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浦忠義)
浦忠義相關文章
催生「台灣國家博物館」
國家原住民族博物館選址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不少地方政府亦站在自身地方的角度努力爭取,希望國家重大建設能夠落在自己的地盤;然不論選址委員最後的專業評估是如何,我相信最後仍然必須要以政治手段決定它;而既它是高度政治下的產物,就應用足夠的政治高度與宏觀處理它。 八月一日,蔡總統以國家元首向原住民道歉,然國人究竟有多少人(含原住民本身)真正的知道,為什麼台灣國家的領導人,必須要向原住民道歉?這個國家的治理者,過去到底是做錯了甚麼?近400年來,這塊土地上陸續進入的政權以不同方式統領或殖民台灣,如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東寧王國)、清國、日本、中華民國等,都曾經在不同時期,利用其相對優勢的占領能力,侵入並改變了原來就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原住民的命運。同時,更運用原住民所沒有的文字書寫能力,主觀性且有選擇性的用具體可見的文字記錄並詮釋這片土地曾發生過的事,不難想見其論述上可能的偏頗。在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書中,開頭就寫著「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一句「固無史」,便將千百年來已在這片土地活躍的原住民歷史文化完全塗抹掉。原住民本身經過數百年來,陸續被異族宰制之後,似乎也慢慢的忘記了自己曾被剝奪過的記憶與主權,而入侵者更不會記錄自己不堪的過往。 誰掌握了權力,誰就掌握了詮釋及書寫歷史,300多年前來的「漢人」,日據時期被稱為「本島人」,目前自稱「台灣人」,而慢了300年來的一群人就叫外省人,那千百年來原本就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又該如何稱呼?一群先來後到者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感,便一直存有著嚴重的落差與矛盾,此刻,似乎應該要尋找一個中立真實的論述場域,向國內及國際人士述說台灣這島嶼的歷史文化的脈絡。而筆者粗淺的看法,就是直接在國家門面(台北市)設置夠有規模的「台灣國家博物館」,真正的以台灣主體性思維觀點誠實論述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發生過的故事,同時也能觀照不同群體對這片土地的認知與情感,我相信這將會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歷史轉型正義作法。 十多年前,有人曾提議廢掉中正紀念堂,改建成夠格局的「原住民族博物館」;但如果覺得在此敏感土地上只處理原住民議題太偏狹太衝突,那就直接以更高且跨族群的寬廣格局,設置「台灣國家博物館」,以台灣為主體做誠實論述,它將有別於中國的「故宮博物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別於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台灣博物館」。當國際貴賓進了總統府或外交部後,接著我們就可以到附近國家博物館,好好認識台灣歷史縱深及文化多元;相信台灣原住民必然被更多人看見。 凡是文明進步的國家,沒有不重視自己的歷史。當下,總統積極推動轉型正義之際,而對岸又積極想將台灣原住民視為其少數民族之際,設置以台灣主題論述之「台灣國家博物館」的時刻已到。(作者為公務員,科大兼任講師)
浦忠義
2016-11-29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