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翁建道)
翁建道相關文章
破碎的歷史
陳芳明教授曾用一段文字描述謝雪紅:「一顆破碎的靈魂,誕生在一個破碎的年代;最後遺留下來的,也僅是一段破碎的歷史。」但何止謝雪紅是這般處境,五○年代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又何嘗不是如此。 最近參與一家影像公司拍攝白色恐怖受難者林元枝的故事,在田野調查過程中,我發現不論是其親人、同案受難者的後代、老一輩認識他的鄉人,甚至小時曾協助他躲藏的農人,大多未能清楚地認識林元枝,他們不知道為何他列名在逃奸匪通緝名冊的首位?不了解他怎會加入共產黨組織?如何逃亡?為何沒有判決書卻被關了十九年?大家只知道他因為二二八事件而逃亡,至於其他細節,就在戒嚴的高壓下隨著時間逐漸消逝。這是一場時代的悲劇,也是一段破碎的歷史。 解嚴已多年,受難者業已獲得補償,但過去那段歷史依然是一團迷霧,不止一般民眾不了解,受難者的家屬也不清楚。或許眾多檔案都已公開,隨時可以調閱;或許學者的研究也已盈篇累牘,等著你去閱覽;也或許各地紛紛成立紀念館,影像豐富,只要你走進去。但在繁忙的生活裡有幾人會去檔案局查閱檔案?又有多少人耐心仔細閱讀學者的論文?而資料影像逼真的紀念館平日則是遊客稀稀落落。在這種社會氛圍下,雖然許多真相已經公開了,可是真正了解的又有幾人? 真相如果一直留存在檔案或研究報告裡,將永遠無法走進民間,融入這塊土地的歷史中。如要在台灣人的記憶裡重新補綴那塊破碎的歷史,政府應將那段歷史透過媒體報導、電視劇、電影、教育等方式使其大眾化,讓社會大多數人知道更多受難者的故事。當國人不再漠視白色恐怖的歷史,促轉會的正當性才得以受到多數人肯定。也是在大多數人有共識後,除垢法的提出才能水到渠成。 (作者為國小教師)
翁建道
2018-09-14
小學不需要轉型正義?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已正式成立,其工作重點在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還原真相與平復司法不公等。但不知其對於中小學歷史課本上有關戒嚴的文字敘述是否有所注意。 筆者任教於小學,有關戒嚴的歷史編排在五年級的社會課本中。就主要的三家出版商的課文敘述來看,有二家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如下︰ 甲出版社:「民國卅八年因為兩岸情況危急,政府為確保社會安定,宣布戒嚴,限制民眾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同時也壓制反對意見,造成白色恐怖。」 乙出版社:「為了確保社會的治安與秩序,政府宣布戒嚴,限制人民言論、集會組織社團等自由。」 如果教師沒有進一步的解釋與說明,學生由課文獲得的印象就是,政府為了確保社會安定才實施戒嚴,限制人民的自由,最後造成白色恐怖也是不得已的。也就是非常時期必須使用非常手段,政府並沒有錯。但我們再看另一家出版社的敘述。 丙出版社:「政府以對抗共產黨,維護社會秩序為理由,實施戒嚴,限制人民集會出版言論結社等自由,剝奪了中華民國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人權。」這一版本敘述較為中性,並未一開始就合理化政府的行為,給予學生較多的空間去思考戒嚴的必要性與實施方式。 小學是許多價值觀的形成期,如果小學時就建立一個觀念,為了確保社會安定,國家可以任意侵犯憲法所賦予人民的人權。如此我們怎能防止再一次白色恐怖的來臨? (作者為國小教師)
翁建道
2018-09-0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