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蔡子岳)
蔡子岳相關文章
印度創紀錄 單箭發射104顆衛星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印度十五日以火箭「極地衛星發射載具(PSLV)」一次搭載一○四顆衛星進入軌道,打破二○一四年俄羅斯的三十九顆紀錄,成為新紀錄保持人,昭告印度躋身太空強國、一八年再次登月的決心。 印度十五日創下以單一火箭將一○四顆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的紀錄,該顆「極地衛星發射載具」主要搭載一顆較重的地球觀測衛星。圖為PSLV-C37火箭從南印斯利哈里柯塔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歐新社) PSLV火箭是印度太空計畫主要載具,一五年也完成一次投射二十三顆衛星的任務,此次主要任務是投射一顆重七百餘公斤、用作地表觀察的衛星,另外「搭便車」的一○三顆衛星除印度本國三顆,另包括美國、哈薩克、以色列、荷蘭、瑞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均屬重量較輕之二等衛星,總重量僅六百六十四公斤,其中八十八顆是美國的小型相片攝影衛星「Doves」(鴿子),每顆僅重四.五公斤,是以眾多數量來構成地球影像的設計。 勞動成本較低 超越中國有優勢 此次破紀錄發射,展現印度太空計畫已臻成熟,未來印度希望藉此追上競爭腳步,尤其必須超前中國,以成為區域第一為目標,進而與美俄日、歐盟強國平起平坐。「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前主任阿拉法慕丹評論技術層面,「將眾多二等衛星一一按序射入軌道,而彼此不互相干擾,是一次大挑戰。」 印度一四年成功發射「火星軌道任務號」(Mars Orbiter Mission),又稱 「曼加里安號」(Mangalyaan,梵文火星飛船之意),成為美國、前蘇聯與歐洲之後第四個進行火星探險的國家,領先日本、中國,印度太空計畫尤其具有極為節約的優勢,一四年任務僅耗資七千四百萬美元,甚至低於好萊塢太空片「地心引力」(Gravity)的一億美元預算,「曼加里安號」也成為新版印度二千盧比紙鈔上的國家代表。 2014年成功探索火星 比拍電影還便宜 「曼加里安號」的成功令各國刮目相看,此次委託人包括谷歌、空中巴士公司等業界巨人,收益達到一億五千七百萬美元之多,印度官方「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統計,迄今印度已經接受多達二十一個國家衛星發射委託,共計七十九顆衛星。 設於印度德里的智庫「政策研究學會」主任巴斯卡估算,印度太空計畫的優勢是,因為勞動成本較低,能夠以他國四成甚至三成的成本完成衛星投射任務。加上印度由國家統合主導太空計畫,沒有必須達到一定利潤率的問題。巴斯卡指出,印度必須跨越的門檻是引擎技術,以克服載運重量不足,無法投射重型衛星的限制。
蔡子岳
2017-02-16
川普新政:重建強盛美軍
白宮首頁 揭6大施政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川普宣誓就職,白宮網頁首頁大圖換上川普「一起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號召,並公佈六大施政綱領,包括能源與環境、外交、就業與成長、擴張軍事、治安執法與自由貿易協定。其中在軍事與外交部份,川普要求重建龐大軍備,絕不容許任何國家軍力超越美國,未來美國將以對抗「伊斯蘭國(IS)」為首要外交目標,並發展最先進飛彈防禦系統抗衡伊朗、北韓威脅。 國際知名新聞機構「路透」一月二十日報導全球對美國總統川普就職的反應,特地採訪台灣發行量第一的自由時報,並拍攝照片。 (路透) 外交政策上,川普提出「以實力取得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是政策核心,「美國更強大與更受人尊敬,世界才會更和平與繁榮」。政策第一優先就是維持歐巴馬時期政策「擊敗伊斯蘭國等激進伊斯蘭恐怖團體」,呼應其就職演說稱「團結文明世界共同打擊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徹底剷除其於地表」。具體策略為切斷恐怖組織資金、與盟國共享情報、用網路戰力阻撓其宣傳戰與招募,並無具體指出與歐巴馬時期做法之殊異處。 剷除IS 列外交首務 至於軍事政策宗旨為「讓美軍再次強盛」。川普政府將扭轉美國海、空軍絕對數量減少的趨勢,美國「軍事優勢必須讓世人毫無質疑」,川普政府追求最高等級的常備軍力,因此川普政府首先將終結軍事預算上限、提出新預算案,沒有保留的「重建」美軍。 其次是擴軍,川普表示他將停止一九九一年後美軍精簡趨勢,「重建」強大海軍、空軍。第三是尋求與俄修好,將「歷史上的敵人化作朋友,再從老朋友成為盟友」。 同時,為攔截北韓洲際彈道飛彈,將開發遏阻伊朗與北韓的「最尖端先進」飛彈防禦系統。分析家猜測川普也許意指再進一步改良目前共部署四十四枚、用以攔截洲際飛彈的陸基攔截飛彈。另外美軍將讓網路戰力成歸屬於網路作戰指揮部(U.S. Cyber Command)的獨立軍種。 在能源與環境政策上,宗旨為加強開採美國資源,不受世界原油左右,頁岩油、新天然氣技術的收入將用於基礎建設。川普明言將取消「不必要且傷害性政策」,如歐巴馬一四年執行、目的在二○三○年減少相當於美國四年停用所有汽車的六十億噸碳排之「氣候行動計畫」,以及一五年執行、旨在落實「淨水法」、保護溼地與水源地之「清淨水法規」。藉著開採國內能源,美國將擺脫「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聯合壟斷」。川普還表示將恢復停滯的煤礦業,藉以上政策帶來就業與繁榮。
蔡子岳
2017-01-22
湖南衛視搞台獨? 中國地圖不含台灣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中國湖南衛視十月九日晚間「漢語橋」中文比賽節目,背景大螢幕上介紹選手所屬國家之地圖,由於沒有將台灣「標紅處理」,中國觀眾猛烈抨擊「湖南衛視公開造反」,十一日晚間湖南衛視於其官方微博發出致歉聲明,表示該地圖為委外製作,節目部已經撤回網路平台上該集「漢語橋」節目,修改地圖,再重新上傳。 (取自網路) 中國觀眾發現節目出錯,於微博轉傳出錯畫面,漫罵四起,批評「湖南衛視準備叛國!」「娛樂至死的媒體怎麼會管國家興亡呢!」「湖南台你就娛樂至死吧,跪韓星請台獨,有底限沒?」「全面封殺抵制湖南衛視漢奸台!」「湖南衛視這是要作死(找死)啊!」「湖南台就是中國省市衛視的一個大毒瘤,對社會風氣和國家文化的敗壞,起了很大推波助瀾的作用。」 歸咎於動畫外包商 十月九日湖南衛視引起軒然大波的節目「漢語橋」係所屬之網路平台「芒果台」所播出,據湖南衛視聲明,出錯的片段為第十五屆總決賽第一段,埃及選手演講「從埃及到中國」時,背景大螢幕世界地圖標出埃及與中國,但卻漏去「標紅」台灣,據查該段地圖動畫製作為外包廠商「北京沒事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漢語橋」為「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漢語比賽,號稱「漢語文化奧林匹克」,中國為主導中文話語權,自○二年興辦該節目,已有六百名以上世界各國大學生參賽,競賽內容包含漢語語言能力、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知識等,近年採類綜藝形式製作,人氣不低。
蔡子岳
2016-10-13
萬那杜、東加原住民 可能來自台灣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新研究報告確證,大洋洲國家萬那杜和東加的原住民來自亞洲,出發地應為台灣或菲律賓北部。此一歷時十年完成之研究,十月四日刊登於《自然》期刊,研究以新技術由萬那杜與東加考掘出土之拉比塔人(Lapita)骨骸取得DNA,確證這批第一住民約於三千年前抵達萬那杜和東加。 過往理論假設,拉比塔人約於四萬至五萬年前,從南太平洋的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遷徙至萬那杜和東加,儘管已發現許多拉比塔人遺址,但直到掘出骨骸,人種遷徙理論才獲得突破。拉比塔人遺骸之研究分析工程浩大,澳洲國立大學自○六年起陸續考掘出土,再從東亞、大洋洲共八十三個族群、近八百人取得DNA樣本;化驗比對分別由都柏林大學、美國哈佛醫學院、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史研究院擔綱,三方結果一致,證實萬那杜年代最久遠骨骸DNA係來自亞洲,沒有太平洋鄰島居民混雜,終於推翻「澳洲—巴布亞來源說」。 取得骨骸DNA 花10年推翻前論 拉比塔人以農為主,文化特徵有黑曜岩打造的工具、貝殼飾物與紅陶陶器。澳洲國立大學考古人類學教授史普里格斯(Matthew Spriggs)表示,新證據指出,萬那杜首批居民乃由台灣或菲律賓北部直達,他們途中經過許多地方都已有人定居,直到萬那杜時,該地無人居住,於是成了第一批到達的人類,今日萬那杜人基因乃是爾後太平洋各島間通婚的結果。 研究作者之一、都柏林大學考古人類學教授平哈西(Ron Pinhasi)指出,關於拉比塔人的來源,學界爭論已有百年以上,本研究「為首度對熱帶地區史前人類做『全基因組』分析,以此由骨骸取出DNA之新技術,學界能夠對過往人類起源理論重新檢驗。」
蔡子岳
2016-10-05
諾貝爾獎 多次給錯人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2016年諾貝爾獎3日起陸續頒發,獎勵對全人類做出最高貢獻的成就。由於諾貝爾獎一旦頒出便無收回之理,因此評審皆慎重考慮獲提名者的成就是否能在時間考驗下屹立不搖,但儘管諾委會百般慎重,仍難免於值得商榷的爭議選擇,而最大遺憾當數曾獲5次和平獎提名的印度聖雄甘地,竟然無緣得獎。 年度諾貝爾獎項本週將陸續揭曉,但和平獎名單獨漏印度聖雄甘地,為一大憾事。圖為甘地攝於1931年演說現場。(美聯社檔案照) 甘地帶領印度人民以非暴力抗爭獲得獨立,但諾獎委員會數度因不同因素而猶豫。1989年為甘地遇刺41週年,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獲頒和平獎,諾獎委員會主席雅維克(Egil Aarvik)公開表示,此授獎部分是為紀念甘地的貢獻。 美聯社報導,最引發爭議的當數1918年化學獎得主、德國化學家哈柏(Fritz Haber),但諾委會顯然忘記這位德國化學家在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是研究氯氣生產。在他全力開發下,1915年德軍在比利時伊珀(Ypres)戰場發動人類史上首次毒氣戰,盟軍死傷數以千計,使用毒氣今日已被國際社會公認構成戰爭罪。 此外,1948年瑞士化學家穆勒Paul Mueller以發明合成DDT獲獎。穆勒雖非DDT第一發明者,但他發現DDT撲滅蚊蟲極為有效,除保護農產,還能控制瘧疾、傷寒蔓延,於是研發合成DDT。由於DDT的使用,全球數十萬人免於罹患瘧疾,但DDT後來被證實對人類、動物皆造成危害,現已全球禁止。 1949年醫學獎得主、葡萄牙神經病學家孟尼茲(Egas Moniz)的發明,也在日後被證實必須重新評價。為治療當時的精神病,孟尼茲發明「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即電影「飛越杜鵑窩」內令人失去反抗意識的手術,但其副作用極為嚴重,部分患者因此死亡,或永久腦傷,即便成功,患者在術後反應遲鈍、情緒癡呆,因此在藥物發明後,手術迅速被拋棄。
蔡子岳
2016-10-03
印度女人權鬥士絕食16年 終獲假釋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印度東北曼尼普爾邦(Manipur)人權鬥士莎米拉為抗議軍人可依法濫殺而展開長達十六年的絕食抗議,由於自殺在印度屬非法,她十六年來被當局以鼻胃管強行灌食,但未曾屈服,被譽為「曼尼普爾鐵娘子」。莎米拉九日於法院切結結束絕食,隨後獲假釋,她向總理莫迪呼籲「撤除惡法,你才能與我們人民同在。」莎米拉終止絕食後,未來將以獨立候選人身分,投入明年的地方選舉,繼續抗爭。 莎米拉為反抗印度版戒嚴法「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AFSPA)」,自二○○○年十一月至一六年八月,絕食近十六年,期間不斷被捕強制灌食。圖為孱弱的莎米拉九日出庭後被送回醫院。(美聯社)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印度軍人依據「武裝部隊特別權力法(AFSPA)」,可任意開火攻擊。二○○○年十一月,當年廿八歲的莎米拉親眼目睹士兵開火射殺十名平民,其中有多位學生與一位老人,理由只是「懷疑」他們要引爆炸彈,而事後士兵依該法竟免於追究。三日後莎米拉開始絕食抗議,隨即觸犯刑期最高一年的「企圖自殺罪」被捕,當局將她監禁於醫院,每天以鼻胃管灌食流質食物繫命。 莎米拉絕食期間,警方將她移入醫院監控灌食,但她每年「出獄」後仍拒絕結束絕食,於是又被捕進入醫院,如此重複十六年之久。莎米拉二○○五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二○一三年國際特赦組織公告莎米拉為「良心犯」,亞洲人權委員會也頒發終身成就獎,然而皆無法換得印度政府正視曼尼普爾邦處境。 官方稱須鎮壓分離勢力 印度政府聲稱,為對付武裝分離組織,部隊需要AFSPA。曼尼普爾邦從一九五八年起即在該法管制下,軍方可越過司法權行事,據估死於此法平民近一千六百人之多,更有許多婦女遭到性侵。國際人權組織多次指出該法侵害人權。 但莎米拉突然結束絕食,原因令外界十分好奇。有報導指是地方支持愈來愈弱,令她十分挫折;另外,莎米拉的印度裔英國籍未婚夫可能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她曾說過想要結婚。曼尼普爾邦極端份子認為其未婚夫是「外地人」,若莎米拉與他婚嫁,威脅取她性命。而二○○○年死於軍人槍下的死者家屬,對她十六年的犧牲奮鬥表達感謝,稱他們對莎米拉的敬仰僅次於神明。
蔡子岳
2016-08-10
主角挺九段線 越南停播中國戲劇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越南反對中國南海「九段線」主張,國營媒體也寸步不讓。越南官方十八日發出中文版本文章,指責中國外交部聲稱越南總理阮春福支持中國立場之說法「不實」,越南也沒有與中國舉行一對一談判的意願。同時,中劇「新上海灘」因主角黃曉明支持中國「九段線」主張,越南平順電視台宣布停播。另外,中國新版護照因印有「九段線」浮水印,越南邊界官員也予以「特別處理」,要求中國旅客以另外填寫的文件申請入境。 中國「新上海灘」劇集,劇中飾演主角許文強的黃曉明,在個人微博貼文支持中國官方南海立場,越南地方電視台決停播該劇。 (取自網路) 中國外交部十四日聲明「引述」出席蒙古烏蘭巴托亞歐會議(ASEM)的阮春福,指稱阮說「尊重中國關於南海仲裁案的立場」,「主張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爭端」。越南官方列表逐條駁斥,但未詳述官方對仲裁案立場為何。越南表示歡迎海牙裁決,但不會依循與菲律賓相同的模式。 駁斥支持中國立場 也無意談判 中劇「新上海灘」翻拍自香港無線電視台一九八○年戲劇「上海灘」,戲中飾演主角許文強的黃曉明,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做出裁決後,在微博貼文稱「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一寸山河一寸家!」支持中國官方立場。越南平順電視台播報員十八日透過錄影宣讀,「數位中國演員抨擊海牙判決,平順電視台本著共產黨、共產主義國家代言人立場,宣布暫停中劇『新上海灘』播出。」 關於中國新版護照「九段線」浮水印,越南則是繼續執行自二○一二年來政策,「不予蓋章」,要求中國旅客以另外簽發的文件入境。
蔡子岳
2016-07-19
傳奇拳王阿里病逝 享壽74歲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影響力及於戰後一整個世代美國青年、鼓舞不計其數有色人種,在各領域為尊嚴而戰的20世紀運動員代表、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阿里因呼吸道疾病在美國時間3日病逝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享壽74歲。發言人岡奈爾表示,阿里將安葬於故鄉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 拳王阿里小檔案 ▲阿里1975年在拉斯維加斯出戰萊爾(Ron Lyle,2011年過世),賽前備戰。(歐新社) 各界致哀 歐巴馬稱譽「為正義而戰」 美國各界致上哀榮,收藏了阿里拳擊手套的總統歐巴馬稱譽阿里「為正義而戰」,阿里的拳「不只在場內,也在場外,拳打極左派、極右派,甚至幾乎惹上牢獄之災,然而正是因為阿里他屹立不搖,今日美國才是我們認識的模樣。與金恩、曼德拉同樣高尚,時代艱難時挺身而出,他人噤聲時勇於直言」。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與妻子希拉蕊,讚譽阿里的拳擊是「美感與優雅,速度與力量的結合。不可能再有第二個阿里。我們夫婦倆見證阿里人生轉變。我們的心與他家人同在」。 阿里2005年獲頒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總統自由獎章」,阿里1960年代大膽譴責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對抗,是被壓迫者、少數族裔的非官方代言者,從不妥協。1984年確診帕金森氏症後行動逐漸不便,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阿里克制顫抖的右手點燃奧運火炬,激勵人心。1998年更受到聯合國指派為世界和平使者,影響力早已跨越國界。 生命最後30年 飽受帕金森氏症折磨 阿里生命最後30年飽受帕金森氏症的折磨,行動與語言能力嚴重受損,醫學專家指出,阿里最後被疾病擊倒,可能與拳擊生涯中,頭部不斷遭受擊打有關。阿里在每次訓練結束時,都會脫掉頭套,要助手搥擊他的頭部,證明自己最強壯,進而使自己成為拳擊手腦病症候群(Punch Drunk Syndrome)的受害者。 1964年22歲的阿里挑戰重量級拳王李斯頓,奪下生涯第一條冠軍腰帶,宣佈獲勝後阿里在台上跳起勝利舞步,並向鏡頭吶喊,「我震驚了全世界!」 阿里第二次成為重量級拳王在1974年,速度和技術見長的阿里,所面對的對手是力量型代表人物佛爾曼。此戰因地點位在非洲,被稱為「叢林之戰」。成為拳擊史名戰的對手佛爾曼4日感慨表示,「阿里、佛雷澤與我佛爾曼,我們是一體的,一部分的我今日逝去,最美好的那一部份 」。 拳界與阿里生涯軌跡相仿,拿下8座不同級別世界冠軍、甫退役的菲律賓參議員巴喬(Manny Pacquiao)稱許阿里的貢獻是「拳擊從阿里的才華獲益,人類由於他的人性慈愛受惠更多。」去年榮退、職業生涯49戰全勝的次中量級拳王梅偉瑟(Floyd Mayweather)則說阿里「是當代拳擊界的啟發,為後輩鋪路,因他我才有今日成就」。
蔡子岳
2016-06-05
抗議貪腐無能 伊拉克青年攻佔國會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伊拉克青年對於政府在後美國時代的貪腐無能,似乎已經無法忍受!四月三十日,數以千計支持什葉派教士薩德(Moqtada al-Sadr)、要求改革政府的青年,闖入首都巴格達政府機關、外國使館所在地的「綠區」(Green Zone),攻入國會、圍毆議員,並在國會議事廳中揮舞伊國國旗,大聲歌唱、跳舞。伊國內政部宣布巴格達進入緊急狀態,震怒的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揚言將逮捕示威者,將其繩之以法。 伊拉克極具影響力的什葉派教士薩德,四月三十日攝於什葉派聖城納查夫(Najaf)。伊國內政腐敗激起民憤,以薩德為精神領袖的示威活動已持續數週。(美聯社) (路透) 伊拉克國會再次流會,拖延政府改革,大批不滿的民眾四月三十日衝撞首都巴格達「綠區」,闖入國會議事廳,揮舞伊拉克國旗。(路透) 內閣人事遭擱置 引爆激烈抗議 阿巴迪下令警衛部隊阻攔民眾,但宗派信仰接近薩德的薩哈亞.薩拉姆(Saraya al-Salam,什葉派支派)的警衛部隊文風不動,任由民眾來去。民眾一日撤離國會,轉進至周邊廣場靜坐,誓言國家改革一日不成,絕不離開。 抗議民眾在綠區並未大肆破壞,反而四處攝影、自拍,並迅速透過社群網路散佈。阿巴迪警告政治動盪可能危及對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戰事,調派鎮暴警察進駐廣場周邊,民眾目前仍持續靜坐。 昨自國會撤離 轉往周邊靜坐 伊拉克內閣組成向來基於黨派、宗派考量,什葉派、遜尼派、庫德族各有山頭,瓜分政府職位,而接受分贓的伊國高層享受奢華生活,導致政府腐敗至為嚴重,沉痾難理,甚至基本公共服務都有瀆職問題。阿巴迪在民意壓力下提出一份以技術官僚出任部長的名單,但僅通過數人。按照原訂議程,阿巴迪三十日必須再提名單,國會卻再次流會,進而引爆激烈抗議。 阿巴迪前年上台時誓言調和宗派衝突,但民眾顯然已失去耐性。闖入綠區的三十二歲青年阿薩迪(Yusef al-Assadi)說,綠區有電、有空調,「看看外面伊拉克人的生活吧,常常連電都用不上。」另一名靜坐者、三十七歲的哈珊(Rasool Hassan)則說,「貪腐政府、黨派一定要下台,讓獨立於黨派利益之外、真正服務國家的專家來執政,我們才會離開。」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官員史金納(Patrick Skinner)指出,即便是最保守、最執著宗派觀念的民眾,如今也認為政府無能。美國媒體分析,此事凸顯伊拉克政治危機加深,可能影響美國打擊IS的計畫,因為華府一直視阿巴迪為可靠和有效率的重要盟友。如今各派系爭拗升溫,政局不穩,阿巴迪是否能續任總理已出現變數。
蔡子岳
2016-05-02
太陽能飛機 成功橫越太平洋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飛行史一項標竿性成就將要寫下。從夏威夷起飛,經六十二小時航程後,瑞士太陽能實驗飛機「太陽動力二號(Solar Impulse 2)」,二十四日成功降落加州矽谷,並在「推特」等社群媒體上發布許多令人屏氣凝神的壯麗照片,記錄人類歷史性的挑戰—環繞世界不用一滴汽油。 太陽能實驗飛機「太陽動力二號(Solar Impulse 2)」23日飛越舊金山地標金門大橋上空。(法新社) 瑞士冒險家皮克德(Bertrand Piccard)著陸後表示:「創新、前鋒精神一定要繼續。綠色能源的革命腳步不能停。」下一段航程將由隊友波許柏格(Andre Borschberg)接棒,跨越北美大陸飛往紐約,最終目標為飛回起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不用一滴汽油便環繞世界。 太陽動力二號機體有八十%為碳纖維,翼展七十二公尺,比七四七的六十公尺還長,但重量輕盈,只有二千三百公斤重,約莫一台休旅車,由機翼上裝設的四具電力發動機和一萬七千個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 太陽動力二號自去年三月起從阿布達比起飛,已相繼飛越亞洲的印度、中國與日本,接著進入跨太平洋的旅程,一口氣從日本飛向夏威夷,締造純太陽能最長飛行時間的紀錄。在夏威夷往舊金山的旅途後,接下來的行程為飛越北美州,抵達美東紐約。 由於太陽動力二號為單座飛機,六十四歲的波許柏格與五十八歲的皮克德輪流駕駛,吃喝拉撒與梳洗都得在狹小又沒有冷暖空調的駕駛艙完成。如廁設備就在駕駛座椅下方、尚稱方便,但每隔四小時才能暫時借助科技設備由地面系統輔助駕駛,稍稍躺在座椅上休息二十分鐘,對飛行員體力與耐力都是一大考驗。 上一段航程為日本名古屋至夏威夷,由波許柏格駕駛,還締造一一七小時又五十二分的單人飛行世界紀錄,但也因長時間飛行導致電池過熱受損,中斷試飛近十個月,團隊再次募資,修復電池、改良冷卻系統。 皮克德一九九○年就曾成功挑戰熱氣球環繞世界,他在著陸後向包括Google創始人之一布林(Sergey Brin)在內的接機者預言:「我敢說,十年內,太陽能電力飛機載運五十人將會實現。」
蔡子岳
2016-04-25
美大報製作假頭版 川普當總統 美股狂瀉6500點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美國大報「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九日製作「假頭版 」,報導共和黨籍美國總統川普指示從速遣返非法移民,內容包括「遣返即將執行,暴動持續,執法人員增為三倍」、「多個城市實施宵禁」、「美軍拒絕奉命殺害伊斯蘭國(IS)家屬」、「美中墨貿易戰一觸即發、全球股市下挫,道瓊狂瀉六千五百點」、「針對新聞界垃圾記者,特立誹謗法」、「美墨圍籬因資金不足暫停」等。 社論主編克雷格表示,投身報業三十年來,從未特意製作這類諷刺性文字;該報雖曾製作過諷刺性報導,但反對川普則是「立場最為堅決」的一次。 在次版社論中,編輯稱川普政治立場「根本不是美國」、「蠱惑人心的政客」,該報建議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更換候選人,可換成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或前麻州州長羅尼(Mitt Romney)。 「假頭版」左下角「編輯的話」寫著:「川普若實踐他的競選政見,結果就是如此。許多民眾覺得川普言論很吸引人,我們則覺得他在『製造問題』。我們希望民眾認真討論這個議題,請續讀次版社論。」川普本人並未回應。
蔡子岳
2016-04-11
紐西蘭前總理 角逐聯合國秘書長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紐西蘭總理凱伊(John Key)四日正式向聯合國推薦紐國前總理克拉克(Helen Clark)競選下任秘書長。現任秘書長潘基文已連任一屆,第二個五年任期將在十二月屆滿。連同克拉克,目前至少八人宣布角逐這個職位,其中四人為女性。 紐國前總理克拉克。(美聯社) 8人參選 4人為女性 本屆秘書長選舉為一九四五年來的創舉,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投票選出。過去七十年來,秘書長一職都是在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等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閉門會議中決定。 六十六歲的克拉克於一九九九至二○○八年間擔任紐國總理,之後擔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署長,迄今年共七年。UNDP是聯合國下屬最大事業體之一,過去常有預算浮濫問題,克拉克任內控制預算頗有績效,她也是目前在聯合國擔任最高職位的女性。聯合國歷任九位秘書長都是男性,克拉克矢言將成為首位聯合國女性領導人。 克拉克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訪談中強調,「安理會現狀是一九四五年地緣政治現實的反映。如今則需要反映我們所生存的廿一世紀的現實了。」她表示,常任理事國應加入德國、日本、印度及巴西,非洲也應有兩席代表。 克拉克可望獲得UNDP主要出資國美國支持。由於各國對秘書長一職有地區輪流擔任的共識,東歐保加利亞籍的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呼聲也頗高,她獲得俄國支持。另外兩位女性候選人,分別是克羅埃西亞前外交部長普西奇,以及摩爾多瓦外長格爾曼。 聯合國大會主席、丹麥籍的里克塔夫特,及安理會輪值主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去年底聯名致函各會員國,希望提名女性擔任下任秘書長。目前有意角逐者共八人,里克塔夫特已為各參選人設立競選網站,每人需提出兩千字政見,所有參選人下週在紐約將接受全體一九三個會員國大使,以及具公信力的非政府組織等外部人士「面試」。接下來,還有四月十三日在紐約、六月三日在倫敦的兩場公開競選活動。 聯合國大會發言人湯馬斯(Daniel Thomas)表示:「本次選舉將是聯合國創舉,所有過程都攤在陽光下。」
蔡子岳
2016-04-06
老家佛州輸到脫褲 魯比歐黯然退選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美國時間十五日的第二輪「超級星期二」初選,共五個州進行投票,贏者全拿制的佛羅里達州結果已經揭曉,共和黨參選人川普擊敗佛州出身的聯邦參議員魯比歐,以近五成支持率贏得九十九張黨代表票,在大本營只獲得不到三成支持的魯比歐隨後發布退選聲明,黯然退出競爭行列,共和黨僅剩下川普、克魯茲與凱希克三人角逐。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十五日在第二輪「超級星期二」初選中大勝,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歐連在家鄉佛州也敗給川普,黯然宣布退出選戰。(路透) 魯比歐下一步 可能參選佛州州長 魯比歐在邁阿密發表的退選聲明中,不再攻擊川普,但話語中仍然帶刺。他說,美國人不應降服於「恐懼及憤怒,訴諸憎恨的政治不止讓共和黨分裂,還會讓國家分裂。就政治角度,選戰最容易的策略是激起選民焦慮、憤懣,我沒這麼做,而我對此感到驕傲。」 魯比歐希望支持者毋須氣餒,表示「今日能走這樣遠,證明美國是特別的國家。對於美國的未來,我依舊充滿信心與樂觀。」 魯比歐在參選前,已宣布不會競選參議員連任,外界猜測他可能在二○一八年角逐佛州州長。 魯比歐上一輪「超級星期二」形勢已不佳,只取得個位數支持率,至今他只取得三勝,明尼蘇達、波多黎各與華府哥倫比亞特區,本期待佛州大本營最後一搏,但事不如人意。 習法律的魯比歐,是古巴移民後裔,他在回憶錄書名自稱是「美國之子」,今年四十四歲,政壇生涯開始於佛州,口才便給,而且外型俊秀,二○一○年即進入參議院,該年他才卅八歲,在第一任參議員任期內,即宣布挑戰白宮,是首位拉丁裔總統角逐者,也被視為是打破朝代政治的新希望。 魯比歐政見主打「美國新世紀」,政治立場遵從保守派基本價值,反墮胎、反同志婚姻與支持漸進移民改革,迅速成為共和黨內的明日之星,特別受到黨內極端保守勢力茶黨的青睞。 然而,自投入初選開始,魯比歐錯著連連,首先在最早舉行選戰的新罕布夏與愛荷華州,他為了節省時間與經費,改採媒體造勢與重點造訪,反觀他的對手卻是跑遍大小城市。原本有意支持魯比歐的金主,不斷抱怨見不到人,最後都棄他而去。 第二,魯比歐口才便給,但卻缺乏深度,又犯下和川普比爛的大錯。從早先被另位候選人克里斯蒂發現言論具「機械重複性」,譏諷他像機器人般沒看稿就講不出重點後,二月底他在辯論會上對川普人身攻擊,暗示對方性能力差勁,讓人大嘆「不能跟川普比川普(不能以下流較勁)」。魯比歐後來也坦承,這種負面攻擊手法是個錯誤。 第三,他在二○一三年和民主黨與其他共和黨參議員聯手推動移民政策改革,支持讓非法入境但願從軍者取得公民身分,被保守派痛批是「特赦移民」,逼得魯比歐最後緊急退出法案連署,但此舉已重傷其保守派根基。而川普的移民政策主張恰與魯比歐成兩極,一來一往間侵蝕了魯比歐支持率。
蔡子岳
2016-03-17
棄「魯」保「克」擋川普? 共和黨喬不攏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在甫落幕的美國總統初選「超級星期六」中,角逐共和黨提名的地產大亨川普和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各取兩個州,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歐殿後,引發黨內究竟要支持克魯茲還是魯比歐,才能擊敗「大砲」川普的議論。共和黨大老原本較傾向由魯比歐出馬,因為「茶黨」出身的克魯茲也曾提出「地毯轟炸伊斯蘭國」與「廢除國稅局」等極端主張,但如今被迫必須考慮棄「魯」保「克」,以阻止川普在七月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出線。 (美聯社) 共和黨大老、前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直言,「晚表態的共和黨員傾向反對川普出線」。然而,茶黨的克魯茲是否能阻止川普?儘管川普已向魯比歐喊話要他退選,讓他和克魯茲捉對廝殺,但民調專家紐豪斯(Neil Newhouse)認為,克魯茲「尚未證明除極度保守選民外的吸引力」,擊敗川普的可能性很低。 美國聯邦政府曾因府會對立,在二○一三年「停擺」十六天,克魯茲當時便是鼓吹對立的意見領袖。他當年為了杯葛歐巴馬的醫療改革計畫,佔據發言台連續發言廿一個小時,一戰成名。他還時常砲轟黨內同志「出賣原則」,許多現任要職的共和黨人並不屬意克魯茲,認為他極端保守的傾向不是主持國政的理想人選,迄今他尚未贏得任何一名參議員為他背書。 目前川普以三八四張黨代表票領先克魯茲的三百票,以及魯比歐的一五一票。克魯茲雖位居第二,但共和黨「女性全國聯合會執行委員會」成員金姆(Kim Reem)認為,川普和克魯茲都是使共和黨趨於兩極的角色,而目前黨內三股勢力:川普支持者、克魯茲支持者和主流派支持者,互不相容,儼然已經分裂。 另有沙盤推演認為,兩個勝者全拿州—擁有九十九票的佛州由魯比歐攻下,擁有六十六票的俄亥俄州由州長凱希克拿下,對共和黨阻止川普取得超過提名規則所訂「八個州的多數支持」而直接獲得提名,將是最理想的局面。如此,七月黨代表大會中至少仍存在協商空間。 川普則聲稱,即使未能贏得共和黨內規「取得八個州多數支持」的多數,憑藉他的支持率也應當獲提名,否則「我的支持者會不開心」。共和黨提名委員會主席蒲博思(Reince Priebus)則稱,「共和黨不會,也無意中途改變提名規則」。
蔡子岳
2016-03-08
庫克的危險遊戲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蘋果執行長庫克以民主自由為擋箭牌,拒絕服從法院破解命令,華爾街日報指出,未來法律攻防程序曠日廢時,這是一場「危險遊戲」。紐約時報則認為,庫克凸顯出在後史諾頓時代,美國科技巨擘對政府態度日趨強硬。 蘋果執行長庫克去年四月在記者會上答覆問題的神情。 (美聯社) 從美國國安局前包商雇員史諾頓揭露美國政府大規模監聽及入侵私人資料後,Google、蘋果、推特、微軟、facebook等眾科技巨擘有一共同態度,便是與美國政府站在對立面,在此案,庫克也已明說,將持續上訴,以維護蘋果的原則:若美國政府可以讀取這只iPhone資料,則世界上所有政府皆可以讀取任何iPhone。 法律程序或許曠日廢時,最終勝負此刻也難以論斷,儘管蘋果可能最終不得不服從法官裁決,設計金鑰來開啟這只舊款iPhone 5C,但並不意味著政府老大哥一方就此取得上風。 紐約時報分析,對於蘋果這類營運於全世界的科技公司而言,用戶的絕對信任是公司的最高政策,資訊隱私上不容許一丁點瑕疵,只要蘋果向FBI、向美國政府讓步了,那麼其他政府,尤其有言論箝制紀錄的中國、伊朗向蘋果提出要求,蘋果將以何名義繼續讓用戶信任?
蔡子岳
2016-02-19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