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吳勤)
吳勤相關文章
不論如何 頭家說了才算數
英國公投以決定是否續留歐盟之前,歐巴馬就積極公開支持「留歐」派,甚至親赴英國與首相卡麥隆召開聯席會秀了一段「專題演講」,高分貝呼籲英人不要離開歐盟。然而投票結果,「脫歐」竟然打敗了「留歐」!卡麥隆第一時間即宣布將交棒下台,並號召所有原本反對離歐的人士,跟他一起協助完成英國離歐的過程。而卡麥隆陣營的超級助選員歐巴馬也發表聲明:「英國人民已表態,我們尊重他們的決定。」 這讓我想起,每次當台灣討論到在兩岸和國際上所要走的路線時,總是會聽到有人說「這樣美國不會同意」、「那樣美國不會高興」。美國站在其擔任世界警察的角度,這個地球村上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台灣執政者在思考國家未來的方向時,固然可以把美國態度納入權衡與考量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去了解並實踐台灣人民心裡面真正的看法和他們所想要的未來,而不是一味將「誰說」放在前面。 美國政府對於別國人民的訴求,有時會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基於其自身利益,或為維護其認定的國際形勢,有時也會明暗兼施企圖運作某種程度的影響,但是「民主」是美國引以為豪的立國精神及核心價值,所以只要是由全體人民經正當民主程序所產生的決議,美國以及其他民主國家,最終還是會肯定該國人民的自主權和尊重他們所做的決定。畢竟,在民主國家裡,人民才是真正的頭家。 (作者從事服務業)
吳勤
2016-06-26
中華民國 1911-2015
習近平的發言實在了無新意,不論是鄉親同胞、血濃於水,還是九二共識、和平交流都是老生常談,唯一不同的是,以前只能隔空喊話,如今可以直接對著「馬先生」耳提面命。而馬英九也沒讓習近平失望,他的「破冰演說」完全呼應了習的陳腔濫調,習才點出要「堅持」九二共識,馬即刻回報會「鞏固 」九二共識,然後又拋出接受「一個中國」來交心明志,可是對會沖煞到習近平的「各自表述」則隻字不提。馬英九在新加坡的談話迎合了一個習大大,卻棄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民意於不顧,這幕一唱一和的「 馬習共識 」,在全球媒體的報導下,究竟向世人傳達了什麼訊息?以CNN為例,CNN對馬習會新聞下了此標題「台灣和中國:就是一個中國」(Taiwan & China:One China),你能說CNN錯了嗎? 馬習會行前各方都在揣測,曾經被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譏為「地方頭頭」的馬英九到底會帶什麼「見面禮」向習近平朝貢?現在答案終於揭曉,馬送給習的禮物就是一塊被他埋葬的中華民國的墓碑,這塊墓碑上刻著:「中華民國1911-2015,不孝子英九 」。 (作者為公關碩士,美國台僑)
吳勤
2015-11-09
兩岸超友誼關係?
上海市長楊雄在雙城論壇致詞時提及「上海與台北友誼深厚」,柯文哲當場將之加溫到「兩岸一家親 」的超友誼關係,回台後對各界質疑是否失言,柯回應他這麼講是為了表達善意。 歐巴馬有一半的肯亞血統,上個月他以美國總統身分第一次正式訪問肯亞。依肯亞法律,同性戀者可被判刑長達十四年,歐巴馬行前即被肯亞高層告知此行不要談論此敏感話題,結果在肯亞總統親自為他主持的歡迎大典上,當著肯亞全國民眾與世界各大媒體,歐巴馬公開批評肯亞政府歧視同性戀並呼籲該國正視同志人權。賴清德市長去年參加上海復旦大學校長主持的座談會,在他說到民進黨樂於參與兩岸交流時,立刻被當地教授嗆聲要民進黨先凍結台獨黨綱,再來談交流。賴不卑不亢反駁,台灣的台獨理念不是因為先有民進黨台獨黨綱才產生的,所以台獨意識不會因為民進黨修改黨綱就跟著消失,賴這一針見血的回覆令在場與會人士相覷無言。 過去有台灣退休將領,到了中國高呼「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讓台現役軍人有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無力感。如今柯文哲到上海一句「兩岸一家親」,聽在為反洗腦課綱而心力交瘁的學生耳裡又是情何以堪?柯文哲上任八個月了,希望這位「政治素人」能逐漸學習並了解,為什麼像歐巴馬與賴清德的「白目」發言能贏得讚賞;為什麼他的「善意」表達卻引來抨擊。 (作者從事服務業)
吳勤
2015-08-22
新聞報導沒新聞
最近回了台灣一趟,所以有機會好幾天完整收看各個電視台的新聞報導,結果大開眼界,看到了一個我在美國新聞節目中沒有見過的現象。究竟我看到了什麼?「一名女子由於退貨糾紛在商場暴跳如雷」、「兩個男人在路邊為了停車位互相嗆聲」、「某汽車駕駛不願酒測對警員講些五四三」、「有人因店家忙中有錯買到一個沒有排骨的排骨便當」,諸如此類只要上網隨便搜尋,就可找到一堆讓你看到飽、看到眼睛脫窗的免費影片,竟然都成了台灣所有電視台競相播報的「新聞」,而且從早到晚「照三頓」不斷重複,甚至播一整天不過癮、隔天又繼續再播,請問,這些「新聞」的新聞價值為何? 監視器、行車紀錄器於日常生活裡無所不在,路人甲乙、宅男丙丁也盡是人手一機,所以「影像」已經成了現代人記錄生活點滴的方式之一,但是這些「影像」並不等同「新聞」。在美國,除非是娛樂或八卦屬性的播報節目,舉凡是由電視台旗下新聞部所製作的每日新聞,其大部分的報導內容,都是經由電視台投下人力物力所採訪而來的,而且還常常提醒觀眾到他們的網頁去看更多沒時間在電視上播出的內容,美國新聞中若有穿插來自網路的影片,通常是在兩種情況下使用:一是做為重大新聞事件的輔助資料,二是收尾時放一段軟性影片博君一粲,不像台灣把網路影片濫用到連篇累牘的程度。 一個YouTube網站,不能取代新聞專業應有的研究、採訪、編輯、分析與追蹤,如果打著播報新聞的招牌,卻只是大量使用網路截取的視訊在攝影棚內「看圖說故事」,如此的新聞報導是對新聞工作的褻瀆。當我看到一段路人甲拍的潑婦罵街影片,堂堂登上台灣各大電視台成為當天全國聯播的「重大新聞」時,我不禁為以前辛苦耕耘的新聞前輩痛心,也為現在新聞系所的學子不值,更令我氣憤的是,對於這種濫竽充數的新聞品質,台灣的電視觀眾為什麼不抗議? (作者從事服務業)
吳勤
2015-06-07
喜見正晶復出再批政經
上個月中,電視節目「正晶限時批」主持人彭文正嚴正表示「慈濟封得了壹電視, 封不了我的口」,毅然辭去主持工作,三週之後彭文正、李晶玉重返該節目,復出的第一集中依舊大談特談慈濟相關議題。這件政論節目主持人因慈濟而一下一上的戲劇性演變,有兩層重大意義: 一、天底下沒有什麼是神聖到不可批評的。許多行業因為其服務人群的性質,甚至是他們所呈現的犧牲奉獻精神,長久以來贏得被普羅大眾尊崇的社會地位。但這不代表當這些行業中的個人或體制,如果讓人有不公不義與違法亂紀的疑慮時,就可免受公評。以慈濟而言,儘管近半世紀來濟世救人功不可沒,慈濟的「正式」身分是一個法人機構,必須和社會上其他的法人機構受相同的規範,所以不應該因為其宗教色彩就享有被輿論批評的豁免權。 二、新聞言論自由必須受到尊重與保障。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曾對一名毒舌喜劇明星凱西葛瑞芬(KATHY GRIFFIN)說:「這世上如果沒有諧星和新聞媒體,我們還有誰會誠實無欺的做人做事?」查爾斯王子這句話一針見血道出西方國家的公眾人物與公共事務,向來對大眾媒體又敬又怕的愛恨情仇。當初彭文正在決定步下主持台時語重心長地說:「熄燈是別無選擇的最好抗議,希望它會點燃媒體老闆心中智慧的燈。」如今彭李願意重拾主持棒,看來他們捍衛新聞自由的決心真的點燃了電視台老闆心中的燈。(作者為公關碩士,美國台僑)
吳勤
2015-04-0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