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高英俊)
高英俊相關文章
沒有分裂 只有尊重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高峰會」中老調重彈「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軍隊的決心意志和強大能力。」他還引用美國南北戰爭,暗指中國武力攻打台灣就像是南北戰爭,不容國家分裂,也不容外力干預。但究竟什麼叫做分裂,必須深入解讀。 一般所說的分裂,係指同一個中央體制之下,部分個體從大的體制分割出來,獨立成一個不相隸屬的體制。歷史上類似例子很多,例如魁北克當年要從加拿大獨立、蘇格蘭要從英國獨立,這可以叫做分裂。雖然後來沒有成為事實,且都有民主過程。 原來的中央體制並未用武力強迫想分裂的部分領土不得分裂,而是苦口婆心說盡統一的好處,說服那些想獨立的領導人或人民留在原有體制內。最後經過自決公投,獨立的票數未能過半,魁北克還是加拿大的魁北克,蘇格蘭還是英國的蘇格蘭。民主國家不用恐嚇威脅而用和平方式決定統獨的成敗,統獨兩方用選票,而非戰爭決定勝負。值得注意的是,魁北克的公投決定的是魁北克居民的選票,蘇格蘭的公投決定的是蘇格蘭的選票,加拿大和英國政府都沒有權利投票。 美國獨立戰爭是殖民地反抗宗主國的戰爭,那是大航海時代遺留下來的殖民地問題,但一樣是由大英帝國的體制分裂出去,後來的澳洲、紐西蘭和南非的獨立就再也沒有戰爭,大英帝國得到了教訓。 美國南北戰爭起因於黑奴問題,後來幾乎演變成分裂,導致兵戎相見。但南北兩方原處於同一政治體制之下,也都是資本主義。只因為雙方產業的矛盾導致資本家利益的不同,最後演變成內戰。但如前所提的,所謂的分裂或獨立,不管是用和平或戰爭,都是從一個相同的體制的相互分割。 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台灣從未在他的統治範圍內,如何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裂?中國的政治體制一直都是社會主義、中央集權、土地公有、一黨專政的共產黨體制。而台灣歷經荷蘭、日本和國民黨政府的管理,現在實施的資本主義、民主管理、土地私有、多黨政治,從來也沒有和中國有體制上的瓜葛,早就自主獨立多年,哪來的分裂? 台灣和中國早就是互不隸屬的兩個獨立國家,也是客觀的事實。想要用不容國家分裂來做為霸凌台灣的藉口,根本就是不合法理情的妄語。兩岸沒有所謂的「分裂」,只有對彼此體制的相互「尊重」,才是台海和平應有的態度。 (作者是原日本文摘雜誌社總編輯)
高英俊
2022-06-14
台灣何須「以疫謀獨」?
中國的華春瑩,代表中國那個極權專制的政府再度發出了「以疫謀獨」的怪腔怪調。 台灣獨立早就是既成的事實,現在欠缺的只是正名問題和國與國之間外交承認的問題。這些都和國家自主獨立無關,沒必要「以疫」更不需要「謀獨」,因為客觀的事實是「台灣已經獨立」。只是迫於中國的淫威,許多國家還沒有和台灣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而已。 歷史記載得非常清楚,台灣曾經是大航海時代裡列強和中國的殖民地,清代也曾經被立為版圖。但甲午一戰台灣劃歸日本,和中國的歷史進程分道揚鑣;西洋和東洋文明在台灣交織,跳脫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價值觀。1895那一年,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連中華民國的影子都看不到,台灣已經悄悄變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美聯社) 二戰後,台灣被國民政府接管;中國內戰過後,國民政府轉進台灣,台灣和中國本土只有四年的連接;七十年後,國民政府融入台灣,許多當年移入的民眾有了嶄新的台灣經驗,都變成了台灣人。這些,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權統治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國的歷史還停留在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種所謂一脈相承的封建史觀的時候,台灣已經悄悄步上了自由民主的人權時代。政治權力的更迭取決於民意,統治者的權力依民意定期更替,這和中國當今領導者的任期可以任意延長,人民的監督形同虛設何等不同!台灣,早就獨立在中國的體制之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視台灣人民的意願,硬要依據它的封建史觀,把台灣納入它的版圖之下,創造出所謂的「以疫謀獨」的說法,只是一種障眼法。台灣不用「以疫」更不須「謀獨」。台灣已經獨立,接下來要做的只是正名和爭取更多的相互承認而已。 (原日本文摘雜誌社總編輯)
高英俊
2020-05-07
國民黨的致命弱點
朱立倫質疑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論述,好像以為國家認同是國民黨的強項。但是我的看法剛好相反,國家認同絕對是國民黨最致命的弱點。 過去,國民黨一直用「意識形態」來攻擊民進黨,認為民進黨的「本土意識形態」是國家禍害的根源,而國民黨傳統的「大中國意識形態」才是台灣穩定的力量,但事實是如此嗎? 政黨當然要有意識形態,民進黨的本土意識形態是由同心圓出發的,最後發展出台灣的國家認同。國民黨的意識形態是由中國植入的,發展出中國的國家認同。 最近,由於幾十年省籍磨合的歷史經驗,國民黨的一部分人漸漸有了向台灣靠攏的國家觀念。部分比較激進的民進黨員也注意到傳統國民黨員對中華民國的感情,而容納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兩方互相讓步的氛圍,在台灣社會中是感覺得到的。特別是民主世代的年輕選民,他們認為國號可以商量,但是國家定位不能長期模糊,「太陽花學運」很大一部分彰顯了這一群新世代的看法。 不同的意識形態應該相互尊重,但是不能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加到別人身上。國家的認同或有意識形態的競爭,但是最後的裁決者是民主。客觀的說,這一方面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確比國民黨高明,它沒有將台灣的未來倨傲的寄放在自己這一邊,給予不同意識形態的兩方都有投票的權利,統派、獨派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是大中國意識形態者從來沒有這樣的心胸,中國強調的是封建王朝時期遺留下來的民族主義,而台灣的統派更用中國的威脅來強調自己的主張。 蔡主席的說法非常感人,她說:「國民黨不能代表中華民國」、「民進黨不能代表台灣」;又說「如果不能保衛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可以掃入歷史的垃圾堆」,這些話都有民主的高度,不是朱立倫質疑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說」能輕易帶過去的。 封建思維和民主思維的交鋒,在這裡高下立判。拿封建的意識形態來對比現代的民主政治,台灣民意的選擇是很清楚的。 (作者曾任日本文摘雜誌社總編輯)
高英俊
2015-10-21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