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蔡易如)
蔡易如相關文章
15年來對中開放總體檢
15年來對中開放總體檢 自二○○一年台灣對中國政策轉向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以來,台灣歷經了民進黨政府開放一千八百多項工業產品赴中投資,放寬中小企業投資上限。二○○八年國民黨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上限至淨值六十%,兩岸開始海空直航,簽署金融MOU,兩岸可互設金融分支機構,並開放高敏感性高科技如晶圓、面板、封裝測試、IC設計至中國投資,二○一○年簽署ECFA降低兩岸關稅。自二○○一年至今將近十五年來,對中之經貿政策的結果如何? 以台灣與南韓的資料作一比較,台灣的實資薪資自二○○一年陷入停滯性狀態,南韓的每人GDP自二○○四年超越台灣,二○○一至二○一四年間,南韓的實質薪資總共正成長了十九.九%,台灣則十四年來共負成長二.六%。以失業率來看,台灣自二○○一年起從未低於南韓,而且波動與不穩定性高於南韓。 台灣對中國自由開放的結果,迥異於經濟學教科書的雙贏效果,歸諸於執政者不查兩岸間人才、資金、技術缺乏國與國間語言、文化差異的天然屏障,使台灣的比較利益不斷外移至中國。因此,其他國家對中開放,人才等要素不會外流,而能釋放其產業人才移轉至更高階的產品,兩岸間的開放反使台灣失去創新的動能。 最近,過去享受國家租稅優惠補貼的資訊電子業高科技廠商加快腳步外移中國或引入中資,但台積電擬赴中投資高階的十二吋晶圓廠,必要性為何,即使獨資,但專業人才赴中是否也提高被挖角的風險,聯發科如讓中資入股,則大幅增加技術外流可能性。台灣的人才外流,執政者或轉而想吸引亞洲人才、國際人才到台灣,但吸引自己台灣人才與外國人的成本孰低,如果不防止台灣的人才技術的流失,不先止血、只想輸血,是否只是捨本逐末,亦無法改善台灣的經濟困境? (作者為國立聯合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蔡易如
2015-12-15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三中案二審 12月31日宣判
楊國文
柯獲交保直奔新竹老家過火爐
張文川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經長︰不可能、也不需分區供電
鍾麗華
新版財劃法爭議 國民黨團認有瑕疵:將盡快修法
劉宛琳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