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林靜儀)
林靜儀相關文章
陰性報告不是護身符
昨天搭高鐵聽到一個乘客講電話說「因為我住萬華附近,公司說篩檢陰性才能上班」。 聽了有點憂心。 其實如果不放心,就是請他在家工作二週。 去群聚採檢不是比較安全的做法,而 #陰性報告不是護身符! 拿到陰性報告之後趴趴走,如果是偽陰性,更糟!(機師好幾例也是陰性報告之後才確診卻已經傳染家人) 在新聞也看到被採訪的民眾說「我就想說篩檢一下比較安心」 篩檢不是要安心用的啊啊啊啊啊,拜託落實隔離才是重點!拿一張陰性報告不是護身符, #戴好口罩不群聚 才是! 下載 #台灣社交距離app 每天都會傳訊息告訴你有沒有跟確診者近距離接觸的資訊啊
林靜儀
2021-05-16
成為阻斷傳播鏈的關鍵角色
還是一樣的提醒。 你沒有去那幾個確診者的工作地點,你也沒去他們家,你也不會不戴口罩到有確診個案的醫院去用手亂摸再伸進嘴巴或鼻孔,那你就沒什麼好恐慌。 如果你四月底五月初到處跑而且不確定有沒有全程戴好口罩,心裡有點毛毛的,但是有沒有被通知匡列,那麼,請你成為阻斷傳播鏈的那個關鍵角色,最近不要群聚,出門和上班時戴好口罩,隨時用酒精噴噴自己的雙手,可以暫時不去拜訪的家人就先LINE 幾張照片問安,順便請家人不要轉傳非指揮中心來的假消息。 不用急著搶買物資,你減少到處亂跑絕對比排隊3小時抱回5串衛生紙安全。 至於有什麼謠傳「某醫院一小時確診4、50個醫護」,你是以為他們揪團去哪裡進行特殊人與人接觸嗎? 對了,遠離那些傳假消息給你的朋友,他們絕對是判斷力極差的豬隊友。 再次提醒: 不會因為感染者「曾經去過哪」你就被感染,除非你跟他們坐在一起沒戴口罩口沫橫飛 (但是若如此你早就被匡列戳鼻孔了) 再一次證明什麼「蓋牌」根本不可能,一個境外與國內之間的破口,就可以這樣爆出疫情 很多醫院幾乎已經全面篩檢發燒病患一輪了,不用在那邊猜想什麼醫院隱匿 之前衛福部找到機師群聚染疫的那個就是「機師專案」回溯的 #全面檢測,現在萬華群聚或是遊藝場群聚的也是匡列之後的 #高風險群檢測,不要再想像什麼得來速普篩有多厲害,那個浪費錢然後還把檢查完的人放回社區是有比較好膩
林靜儀
2021-05-14
沒有爆發疫情,只能說天佑台灣!
我只問三件事: 1. 醫院是否知道衛生局安排前來「檢查」的是「無症狀的隔離中」個案? 2. 地方主管機關是明知隔離控管中的個案「自行離開隔離處所前往醫院」嗎? 3. 醫院如果明知是「無症狀隔離者」,公費採檢費用是如何申報的? 你們這樣是視民眾健康及醫療人員權益為何物! 如果今天彰化縣政府和民眾提供的資料為真,彰化縣政府使隔離民眾違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振興紓困特別條例,帳算誰的!? 這樣「超前部署」搞了四個月,台灣沒有爆發疫情,只能說天佑台灣!
林靜儀
2020-08-19
衛福部寄來的發言逐字稿
現在是6月14日凌晨0:36分。 我收到衛福部寄來的6月13日下午約莫四點時我的發言逐字稿。 今天開會時部長承諾會給大家的發言逐字稿。 你可以對政治人物有偏見、我也對某些部會做事不甚滿意,但是我們都不要忽略在政府中辛苦付出、維持國家運作的工作者。 謝謝衛福部同仁。我講話速度特快,這份逐字稿辛苦你們了。 還在帶風向把陳時中部長塑造成與醫界為敵、故意要摸頭、要隱瞞什麼的人,你們請適可而止。 我很高興我能參與這一次的溝通。
林靜儀
2020-06-14
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 環保署沒能力講清楚嗎
手搖茶店多數沒有內部座位,民眾是購買後回自己家或是工作地點喝,這部分在目前的政策規劃上,完全、一根吸管都沒有禁止使用。 簡單講,「內用的飲料,店家必須提供可重複使用或是生物可分解材質的吸管」,這句話有那麼難講出來、那麼難讓民眾懂嗎?
林靜儀
2018-06-13
政客 子宮 荷爾蒙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維護女孩受教權的十六歲巴基斯坦女學生馬拉拉,冰島十七歲少女發起全球解放乳頭(free the nipple)爭取身體權的運動,台灣太陽花學運參與者一半是女性、主要決策成員也有女性,今年的反課綱運動女學生王品蓁思慮清晰、表達流暢,讓人驚艷。現在是這樣的一個時代。 在二○一二年美國國際志工行動協會(InterAction)年會上,特別有一場針對性別與青年參與的討論,會議中認為「現在年輕女性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參與狀況,多數女性都受了良好的教育、具備充沛的潛力,準備向這個世界貢獻她們的能力。」 現在是這樣的一個時代,不是停留在「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一九九二年「純情青春夢」歌詞)而已,是女性有充分的自信、能力和思考,越來越多台灣女性在意的是獨立自主,而不是「養我」、「娶我」;她們爭取資源和運用智慧,正在決定自己和國家的未來。 九月份親民黨的網路新聞台臉書才因為「單身女子怎會了解家庭需要?」挨轟,接著換國民黨朱主席在廣播中影射「單身者不了解家庭價值」;上星期宋主席又來一句「如果原住民生的孩子夠多,我早就當選了!」把原住民女性的子宮看成票倉;朱立倫訪台中,再來一個「顏清標讚朱立倫:年輕又帥,女性票就拿幾百萬。」其實,日前朱立倫說出「下輩子別嫁我」試圖表現溫情,我倒沒看到有多少女生覺得感動,反而很多女生的評論是:「幹嘛下輩子,這輩子就可以不要你啦。」 看到這些政治人物對於女性,尤其單身女性,那不知從何而來的歧視與敵意,還有對於女性選民只有子宮和荷爾蒙作祟的假設,我真的要說,如果你們眼中看到的女性就是這樣子,那我只能鼓勵佔台灣一半選票數的女性們,用投票行為讓這些男人們看看,我們用腦子思考、我們沒那麼好哄,我們受夠了你們這樣看待女性!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
林靜儀
2015-10-24
性騷擾與性別地位的關係
對於陳為廷的性騷擾案底大家討論已經非常多,我的想法是,不論用什麼理由來談,他的行為都是錯的;但是他面對檢視勇敢承認、且當初學校積極處理並給予輔導,是值得肯定的事。另外再談一下對於性騷擾的一個想法。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林靜儀認為,性騷擾並不只是生理性別的問題,是權力結構不對等的問題。(資料照,記者李欣芳攝)我在醫院講性別議題的時候常會需要提醒同學,性騷擾並不只是生理性別的問題,是權力結構不對等的問題。我們常常在談論性騷擾議題的時候,先假設男性是潛在的加害者,女性是潛在的受害者;這個現象不能用生理上的強弱來解釋,而是社會的強弱勢問題;也就是說,當社會沒能夠讓女性是相對強勢或是至少相對平等的時候,權力結構之下女性就成了潛在的受害者。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去檢視社會上存在的女性相對弱勢,以及文化上在女性的性存在偷窺與道德批判的時候,性騷擾案件就很難跳脫男傷害女的現實;而這對女性持續弱勢是不公平的,把所有生理男性都算成潛在加害人,也不公平。例如在很多研究上發現醫療場域的性騷擾是男病患對女護士,或是男醫師對女學生的騷擾;而其實相對上男學生不敢對女主任「下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職務分數的決定權在女主任手,甚或女性主管對於男性下屬的騷擾可能因為社會的刻板賺賠邏輯,而讓男性下屬只能悶虧。甚至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能量去討論同志間的性騷擾議題。雖說討論這些議題可能會讓很多曾經的受害者感到不舒服,也可能因為立場不同而各有偏頗;但是我們的社會好好討論一下,社會結構導致男女(性與性別)地位不平等的時刻了。該責罰的人該責罰,同時我們也有檢討社會與文化的責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發展部主任、婦產科醫師)
林靜儀
2014-12-25
被消費的創傷後症候群
大選日已到,各陣營開始打最後的文宣戰;有的訴諸恐懼,有的宣揚政績,有的放送希望;最後這幾支廣告片,就是各候選人陣營他們想傳遞給選民的最重要訊息。蔡依珊訴說丈夫四年前被槍擊的影片,果然如一般預期,在選前成為催票的「溫情牌」。我反覆看了這個影片很多次,心疼這個女人。蔡依珊說「朋友提起這件事我就會站起來離開…沒辦法聽」、「三年來,現在已經要第四年了,我只要一講到我就整個人不舒服…然後我就變得很膽小」;那句「然後我就變得很膽小」還特別做字卡。本來覺得不意外,候選人美麗溫柔妻子的眼淚本來就有一定的話題性;可是這影片看下來,我反倒升起了憤怒。將近四年,她都無法討論這件事、無法記清楚片段、變得膽小,是很明顯的創傷後症候群;而為了選舉,她四年以來的創傷後症候群沒有被好好解決,還被拿來拍成影片!為什麼候選人陣營會覺得看到一個心底有陰影而且充滿恐懼的女性,市民會覺得這是好的候選人?會覺得應該把票投給她的先生?我只會覺得,蔡依珊在這個家庭裡是怎麼過的?為什麼她的夫家、她的先生,沒有顧慮到她這些未被解除的壓力,只顧慮自己家族是否能夠有權力?而人民呢?這幾天不論民間或媒體,都在揣測選前會不會「再出現什麼事情」;因為四年前,那顆操縱了選民投票行為的子彈,到底真相如何,一直沒有澄清;當時國民黨陣營透過媒體所做的那些操弄,民眾也完全沒有得到一聲道歉。不只蔡依珊,台灣的選民,還有台灣的民主,也還在創傷後症候群。(作者為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
林靜儀
2014-11-28
他們殺紅了眼 我們哭乾了眼
身為一個醫師,我們太清楚醫療界的醫療人員們,秉持專業與道德良知,陪病患在生老病死中掙扎。記得實習的時候,一位同學巡完病房回到值班室,對著我們抹眼淚;他剛剛去巡房的是肝炎末期的患者,患者的兒子對著他哭「醫生,我爸爸真的沒辦法救了嗎」,同學說他在病患和家屬面前心痛卻不能哭,回到值班室裡就崩潰了。那時候我們才不到廿五歲,更別說護理師很多都才二十歲,就在醫院裡學習忍住自己的喜怒哀樂,陪伴病人經歷他們人生中的苦痛。所以面對已經治療無效的患者和家屬,面對生命正在一分一秒消逝的患者和家屬,醫療人員的心情常常是加倍沉重。在剛剛開始推動安寧療護的時候,很多醫療人員甚至不容易向末期患者和家屬啟口討論安寧療護,因為,要與患者和家屬一起面對「生命即將消逝」,是多麼困難的事!更不用說向家屬提出器官捐贈,要陪同家屬一起面對「生命已經消逝」,更是難上加難。器官捐贈和移植,遺愛人間,是國際上、政府、民間和醫界推動非常久的,集合不同專科、匯集大量研究心血,才建立起來的醫療專業和標準系統;想不到現在為了選舉,竟然可以被抹黑成「強取器官」!更過分的是故意將這種抹黑的言論,由有醫師身分的立法委員放話,試圖誤導民眾!醫師為了救人,是可以不計毀譽、不求回報的,汙衊台灣的器官捐贈體系和成績,傷害的不是這些忍著對於消逝生命的遺憾,還要在最緊迫的時間壓力之下完成重大手術,之後持續小心照顧被移植者的醫師;傷害的,是台灣長久以來好不容易培植出來的器官捐贈風氣,還有醫療技術;傷害的,是因為質疑聲浪起了之後讓器捐家屬被誤導而再心痛一次;傷害的,是質疑聲浪起了之後減少了捐贈者,而喪失了可以有重生機會的重症患者;傷害的,是苦等不到器官而必須無奈面對死亡的待捐贈者和家庭。距離選舉還有一個星期,可是我現在好希望快點選完。二○一二年國民黨為了勝選,用宇昌案抹黑,折傷了台灣的生技產業;今年,為了連家的政治私利,即將傷害台灣的器官移植醫療發展,和數千等待移植患者的生機。(作者為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
林靜儀
2014-11-23
«
1
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