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房地合一 將採分離課稅、分年扣除

房地合一 將採分離課稅、分年扣除

 〔記者鄭琪芳、邱柏勝/台北報導〕財政部今將首度向立院財委會報告「房地合一稅制規劃情形」,擬採「分離課稅」,但自用住宅1戶免稅,並設排富門檻;長期持有則依年數訂定扣除率,最高扣除75%。另外,土增稅將維持,但採「稅基減除」,避免重複課稅;不動產奢侈稅則將同步停徵。房地合一稅制擬採「分離課稅」,但自用住宅一戶免稅,並設排富門檻。(資料照)財政部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徵所得稅」,今年7、8月舉辦2場座談會後,規劃方案逐漸成形,確定將採取「分離課稅」,亦即房地交易所得不併入所得總額課稅,而是分開計稅,再合併申報所得稅,至於稅率初步擬採「分級課稅」。不過,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只有1戶自用住宅,將享有免稅優惠,但設定「排富門檻」,房地價值在一定金額或一定面積以下,才能適用免稅優惠,避免遭質疑「圖利富人」。至於「排富門檻」多少,還要進一步評估。此外,長期持有減徵優惠將參考南韓等國作法,採分年扣除率,依持有年數享有不同的扣除率,持有期限愈長,減徵愈多,最高可扣除75%。據了解,財政部認為,長期持有減徵優惠若訂得太死,例如持有10年可減徵,持有9年10個月就不能減徵,將影響公平性,因此決定訂定分年扣除率。土增稅採稅基減除至於土增稅重複課稅的部分,將採「稅基減除」,亦即土地漲價總額全部從所得稅的稅基中減除,例如出售房地獲利1000萬元,土地漲價總數額(以公告現值計算)200萬元,即可減除200萬元,以獲利800萬元計算稅額。財政部官員表示,原本預計年底將「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方案提報行政院,但因相關方案尚未完成,且立院會期即將結束,明年度總預算仍未完成審查,本會期應以預算審查為主,擬延至明年初再將「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方案送交行政院。另外,金管會今天也將向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其書面報告指出,2011年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偏高的控管銀行共17家,2012年降為11家,2013年降至9家,2014年再降至7家,預計年底將僅剩2、3家。而上述17家控管銀行,10月底不動產貸款較2010年減少471億元。相關新聞〈新聞辭典〉房地合一稅制
鄭琪芳、邱柏勝 2014-12-08
滬港通三天急凍 被譏幽靈列車

滬港通三天急凍 被譏幽靈列車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滬港通」資金行情急退,國際投資人透過香港購買上海A股,從週一達到最高額一三○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到週三跌至二十六億元,買盤較首日大減八成;而中國投資人購買港股更用不到每日限額的三%,買氣急凍和股市下挫情況,被里昂證券譏為開通「幽靈列車」。滬港通第3天,透過香港買上海A股金額,由130億元人民幣,遽縮到26億元人民幣。(彭博)滬港通週一上路後,無力拉抬上海A股低迷行情,週三上海綜合指數收跌○.二%,已連跌五個交易日,交易量較三十天平均值低二十%;香港恆生指數則收挫○.七%,創三年來最大的三日跌幅,香港交易所股價累計慘跌七.一%,中資企業在香港掛牌的恆生國企指數累挫三.五%。「滬港通」是指上海和香港交易所透過技術連接,讓兩地投資人經由當地券商購買對方股票,涵蓋北向「滬股通」和南向「港股通」,每日額度分別為一三○億、一○五億元,總額度為三千億及二五○○億元。迄週三上海、香港股市收盤,「滬股通」淨買入為二十六億元,較週二的四十八億元,驟減四十六%;「港股通」淨買入則大減六十八%,從週二的七.八億元跌至二.五三億元。對滬港通交易次日買氣就退潮,香港的里昂證券把它稱為「幽靈列車」,暗喻就像二○○七年允許中國投資人購買港股的「港股直通車」,雖一度帶動港股大漲,最後計畫仍慘遭廢止。
楊芙宜 2014-11-20
風光不再 韓國企業紛紛撤離中國

風光不再 韓國企業紛紛撤離中國

 2014-11-16  18:38〔本報訊〕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和韓國進出口銀行在今(16)日公布了資料,指出韓國企業近年來紛紛撤離中國市場,且在中國新設法人的韓企數量從2006年的2294家一路下降,截至今年上半年,只剩下368家而已。韓企近年來紛紛撤離中國,外界分析,是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上中國取消對外企的優惠政策所致。圖為中國寧波市的E-MART分店。(圖擷取自網路)根據《韓聯社》的報導,中國山東是韓企最先進入、投資最大的地區,最高峰時,光是在山東的韓企就超過1萬家,但是近年來風光不再,根據KOTRA提供的資料顯示,現今山東省的韓企每年平均減少500家,多數韓企都遷移到越南或是緬甸。而韓國大企業在中國的業績也不太理想,例如在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連鎖超市E-MART,去年在中國虧損了530億韓元(約14.21億新台幣),今年第一季則是虧損了225億韓元(約6.2億新台幣)。除了E-MART以外,樂天集團旗下的連鎖店,也面臨同樣的狀況。不過除韓國企業以外,日本企業也是一樣,在2005年時,山東省的日本企業將近2千家,但現在只剩1千家左右,衰退的程度非常的快。專家分析,大批韓企撤離中國市場的基本的原因是勞動力成本上升,讓企業獲利下降,但最直接的因素則是中國政府陸續取消對外國企業的優惠政策,雖然大企業因規模較大尚可應付,但中小企業很快的就瀕臨倒閉,最終不得不敗退出中國市場。
自由時報 2014-11-17
中國大媽淘金慘敗 帳面虧損600億

中國大媽淘金慘敗 帳面虧損600億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國際金價跌至四年半低點,近日於每英兩一一五○美元附近震盪,去年四月約在一三五○美元大舉搶進三百公噸黃金的「中國大媽」,如今帳面虧損已逾十九億美元,相當於六百億台幣。黃金黃金搶進三百公噸黃金住套房中國大媽搶金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現在不敢再鐵齒。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統計,中國今年第三季實體黃金需求一八二.七公噸,與去年同期二九一.二公噸相較大幅衰退三十七%。相較於中國大媽盲目搶金,台灣大媽則明顯理性許多,第三季實金需求一.九公噸,僅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三%。去年四月國際金市遭遇三十年來最大空襲,金價自一六○○美元下殺,四月中曾下探一三二○美元低點,當時中國大媽半路殺出,號稱十天內掃金三百公噸,硬是把金價拉抬至一四○○美元之上。「對著金鋪展示櫃手一指,然後說全要了」,讓中國大媽一夕成名,《華爾街日報》甚至為這些購買黃金的中國中年女性創出一個「Dama」(大媽的拼音)的英文詞彙加以形容。中國鄉民跟著吹噓:「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不過,中國大媽沒有高興多久,金價再度下殺,分析師形容:「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與義和團高喊『刀槍不入』衝入洋槍、洋砲一樣,無疑是送死。」金價最近跌至四年半低點,於一一五○美元附近震盪,中國大媽去年四月搶進三百公噸黃金,成本約一三五○美元,目前帳面虧損已超過十九億美元。金市空頭氣燄高張,近期不少機構法人預測金價將跌至一千美元大關,其中荷蘭銀行甚至大砍二○一五年底預估值至八百美元,意味著中國大媽在可預見的未來恐難以翻身。荷蘭銀行分析師以「掉下來的刀子千萬別接」形容,認為金價還有得跌,主因一旦美國聯準會(Fed)改變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態度,將帶動美元指數延續升值走勢,加上金價走低,引發投資人持續贖回黃金ETF部位。
盧冠誠 2014-11-16
韓省多少關稅 經部又出包

韓省多少關稅 經部又出包

 韓較台每年省40億美元出口成本?〔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再度重申中韓FTA對產業衝擊「並非過慮」,但繼日前衝擊數字鬧「三包」以後,又再度出現誇大數字烏龍。未考量台韓出口規模 疑灌水11億美元經濟部引述韓聯社報導,中韓FTA生效後韓國每年可節省約五十四.四億美元關稅,考量台、韓出口重疊度七成,推估未來每年韓國將較台灣節省四十億美元出口成本,對我出口中國競爭力造成嚴重威脅;但直接以韓國五十四.四億美元乘以七成,且無條件進位,未考慮台、韓出口中國規模根本不一樣,立刻被在場媒體指正,經濟部才改口「僅供參考用」。經濟部中韓FTA衝擊數據頻出包經濟部昨再度大動作重申中韓FTA威脅,並引述韓國官方發布新聞摘要,強調中韓FTA簽署後「中國市場可望轉型為韓企的『第二內需市場』」;但換算台、韓出口中國成本差距又搞烏龍,當場被媒體打臉,質疑灌水。其實,若以近三年中國海關進口平均值比較,韓國為一七一四億美元、台灣為一三七九億美元,兩者相差達廿四%;若以經濟部算法,韓國每年可較台灣多省下的關稅僅廿九億美元,與經濟部宣稱的四十億美元,相差十一億美元。
黃佩君 2014-11-14
ECFA無效 我在中國市佔一路退

ECFA無效 我在中國市佔一路退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馬政府一再宣稱中韓FTA對台灣衝擊大,須加速ECFA貨貿協議談判。不過,根據統計,二○一一年ECFA早收清單生效後,台灣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場佔有率呈下滑趨勢,二○○七年市佔率十.六%,二○一一年降至七.二%,今年一至八月為七.六%,且排名由第三降至第四,ECFA效益令人質疑。我國在中國進口市場佔有率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今年一至八月中國進口市場佔有率,以南韓九.三%最高;日本八.三%居次;美國七.九%第三;台灣則以七.六%退居第四名,並較去年同期減少○.七個百分點,是中國前六大進口國中,唯一市佔率下滑者。美、澳未簽FTA 在中市佔反增加此外,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二○○七年我國在中國進口市場佔有率還有十.六%,二○○八年降至九.一%,二○一一年更降至七.二%,二○一三年雖回升至八%,但今年一至八月又降至七.六%。若以今年前八月與二○○七年相較,韓國、日本及台灣在中國市佔率分別下滑一.六、五.七及三個百分點;美國則小幅上升,且排名超越台灣躍居第三;澳洲更增加逾二個百分點。但美、澳都尚未與中國簽署FTA,在中國市佔率卻增加;簽了ECFA的台灣,市佔率反而下滑。馬吹減稅效益 達成率不到六%另外,經濟部國貿局估計,自二○一一年至二○一四年九月,ECFA早收清單估計減免關稅金額二十億美元,換算平均一年減免五.三億美元,與當初馬政府宣稱的一年九十億美元有極大落差,達成率不到六%。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台灣企業不斷外移中國,本來只是下游過去,後來中、上游跟著過去,原本自台灣出口的中間財減少;加上近幾年中國大力扶植本地產業,包括石化、面板、太陽能、工具機等,都是中國推動「進口替代」的重點項目;因此,就算簽了ECFA,台灣出口也不會轉好。林向愷指出,國內產業移往海外生產後,只一味追求降低成本,不會提升技術,也沒有轉型壓力,因此技術優勢愈來愈弱,產品競爭力降低,這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問題所在;但馬政府只會歸咎於我們沒簽FTA,以中韓FTA來要脅讓服貿過關、加速貨貿談判,卻不談簽ECFA後台灣投資中國屢創新高的問題。
鄭琪芳 2014-11-14
外資打臉馬政府:誇大中韓FTA衝擊

外資打臉馬政府:誇大中韓FTA衝擊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馬政府恐嚇全民,誇大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將衝擊台灣產業達數千億元,昨遭外資打臉。麥格里證券最新法人報告指出,市場的擔憂是過慮,中韓FTA的衝擊不如想像中大;麥格里拿已生效的美韓FTA、韓歐盟FTA為例,台灣出口這兩大市場市占率不減反增,並未兵敗如山倒。麥格里證券報告打臉馬政府!麥格里舉已生效的美韓FTA、韓歐盟FTA為例,指中韓FTA的衝擊不如想像中大,分析ECFA的貨貿協議解禁中國鋼品,才會對台灣上游鋼鐵業不利。(資料照)麥格里證券 酸15K誇張對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日前稱,中韓零關稅是非常嚴重的事,「以後年輕人月薪不是二十二K,可能剩十五K!甚至連台灣石化業也會完蛋!」麥格里報告也暗酸這說法誇大其詞。報告指出,中韓FTA對台灣石化產業的衝擊稍高,若韓廠比台廠多享受六.五%的關稅優惠,將使台廠淨利減少五到十%;但台灣部分石化業已佈局中國,且部分品項是透過下游客戶再出口,能享受退稅,加上不少塑化上游產品,早在ECFA時關稅已降至零,衝擊也沒那麼大。美歐為例 台灣市占反增麥格里以二○一二年生效的美韓FTA為例,說明對台衝擊並不大(insignificant impact)。麥格里指出,台灣在美國的出口市占率從二○一三年一.六七%,增至今年前九月的一.七四%;韓國對美出口市占率則從二.七五%增至二.九三%,韓國固然有受惠,台灣也沒因美韓FTA而退步。同樣地,韓歐盟FTA在二○一一年七月生效,但台灣對歐盟出口市占率不減反增,從二○一二年的一.二六%增至二○一三年的一.三一%;應該受惠的韓國,則僅從二.一二%微增到二.一三%。紡織沒影響 工具機有限從個別產業來看,報告指出,台灣紡織廠不少已高質化,在台灣的生產比重不到五%,且終端需求主要來自美國而非中國,因此紡織業「沒有衝擊(no impact)」。工具機的衝擊也「有限(limited)」,因台廠已在價值鏈向上提升,「客戶不會為了十%的價差而犧牲品質」。反倒是鋼鐵業,麥格里分析,ECFA的貨貿協議才會對台灣上游鋼廠如中鋼、豐興、東鋼不利;因貨貿將移除限制中國鋼品進口等非關稅障礙,會導致中國過剩鋼品大量銷台。麥格里認為,雖然中韓FTA同意在二十年內對九成以上(以數量計)貨品降低關稅,不過韓國立即享受零關稅的,以出口數量計僅兩成,以出口金額計為四十四%;韓國最強的汽車業,被永久排除在中韓FTA外,面板則是排除十年。這顯示中韓FTA對韓國經濟和股市,短期沒有實質效益,因為未來十年降稅的範圍很有限。
羅倩宜 2014-11-13
三國貨幣大戰 台幣超車重貶1.11角

三國貨幣大戰 台幣超車重貶1.11角

 〔記者盧冠誠、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日本、南韓匯率戰爭打得火熱,台灣昨正式加入戰局,中央銀行昨急踩油門超車成功,尾盤狠踹一「角」,讓新台幣終場重貶一.一一角,以三十.七一六元兌一美元作收,收在近四年低點,雖無法跟日圓七年低位相比,但領先韓元的十四個月低點,下週台、日、韓三國貨幣戰爭瀰漫濃濃煙硝味。三國匯率走勢央行尾盤狠踹一「角」 出口商進補日本央行上週五意外宣布擴大量化寬鬆(QE),亞洲貨幣競貶再起。分析師認為,南韓、台灣和日本在出口上的競爭最激烈,日圓急貶下韓元、台幣相對最受傷,恐引發兩國官方進場干預,使韓元、台幣繼續走貶,印尼盾、印度盧布則隨著熱錢湧入,將雙雙走升。日圓兌美元繼前日盤中貶破一一五日圓關卡後,週五亞洲下午盤仍挫低,維持在七年低點的一一五.三七日圓兌一美元;韓元兌美元在首爾收貶○.九%、至一○九三.七韓元兌一美元;中國央行週五則把人民幣中間價下調○.○六%、至兩個月低點的六.一六○二元,自日本央行上週加碼量化寬鬆後,累計跌幅達○.二三%。匯銀主管認為,下半年以來,新台幣貶勢明顯落後日圓、韓元,但經過昨日重貶後,透露央行不求戰也不畏戰的決心。「立冬總是要給出口商進進補!」外匯交易員則笑說,近期出口商抱怨新台幣貶輸的聲浪越來越大,老大(央行)乾脆選在立冬為這些大老闆準備一鍋薑母鴨;新台幣直接創下近四年新低價位,領先韓元的一年多,剛好也可以堵住出口商的嘴,暗示央行已經「聽到了」。匯銀主管指出,若以下半年至今比較,日圓、韓元、新台幣對美元貶幅分別為十二.○五%、七.四九%、二.六一%,隨著國內物價展望可控,以及國際油價重挫,不排除新台幣將展開補貶行情。「關鍵還是看韓元!」匯銀主管說,台灣與南韓的市場和產品很類似,兩國匯率變化,對產業競爭將帶來一定程度衝擊,若韓元下週貶勢不止,新台幣跟進機率大增,上看三十一元大關。
盧冠誠、楊芙宜 2014-11-08
國人搶日圓 一週換百億台幣

國人搶日圓 一週換百億台幣

 各大行庫 一早就擠滿人潮〔記者盧冠誠、李靚慧/台北報導〕日圓持續貶值,全民瘋狂搶購日圓,各大行庫一早就擠滿換匯人潮,少則二十萬日圓、多則超過百萬日圓。市場估計,過去一週,全體銀行已售出逾三七五億日圓,相當於一百億台幣。日圓急貶,各大行庫外匯櫃台昨一早就出現搶購日圓現鈔的民眾;若換算日圓對台幣匯率,3年來日圓對台幣已重貶逾30%。(彭博資料照)昨天日圓早盤一度貶破一一五日圓兌一美元大關,日圓劇烈波動,台灣銀行牌告匯價換到手軟,七個小時內更新超過百盤,最優惠匯價出現在上午十一點四十三分,現鈔賣出價為○.二六七八元兌一日圓,等於換一萬日圓只要二六七八台幣,為七年多來首見;且此匯價只出現短短七十二秒,讓「黃金七十二秒你搶到了嗎?」成為熱門話題。像買菜 出手動輒百萬日圓「買日圓就像到菜市場買菜一樣!」一位大型公股行庫外匯櫃員說,這幾天買日圓的客戶有三分之二是準備赴日觀光,這些台灣大媽們一次多買二十萬至三十萬日圓,甚至有人買到一百萬至二百萬日圓。一位大媽告訴行員說:「三年前一盒八四○日圓的『薯條三兄弟』要花三三六元,現在只要二二四元,可省一百多元,現在去日本玩真的很划算!」日圓昨對新台幣交叉匯率最低來到三.七五日圓兌一台幣,若與二○一一年十月波段高點二.五日圓兌一台幣相比,三年來日圓對新台幣已重貶逾三十%。台銀表示,近期日圓現鈔賣出量為平常的五至六倍,但庫存充足,足供匯兌。「台灣大媽」搶買日圓也引起中央銀行關注,央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指出,各銀行都說可以全力供應日圓現鈔,並緊急向美國銀行(BOA)、新加坡大華銀行進口。日擴大寬鬆 搶買未必划算據了解,上週五至今,台銀平均每天日圓現鈔賣出量超過十五億日圓;市場人士推估,若以台銀外幣現鈔市佔率可達二十%計算,整體銀行業過去一週已賣出三七五億日圓,相當於一百億台幣。全民瘋搶日圓,銀行業者提醒,在日本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擴大下,預料日圓貶勢將延續頗長時間,國人此時搶買日圓,可能隔天又貶,不一定划算;建議赴日旅遊可用日圓現鈔搭配海外刷卡手續費較優惠的信用卡,才是聰明選擇。
盧冠誠、李靚慧 2014-11-07
彭淮南:頂新空手回台 第一筆資金從TDR來

彭淮南:頂新空手回台 第一筆資金從TDR來

 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表示,頂新集團在成為中國最大台資企業後回台發展,並無帶回任何資金,第一筆錢就是發行臺灣存託憑證。(記者廖振輝攝)2014-10-29  14:35〔本報訊〕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今天表示,頂新集團在成為中國最大台資企業後回台發展,並無帶回任何資金,第一筆錢就是發行臺灣存託憑證(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TDR)。頂新發行TDR共募得高達新台幣170億元的資金後,這170億元後來被頂新用來炒作房地產。(記者方賓照攝)彭淮南今日表示,台商返鄉,歡迎增加在台的投資、提高就業機會以及增加國民所得;然而,有些台商回台,大部分都在投資房地產,這就不是很理想的事。據悉,2009年頂新憑藉著發行康師傅台灣存託憑證(TDR)而回台上市,業界盛傳,大股東為賺台灣人的錢,先拉抬康師傅香港股價,再回台發行TDR,使發行價更漂亮。頂新發行TDR共募得高達新台幣170億元的資金後,又把股權拿去抵押,部分資再匯到國外,北美智權報總編輯徐嶔煌日前指出,這170億元後來被頂新用來炒作房地產。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頂新魏家目前已曝光的豪宅,至少就有25戶。相關新聞五年前風光入主101 頂新經營權今恐不保頂新疑另起爐灶? 杜紫軍:正在查證頂新魏家退出101董事會 許勝雄:是好事魏應交辭101副董 關鍵兩小時
自由時報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