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打選戰 中國打經濟戰

 

中國國台辦日前宣布自二○一六年一月一日起,將進一步放寬台灣人在中國設立個體工商戶的行業領域、地域範圍及經營條件。

雖然距離明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只剩一個月,但由於三組候選人之間領先及落後的差距相當懸殊,如此小規模的「惠台」政策,與其說可能會對選情造成影響,倒不如說北京已開始在政策面提早因應選舉結果,即便政黨再度輪替,北京仍會持續強化兩岸經貿互動。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第一,中國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幾乎已確定「保七」無望,顯示其經濟轉型正進入瓶頸階段,生產的主要模式難以順利從出口導向、污染嚴重的二級產業,過渡到內需驅動、高附加價值的三級產業。台灣豐富的服務業經驗卻可能因為大量西進,成為為中國作嫁的外來推手。

第二,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後,人民幣應可自由兌換的壓力上升,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腳步,明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勢普遍看跌,導致中國自今年上半年以來,已出現大量資金外流的情形,選在此時擴大對台資開放,是否有請君入甕的目的,令人存疑。

總結而言,中國過去曾利用台灣製造業的人才與資金,快速縮短工業化的學習曲線,不僅成為世界工廠,更打造出讓台灣如今備感壓力的「紅色供應鏈」。這次對個體工商戶的擴大放寬,也只是磁吸台灣服務業經驗的更進一步。面對中國的步步進逼,台灣沒有繼續視而不見的本錢。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