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相關文章

民國紀元不合時宜

民國紀元不合時宜

昨日讀了王伯仁先生的投書〈論文禁用公元 台大抱殘守缺〉,我深有同感。 多年來,我一直關心民國紀元是否有機會調整,改採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民進黨政府上任即將屆滿一週年,藉此契機,社會各界不妨平心靜氣,從各個方面認真討論一下當前的民國紀元,形成的共識,或可供政府作為施政的參考。 今年是中華民國一○六年,這民國紀元已經逐漸給我們的溝通造成了困擾。「六○年代的國語老歌」,指的是民國六○年代,還是公元的一九六○年代?「九二年」,到底是九二共識的一九九二年,還是SARS爆發的民國九十二年? 仔細一點的人,或許還會在民國年份之前加上「民國」,將公元紀年的四位數字完整呈現。可是許多人能省就省,所以雞同鴨講頻傳,到了我們都不得不正視的地步。 所幸這混淆經歷的時間還不算長,憑常識判斷再稍作求證,仍然可以辨別。要是現狀不改,長此以往,將來這年代恐怕是一團亂,後人想理個頭緒都很困難。 除了這個溝通上的困擾之外,民國紀元宛如中國朝代的另一個年號,侷限性較大。持平而論,放眼世界,政權興替乃歷史之必然,無人能擋。中華民國的未來如何,這個國號能延續多久,都仍在未定之天。採用全球通用的公元紀年,無疑是個可長可久的穩健之策,不必改朝換代就重新起算。 當然,如果社會上有共識,在把公元紀年作為國家標準的同時,民國紀元可先依循農曆的模式,作為輔助參考,以降低衝擊,平穩過渡。 民進黨完全執政一週年之際,這個民國紀元的老問題能否跳脫過往的窠臼,有所突破?我們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作者現任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曾泰元 2017-05-18
給阿斗慈悲的一擊

給阿斗慈悲的一擊

  英文裡有個借自法文的片語coup de grâce(慈悲的一擊),用來描述當前國民黨的處境頗為貼切。 這次的總統大選一路走來高潮迭起,堪稱比電視連續劇還要精彩百倍。媒體報導,國民黨選情低迷,黨員非但不思團結陽奉陰違,反而各懷鬼胎內鬥不斷。先是上演了一齣荒腔走板的「換柱」大戲,原參選人洪秀柱硬生生地被拔除,後又有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的「軍宅」風波,有違社會觀感,國民黨諸將紛紛與其保持距離,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不僅如此,國民黨許多「前同志」,或脫黨,或退黨,或被開除黨籍,紛紛跳出來對老東家大加撻伐。有人說,背叛者總是朋友,此時似乎就是國民黨的真實寫照。 還記得太陽花學運後,有個泛藍的資深文字工作者投書泛藍報社,主張讓民進黨完全執政,讓國民黨徹底下野,好好當個在野黨,因為民進黨一天不執政,就一天不會停止鬥爭國民黨,台灣也就一日不得安寧。 這個建議當時貌似顛覆,如今看來恐怕就要實現。 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元氣早已大傷,後又經歷了許多內部的傾軋,現在已是扶不起的阿斗。 我們何妨送他一記coup de grâce(慈悲的一擊),拒投國民黨把他徹底擊垮,讓他做個浴火鳳凰?政權更替乃民主社會的常態,國民黨做不好就下台,此乃天經地義。民進黨執政後想必也會盱衡國際現實,做適度的折衷妥協,不可能躁進妄動,給台灣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曾泰元 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