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儀慈)
陳儀慈相關文章
中天新聞故技重施 管碧玲:用假新聞殺我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17)日於臉書發文表示,自己也遭受到假新聞的攻擊,「中天新聞真的殺不掉謝長廷,殺到我這裡來了」,而且故技重施「用假新聞殺我!」圖/張家銘 日前因發生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遭假新聞攻擊而在寓所自縊事件,讓民眾關注假新聞帶來的威力。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17)日於臉書發文表示,自己也遭受到假新聞的攻擊,「中天新聞真的殺不掉謝長廷,殺到我這裡來了」,而且故技重施「用假新聞殺我!」 管碧玲在臉書上指出,中天新聞報導,她的女兒去年懷孕時搭機前往泰國,要求搭乘商務艙,管碧玲為此致電給當時的外交部長李大維施壓。 管碧玲今天還原真相表示,女婿是駐泰人員,而女兒當時懷孕超過6個月符合搭乘商務艙之規定,但最後女兒3次來回泰國都是「自費」。 管碧玲的女婿是駐泰國代表童振源的指導學生,從行政院發言人時代就追隨童振源,擔任他的機要,童之後到國安會諮詢委員,現在則擔任駐泰代表。因此女婿和童振源共駐泰國,女兒是在國安會時代才和女婿結婚。 管碧玲說,傍晚時外交部通知她的辦公室,今外交部有接獲中天新聞記者來訪,指管碧玲的女兒去年要求搭商務艙到泰國,但當時外交部科長拿出規定說,6小時以內航程要搭經濟艙。中天新聞說想確認管委員是自己買機票還是用公費。 外交部回應中天新聞表示,根據《駐外人員川裝費支給要點》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駐外人員或其眷屬為懷孕三個月以上孕婦或身心障礙者,得搭乘商務艙。因此當時懷有6個月身孕的管碧玲女兒是可以搭乘商務艙的,但管小姐最後是自行購買機票前往,外交部亦未支付相關費用。 管碧玲指出,她從未和外交部有任何聯繫,女兒來回泰國3次,機票是可以國家付的,但是3次機票全部自己出。她不解這樣也要打什麼?「中天新聞聽不進去,還是硬說我施壓李大維。」 管碧玲無奈表示,「女兒愛上童振源的學生,我能如何?」「每一次機票錢都是自己出,應該按讚還是應該抹黑?!」 管碧玲說,在日本天災之後,第一波追殺,犧牲一條人命,第二波追殺駐日大使謝長廷,現在第三波找了替謝長廷說話的她來殺,「用假新聞殺我,何必呢?」
陳儀慈
2018-09-17
不滿林昶佐「惜柯論」 基進黨批:是對台獨前輩的無禮嘲諷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Freddy)的「惜柯論」,被外界質疑是選票考量。基進黨18日怒批,時代力量隨著庸俗選票市場髮夾彎,轉身去親親他們口中「食屎」的嘴,直指林昶佐的「惜柯論」是對台獨前輩的無禮嘲諷。圖/基進黨臉書 距離九合一選舉不到100天,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Freddy)為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緩頰,被外界質疑是選票考量。基進黨18日怒批,時代力量隨著庸俗選票市場髮夾彎,轉身去親親他們口中「食屎」的嘴,直指林昶佐的「惜柯論」是對台獨前輩的無禮嘲諷。 基進黨市議員候選人北市港湖議員蕭筱臻、北投士林王映心、新北新五泰林張舒婷共同聲明中指出,去年世大運期間,前黑名單人士、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財務長毛清芬,只因在現場持台灣旗,就被警方查禁,身邊圍繞員警,後來柯文哲將責任全推給國安單位。 基進黨表示,政黨競爭是民主政治運作的核心原理,但競爭對手時代力量最近髮夾彎,不但轉身去親親他們口中「食屎」的嘴、上電視節目挺柯的「務實」,立委林昶佐還於臉書發表「惜柯論」,對於眾多台獨前輩一生所堅持的道路,進行一場邏輯不通的無禮嘲諷。 基進黨認為「惜柯論」是邏輯不通的,並分析林文上半段主張:沒有認同爭議,可帶來回歸其他一般市政討論,卻在下半段顛倒因果:邀請姚柯回歸其他一般市政討論,認為以此可解決認同衝突;其次,該文認為柯不是某政黨,所以就該免疫於認同及忠誠立場的質疑,事實上,北京在台灣要找代理人,從來就不限於特定黨籍;再者,他對丁守中進行「忠誠考核」的同時,卻反對在選戰進行「忠誠考核」,這是「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所造成的雙重標準;最後,問題不討論就不會被解決,而絕不是顛倒過來:擱置反而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這是小學生就可看穿的不通。 基進黨進一步表示,該文是無禮的,因為其無視這數十年來貢獻於台灣認同轉型的努力,而將這個演進視為一種躺著等、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正是這個躺著等的立場,造成時力黨在國會的投入,總是漏掉獨派的期待嗎? 基進黨說,「惜柯論」的無禮還在於「將認同問題簡化為對抗北京與否,而無視中華民國體制於台灣的不合身」,然而,台獨運動正是為了指出這個不合身,並且改革它。基進黨反問,難道林昶佐是想要無視前輩過去的投入,重新定義獨派嗎? 基進黨認為該文最無禮處,是將前輩投入一生的運動與進步性對立起來,他們認為,認同議題的議論當然也可以是進步的,因為那是在一起思考台灣人該如何集體面對世界的新策略,這個思考過程必然是創造的、朝向未來的,它會表現在城市外交、文化、國民教育等等政策。 最後,基進黨強調,大黨有大黨的社會功用,小黨有小黨的歷史任務,既然選擇了第三勢力這條路,就是理解到「不務實」有其神祕的力量:正如同台灣的民主化與認同轉型,總是靠著一小撮如毛清芬女士這樣的前輩,孤獨地先走在前頭,用理念及精神漸漸地感化大眾。並批評隨著庸俗選票市場而髮夾彎,讓人帶著去「食屎」而不自知的政黨,不該是第三勢力選票的正確選擇。
陳儀慈
2018-08-19
以台灣音樂文化主體性出發 重建「台灣音樂史」
陳儀慈/台北報導 由文化部傳藝中心主辦的「重建台灣音樂史學術研討會」,12/2-3將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辦。研討會召集人顏綠芬說,台灣有很多音樂人才,他們才華洋溢,在音樂舞台上發光發熱,但真正從事音樂學術研究的人較少,如果要建構台灣音樂史,就必須要有研究的人才。圖/張家銘攝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顏綠芬表示,台灣真正從事音樂學術研究的人較少,如果要建構台灣音樂史,就必須聚集更多的研究人才,讓大家對台灣音樂多投入心力研究。 由文化部傳藝中心主辦的「重建台灣音樂史學術研討會」,12/2-3將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辦。研討會召集人顏綠芬說,台灣有很多音樂人才,他們才華洋溢,在音樂舞台上發光發熱,但真正從事音樂學術研究的人較少,如果要建構台灣音樂史,就必須要有研究的人才。舉辦研討會的用意,就是要把這些研究人才聚集起來,讓大家對台灣音樂的研究,多投入一點心力。 顏綠芬指出,在音樂的領域當中,除了大家比較會注意的表演者之外,其實也有許多在創作上賣力的作曲家,他們不斷絞盡腦汁,為我們書寫美好的音樂;另外,有一群默默耕耘的音樂學者,他們下田野、紀錄民間音樂,或者是研究作品、探討音樂文物、梳理各種資料,他們埋頭在書堆裡、樂譜中,研究、思考,寫評論、做分析、為音樂家做傳記,寫成一篇一篇的論述,默默為台灣音樂奠基。 音樂學者經常在南北奔走埋頭工作後,所寫的論文、出版的書並不會立刻得到肯定和掌聲。可是,他們一篇篇的論述卻是音樂文化的資產,是建構台灣音樂史的基礎。顏綠芬強調,如果沒有音樂學者的研究和成果,那些音樂資料、文物都不能發揮作用,即使花了錢運用科技變成了資料庫,仍是難以活用的東西。 如果要建造完整的音樂史,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研究人才。顏綠芬教授舉例,以台灣美術史和音樂史比較,美術史因為有比較多人在研究,因此較為完整,這是因為視覺藝術的傳播比較快,所以台灣的美術人口成長較快。音樂研究則較為封閉,雖然大約從2、30年前開始,台灣就培養了一大群的音樂人才,但他們歸國之後,大多從事西洋音樂的研究,因為古典音樂的閱聽人口較多,而整個社會從日本時代開始就十分崇洋。 顏綠芬教授舉例,以台灣美術史和音樂史比較,美術史因為有比較多人在研究,因此較為完整,這是因為視覺藝術的傳播比較快,所以台灣的美術人口成長較快。圖/張家銘攝 顏綠芬教授說,在台灣音樂史的發展上,當代是很重要的。例如現在年輕人聽的音樂,便是台灣音樂史中的一部份,或是如歌仔戲,它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代表,在本土化之後的近20年來,歌仔戲的研究就蠻多人投入,台灣本土化運動對台灣音樂史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而在20世紀的台灣音樂發展裡,流行歌曲與藝術音樂的發展,這部分的研究就比較少。 顏教授希望藉由這次研討會建立平台,讓研究學者聚在一起,集思廣益。過去有關台灣音樂的研究,大都專注於民族(俗)音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傳統音樂,例如原住民音樂、北管、南管、歌仔戲,不過當初在研究這種音樂時,大多只了解其音樂型態、社會背景;相較來說,它們的音樂史發展部分就做得比較少,並沒有系統性的研究。 這次研討會共有五大議題:(1)台灣音樂史之通論與文獻回顧(2)台灣傳統音樂史、當代音樂史理論與方法(3)建構音樂史資料庫(4)國外處理國家音樂史之研究經驗案例及借鏡(5)建構傳統音樂在台灣的發展歷史脈絡、與台灣環境變遷之關聯。 研討會資訊: 重建台灣音樂史研討會 簡介: 文化部提出「重建台灣藝術史」之政策架構,其中「重建音樂史」為八大計畫之一,本年度以「現況與展望」為主題,委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規劃辦理研討會,形成論文發表平台,鼓勵更多學者投入相關研究面向,以推展台灣音樂史詮釋,進行台灣音樂蒐集、保存、研究、詮釋推展等工作,擴大台灣音樂的能量。 活動日期: 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 08:30-17:30 2017年12月3日(星期日) 09:30-16:20 地點: 台灣戲曲中心三樓3201多功能廳 (111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陳儀慈
2017-11-21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軍援10億美元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北京不把國民黨主席當回事
林保華
在變局中前行:民主台灣的國際責任與文明自信
羅浚晅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解答「台灣地位未定論」
李筱峰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