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盧冠誠)
盧冠誠相關文章
《景氣復甦》今年前2月均薪 創18年新高
企業加薪意願提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在景氣復甦、企業加薪意願提高下,主計總處昨公布,二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四萬○四八三元,年增二.八五%,增幅創二○○二年以來、近十七年新高;前二月平均也來到四萬○六二九元,年增二.八一%,也改寫二○○一年以來、近十八年新高。 近1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前2月平均經常性薪資(記者盧冠誠製表) 此外,受惠於多數廠商二月發放年終及績效獎金帶動,二月總薪資(經常性薪資加非經常性薪資)平均為八萬六八三二元;若單看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不含外國籍與部分工時員工)二月總薪資平均可再來到九萬一九四四元。 今年年終平均6.8萬 20年次高 主計總處指出,若以近三個月(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不含加班費)估算廠商發放年終獎金情形,今年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每人年終獎金平均為六萬八○一七元、約一.六八個月,為近三年來新高、或近二十年來次高;去年約一.五八個月,而前高為二○一五年的一.六九個月。 另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全體受僱員工前二月平均為三萬八○一七元,暌違十一年,再度重返三.八萬元關卡,並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二四%。 至於軍公教加薪是否已帶動廠商跟進?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目前還沒辦法看出直接影響,因為今年以來經常性薪資的年增幅度相當不錯,可能是受到景氣復甦及廠商調薪兩種因素混合,未來會持續觀察企業是否有更顯著的調薪。
盧冠誠
2018-04-13
最長紀錄 金融帳連30季淨流出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公布去年經常帳順差八四○.九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六八六.四億美元,同創歷史新高。其中,去年第四季金融帳淨流出二一○.六億美元,改寫單季最高,且金融帳已連續三十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累計達三五四○.七億美元(約台幣十.五七兆元),可蓋一八二棟台北一○一大樓或二十三條台灣高鐵。 中央銀行(資料照) 累計淨流出10.57兆元 為接軌國際規範,央行去年起進行國際收支科目及部分編列的改版,並把「金融帳淨流出(入)」改稱為「金融帳淨資產增加(減少)」。央行官員表示,國際收支是統計一段期間一國對外商品、服務及資本等交易;經常帳有順差的國家,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 央行官員補充,經常帳順差代表賣的比買的多,對外淨債權必然增加,如由民間部門持有,即為金融帳淨資產的增加。金融帳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及其他投資等,由於保險公司持續錢進海外,投資國外債務證券增加,帶動去年居民對外證券投資淨增加八二九.二億美元,使得金融帳全年淨流出六八六.四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另,由於全球景氣回溫,去年商品貿易順差八一○.四億美元,推升去年經常帳順差達八四○.九億美元新高。至於經常帳項下的旅行收支,相較去年第三季適逢暑期出國旺季,逆差超過二十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大幅收斂至六.五億美元,但旅行收支仍連續八季呈現逆差。
盧冠誠
2018-02-24
連10月上揚 外匯存底4557億美元續創新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公布1月底外匯存底為4557.24億美元,連續10個月上揚並續創歷史新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持有我國有價證券市值約當外匯存底94%,改寫史上新高。 央行公布台灣1月底外匯存底為4557.24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記者盧冠誠攝) 上月月增42.24億美元 央行官員表示,1月外匯存底月增42.24億美元,主因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以及歐元等貨幣兌美元升值,以該等貨幣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金額增加,再加上外資淨流入等3大要素。 其中,外資淨流入造成外匯存底增加,很大原因是央行為避免新台幣匯率升勢失控,進場買進美元所致;對此,央行官員以「維持外匯市場秩序」回應。 統計至1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4261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94%,兩者同創歷史新高,金額及比重月增各345億美元、7個百分點。 央行官員表示,由於1月台股上漲超過4%,且外資買超約30億美元,帶動外資資產跟著水漲船高,占外匯存底比重94%亦反映我國外匯存底操作不能像主權基金,必須首重安全性及流動性,於這2個前提下,再致力提升收益性。 另,對於央行與金管會在外資匯出入統計上的差異,央行官員指出,金管會是以「資產面」作基礎,央行則以「現金流量」作基礎,若照金管會統計1月外資淨匯入為51.93億美元,央行是44.99億美元,兩者差了6.94億美元。 央行官員表示,以資產面基礎計算,匯入部分除本金外,尚包含ECB(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台股、GDR(全球存託憑證)兌回台股及外資原始股東持股,匯出部分則不計入外資盈餘匯出。 央行官員指出,央行是以外資實際匯出入判斷,舉例來說,下半年外資通常會把領取到台股的現金股利匯出,由於金管會對該項不列入統計,這時候央行與金管會的數據差異就會比較大。 先前傳出央行未來不再提供外資逐日進出的數據給金管會,對此,央行官員表示,並沒有不提供資料,還是會定期每月給1次,這樣做是為了怕被外界應用,而有誤導大眾的可能。
盧冠誠
2018-02-06
百年行庫稽核失靈 財金幫難辭其咎
記者盧冠誠/特稿 針對此次「彰銀案」,以公股陣營為首(被稱為財金幫)的彰化銀行董事會將難辭其咎,特別是隸屬於董事會的稽核部門,根本完全失靈,內稽內控出現大問題。 有關彰銀位於中國的東莞分行員工涉嫌收受回扣情事,該行現已組成專案調查小組全力徹查。(記者盧冠誠攝) 彰銀副總經理孫慧蘭早在去年十一月底就接獲來自東莞分行的檢舉函,據彰銀董事長張明道指稱,孫是去年十二月中旬左右報告此事。但張明道身為董事長,既然知道有這件事,就應該要積極追問、立即處理,尤其是經理的調動,必須經過董事會。 此外,第一時間就得知消息的孫慧蘭,除了負責督導彰銀海外分行外,還代理人資處長,在這件事的處理上,給予外界有「球員兼裁判」的疑慮。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上週四踢爆該案,彰銀總經理施建安卻是當天被黃國昌告知後才知道此事,透露孫慧蘭居然跳過總經理,直接向張明道報告。 張明道得知此事後未妥善處理,被立委揭露後,才親自督導並成立專案調查小組,不免讓外界認為,張明道這時候應該要迴避才對。 百年彰銀在此事的危機處理根本不及格,不僅沒辦法讓傷害降到最低,還重創銀行形象,看在基層行員眼裡,不知做何感想。
盧冠誠
2018-01-24
台股創28年新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台股日線及週線上演「六六大順」行情,加權指數昨終場上漲七十九.二八點,以一一一五○.八五點作收,創二十八年新高,為連六個交易日上漲,且本週上漲二六六.八九點或二.四五%,單週漲幅為十個月最大,也是連續第六週收漲。 台股已創28年新高。(資料照) 新台幣匯率昨同樣表現強勁,終場勁揚一.三二角,結束連續三個交易日貶值走勢,以二十九.四三元兌一美元作收,改寫逾四年高點,合計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暴增至十六.七二億美元。 法人表示,外資集中火力狂敲台積電,帶動台股一路衝高,在熱錢湧入的環境下,預估下週仍有高點可期;但因加權指數短線漲幅過大,須留意隨時拉回整理。 「國際美元太弱,熱錢持續往台灣等亞洲新興市場跑!」外匯交易員說,昨在人民幣領漲帶動下,新台幣、韓元、馬幣等都有一波明顯漲勢,新台幣更是衝破二十九.五元重要關卡,股、匯雙漲若能持續,下週不排除繼續往二十九元大關靠攏。 另,國際清算銀行(BIS)公布去年十二月全球主要貨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去年十二月新台幣REER滑落至一○七.一六,韓元則上揚至一一一四.四六。 BIS計算REER基期為二○一○年,REER較低,代表「價格競爭能力」較強;新台幣REER自二○一三年七月以來就低於韓元,去年十二月資料顯示,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不僅連續四年半優於主要競爭對手南韓,差距還進一步擴大。
盧冠誠
2018-01-20
利息新低 存款創新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儘管中央銀行已終結降息循環,但今年第三季本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利率較第二季減一個基點(○.○一個百分點)至○.五六%,創下歷史新低,比全球金融海嘯時期還慘;然而,儘管錢越存越薄,台灣人依舊愛存錢,存款餘額屢創新高。 近12年本國銀行存放利差 存百萬元 年息比10年前少近萬 本國銀行十年前加權平均存款利率還有一.五五%水準,換算下來,民眾現在每百萬元存款,年息少了近一萬元;若把時間拉長到二十年前的五%以上利率,每年利息更大減超過四.五萬元。 目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為一.三七五%,與二○○九年的史上最低一.二五%相比,尚有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距離,但國銀加權平均存款利率卻搶先破底。 行庫主管指出,這與越來越多銀行為降低資金成本,積極拉高活期存款比重有關,畢竟國內長期面臨overbanking(銀行過度競爭)局面,放款利率很難拉抬的情況下,只好透過「節流」方式來穩住利差。 雖然存款利率破底,但央行統計,全體銀行十月底的企業及個人存款餘額為三十一兆八五六二億元,再度改寫史上新高,較去年底增加八八七七億元。 至於放款利率,國銀第三季加權平均放款利率小幅彈升一個基點至一.九三%,由於放款、存款利率一增一減,帶動存放利差上揚至一.三七個百分點。 行庫主管表示,加權平均放款利率能夠逆勢反彈,主因銀行逐步降低對公營事業、政府貸款比重,轉向拉高中小企業授信;不過,整體來看,在央行重啟升息循環前,放款利率揚升幅度有限。 國銀存放利差自二○○三年初失守三個百分點大關後,二○○六年下半年再度跌破二個百分點,從此之後陷入「一」字頭困境,並在二○○九年第二季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創下一.一一個百分點的歷史新低。
盧冠誠
2017-12-10
11月出口288.8億美元 史上新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耶誕節前夕報佳音!財政部統計處昨公布十一月出口值二八八.八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最高,較去年同期成長十四%,重回兩位數成長,且已連續十四個月正成長。財政部表示,十一月出口表現,可以「超乎預期、氣勢如虹」形容。 (整理:記者盧冠誠) 財政部統計處昨公布11月出口值達288.8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並較去年同期成長14%。(資料照,記者黃旭磊攝) 根據財政部統計,十一月出口二八八.八億美元,年增十四%;累計一至十一月出口二八七八.八億美元,年增十三.一%。十一月進口二二九.二億美元,年增九%;累計一至十一月進口二三六一.四億美元,年增十二.六%。出、進口相抵,前十一月出超五一七.五億美元,今年篤定創新高。 電子零組件、機械與傳產 對稱發展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十一月出口能夠改寫歷年新高,相當罕見;除了電子零組件跟機械出口引領風騷外,很慶幸看到傳統產業迎頭趕上,形成對稱發展。十一月電子零組件出口一○二億美元,創歷年最高;機械二十四.一億美元,也是歷年最高;傳產同樣表現出色,塑橡膠及其製品年增兩成,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品分別增加約十七%。 「耶誕節前夕報佳音!」蔡美娜表示,今年前十一月出口值達二八七八.八億美元,已超越去年全年水準;由於十二月有歐美跟中國的節慶採購需求,預估今年出口可望重返三千億美元,改寫歷年次高,僅次於二○一四年的三二○一億美元。 蔡美娜指出,考量季節性因素影響,中性預估十二月出口年增率不太會有兩位數,但今年全年出口增幅仍將達約十二%,為近六年來最大增速。 展望明年第一季,蔡美娜認為,國際機構預測美國、歐洲、中國的經濟成長動能跟今年第四季差不多,加上電子產品蓬勃發展,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明年第一季出口成長七.三%,在今年基期墊高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表現算不錯了。
盧冠誠
2017-12-09
慶富資金遲不到位 一銀宣布違約
獵雷艦案若不執行 聯貸案最大可能損失約125億元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針對慶富造船二○五億元獵雷艦聯貸案,主辦行第一銀行昨晚表示,慶富資金遲不到位,因此正式宣布違約;若國防部獵雷艦專案不繼續執行,該聯貸案最大可能損失約一二五億元;若獵雷艦專案繼續執行,則最大可能損失金額可降至約四十五億元。 慶富「獵雷艦」聯貸案 一銀表示,有關慶富債權債務協商案,截至昨日止,經與慶富再三確認,債協成立需繳付的三.一億元(積欠銀行利息、增加的三個月備償利息及處理撤回財產遭債權人假扣押等資金)無法籌足到位,主辦行認為即使債協成立,慶富亦無能力履行債協條件,所以宣告債務協商不成立。 一銀同時向高雄地檢署提出刑事告訴,並請檢調加速偵辦,若慶富涉及不法,也應依法辦理不容寬貸;亦同時進行債權保全程序,確保銀行團的權益。 一銀昨指出,依聯貸合約,認定慶富公司聯貸案違約,將召開聯貸銀行團會議,討論後續因應事宜,展開法催程序。 由於銀行團已撥款一五四.一億元,其中國防部的預付款保證金含利息約七十九億元,備償存款二十九.一億元;一銀估算,若國防部獵雷艦專案不繼續執行,該聯貸案最大可能損失約一二五億元;若獵雷艦專案繼續執行,則銀行團最大可能損失可大幅降至約四十五億元。 慶富聯貸案參貸行清一色為公股行庫,以一銀參貸五十八億元最高,其餘尚有合作金庫、華南銀行、台企銀、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農業金庫、輸出入銀行等,合計共九家。 一銀表示,聯貸案最大損失約三十五.五億元,若加上自貸部分,合計最大損失約四十五.五億元。以一銀今年前九月稅前盈餘約一七○億元來看,光是慶富的貸款案,最慘的情況就會吃掉一銀超過四分之一的前三季獲利。 一銀指出,原本希望促成債務協商成立,由會計師監控金流,監督慶富財務面穩定,使獵雷艦專案可以繼續進行,將銀行團衝擊降到最低;但迄今慶富仍無能力籌款,導致債協破局,主辦行依聯貸合約宣告慶富違約。
盧冠誠
2017-10-26
蔡上台一年 台股飆近23% 台幣升幅冠亞幣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今年就職週年,在外資大舉湧入並買超台股下,過去一年,台灣金融市場上演股、匯雙漲行情,加權指數大漲近二十三%,新台幣匯率亦勁揚八.五八%,稱霸亞洲主要貨幣。 (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外資愛台股 買超亞股第一 熱錢蜂擁而至也引起中央銀行高度關注,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昨罕見出面表示,央行會每天注意外資進出,若有「不正常行為」,會要求其保管行來說明(喝咖啡),並向客戶(疑似炒匯熱錢)轉達。 楊金龍表示,新台幣採管理浮動匯率,原則上,匯率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若有不規則變化,例如短期資金大量進出,導致匯率過度波動與失序變化,不利經濟與金融穩定時,央行將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楊金龍說,統計至五月十七日,外資今年在亞洲各國股市買賣超中,以台灣高達八十二億美元最多,而新台幣對美元升值七.一%,韓元更高來到八%,印度盧比走揚六%,泰銖及日幣也各有約四%升幅;主因年初以來,外資大量流入亞洲,致亞洲貨幣普遍對美元升值。 新台幣匯率昨以三十.二一元兌一美元作收,若比較過去一年,新台幣對美元強升二.五九二元,升幅八.五八%,為主要亞幣之冠。 外資匯入並買超台股,不僅帶動新台幣狂飆,台股上週亦暌違十七年,收盤再度站上萬點大關,加權指數昨雖以九九四七.六二點作收,但蔡英文上任僅一年,大盤漲幅逼近二十三%,台股市值來到二十九.五兆元,大增約五.六兆元。
盧冠誠
2017-05-20
兆豐案174筆76帳戶 丁克華:下週財委會秘密會議公布
針對「兆豐案」的174筆共76個可疑帳戶,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今天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透露,司法單位已經透過一些「管道」拿到這些資料,並將於下週召開的財委會秘密會議,向立法委員公布。(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2016-09-21 11:57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針對「兆豐案」的174筆共76個可疑帳戶,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今天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透露,司法單位已經透過一些「管道」拿到這些資料,並將於下週召開的財委會秘密會議,向立法委員公布。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下週會安排一場秘密會議。對此,丁克華指出,秘密會議當然可以提供(相關資料)給立委看,但他們不能拿出來,所以不要擔心,金管會絕對沒有要包庇誰、隱瞞任何資料。 丁克華表示,金管會簽了MOU(合作備忘錄),相關資料必須遵守只供金融檢查、監理之用的國際規範及法規,不能給第三者,但我們司法單位已經逐步扣到這些資料了。 對於巴拿馬政府是否可接受?丁克華坦言「不能接受、不太好接受」。而整起兆豐案是否涉及洗錢,他說,這不是金管會能調查的,要由司法單位來查,金管會只能行政調查。
盧冠誠
2016-09-21
央行連4降 定存百萬年息少3千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上週四連續四季降息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反映在定期儲蓄存款利率方面,累計下調約三十個基點(一基點為○.○一個百分點),與央行啟動降息循環前相比,定存族每百萬元存款,每年利息少收約三○○○元。 郵局降息後 政策性貸款利率變動預估 台銀新台幣活儲、定儲存款牌告利率 對房貸族、學貸族來說則是項福音,經過四次降息後,每百萬元政策性房貸,預估每年累計可省下超過一五○○元利息支出;就學貸款利率八月起將跌破一.二%關卡,降至史上最低的水準。 國銀龍頭台灣銀行昨公布利率調整方案後,郵局可望今跟進,因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前兩年房貸利率,按郵局二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三四五%,若與前次調降幅度(下調七個基點)相同估計,青安利率由一.五一%降至一.四四%。 政策房貸百萬 累計年省逾1500元 央行自去年九月啟動降息循環以來,合計調降代表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二碼,反映到每百萬元政策性房貸,每年將節省一五四八元利息支出。 就學貸款方面,是按郵局一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五五%,且為體恤學生經濟負擔,台銀還自行吸收六個基點的成本,預估郵局降息後,學貸利率也將由一.六二%降至一.五五%,同樣下滑七個基點。 學貸族除了可在七月享受央行降息的好處,行政院宣布八月一日起,還會再大砍四十個基點,屆時學貸利率有機會跌至一.一五%歷史新低。 至於定存族則是心在淌血,面對負實質利率的困境,利息不僅被通貨膨脹吃掉,就連本金也會被侵蝕;而金融體系錢滿為患,不少銀行同樣苦不堪言,儘量透過調整資金部位,控制利息成本。 「存款收得很辛苦!」行庫主管說,國內景氣低迷,企業籌資意願低落,資金去化越來越困難。
盧冠誠
2016-07-05
通膨吃掉利息 18趴照領高利
暌違四年 再陷入負實質利率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上週四降息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國銀龍頭台灣銀行昨晚跟進,台灣暌違四年再度進入「負」實質利率的困境。存款族利息不僅被通貨膨脹吃掉,連本金都會侵蝕;但對於領取十八%優惠存款的退休軍公教人員,根本「無感」,且就算哪一天央行祭出負利率,市井小民不但連利息都沒有,還要付銀行保管費,十八%族群每百萬元存款,每年仍照領高達十八萬元利息。 台灣近10年實質利率 央行上週宣布代表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降至一.三七五%後,隨即透過調降三大天期定期存單申購利率各七個基點(一基點為○.○一個百分點),來引導全體金融機構利率走低,包括台銀、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等公股行庫,昨晚皆陸續公布調整方案。 定存百萬 年息比18趴少17萬 以市占率最高的台銀為例,定儲利率降幅介於七至九個基點,今天起,一年期定儲機動與固定利率分別降至一.○九%、一.○七%。 18%優存每年利息800億 全民買單 一.○九%定儲利率,代表每百萬元存款,每年利息才一萬九○○元,與享有十八%者相差了快十七萬元,平均每月少了一萬四○○○餘元。 目前十八%的利息支出每年約八百億餘元,其中中央及地方政府負擔近七百億元,台銀則補貼約百億餘元,這沉重的負擔不但使得各級政府財政雪上加霜,形同全民買單的結果,更讓升斗小民難以接受。 這次利率調整後,一般民眾每百萬元存款,利息至少再縮水七○○元,相當於兩張電影票加上一份爆米花。且自去年第三季起,央行連續四季降息半碼,現在未滿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全部失守一%大關。 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時期,台銀一年期定儲、定存固定利率分別為○.七九五%、○.七七%,創下歷史最低的紀錄,除「一」字頭失守外,連○.八%都不到,對比十八%族群,依舊不痛不癢。 此外,若觀察名目利率減去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的「實質利率」,台銀一年期定存機動利率今起降至一.○六五%,低於主計總處預測今年CPI年增率一.○九%,實質利率暌違四年,再度由正轉負。 前次負實質利率出現在二○一二年,當時前總統馬英九連任後,不顧國際原物料價格回檔修正,以及人民強烈反對,實施油電雙漲,帶動萬物齊漲的連鎖效應,導致該年實質利率為負○.五八五%。 銀行主管坦言,不像「永遠固定利率」的十八%,一般定存族不去炒房也不投資股票,只想安安穩穩把辛苦工作的所得存下來,國內實質利率由正轉負,存款越存越薄,客戶抱怨的案例恐越來越多。
盧冠誠
2016-07-05
5因素空襲 央行今料再降息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今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考量英國脫歐等五大因素,市場普遍預期,將連續四季降息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且不排除幅度擴增至一碼,代表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將直探一.二五%歷史低點。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重貼現率走勢 這是政黨輪替後,央行首次召開理監事會議,包括財政部長許虞哲、經濟部長李世光、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主計長朱澤民等官員都將首度與會。 英國上週五公投確定脫離歐盟以來,扮演「央行大腦」的經濟研究處每天燈火通明,除了密切關注後續發展,也就國內外重大經濟、金融事件進行分析,第一時間提供給央行總裁彭淮南。 資深財經官員表示,最近國際金融市場逐步回穩,但英國脫歐後仍有一段程序要走,不確定性還很大,像中研院昨就大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五二%。 匯銀主管表示,英脫歐後,美國聯準會(Fed)將放緩升息步伐,歐洲、英國、日本、中國等主要央行可望擴大寬鬆,給予央行持續降息的空間,同時順勢打壓過強的新台幣匯率。 受到外資匯入帶動,新台幣今年以來走揚二.二四%,高於主要競爭對手韓元一.○六%升幅,而人民幣則逆勢走貶二.三%。 連四季降息 幅度不排除增至一碼 市場認為,考量英國脫歐不確定性、全球央行加碼寬鬆、國內經濟成長力道疲弱、無通貨膨脹疑慮,以及助貶新台幣等五大因素,央行連續四季降息半碼機率高,甚至不排除擴增至一碼。 目前重貼現率為一.五%,距離二○○九年金融海嘯時期創下史上最低一.二五%,僅剩一碼距離;行庫主管認為,假如央行今維持降息半碼的幅度,透露現階段情況尚可控制,這波降息循環有機會就此打住,若放大到一碼,下半年景氣恐怕就不太樂觀。 房市管控方面,央行三月理監事會議,意外大幅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僅維持豪宅房貸最高六成限制。 行庫主管評估,央行政策成效一般至少有半年的觀察期,況且豪宅常被視為指標,鬆綁後對降幅有限的房價,恐更不易調整,預估這次理監事會議,宣布豪宅控管解除的可能性較低。
盧冠誠
2016-06-30
4趴高利還是怕 人民幣存款連4降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面對中國經濟、金融潛藏的龐大風險,就算國銀打著人民幣存款四%高利也沒用!中央銀行昨公布台灣五月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三○八三.三六億元,不僅連四降,還創下十七個月新低。 4趴高利還是怕,人民幣存款連4降。(路透) 內冷外涼 創近17月新低 五月底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二七○二.三一億元,月減人民幣十五.三億元;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亦降至人民幣三八一.○五億元,月減人民幣九.五三億元。 DBU、OBU人民幣存款「雙降」,反映台灣對人民幣資金呈現「內冷外涼」的態勢;合計五月底DBU和OBU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三○八三.三六億元,創十七個月新低,月減人民幣二十四.八三億元,為連續四個月下滑。 央行官員表示,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續減,主因存戶到期不續存,以及市場對人民幣走勢轉趨保守,加上中國景氣不是很強,又得面臨許多產能過剩產業的問題。 看壞中國經濟 看貶人幣 對於人民幣存款高峰是否已過?央行官員認為,若就短中期來看,確實有這個現象。而行庫主管指出,目前市場上一個月期人民幣優惠定存最高仍有四%水準,卻未能讓存款餘額止跌回升,下半年恐面臨人民幣三○○○億元大關的保衛戰。 央行昨也公布首季國家風險統計,國銀對中國的外國債權「最終」、「直接」風險餘額分別為六二一億美元、四三二億美元,各自季減二十九億美元、六十億美元,兩者同為連六季下滑,並創二○一四年九月以來近兩年新低。 國銀對中曝險 連6降 但因前總統馬英九過去執政高度與中國連結,使得首季國銀對中國最終風險餘額仍高達六二一億美元(約台幣二兆元),相當於可蓋四條半台灣高鐵,或近四十二棟台北一○一大樓。直接風險餘額是指國銀對非本國居民未經風險移轉的債權,若依最終借款人國別重新歸類後的債權金額,則為最終風險餘額。 央行官員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走緩,國銀對中國曝險可望持續下滑。對於近期陸續傳出國銀在中國授信踩到地雷、爆發逾放的情況,央行官員指出,主管機關會密切關注,並提醒銀行注意風險控管。
盧冠誠
2016-06-18
馬吳幣滯銷熔毀 英仁幣首日狂賣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一掃「馬吳幣」滯銷陰霾,中央銀行委請台灣銀行昨起發售的「英仁幣」,台銀全國各分行紛紛傳出熱銷捷報,甚至有熱情民眾十九日晚間就前來排隊,限量一萬枚的「英仁金幣」,儘管售價高達四萬八○○○元,開賣首日仍銷售一空。 為搶購「英仁幣」,台灣銀行總行一早就湧現排隊人潮。(記者盧冠誠攝) 網拍價揚 1日漲幅2成5 「英仁金幣」狂銷,已有拍賣網站秀出近六萬元的售價,換算不到一天,漲幅約二十五%。買不到「英仁金幣」的民眾也別氣餒,因為限量五萬枚的「英仁銀幣」、每枚售價一六○○元,首日雖然狂銷三萬八六八九枚,銷售率達七十七.三八%,但還剩下一萬一三一一枚。 相較四年前「馬吳幣」開賣首日,金幣僅賣出八○一枚,銀幣只有八七一九枚,且至今「馬吳金、銀幣」各有約八○○○枚、逾二萬枚滯銷,逼得央行必須啟動「熔毀機制」,全數送回中央造幣廠熔掉後繳庫,再花國庫一筆費用。 台銀金幣售罄 只剩銀幣 央行發行局長施遵驊表示,「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幣」銷售非常成功,想買「英仁銀幣」的民眾,下週一仍可前往台銀全國各分行排隊購買,建議可先打電話洽詢,因為有些分行連銀幣也銷售一空。 購買金幣的陳先生表示,蔡英文是台灣首位女總統,紀念價值很高,非常值得收藏;連排兩輪買下二枚銀幣的李小姐說,自己很喜歡銀製品,且銀幣相對便宜,負擔不會太重,其中一枚要送給父親。
盧冠誠
2016-05-21
日圓升升不息 哈日族哭哭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日本官員「口水」干預,不僅無法阻擋日圓升勢,還進一步創下波段新高,連帶昨台灣銀行新台幣兌日圓牌告現鈔賣出價再度貶破0.3元大關,跌至0.3009元,創逾2年新低。 台幣兌日圓貶破0.3元大關,創2年新低。(彭博) 相較去年5月底、6月初日圓現鈔的牌告賣出價才0.25元,不到一年,新台幣對日圓大貶近17%,當時換10萬日圓只要2.5萬元台幣,現在要多花逾5000元,許多「哈日族」大捶心肝,後悔當時沒多換些日圓。 若買一台近期最夯的日系「吹風機」,每台約2.2萬日圓,去年新台幣最強勢時,只要花5500元,現在至少要6600元,變相漲幅超過20%,讓民眾明顯感受到匯率波動對物價影響的威力。 日本銀行(日本央行)1月底意外祭出負利率,消息一出,日圓應聲貶破120日圓兌1美元大關,沒想到才2個多月,受避險資金湧入激勵,日圓昨接連升破110日圓關卡、109日圓價位,高低點波動近12%。 而日本財務省官員昨出面喊話並表示,近來日圓單方向(升值)走勢,將視情況採取「必要措施」。不過,市場普遍認為,日本不會在G20(20國集團)召開前夕,祭出干預措施,因此把該談話視為「紙老虎」。 美銀美林甚至在最新出具的報告中重申,日圓今年或許會測試100日圓兌1美元大關。外匯交易員估算,若果真如此,假設新台幣匯率維持目前價格,屆時銀行的新台幣兌日圓現鈔牌告賣出價恐跌至0.3267元,哈日族會更加心痛。 對於使用信用卡消費的遊客來說,銀行主管表示,刷卡當天適用的匯價,以國際信用卡組織向銀行請款日為準,一般通常會有4至5天的落差,所以即使昨天刷卡,若過幾天日圓回貶,也許能換到不錯的匯價。 銀行主管建議,一般來說,赴日消費使用日系的JCB,會拿到較有利的匯價。
盧冠誠
2016-04-08
央行降息半碼 房貸管制大鬆綁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召開理監事會議,如市場預期連三季降息半碼(○.一二五個百分點),卻意外大幅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僅維持高價住宅﹙豪宅﹚房貸最高六成限制,凸顯慘澹的房市,逼得央行不得不出手,避免讓疲弱不振的台灣經濟更雪上加霜。 央行大幅鬆綁房市控管 「房市cycle(循環)已從peak(高峰)下來,投機客現在已很少、很少了!」央行總裁彭淮南說,(房地產反轉)應還會走一段時間。 僅保留豪宅貸款成數限制 央行去年八月首次鬆綁部分房市管控,把新北市八里、鶯歌兩區,及桃園市桃園、蘆竹、中壢、龜山等四區,自針對性審慎措施(選擇性信用管制)管控區內剔除,不再受第二戶貸款成數最高六成限制。 昨更一舉把所有管控區(台北市、新北市十五個行政區)剔除,就連全國自然人第三戶房貸、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土地抵押貸款等規範也刪除,僅保留高價住宅(豪宅)最高貸款成數仍為六成限制。 彭淮南表示,自二○一○年六月執行針對性審慎措施以來,已見成效,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降低,特定地區房貸成數下降、利率上升,且去年全國建物移轉棟數僅二十九萬棟,創二○○二年以來新低,加上近期房價走緩,因此調整針對性審慎措施內容。不過,高價住宅占銀行新承作房貸比重仍高,今年一月比重為四.二六%,高於特定地區第二戶的一.六三%,因此最高貸款成數仍為六成。 百萬元政策房貸月省32元 經本次降息後,各銀行下週起就會陸續調降存款利率,全國合計超過百萬戶的政策性房貸、學貸族都將受惠;其中,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前兩年房貸利率為郵局二年期定儲機動利率加碼○.三四五%,若以前次調降七個基點(一基點為○.○一個百分點)估算,利率將降至一.五一%。 若以二十年本息均攤計算,每百萬元政策性房貸,一年利息支出省不到四○○元,換算每月僅省下約三十二元。 百萬元存款年息將減700元 不過,存款戶就得面臨利息縮水的窘境,以國銀龍頭台灣銀行為例,目前一年期定儲機動利率為一.二三%,若調降七個基點,將跌至一.一六%,正式宣布跌破一.二%關卡。民眾未來每年每百萬元存款利息也將縮水七○○元,相當於兩張電影票再加上一份爆米花。
盧冠誠
2016-03-25
景氣低迷 1月跳票大增35%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大減,中央銀行昨公布一月存款不足退票金額達七十五.五八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三十五.三%,在景氣未見好轉前,退票金額呈現「易升難降」格局機率高。 退票金額 去年退票金額 創7年新高 去年存款不足退票金額為九三三.九七億元,創二○○九年以來七年新高,若經濟持續惡化,今年不排除突破千億元大關。 央行官員表示,景氣好壞難免會影響退票金額的高低,但該數據為落後指標,內部會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央行官員指出,雖然主計總處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一.四七%,不過,全年景氣可望逐季回升,未來存款不足退票金額有機會緩和下來。 行庫主管表示,不景氣對中小企業衝擊高於大企業,儘管目前尚未出現逾放比異常升高情況,但未來放款勢必會更加審慎,透過利率加碼提高風險貼水,同時加強實地訪查頻率,隨時掌握授信戶最新狀況。 對於近年慘澹的不動產業,行庫主管認為,比較需要擔心的應屬中小型區域性建商,由於過去房市多頭讓許多大型業者賺飽飽,口袋夠深的情況下,預料短線衝擊有限。
盧冠誠
2016-02-27
傾中惡果 馬吸引外資不如扁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馬政府執政以來,台灣經濟快速向中國靠攏,如今苦嘗傾中惡果,不僅國內經濟成長動能疲弱,投資環境也每況愈下,外國人來台直接投資(FDI)跟著大減,馬政府吸引外資的成績遠不如扁政府。 去年排名 全球倒數第五 根據聯合國二○一五年報告,全球二一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台灣FDI排名倒數第五;但這還不是最差成績,二○一一年台灣FDI負十九.五七億美元,排名倒數第二,只贏安哥拉,連北韓都不如。 若比較扁政府與馬政府任內吸引FDI的成績,馬政府更是遠遠不如扁政府。根據中央銀行統計,扁政府執政前七年多(二○○○年第三季至二○○七年第三季),台灣共吸引二四四.四七億美元FDI;但馬政府同一期間(二○○八年第三季至二○一五年第三季),僅吸引一八八.七三億美元FDI,較扁政府少了近五十六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八四三億元)。 而且,扁政府執政最後三季又吸引四十六.一四億美元FDI,馬政府想要在最後任期超越,幾乎是不可能。 另一方面,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卻是挹注不少。根據央行統計,台灣二○一四年底對外資產總額一.六二兆美元,較二○一三年增加一五四四億美元,但增額有四四九億美元來自對外直接投資成長帶動,且以投資中國為主。 台灣「錢」進中國直接投資,馬政府又無法吸引FDI,一方面扶植紅色供應鏈,一方面加速台灣產業空洞化,導致實質薪資倒退、貧富差距擴大等惡果。
盧冠誠
2016-01-03
觀光客破千萬無用 旅行收支連3季逆差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二○一五年台灣觀光客突破一千萬人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馬政府大肆吹捧的政績;但諷刺的是,我國旅行收支卻連續三季出現逆差,為五年來最糟表現。 近2年台灣旅行收支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二○一五年前三季旅行收支逆差金額分別為○.七六億美元、七.○八億美元、四.七八億美元,合計為十二.六二億美元(逾新台幣四○○億元);旅行收支連三季逆差,創五年來最長紀錄,其中第二季逆差七.○八億美元,更改寫二○○八年第四季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雖然來台觀光客創新高,但旅行收支逆差卻擴大,主要是中國觀光客來台大幅成長,但高消費的日本客減少所致,代表馬政府與中國高度連結的惡果正持續發酵。 中客大增 高消費日客減少 以去年第三季為例,雖然觀光客持續成長,旅行收入卻僅三十五.五八億美元,較前年同期減少○.八億美元,很大原因來自中國客年增六.七八%,日本客卻年減一.○二%,導致每位旅客每日平均消費額持續下滑,拖累旅行收入成長動能。 交通部觀光局統計,二○一四年來台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降至二二一.七六美元,年減逾一%;其中,消費最高的族群就是日本客,每人每日消費金額為二四三.三三美元,比平均高出超過二十美元,顯示日本客對台灣旅行收入貢獻極為重要。 不過,馬政府高度傾中,不僅讓台灣嘗到中國紅色供應鏈苦果,觀光政策全仰賴中國客,也無助旅行收支成長,未來幾季持續逆差機率甚至會大增;這種「重量不重質」的觀光政策,就算觀光客人數衝再高,也無助台灣實體經濟。 中資、港資一條龍 國內業者白忙一場 另外,中國客大幅成長,除了很難彌補日本客減少來台的損失,中資、港資「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也讓國內業者白忙一場,陷入「只見人潮、不見錢潮」的困境,還連帶影響國人生活品質,同時排擠國人旅遊的權利。
盧冠誠
2016-01-03
«
1
2
3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