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蘇信宇)
蘇信宇相關文章
清大校方丟不丟臉?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為代表中國的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中,無法收回在一戰期間,遭日本出兵強佔的德國租界──山東半島,中國憤怒的大學生走上街頭,呼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五四運動」爆發。二零一八年,五月四日,搭上「拔管案」的時事,台灣有一群人,打著「大學自治」的大旗,繫上「黃絲帶」,自比「新五四運動」。筆者試圖討論,這群「新五四運動」響應者是否有正當性。 新五四運動學生參與比率低!王丹酸:徒留笑柄。(資料照) 第一點,「新五四運動」的響應者──清大校方,遭到臉書「不禮貌鄉民團」指出,去年未經教育部同意就擅自與中國簽訂「一中承諾書」,保證授課內容「絕不涉及台獨」、「絕不涉及一中一台」與「絕不搞分裂」。清大等學校為了招收中國學生的利益,放任中國政治黑手伸進校園,甘願自我矮化,自我放棄「校園自治」,直接出賣「台灣的主權」,有何資格與訴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五四運動」相提並論? 清華大學教師會發起「守護大學基本價值」聲明,有數十名教授參與,包括5名院士及3名前校長,希望捍衛大學自主,呼籲政治勿介入大學校園。(資料照) 第二點,曾經擔任清大學生會會長的徐光成同學,日前在知名政論節目上現身說法指出:「二零一四年的時候,清大校方就以「校友不悅」,加上「影響景觀」的理由,拆除清大學生的黃絲帶。當時的校長就是今天的校長,出來挺管的這一群人。更妙的是,當年下令拆除的主任秘書,現在是研科院的院長,日前居然出席挺管的黃絲帶活動,自己也別上了黃絲帶。」當清大校方自己是被抗議的對象,就下令拆除學生的黃絲帶,打壓「校園自治」與言論自由。當自己為了「挺管」,就突然變成自由鬥士,帶頭響應台大的「黃絲帶活動」,如果這樣不算雙重標準,那什麼才算雙重標準? 日前清華大學學生團體「基進筆記」選5月4日發起「五四感動宣示」行動,諷刺清大高層對大學自治的精神根本是兩套標準,包括過去對學生行動的打壓等行為。(資料照) 第三點,台大法律系的榮譽教授,賀德芬賀老師,日前也在知名政論節目上現身說法指出:「380號、450號大法官解釋,都是我提出來的申請文,我們花了七到八年的時間,為了大學自治來奮鬥,當時對我制壓跟反制最深的,就是今天站出來高喊「大學自治」的這一批人!」當年最反對大學自治,如今為了「挺管」,過去所沒有的良知全部都突然喚醒了嗎? 基於以上三點歷史事實,「新五四運動」的響應者,清大校方,不只沒有「外爭主權」的五四精神,甚至還簽訂「一中承諾書」出賣台灣主權;今日高舉校園自治大旗,繫上黃絲帶,昨日卻是全力打壓、拆除學生的黃絲帶!筆者認為,清大校方,就是「挺管」這一群人的縮影,當年制壓大學自治最深的,今天搖身一變,成為「校園自治」的鬥士了!試問,這樣的一群人,有什麼資格繫上黃絲帶?又有什麼往自己臉上貼金,以「新五四運動」自居的正當性可言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現任歷史補教老師)
蘇信宇
2018-05-08
小英的「夢想數字」有現實基礎
十二月廿四日,蘋果日報有一則新聞標題「蔡英文:最低工資3萬元是我的夢想數字」,引起底下網友們留言回應,例如:「那總統薪資就給她三萬吧!」「都比不上妳的廚師,六萬高薪。」諸如此類,不經大腦思考,甚至是刻意帶風向的言論,筆者認為有需要提出數據以正視聽。 先根據二○一六年五月一日,前總統馬英九的臉書貼文,細數八年來,在改善及提升勞工的權益方面,他所「自豪」的九項政績。其中的第六項,原文如下:「五度調高基本工資:過去八年當中,我們一共將基本工資調高了五次,每月基本工資從新台幣一萬七二八○元,調高到二萬零八元(增十三.六%),時薪也從九十五元調高到一二○元(增廿六.三%),次數與增幅都是史上新高。」 馬英九執政八年,最低薪資從一萬七二八○元調高至二萬零八元,增加十三.六%,如果都可以視為政績,那麼,小英上任至今不到兩年,請問,最低薪資夢想從二萬零八元調升至三萬元,調幅逼近五十%,這樣的「夢想」,請問,又有什麼可笑呢? 然後,根據已經調整過後的歷史事實來看。二○一七年八月十八日,最低薪資已經從二萬零八元調漲至二萬二千元,總統蔡英文執政未滿一年半,漲幅九.九%,已經直逼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八年的十三.六%!請問,這樣不算照顧勞工嗎? 再來,前總統陳水扁執政八年,基本時薪從六十六元調升至九十五元,漲幅四十三.九%!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八年,基本時薪從九十五元調升至一二○元,漲幅廿六.三%。我是不知道,前總統馬英九的臉書說「調漲次數與增幅都是史上新高」,是根據什麼數字算出來的?至於今年八月,蔡英文總統執政未滿一年半,基本時薪已經從一二○元調升至一四○元,漲幅十六.六%,雖然勞工還是繼續酸:「無感!」「還是買不起帝寶!」但是根據歷史上的「年化時薪增幅」,蔡英文已經是第一名的總統了! 批評指教總統,都是人民的權利。問題是如果罔顧我國的經濟情勢,也不去考量到歷史經驗、數據,只是單純用感覺去認為三萬太少啦,實在是一種沒有意義的抱怨。更何況,三萬元只是月薪的樓地板,而非天花板!如果總統蔡英文有實質調薪照顧勞工政績與理想,都可以被刻意帶風向、曲解,筆者很擔心,最後得利的,會是對勞工更不友善的政黨。 (作者為歷史補教老師,台中市民) 四到六年可達標 ◎ 張惠和 針對總統蔡英文與媒體茶敘時稱她「最低工資夢想數字是三萬元」,遭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臉書發文抨擊說空話。對此,民進黨發言人表示,民進黨調漲基本工資近二千元,「國民黨過去八年做了什麼?」 按照基本工資的調幅,二○○七年每月是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二○一七年是每月二萬二千元,又民進黨執政不到兩年就調整了將近二千元,以此速度,基本工資要達到三萬元,其實只要四到六年,根本不是問題。 (作者為退休公務人員,新北市民)
蘇信宇
2017-12-26
交通革新可以活絡經濟
筆者今年三十歲,從來沒有騎過機車、開過車,都是步行、腳踏車、大眾運輸。 筆者在高雄教補習班,最北的一個點,在捷運南岡山站附近約兩公里處。怎麼過去呢?先從住處騎公路車去凹仔底站,付六十元,人加車一屁股坐到南岡山站,再騎公路車去補習班。腳踏車車程頭尾估二十分鐘,捷運估二十六分鐘,等車估四至五分鐘,大概算一算,單趟要花五十分鐘,但是這個五十分鐘是很穩定的,波動極小。 如果沒有捷運,只能搭公車的話,公路車不能搬上公車,所以我必須購買小摺。然後經過「高雄市公車動態資訊」查詢,公車不能一屁股從凹仔底坐到南岡山,必須先搭到左營站,換車一次才能到。因為小摺輪子比較小,騎車速度會變慢。頭尾車程估二十五分鐘,等兩次公車各估十分鐘,假設先不考慮塞車問題,按照「高雄市公車動態資訊」顯示的行車時間,兩趟公車分別需要七分鐘與二十六分鐘,等於單趟要花將近八十分鐘,幾乎多出了五十%通勤時間!而且這還沒有考慮到塞車、剛好錯過一班公車,或是離峰、假日公車班距較長等問題。因為不確定因素很多,必須提早更多出門,畢竟老師是不允許遲到的。 對於補習班老師來說,原本很遠、不可能接的課(除非老闆願意再貼更多錢補貼時間成本),變成可能,在地理上的角度就是:捷運的建設可以促成「交通革新」,經濟活動可以活絡。對於南岡山的學生來說,原本受限於交通成本,只能從一個小圈圈裡請到補習班師資,現在因為「交通革新」,這個圈圈可以擴大。或是他們甚至可以搭捷運到高雄車站,上站前的大型補習班,選擇更多。 目前的高雄捷運是十字形,若目的地剛好不在十字沿線上,下車後步行或轉公車會花很多時間,所以很多高雄人會選擇直接騎機車直達終點。以後若捷運路線變多,搭乘人數也會變多。大眾運輸的習慣是需要培養的,而且「外部效益」是極大的,不能一開始就這麼短視,以商業的角度來算損益兩平的問題。若單純以短線上帳面損益兩平的角度來看,其實當初高鐵、台北捷運也不能蓋了。 (作者為補教老師)
蘇信宇
2017-07-08
長照保險,國民黨又想故技重施?
日前,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陳建仁表示,民進黨利用稅收推動長照政策,比較能達成所得再分配的原則,也能減少民眾負擔,稅收制比保險制更符合民眾需要。然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則認為,依照民進黨版本來估算,平均分給目前八十萬失能家庭,每人每月還不到三五OO元。未來應該參照全民健保,由國民繳納保費,加上稅收補助、雇主自費負擔的加總下,每年可以保證財源高達一一OO億,才是永續經營的唯一選擇。 筆者認為,財源穩健,固然是政策永續經營的根基;然而,是不是騙選票,看馬政府推行的「國民年金」就知道了!相信很多滿二十五歲的年輕朋友,都曾經在念研究所的階段,或是畢業後尚未找到工作時,收到國民年金的繳費單。為何許多年輕朋友不想繳費?只要有念過國中一年級的地理課本,就會知道台灣的出生率是世界吊車尾,人口老化快速。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在沒有穩定收入的階段,目前要繳納約九百元的國民年金,且保費還會逐年調漲;而享受國民年金給付的,則是六十五歲的退休族。年輕人們不禁會想,依目前出生率逐年下滑的態勢,等我六十五歲的時候,還有多少年壯人口繳保費養我?所以繳費的意願自然非常低落! 如今國民黨又想故技重施,畫餅充飢,開辦長照保險。(記者簡榮豐攝) 如今國民黨又想故技重施,畫餅充飢,開辦長照保險。試問,在台灣出生率沒有拉高,人口將趨於負成長,扶養比逐年提高的人口結構之下,任何新增的社會保險制度,豈不是割年輕人的肉,餵養那些高齡者,變相買票?等到幾年過後,長照基金缺口日益擴大,再恐嚇人民,如果不漲保費,長照保險就要垮啦!此時,已經繳費多年的青壯年人,只能說上了賊船,任憑政府宰割與擺步!然而,年老時是否享受得到,依然是一個大問號! 長照制度,確實是一個錢坑與燙手山芋!民進黨以稅收推動長照的政策,雖然稅收來源與財源的穩定,也頗令人憂心,至少,大方向比較正確!達成所得再分配的機會較高。相較於長期以來,總是劫貧濟富、劫少濟老、寅吃卯糧的馬政府,相信人民會做出睿智的判斷。 (歷史補教老師 )
蘇信宇
2015-12-0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