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國民黨主席只能順從洪秀柱的「一中」符咒?

國民黨主席將於10月18日進行投票改選,近期卻有消息不斷傳出,稱前主席洪秀柱力挺的候選人可能是主張兩岸保持現狀的某某某。

對此,洪秀柱發布聲明,強調自己並沒有支持任何特定人選,呼籲民眾及媒體不要被不實訊息誤導。「迄今我並沒有支持任何特定人選」她坦言,自己的立場一向清楚,凡是堅守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謀求兩岸統一」理念的人選,她都樂見其成。

天啊!日前才參加中國抗戰80週年93大閱兵被國台辦「高度讚賞」的她,所講的話不是跟國台辦講的一模一樣嗎?看來幾位黨主席候選人也是這種說法,難道18日選出的新任黨主席也要堅守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謀求兩岸統一」理念嗎?馬英九和幾位前任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以及「兩岸分治保持現狀」說法那裡去了?怎麼辦呢?如果202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會把台灣帶往什麼方向?危機重重嗎?

這些疑問觸及到許多台灣當前最敏感與關鍵的政治議題,現在分幾個面向,清楚且直接的討論提出的問題與擔憂:

一、洪秀柱與「國台辦口徑一致」的現象:巧合嗎?

「她所講的話不是跟國台辦講的一模一樣嗎?」  

這其實並不是巧合,而是一貫立場。  

洪秀柱長期以來的兩岸立場就是:  

堅守九二共識  

主張「兩岸同屬一中」、逐步朝向統一  

這種說法與中共對台政策的基本論述高度一致,所以國台辦「高度讚賞」她,是完全可以預期的。她過去也曾因為「一中同表」論點,在黨內造成強烈爭議。  

洪秀柱的發言並不是失言,而是清楚傳遞她的政治信念,與北京官方對台政策的邏輯是一致的。 二、這屆國民黨主席選舉,是否真的只剩「統派」選項?

「難道18日選出的新任黨主席也要堅守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謀求統一』理念嗎?」  這要視候選人而定,但目前國民黨黨內主流仍是傾向維持「九二共識」的路線。只是——  國民黨內部的九二共識立場分為兩類:

分類:

硬派統一派:強調「兩岸同屬一中,謀求統一」,代表人物洪秀柱、部分深藍人士

模糊溫和派:認同九二共識,但強調「中華民國存在」或「不統不獨不武」,代表人物馬英九、朱立倫、連戰等 但不論是誰當選,如果最終路線還是以「九二共識」為基本盤,將會對主張台灣主體性或本土意識較強的選民產生排斥效應。  

三、馬英九時代的「不統不獨不武」去哪了? 馬英九其實仍然堅持「不統不獨不武」。他近期公開發言也強調「中華民國主權存在」、「維持現狀才是最務實的路線」。但這種說法在當前的國民黨內,已不再是唯一主流聲音,尤其在深藍或統派壓力下,部分候選人會選擇回歸更保守的九二共識論述,以鞏固黨內基本盤。  

四、如果2028國民黨重返執政,會發生什麼事?台灣真的會面臨統一壓力嗎? 這是問題裡最核心也最令人憂心的部分。  

國民黨若重返執政,實際風險在於兩岸政策可能出現這些變化: 恢復或加強與中共的官方交流與協議  如兩岸協商、經濟協定重啟、教育/醫療合作等。  

政治語言上的「降低主權聲量」  

更少使用「台灣」、「主權獨立」等語言,改用「中華民國」、「兩岸同屬一中」。  

國際外交空間可能受限  若為了改善兩岸關係而「自我約束」對外關係,恐將影響台灣在國際上的主體性。  統一論述進一步合法化  即便短期不會推動統一,但一旦「統一」被視為合理政治目標,將對台灣內部共識造成撕裂。  

五、危機重重?還是過度擔憂?

這要看你的立場:  如果你支持台灣主體性、自由民主、反對一國兩制,

那麼:  國民黨重返執政後的兩岸路線,的確可能讓台灣面臨更高政治風險與壓力。  

但如果你認為和平優先、經濟合作、降低衝突才是重點,

那麼:  部分國民黨政策可能看來「務實」,但必須警惕「和平」不應以「犧牲主權」為代價。  總結與面對擔憂: 這其實就是2024選民選擇賴清德、而非國民黨或民眾黨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意已表達過對「九二共識」與「模糊統一」立場的疑慮。

但要避免2028出現類似危機,除了關注政治人物表態外,更重要的是:  強化公民社會的監督意識

< 資料來源:鯨魚網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