,以及台美沒有建立本來應當具備的溝通管道等,均是其中做法。正因為無法獲悉真正的訊息,台灣方面做出最壞打算也就無可厚非。 美台經濟互動 將有所進展 然而,把所有跡象羅列出來後,台灣方面理應可以懷抱希望迎接二○一八年,甚至更遠的將來。美方對台承諾不僅不會打折扣,還會進一步得到強化。這種情況自然不得北京歡心,卻與美方的外交承諾一致。我期待看到川普政府繼續突破國務院所設下的限制,拓寬與台灣交流的範圍。具體而言,我希望美對台軍售制定出確切的時程表,以滿足台灣最迫切的軍力需求,如戰鬥機和潛艦科技。此外,我也認為,美台經濟互動將會有所進展。美國希望以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取代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但目前並未獲得各國熱烈回響;倘若台灣採取主動,就有機會合作。 要成就上述事項,需要的不僅是滿腔熱血,還必須嚴肅處之。軍售方面,美方需要台灣在研擬作戰任務和預算需求上務實以對,這有賴更高層級的軍事交流和全新諮詢程序襄助。在經濟方面,台灣必須展現意願,去處理具爭議性的開放市場的問題。不僅如此,台灣還必須設法讓中國去承擔兩岸關係緊張的責任。一旦北京有理由將兩岸破局歸咎於台灣(北京迄今仍無法出此策),就會危及台美關係的進展。 在一一探究各個層面後,可知二○一七年是台美關係美好的一年,放眼未來,甚至還能更好。台美雙方身為夥伴,我們必須緊盯情勢演變,可能會發生讓我們有如吃下定心丸的事情,也可能會發生讓我們如坐針氈的事情,但我們始終都得保持警惕。我們都心知肚明,可以促使我們團結的人或事,遠比意圖分化我們的多更多。 讓我們維繫這樣的信念。 (作者羅曼為美國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中心主任;國際新聞中心編譯孫宇青譯)
羅曼 201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