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蘇紫雲)
蘇紫雲相關文章
柯文哲們看不到的「國家」
美國將台灣列為反恐盟國,北市長柯文哲竟表示「沒有道理」,「美國從來沒有把台灣國家看待,找台灣就是要錢。」不僅缺乏國際事務的眼界,相較其他國家針對反恐事務的回應,更突顯我國首都市長輕率態度,令國人臉紅與遺憾。 實際上,台美雖無正式外交關係,美國早已將台灣視為事實的獨立國家。等同台灣《六法全書》的《美國法典》(US Code)將台灣的法律地位列為國家,也就是台美雖無外交關係,但在法律、權利、義務等方面,台灣都需被作為美國對太其他國家、政府、實體等一樣的地位尊重。 依照此一法義,美國各部會漸次將與台灣相關的事務界定為「一個獨立且自主的國家」(Taiwan is to be considered a separate indepentdent country),此類文件散見於國防部、國土安全部、農業部、運輸部、移民局、、等業務涉台的單位。一般台美、兩岸關係研究者,都只著重《台美關係法》、「美中三公報」等問題打轉,忽略美國國內法,因此僅執念於美國「外交政策」對台灣的「非官方關係」。需注意的是「政策」屬於每屆政府的決定有其彈性,但法律卻是固定且位階高於政策。剩下的就是外交藝術了,而柯P習性若不改恐成外交藝術的災難與負面教材。 其次,柯文哲指稱美國反恐找台灣要錢,更是外交笑話。須知2015年美國國防預算為5,343億美元等同17兆台幣,約為台灣中央政府預算的九倍。在此一情況下,歐巴馬會甘冒中國的大不諱去拉攏台灣,只為了換取台灣50萬、100萬美元的反恐捐款?答案當然不是。除了鞏固台灣同盟意志與地位外,美國的確需要台灣在情報合作、空港安檢、海港貨運的攔查與監控等國家主權事務的協助,以有效圍堵恐怖組織,防止恐怖集團人員流動、物資、金流的取得。這都交相證明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存在與事實。這也可破除柯文哲與部分人士「美國就是要錢」、「台灣軍購當看門狗」等偏頗,自我污衊的謬誤說法。 最後,台灣作為國際社會一員,全球第18大經濟體享有全球貿易、歐美市場的利益,在國際社會遭受恐怖攻擊威脅時,若想置身事外,不僅道義上說不過去,更是嚴重脫離現實。除非台灣人不出國、不與海外做生意,否則就會受到恐怖活動的直接、間接影響。01年美國「911事件」恐攻,台灣也有民眾不幸喪生,便是不幸例子。因此所謂反恐「拖台灣下水」的說法,根本就是鴕鳥心態,無法獨善其身,更會遭國際社會唾棄。台灣反恐不僅是義務,更是國際共同利益,「柯文哲們」不應再偽善鐵齒。 (作者為淡江大學整戰中心執行長)
蘇紫雲
2015-11-27
台灣入亞投行很難獲利
中國所謂的「一帶一路」,主要目標在突破來自海上的可能圍堵,是以陸權抗衡海權的考量。 作者:蘇紫雲(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執行長) 如同習近平所稱「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歡迎大家」一般,中國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主要目的是包括外交、經濟、海外市場的戰略三角考量,一方面協助中國深化經援外交、同時幫中國企業行銷海外。直白的說就是借用出資國的錢貸款給會員國興建鐵道、公路、電力、水力等設施,但由於營造業的「中國價格」他國很難競爭,這也是美、加、日不擬加入的主因之一。台灣在此可以獲得的利益更是極為有限,冒進出資幫中國做外交恐需三思。 戰略上來看,中國所謂的「一帶一路」,主要目標在突破來自海上的可能圍堵,是以陸權抗衡海權的考量。奧妙之處就在「絲綢路經濟帶」,其連接的神經脈絡就是洲際鐵路以及高鐵,向西通往歐洲,向南則進入中南半島,同時在印度洋取得新的出海口,可以就近取得中東原油、向南則可連結東南亞的市場與資源。此將可提高對美日的競爭力,特別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的印尼,幾乎已成日本商社的天下,協助東南亞國家打造高鐵可為北京扳回一城。 而在經濟方面,也可預估亞投行外來最主要的業務將是鐵道建設。中國以高鐵結合外交與經濟已取得初步成果,土耳其首條高鐵「安伊高鐵」已於去年7月通車,幕後的主要業者就是中國國企的「國鐵建」。中國總理李克強海外出訪必定行銷中國高鐵一事,但有興趣的國家多卡在經費部分,以往中國對此多採取「高鐵換資源、礦產」的方式進行,原因就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所坦承,「和國外的高鐵合作模式是有錢的拿錢,沒錢的拿資源」,主要考量是中國本身的天然礦產多在60年內將開採殆盡,因此換取海外資源就成為重要經濟戰略。 籌備的汎亞、歐亞以及中亞三條跨國高鐵,則是海外市場的爭奪戰。中國國企的中國鐵建、北車、南車等鐵道集團已成全球鐵道設備巨頭,其所帶動的中國內部鋼鐵、機電控制、扣件等相關產業產值龐大,爭奪全球2016年前將近2500億美元的鐵道運輸市場,對中國的經濟產值將有極大貢獻。也因此,日本首相安倍去年8月訪問印孰即大力行銷新幹線系統,中日高鐵大戰在印度開打。目前中國新下一城,以融資手段奪下俄國的首條高鐵建設,此一模式可視為亞投行雛形業務。 一百年前的德國提出「鐵路戰略」,以陸權戰略的思考力求藉由鐵路的機動力能同時對抗來自東西兩方的俄國、法國。百年後的中國予以發揚光大,將鐵道戰略整合進外交、經濟、乃至能源安全的思考,並將鐵道建設深入他國,而亞投行將是主要的融資來源,核心就是中國的「高鐵外交」。台灣要將有限的資金投入換取由中國主導、機制、獲利對台灣都不明確的亞投行,或是加碼挹注美日主導的亞銀等機制已成熟的多邊開發機制,選擇應該很清楚。
蘇紫雲
2015-04-03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