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洪碧霞)
洪碧霞相關文章
對不起!台灣還不是「國家」?!
針對近來中國不斷的要求各國航空公司將台灣標示為中國的一部分的作法,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表示,任何粗暴威脅企圖把台灣的名稱從國際上消除的手段,不會改變台灣就是一個國家的事實。 針對近來中國不斷的要求各國航空公司將台灣標示為中國的一部分的作法,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表示,任何粗暴威脅企圖把台灣的名稱從國際上消除的手段,不會改變台灣就是一個國家的事實。(資料照) 但林鶴明說錯了,因為事實上,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華民國這個政府在1949年從中國大陸遷到台灣,在美國的默許下,透過軍事壓制和黨國教育,讓台灣人民相信他們已經變成「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統治下的人民。然後,又透過政治的逐漸民主化與軍公教的日益在地化,讓台灣人民大量的參與了中華民國政府的運作,以至於現在台灣人以為自己已經有「國家」了。在中國的侵逼下,以為台灣需要的只是正名而已。 但台灣人民沒有被教育的事實是:中華民國這個國家仍然堅守一中憲法。所以在雙方都認可「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兩岸還在內戰狀態,中國大陸的政權隨時可以攻打台灣的政權,而且那是內政,外人無置喙的餘地。請問,因為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人的國家,卻將使自己和子孫陷入中國內戰的危機,真的是好的選擇嗎? 還有另一個未被教科書強調的事實是:日本在《舊金山和約》裡並未把台、澎的主權交給任何國家。亦即,台灣的主權到現在都是未定的。一個國際法上主權未定的台灣,任何國家都不能侵犯它,這就是美國可以在1950年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並且在1979年台美斷交後,以國內法制定《台灣關係法》,出售防禦性武器給台灣的原因。 1951年9月8日簽署《舊金山和約》之光景(維基共享) 而1949年在中國內戰中敗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也因為國際法上台灣主權未定的保護,得以在美國的支持下,得到台灣這塊土地的庇佑,安全的存活到今天,至今仍有十八個友邦「承認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的代表政府」,儘管在法理上,實際屬於它的領土只剩金門和馬祖。 我們當然希望台灣是個國家,也絕不屈從於中國的打壓。但請想想看,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的感情,是基於對一個己身所從出的感激與榮譽的成分比較大,還是被過去國民黨一手支配的黨國教育出來的成分比較大?如果在對歷史與國際現狀掌握不夠全面的情況下,我們貿然將中華民國等於台灣,以為那就是台灣人民的「國家」,將會對中華民國所有在中國的一切行止概括承受,那麼,是否因而自陷於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的巨大風險中? 相反的,若在認知上有清楚的國家與國際法觀念,堅守台灣主權未定的防線,或許台灣人民可以思考如何一方面自決建國,一方面協助中華民國政府做它自己。眾志成城,相信總有機會可以實現做自己的一天! (高中歷史老師)
洪碧霞
2018-06-20
為什麼以台灣為主體的課綱這麼重要?
比較101課綱微調前後的第一冊台灣史,最大的改變在於推翻95年暫綱以來的教改共識,把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改為以中國為主體的史觀。國民黨政府這麼作說是要「撥亂反正」,他們定義中國觀點才是「正」,其實是強迫台灣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變成唯共產中國馬首是瞻。何以見得?這裡牽涉到正統的血緣連結,必須是漢族的才對。還有,合理化國民黨在台灣的所作所為。 舉例而言,台灣的族群裡有原住民和1945年以前就住在台灣的本省人,很多本省人的血統其實有平埔族的血統,漢人的血緣並非唯一。但是新課綱將原住民的定義狹隘化,改成官方認可的原住民「族」標準,使平埔族在台灣的地位更加模糊化,有利於兩岸漢人血統的連結。而本省人在1895年以後因清朝戰敗割台而被迫接受日本籍,新課綱也不再給予同情的理解,反而故意要強調日本殖民對台灣人民的侵害,如此可能鼓動本省人的下一代厭惡自己祖先皇民化的過去,造成傳承上的衝突和情感上的割裂。 比較101課綱微調前後的第一冊台灣史,最大的改變在於推翻95年暫綱以來的教改共識,把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改為以中國為主體的史觀。(資料照,記者劉婉君攝) 在當代台灣的單元,不是只有改「接收」變「光復」的字面調整而已,而是影響到整個因果關係論述的脈絡。舊版課綱採主題式的將政治與經濟分別論述,從戒嚴到解嚴的脈絡,可以讓學生清楚知道中華民國政府從接收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然後遷台、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等,建立對於台灣民主發展的因果關係的理解。 但是新課綱做了很多粉飾國民黨在台施政的安排: 1. 改採時間順序來書寫歷史,就可以將政治與經濟混為一談,塑造政府為了拚經濟而對民主政治的諸多箝制都是合理的,將經濟成就與確保政治安定的戒嚴做出因果性的連結。 2. 台灣被接收後,台灣人對制憲的參與一定要寫,以便合理化中華民國憲法的在台實施。但其實台灣代表去參加根本沒有機會表示任何意見。 3. 二二八事件被獨立出來寫,變成一個斷裂的史實,以減少其與政府遷台後白色恐怖的關聯性。 4. 將白色恐怖放在兩岸關係與反共政策的脈絡下,暗示政府的不得已。 5. 在經濟起飛的項目裡,一定要介紹重要經濟政策推手如孫運璿,以便突顯當時政府的領導成就。 6. 指明一定要提到國統綱領、飛彈危機,還有世界分工體系下的兩岸經貿關係,暗示兩岸關係離不開強權武力與經濟威逼的框架,也是對兩岸關係越趨緊密的走向的合理化鋪陳,讓年輕學子接受。 至於更為嚴重卻容易被忽略的第二冊中國史,微調前後最大的關鍵在於把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從第一冊兩岸關係演變的一個政治策略,放在第二冊,變成指導當代中國大陸與台海兩岸關係奉行的圭臬。舊版課綱原本在當代中國的部分直接談中共黨國體制的建立與發展,但是新課綱卻加入「兩岸分治」,要求教科書要強調「國共內戰、政府遷臺後,我國領土依憲法仍為固有之疆域,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這樣就把當代的兩岸關係放進「一個中國」的脈絡下去解釋,讓所有高中生習慣接受這樣的歷史架構,對統一的方向不會懷疑。請問:像這樣完全以一黨之私擬出的新課綱,如果不用黑箱的方式,過的了眾人的審視嗎?所以他們硬扯合乎一中憲法來強推新課綱,規避學術界與教育界的監督,就是赤裸裸的上演國家機器的暴力!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著作與出版的權利,哪裡有規定課綱一定要怎麼寫、教科書要怎麼編呢?這根本就是曲解憲法精神的惡質作法! 如果我們棄守以台灣為主體性的史觀,那麼我們就會習慣站在中國的觀點看台灣,這樣我們不知不覺就會接受中國提出的條件,忘記以對等的立場爭取台灣的權利。教育部曾在中一中的座談會上拋出以巴共寫歷史教科書的議題,企圖轉移焦點。這個提議表面上看來似乎不錯,有助於區域的和平發展。但共寫的前提應該是雙方都是對等的,國家對國家的平起平坐。以、巴可以,兩岸做得到嗎?台灣怎能安於中國的讓利與善意,忘記其背後侵吞台灣的野心?!中國動輒片面規定其航線,侵犯我領空權;片面制訂國內法,將我台灣人民納入規範。還有之前服貿協定要黑箱闖關,若無堅持以台灣為主體思考的大學生站出來反對,恐怕早已通過。這些大學生的確多是修習95暫綱台灣史的新生代,他們懂得捍衛台灣的權利,正是教育所帶給他們的正向影響。國民黨企圖扭轉這樣的思維,悍然黑箱推動大中國的微調課綱,說穿了就是要洗腦年輕人,為日後的兩岸統合政策護航! 試問:這難道不可怕?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共產政權,如果我們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如何得到確保?堅持以台灣為主體來寫歷史課綱,才能培養我們的年輕人從愛護我們的鄉土出發,也才能保障我們各族群共同的家園。 (高中歷史教師,歷史教師深根聯盟成員)
洪碧霞
2015-06-16
歷史課本不告訴你的事
「反微調課綱」的運動不僅牽涉到反黑箱,隨著論辯的範圍加深加廣,一定會更深入進到反洗腦的層次。學生會問,如果政府都依照程序,採用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課綱的調整,大家還要反對嗎? 是的。整個反課綱運動不僅是要求程序正義的公民運動,也是一種反對意識形態操控教育的改革運動。學生有權拒絕被洗腦,但是要先釐清,意識形態掛帥主導下的歷史課本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歷史教師深根聯盟要主張柔性課綱? 反微調課綱的運動不僅牽涉到反黑箱,隨著論辯的範圍加深加廣,一定會更深入進到反洗腦的層次。(記者陳志曲攝) 104年大考中心公開的研究用試題有個題目很有啟發性!題目如下:《宋史.文天祥傳》記載:「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但有現代學者認為文天祥以國家天下為己任,置個人死生禍福於度外,實是民族英雄,所以斷定《宋史》的記載是出於修史的元代人汙衊文天祥的捏造。就論證的型態而言,現代學者的這種看法可以說是一種怎樣的論證?(A)心理分析的、(B)意識型態的、(C)物理定律的、(D)社會階級的。 答案是(B)。這位現代學者為什麼是以意識形態斷定宋史對文天祥的描述是捏造的?因為照他的邏輯,既然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就不可能會奢侈浮華。他完全憑自己的主觀意念而不是經過史實的考證來判定宋史的正確性,這就是意識形態掛帥的結果。我問學生:文天祥的個性就算奢侈,與他最後選擇不投降蒙古人有沒有矛盾?學生多認為不矛盾,他們反而更能從文天祥的不完美裡看到一個懂得堅持原則的人,而自己也能做得到。這才是我們的歷史教育可以啟發學生的地方! 我想請30歲以上的人回顧自己以前所受的歷史教育,是不是就是意識形態操控的結果?在八四年課綱教改之前的那種一綱一本的國編版,就完全是黨國意念貫徹下的教科書。近代世界史上的獨裁者多被美化,並給予同情的了解。例如教科書強調拿破崙以武力和法典推廣法國革命的主張,不但不是對其他國家主權的戕害,反而是「對歐洲最大的貢獻」。此外,對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羅伯斯比所進行的奪權濫殺,教科書不但從頭到尾不稱其為一種恐怖統治,反而從當時法國的內憂外患角度予以合理化,甚至肯定其成立之公安委員會對異議份子的捕殺行徑。像這種為羅伯斯比恐怖統治找藉口的做法,背後其實就是在合理化國民黨在五O年代起一連串的白色恐怖。 一綱一本的國編版,就完全是黨國意念貫徹下的教科書。近代世界史上的獨裁者多被美化,並給予同情的了解。(記者王藝菘攝) 不要懷疑,這種「國家可以為了發展所謂正確價值而侵略小國、為了安定可以鎮壓異議人士」的洗腦是根深蒂固的。過去國民黨把這種因果關係當提款機,在每一次的大選中獲勝。為了國家安定,儘管國民黨有缺點,你還是要選他。那些擾亂社會安寧出來爭民權的人都是暴民,應該給予制裁!但諷刺的是,台灣的民主就是靠異議人士不斷的犧牲奉獻爭取來的,這些人不但不是暴民,還應該是年輕人學習的對象,但是他們卻絕不會出現在教科書當中被認識。請問,這難道不是嚴重的偏離事實、偏離教育精神的洗腦?我們還要倒退回去那種以一黨之私的意識形態扭曲歷史教學的教科書嗎?如果此刻放任微調課綱實施,我們就是承認對這種洗腦課綱無能為力。然而我們要大聲說不,因為我們已經覺醒! 如果採用柔性課綱,只要協助教師擬出大的教學計畫,例如根據學生的學習在哪個年級要講哪部分的歷史,廢除審書制度,交給出版社去找專業的人才去寫適合給學生學習的有趣的歷史書,信任歷史老師可以判斷要選擇哪一種版本,就可以減少政治意識形態的干預而回到教育的本質。當然,最重要的配套措施是大考中心的試題改革,就是比照今年研究用試題出的方向,儘管是出選擇題,學生只要閱讀題目就能推理出答案,不需要再背誦那麼多的知識點。 高中生反對微調課綱的全國串連,或許各方都在進行各種社會與政治意涵的解讀,但回到教育的初衷,就是回歸多元的史實呈現,回歸專業的歷史思維,拒絕洗腦我們的下一代!這是一個重要的改革契機,值得大家一起努力! (高中歷史教師,歷史教師深根聯盟成員)
洪碧霞
2015-06-09
其實被政黨操控和洗腦的,是師長自己
當武陵高中校長急著在朝會上糾正學生的行為時,我想問我們師長們,在學校靠什麼管理那麼多的學生?跟一個國家管理社會秩序一樣,靠的是法律,也就是校規吧。而校規的訂定必須經由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校務會議通過,甚至最新的校務會議實施辦法也規定,必須有學生代表,學生有權利派代表參與校務會議,表達訴求! 那個完全由校長或老師主導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也許我們不習慣,但必須接受。所以一個學校的學生究竟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絕非是校長一人說了算。只要沒有違反校規,任何學生都有表達意見與行動的自由和權利!這才是符合我們期許學生當一個現代公民的要件。 當武陵高中校長急著在朝會上糾正學生的行為時,請問師長們,在學校是靠什麼管理那麼多的學生?(記者林近攝) 關於武陵校長質疑學生被操控的事,我想請大家想想,難道不就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的課綱和教科書都被政黨的意識形態操控,我們才會無法容忍學生走上街頭?再專業的歷史知識一遇到政治的審查制度也要被迫刪減與扭曲。只要是關於某黨的人事物,都要正面表述,凡違反該黨的價值或意念的史實,都必須從課本消失。於是我們不會肯定那些為民主犧牲寶貴青春的黨外人士,我們只會歌頌為政者的善意。 翻開台灣的教育史,請問長久下來最黑箱與最會給人民洗腦的課綱和課本是誰定的?難道不是那個全世界戒嚴最久的政黨嗎?不只武陵校長,還有成千上萬的校長和老師,也是從小就被同一套由一黨之私操控下的黑箱課綱洗腦長大的。 因為長久以來課綱和教科書都被政黨的意識形態操控,所以才會無法容忍學生走上街頭。(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我們的課本只會告訴我們走過寧靜革命,臺灣締造了經濟奇蹟,卻不告訴我們,如果沒有戒嚴,我們或許會更快樂更幸福!政府該做而沒做的,歐美各國做得到我們卻做不到的,不曾出現在教科書當中。種種思辨能力都在擁擠的知識點與考試背誦裡犧牲了!師長自己被分數和升學主義操縱長大,變成年年只會複製同一套教學模式在教育我們的下一代。這裡面沒有獨立思考、沒有批判能力、沒有人權的堅持,只有努力背書好高分找到好工作以平步青雲。這種價值觀跟一百多年前的科舉時代完全沒有兩樣!請問我們的教育豈不是白教了嗎? 因此,該檢討的,其實是我們師長自己。我們究竟是被誰操控洗腦如此根深蒂固,才做出這麼多違反教育理念的事?謝謝學生站出來教導我們老師們這堂課! (高中歷史老師)
洪碧霞
2015-06-05
教育部你知道你在對全國高中生撒謊嗎?
全國各高中紛紛成立臉書社群串聯反對黑箱課綱,遍地開花,令人十分感動。但是教育部馬上又發新聞稿指出,微調課綱乃「具體回應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需求,進行符合憲法、配合國際脈動調整議題,並適當精簡內容、錯誤勘誤與內容補正等面向之檢核修正,國教院並召開諮詢會議及北、中、南3場次公聽會廣徵各界意見,其程序合法透明,審議過程符合審議規定及民主原則」。身為親自在公聽會現場且一路持續關注此事的基層老師,我要說,教育部根本就是在撒謊! 全國各高中紛紛成立臉書社群串聯反對黑箱課綱,遍地開花,令人十分感動。(記者陳建志翻攝) 我曾在2014年2月7日參加高雄的反微調課綱記者會,把我的親身經歷寫給媒體朋友,希望此事能得到更多關注,但可惜當時並沒有得到重視。因為我在現場,所以我知道很多細節。現在藉由反黑箱課綱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之際,再次把我在2014年2月7日記者會上所發放的新聞稿給大家看,希望能幫助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教育部究竟撒了什麼謊? 教育部微調課綱的過程,程序看似合法,但是非常草率,黑箱偷渡新課綱的作法毫無尊重民主的誠意。為什麼? 理由一:我是基層的高中歷史教師兼教師工會會長,但我之所以知道有這個課綱微調公聽會,竟然是透過教師工會的信件通知才知道的! 國家教育院在2014年1月10日發函給全國教師會,但接著就是週末連續假期,從收文日期來看,全教會是在1月13日才收到公文,接著轉給全教總高級中等學校委員會處理。委員會在1月14日發函給各地方教師工會,再由高雄市職業工會發函給各高中職的工會會長,緊急請會長代為通知各科老師派代表參加。誇張的是,從公聽會的實施計畫來看,南區的公聽會竟然已經在1月13日就截止報名了!這豈不誇張? 我身兼教師工會的會長,由於期末趕課非常忙碌,所以1月14日當天晚上已經累翻,無暇打開信箱看信件。1月15日一早利用監考下課時間看信件,才發現有如此緊急的事!經工會轉達尚可報名,就趕緊影印公文給國文科科主席,請她代為公告;然後由我負責社會科領域的通知事宜。結果多數教師都因為要監考而無法參加,雖然有少數一兩位沒有監考的老師,也因為不知道課綱要微調的內容為何而缺乏緊急撥空參與的意願。大家都被「微調」二字騙了,以為那頂多補正錯字而已,沒想到事關重大。慣例上若會議要討論重大議題,一定要在開會前至少三天以上公告討論議題內容,俾使參加者有充分的瞭解。但是國教院雖然有將會議資料公布在報名網站裡,但該網站卻非連結至國教院的官網,讓社會大眾都能點閱,而是一封閉性的google報名系統。 教育部微調課綱的過程,程序看似合法,但是非常草率,黑箱偷渡新課綱的作法毫無尊重民主的誠意。(圖為教育部長吳思華,記者張嘉明攝) 如果教師已無報名意願,如何能公開取得此課綱微調資訊,進而改變意願而報名?教育部信誓旦旦要廣納各界意見,卻關起大門開小窗,增加外界事先窺見新課綱資訊的難度,請問這不是黑箱作業是什麼? 理由二:教育部根本沒有發文給全國各高中職學校單位,卻要極短時間內達成讓高級中等學校相關學科教師代表都能出席的任務,這不是存心刁難就是根本沒有誠意邀請。 請看國教院的公文正副本函送的對象只有公私立大專校院、各高中職教科書出版業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教師會,完全沒有全國各高中職。為什麼課綱要調整不問基層教師的意見?難道大學教授或家長或出版業者比較懂教學現場社會科教師教學遇到的困難嗎?讓全國多數教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接受才上路一年多的101年課綱又要更改的決策,豈非反民主的威權行徑嗎?造成基層教師和學生無所適從的負面影響請問由誰承擔? 國教院的公文正副本函送的對象只有公私立大專校院、各高中職教科書出版業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全國教師會,完全沒有全國各高中職。(作者提供) 理由三:三場公聽會上的發言紀錄和錄音紀錄都沒有公開,甚至也沒有媒體報導發言內容,就宣布走完公聽程序,形同霸凌了所有參加公聽會的人員,也不尊重發言反對者的意見。 我很幸運地調開監考,於1月16日順利參與了南區公聽會。到了現場發現基層教師參與的非常少,大多為高師大教授和少數大學生。當謝大寧教授報告完之後,在意見交流的時段裡,全場幾乎砲聲隆隆,許多教授和老師都跳出來反對微調的內容,發言相當踴躍,主持的吳連賞教授也承諾定會把大家的意見反映給課綱小組知道。這時我發現現場竟然連一家媒體都沒有,而且在搭電梯上樓開會時還遇到警衛,他說他被通知到會議現場待命,看看有無狀況,結果顯然是多慮的,整個公聽會非常理性冷靜。 這種情況跟我參加95暫綱的公聽會那種媒體雲集的開放氛圍完全不同,主辦單位是否刻意不通知媒體,減少異議團體到現場抗議的機會?這種黑箱作業怎可說是廣納各界意見呢?至少南區公聽會幾乎是一面倒反對微調,卻不見審議委員參酌,反而在短短幾日內火速通過微調課綱的決議,這根本坐實了外界對於開公聽會只是形式的批評。 課綱微調的內容極具爭議性,造成參與的成員大量退出,這說明了連教育部找來的專家學者都不願為政府微調課綱背書,也反映出微調課綱尚未取得社會共識。 教育部官員口口聲聲對媒體說整個通過微調的程序完全合法。但從國教院在2月5日公布的「有關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之說明」裡,其實可以窺見小組成員集體退出的情況嚴重,但教育當局還是要強硬用記名表決的方式通過。我們知道記名表決是用來防止跑票,對委員將造成很大的壓力,但是卻被應該保持中立的教育部用來作為強行通過官版課綱的工具。 課綱微調的內容極具爭議性,造成參與的成員大量退出,這說明了連教育部找來的專家學者都不願為政府微調課綱背書,也反映出微調課綱尚未取得社會共識。(資料照,記者廖耀東攝) 文中說高中分組審議會於「1月25日召開,該分組委員總數計43人,當日會議實際出席29人」,為何減少14人之多?然後又說「分組召集人並請在場之24位委員以記名方式,針對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程綱要是否微調表達意見,經統計表達同意國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4科課程綱要微調之委員人數,皆達出席委員過半數」,在場委員一下子又少了5人(29→24),然後用強硬動員的記名方式決雖然過半,但是過半人數也只不過是多於13的人數。 請看一個原本委員總數達43人的小組,到了最後表決時只剩超過13人,就算技術上「過半」了,這樣的過半顯然根本沒有共識!所以教育部不顧一切強硬通過政府的課綱立場,為政府護航完全是政治考量優先於專業考量,也完全是用意識型態凌駕教育之上。 教育政策的擬定不能欺騙孩子和醜化教改的歷史。 當我們在抗議鄰國修改教科書,用政治立場強硬主導教育是不光明不民主的卑劣行徑時,我們自己的政府怎麼也跟他們一樣呢?小心我們在教小孩說我們大人正在說一套做一套! 很多媒體的評論都說當年民進黨所謂去中國化也是政治力介入教育,但我想請媒體朋友回到民進黨執政的年代,請問他們有像今天的教育部一樣用這麼短的時間強渡該政黨任何的意識形態或政治主張嗎?他們有要所有的歷史教科書都要介紹他們的台獨黨綱嗎?將台灣史單獨成為一冊,讓學生在認識世界之前先認識我們的鄉土,就是去中國化和主張台獨嗎?我們沒有任何一位歷史老師在講台灣時不會談到中國,因為歷史是連續的,不是斷裂的,總是會追根溯源。漢人的祖先和文化從中國來,哪個台灣史課本不會這樣寫?何來去中國化之說?這樣的批評才是用政治意識凌駕歷史專業,應該被唾棄! 教育政策的擬定不能欺騙孩子和醜化教改的歷史。(記者李容萍攝) 論者又說民進黨執政時同樣也是用政治力量更改了教育,所以沒資格批評國民黨。但是我想請問大家,如果民進黨執政時不改,請問我們還要沿用兩蔣時代的大中國史觀嗎?我們在中國歷史裡看不到台灣真正的歷史,是應該的嗎?我們只會搭關在鐵幕裡那個虛幻中國的火車,在歷史考卷裡拿高分,但是卻連台灣有個追分與成功的地方都不知道,合理嗎?民進黨當年對教科書的改革是經過很多社會的激烈討論與磨合的,藍營與一些主流媒體的攻擊砲火從未減少過,最後在取得最大多數的社會共識下推行,豈能等同於今天國民黨政府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所硬性推行的權威和反民主? 如果我們容許這樣反民主的教育政策,那麼我們就倒退到兩蔣的威權時代,我們老師要如何教育我們的學生,當一個真正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公民?課綱不是不能調整,但一定要給社會充分的討論空間和時間。當社會共識出來了,如果大多數人贊成政府的版本,那麼我們就能在這個和諧的基礎上型塑孩子的國家認同與歷史認同。 敬請教育部停止微調課綱的實施,回歸社會的討論與研究後再論。 (高中歷史老師)
洪碧霞
2015-06-03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