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溫斯相關文章

三接外推方案 「四個不同意」應是最大共識

三接外推方案 「四個不同意」應是最大共識

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與其執政團隊,於前日(5/3)推出「三接外推方案」。此方案一出,即因工程所費不貲、並和過去政府論述有所區隔,受到各方挑戰與批評。 三接外推方案飽受爭議,已是既定事實,且或許過去三接的縮減方案,就足以說服大多數民眾。但,今日的「外推」方案,雖不盡理想,卻已展現政府和民間積極對話的「最大誠意」。 其實,執政團隊前日推出三接「外推」案時,即有不少民眾好奇:為什麼不乾脆在2018年時,就直接推出此版本? 事實上,賴清德院長任內,確實已經考慮包括「外推」等各種三接的替代方案。但當時,因為工業港外已經有離岸電場「麗威風場」通過環評,才無法將工業港外推。而時過境遷,麗威風場去年因飛安因素被撤銷許可,所以才騰出外推的海域,也才有今日三接工業港外推迴旋的空間。 三接外推方案飽受爭議,已是既定事實,且或許過去三接的縮減方案,就足以說服大多數民眾。但,今日的「外推」方案,雖不盡理想,卻已展現政府和民間積極對話的「最大誠意」。(圖:取自蘇貞昌臉書)     因此,部分環團與政黨人士指稱當時的賴清德院長用「政治決斷」使三接環評案快速通關的說法,實在站不住腳。當時「外推」方案,乃因現實因素無法被納入議程。而當時的環評委員會,多數專業委員也的確相較贊成縮減百分之90的「修改」方案,這點,也在後續定讞的行政法院判決中加以證實。 換句話說,當時與現在的政府,都已充分考慮了工法上的可能性,更並未逃避與社會溝通的責任。蘇院長這次的外推版本,雖可能在部分群體中一片譁然,但卻是在公投對立下,最能說服經濟選民的折衷方案。在政府盡最大努力溝通的前提下,對「珍愛藻礁」公投投下不同意票、支持台灣的永續發展,應是所有支持者的最大共識。 政府已盡溝通之責,如果部分環保團體、甚至政黨還不買單。那麼剩下的,就應交由人民來判斷。 (作者為雜誌編輯)
泰溫斯 2021-05-06
「反南鐵東移抗爭」是否有理?

「反南鐵東移抗爭」是否有理?

據報載,交通部鐵道局在今(10/13)日,終於拆除了台南市鐵路地下化最後的3戶「拒遷戶」。這樣的行動,代表了長期包裝成「土地正義」的「反南鐵東移」抗爭,終於劃下句點,成功還給台南市民一個公道。 如果你是外地人,走近台南市青年路與鐵路沿線的路口,你會發現這只是個看似平凡、更常常塞車的平交道路口。然而,平交道上面的鐵路,其實就是因居民長期抗爭,而遠近馳名的「南鐵」徵收路段。 這條長約8公里、沿路有300多位住家的鐵路線,不僅常常發生交通事故,更是分割「城市景觀」的一道「傷疤」。 「反南鐵東移」的居民,常常高喊著「政府強拆民地」、「反對氾濫徵收」等激情說詞,並主張要維護自己的「居住正義」,強調以自救會版「原軌地下化」的方案,來取代「南鐵東移」方案。 然而,事實上,「反南鐵東移」居民主張的「原軌地下化」方案,其實是於既有軌的西側施工,對比原本的「東側施工」,以他們的邏輯來說應該叫「南鐵西移」,且東側一樣有民房要拆除,但事後再發還東側土地給東側住戶。這樣的作法不只嚴重「犧牲」另一側居民的權益,更因為工法困難,有可能造成施工人員的危險。 相較之下,現在施行的「東側施工」方案,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方案。因為,這是唯一能保障施工安全、不影響台鐵速度,更能保全「台南車站古蹟」的施工方案。長久下來,更有提升居住品質、改善淹水問題等潛在好處。 然而,「反南鐵」的居民不接受此說詞,甚至常常指責:市府採用「東側施工」方案,是為了「圖利財團」。但是明眼人一看即知,因為「鐵路地下化」是中央政府核定的公共工程,完工的鐵路會建設為「公園」、成為綠地,並沒有「圖利財團」的可能,和劉政鴻的「大埔事件」有「根本性」的不同。 其實,為了安撫被收徵的民眾,早在賴清德市長任內就建設了「專案照顧宅」,並比照公教人員的最低利率,提供貸款,讓被拆遷居民能維持彼此的「社區感」。這樣的作法,不只廣受市民好評,更創下了台灣土地徵收案的先例。 在市府溝通誠意十足的前提下,「反南鐵」居民卻如同「鐵了心」般反對到底,但當我們仔細檢視他們的說詞時,卻發現他們除了「居住正義」之外,並無提出其他「理由」。 例如,他們曾多次提出許多荒謬的說法,來阻擋拆遷。像是「反南鐵」居民表達要留下原本的房子,以「向祖先交代」的說詞,卻視而不見他們的「原軌地下化」工法,仍會拆遷「祖宅」的事實;或是「反南鐵」的部分人士,要求較高額的地價徵收,讓人懷疑「南鐵抗爭」是否只是為了要圖利「自己」。 換句話說,「反南鐵」居民毫無理由、盲目的「反對到底」,再加上種種前後矛盾的說詞,使得這個運動的發展,不只分崩離析,更演變成僅有少數「釘子戶」在自憐自艾的「現況」,甚至連大多數的台南市民都不支持。 平心而論,居民爭取居住正義,本應是「普世人權」,但一個城市的「公共利益」與住戶的「個人利益」,必需取得平衡,這是城市進步的「重要關鍵」。 以台南市民的角度而言,鐵路地下化,是都市「進步」的必須工程,更讓這條長期分割都市的「傷疤」,終於有機會得以撫平。前台南市長賴清德曾說:「如果我必須為了『南鐵地下化』而結束政治生命,那麼,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去執行。因為,做決策的人,不只要有能力分辨,更要有能力去執行。」 鐵路地下化終於得以執行,為台南市創造了都市「再生」的機會,更讓台南有機會趕上台北、高雄這兩個「同期生」,成為第三個鐵路地下化的城市,相信日後的發展,會是所有台南市民所樂見。 (作者:北漂青年、現任職於出版業。台南市民。)
泰溫斯 2020-10-13
觀塘案再扯賴清德,無助保護藻礁

觀塘案再扯賴清德,無助保護藻礁

近日桃園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爭議,因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連署「支持保護藻礁」公投,再把爭議推至高峰。而時代力量邱顯智、林于凱等人,也高調「翻舊帳」,直指當時環評小組在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意志之下,強壓具「專業性」的環評審查程序,用「藻礁換深澳」,以化解當時極具爭議性的「深澳電廠爭議」。 然而,如此指控,只能用令人「瞠目結舌」來形容。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早就對此案做出相關判決。法院指出,環保署為確保環評審查公平公正,已經採取相關的利益迴避措施。法院更提到:環保團體用斷章取義的媒體報導(如詹順貴的辭職聲明),來指責賴清德用政治力「施壓」,如同捕風捉影,完全無法成為賴清德干涉環評程序的證據。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左)與副總統賴清德(右)。(報社合成)     回到當時的時空環境,2016年開始蔡總統推動「綠能國家核心戰略產業」,就已經提出「非核家園」的整體政策。而在不久的將來,核一、核二馬上就要停止運轉,在這段時間,台灣的用電缺口要如何補足?難道為了保護藻礁,我們寧願用風險更高的核能發電,以取代更乾淨的燃煤燃氣發電嗎? 其實,關於保護藻礁,民進黨的政策方案,早就明顯優於國民黨。例如,相較於國民黨政府時代的230多公頃,現在的天然氣接收站用地縮小到23公頃,更採用棧橋連接的工法,以維持海水自然交換,明顯優於其他如建設天然氣接收站於台北港的替代方案。 換句話說,現在桃園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方案,相當符合環評程序「專業性」、促進「綠色經濟」的雙重要求。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也相當尊重專家小組的意見,並在當時就要求環評要「專業、嚴謹、周延」,更「不必給時間表」。顯見時代力量指控當時環評「專業」被「政治」打壓的情況,根本是子虛烏有。 保護環境生態是聯合國《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5)中所提到核心價值。但我們對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討論的問題核心應該始終在於:關於保護藻礁,是否有替代方案?而其成本與風險多少?特別是在經過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後,我們是否能依照最優方案下去執行? 保護藻礁的倡議,應是公民社會所樂見。但是時代力量現在再扯早就不在其位的賴清德,對保護藻礁,並無幫助。 (雜誌編輯)
泰溫斯 2021-02-24
面對中國打壓,國產疫苗更顯重要

面對中國打壓,國產疫苗更顯重要

近日,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部長在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破天荒地透露台灣曾向德國BioNTech公司採購500萬劑疫苗,卻遭中國「攔截」。而BioNTech公司則在今天「急轉彎」,承諾會向台灣「提供我們所生產的疫苗」。 這起事件,顯見台灣在國際上,處處被中國打壓的事實。其實,台灣過去採購疫苗,多直接向製造商採購,但是這次BioNTech公司「狀況特殊」。因為BioNTech是小公司,所以必須交由「中國上海復星公司」,來進行亞洲區的布局、簽訂總代理。 換句話說,BioNTech的亞洲代理權,根本「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上。沒有中國同意,台灣根本買不到BioNTech疫苗。這是陳時中部長在受訪時並未明說,但明眼人卻一看即知的事實。 面對中國的打壓,更顯見國產疫苗不可磨滅的戰略地位。台灣雖已透過COVAX等平台取得一定數量的疫苗。但是台灣市場不大,加上公衛體系完整,所以往往不被國際大廠視為是優先配送疫苗的地區。當疫情來臨時,大國只要一開始「囤貨」,台灣就只能任人宰割。過去的H1N1疫情,即有先例。 面對中國的打壓,更顯見國產疫苗不可磨滅的戰略地位。(REUTERS)   幸好,台灣疫苗廠商的研發實力非常雄厚,生產疫苗的優點也非常多。例如,現在「疫苗國家隊」的三家主力公司,均採用「次單位蛋白疫苗」等先進技術,使得台灣疫苗將不會出現如國外疫苗嚴重過敏、第二劑反應不佳、必須冷凍的缺點。 在未來,台灣疫苗不只能自給自足,更大有跨入國際市場的潛力。目前國內已有兩間公司進入第二期臨床,疫苗上路日期可說是指日可待。面對中國打壓,我們更該對「疫苗國家隊」多一點的信心。 賴清德副總統在探視國產疫苗廠商時,曾說疫苗的戰略要「購買與研發並重」,並要「走出台灣自己的路」。國防需要自主,疫苗當然也要「Made in Taiwan」。自主疫苗研發,才是打造台灣防疫「護國群山」的不二法門。 (作者為雜誌編輯)
泰溫斯 2021-02-18
從「搖頭丸」到「打統編」

從「搖頭丸」到「打統編」

近日,賴清德副總統參觀雲林虎尾釀酒醋生活園區,主動購買了2支台灣米釀威士忌,並報上總統府的統編;對此,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早在第一時間回覆:「副總統購買特產餽贈外賓為公務使用,並非作為私用。」 這整件事的爭議,完全就圍繞在「統編」是否落在「合法使用」的範圍?事實上,一般人只要用「常識」,就能做出合理判斷:副總統支持在地產業、買酒餽贈外賓,當然完全落在「合理使用」的範圍。 然而,可悲的是,從近日蘇偉碩醫師散佈「萊劑比搖頭丸毒250倍」的謠言,再到瘋狂攻擊「打統編」的言論,可以發現某部分台灣人士完全罔顧於事實,急著做出「政治性」的解釋,已到了「獵巫」的程度。 副總統賴清德近日至雲林參訪購買威士忌,發票被廠商PO上網,因其打上總統府統編,引發議論。(圖翻攝自臉書)     其實,認為副總統買國內酒廠的酒,有不法使用的空間,完全是無稽之談。公務行程本來就需要報帳,而報帳就需要用到統編,這本就是「財政透明化」的簡單流程,更何況其用途是餽贈外賓。一般公司行號需要報統編,政府機關如台北市政府公務車加油的錢,都需要報統編。瘋狂拿統編來說嘴,也不管統編是否合法使用、統編是否能報帳?這樣的說法,早就脫離事實討論的範疇。 然而,藍營名嘴朱學恆仍拿蘇院長先前拿三倍券買漫畫的事情,酸「執政團隊太多豬隊友,導致正常人反而一身豬屎味。」更有部分人士將這件事,抹黑為蘇院長和賴副總統的「派系鬥爭」。這種將簡單的統編「泛政治化」成為「政治鬥爭」的行為,不僅僅是一種「瘋狂」,更反映了某部分人士背後的「集體無知」。 學者Charles Mackay在《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一書中,提到了政治輿論的「群眾瘋狂」,並直言「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殊的愚行,有些出於貪婪、有些源自妄想」而這些幻想,更成為了「某些群體的常態」。 將打「統編」比喻為「國家機器」在中飽私囊,是不是也是一種「妄想」?言論自由不是造謠自由,言論自由應有事實作為證據。從近日蘇偉碩醫師散佈的謠言,再到最近不斷炒作「統編」非法使用的謬論,我們可以發現種種言論,早已開始脫離事實,反更突顯出某部份人群的「集體無知」。 (雜誌編輯)
泰溫斯 2020-12-21
學生與「反南鐵東移」抗爭的距離

學生與「反南鐵東移」抗爭的距離

上週二,交通部終於鐵下心來,強制拆除長期反對「南鐵地下化」的最後2戶,使長達10年的「反南鐵東移」抗爭,終於落入尾聲。 事實上,站在「反南鐵東移」抗爭現場的多是學生,而不是在地人,這早已不是新聞。為什麼會有這樣「奇特」的現象?因為「反南鐵東移」自從運動開始,就和「居住正義」八竿子打不著關係。所以才出現由「外地」學生而不是「在地」民眾,站到第一線抗爭的奇特現象。 反南鐵東移案衝突現場。(資料照)   其實,拒遷戶最後兩家之一的「黃家」,根本是「包租婆」的身份。熟知內情的台南市民都知道,黃家當初以低價購入鐵道旁的兩戶住宅,這兩戶住宅原本只有兩層,但是黃家大膽地再加蓋兩層違建,並將這兩間房子分成許多隔間,再出租給別人獲利。更誇張的是,因為鐵道邊噪音嘈雜,屋主長期不住在這邊,只有在抗議時,才會偶而出現。 即使如此,市府仍然有誠意地進行溝通,並依照法規徵收。根據左派媒體「焦點事件」的報導,黃家拿到的土地徵收補償費,合計約有968萬元之譜,遠遠超出原本的地價。 雖然拿到的價錢遠遠超出市價,但黃家仍裝作可憐。學生也為了捍衛如「土地正義」這樣虛無縹緲的價值,而滿腔熱血地進行抗爭。這也難怪,熟知內情的居民反而更同情進行拆除工程的警察,甚至幫警察而不是學生送飲料。 其實,不論是「自救會」版本,或是「市政府」的版本,拆遷都已是既定的事實。「地主」一直是背後獲益最多的那一群人,這也使得「反南鐵東移」抗爭,儼然成為了一場「鬧劇」。 學生不是因為「市府」強拆造成傷害,而是因為「地主」的貪得無厭,成為受傷最深的那群人。當全台鐵路立體化工程正如火如荼開始時,台南市民真的沒有本錢再浪費另一個十年。 (台南市民)
泰溫斯 2020-10-21
張善政真的能幫韓國瑜加分嗎?

張善政真的能幫韓國瑜加分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於今(11)日,宣布選擇前行政院長、國政顧問團總召張善政作為副總統選戰的人選,組成了國民黨總統大選的「國政」配。 雖然外界多認為張善政的出線,對於已經近乎「大勢已去」的國民黨總統選戰,有良性的刺激。然而筆者認為,張善政的出線對於韓國瑜的選情是「互斥」大於「互補」,最後反而會隨著選戰節奏的加速,而出現加分效果「歸零」的現象。 為什麼呢?首先,過去張善政雖然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末期擔任「看守閣揆」而獲得好評價,然而,坊間對張善政在擔任國政顧問團總召時,「被玩壞」的印象仍十分深刻。 總統選戰畢竟不像市長選戰,副手會受到大量鎂光燈關注。然而兩人對國政的熟稔程度顯然截然不同,因此,「張博士」跟「韓草包」之間的差距,也是十分值得韓陣營擔憂的問題。(資料照) 例如,韓國瑜曾主動拋出「故宮文物一次展」的荒謬議題,張善政作為國政顧問團總召,居然只能牽強說出「數位故宮」來打圓場,結果反而被蔡政府馬上回應「數位故宮」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而打臉。 因為韓國瑜一直以來主動拋出荒謬議題博取媒體焦點的選戰打法,未來隨著選戰節奏的加速,張善政幫韓國瑜「擦屁股」的「張善後」形象,反而會更加根深柢固出現在選民心中。「國政配」在本質上終究無法除去韓國瑜的陰影,更無法得到知識藍選民的青睞,反而白白葬送張善政一直以來辛苦累積的政治資本。 除此之外,副總統選戰畢竟不像高雄市長選戰,副手也會受到大量的鎂光燈關注。然而,兩人對國政的熟稔程度顯然截然不同,因此,「張博士」跟「韓草包」之間的差距,也是十分值得韓陣營擔憂的問題。 由於韓國瑜完全沒有能力處理複雜的國政問題,當選戰後期面臨重大、複雜的國政問題,必需要由張善政來論述,如果處理得好的話就會變成是「張博士」加分,如果處理得不好的話就會變成是「韓草包」扣分。因此,「韓草包」的光芒幾乎一定會被「懂很多」的「張博士」掩蓋。 不論是正面、負面議題,韓國瑜的選情都不會因為張善政而有明顯的加分,反而更容易會因為兩人之間的比較,而有所扣分。 最後,張善政並沒有作為一個優秀副總統該有的權威(authority)。張善政過往擅長的場域是科技業,然而依台灣政府制度的設計,副總統握有的只有「虛權」,更多的時候更是作為一個「精神象徵」。張善政作為副手,能提出的必定只有「象徵性」的政策,完全失去了過往「設定議題」的能力。 和目前綠營呼聲最高的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比較,賴清德如果出線,代表的是綠營勢力的「大團結」,然而張善政一直以來都和韓國瑜形影不離,選擇張善政不只完全沒有「外溢效果」,更突顯出藍營分裂、人人自保的現況。 綜上所述,張善政的出線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與其說張善政是「互補」,不如說是「互斥」。因此,我們不用擔心張善政能幫韓國瑜「加多少分」,更值得懷疑的是:張善政到底會讓韓國瑜「扣多少分」? (政治評論員)
泰溫斯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