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吳介民、廖美)
吳介民、廖美相關文章
「自然獨」的統計呈現
年輕人台獨支持率持續上升(2011-2014年) 吳介民、廖美/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 二○一二年九月一日下午,台北街頭秋陽炙熱,將近一萬人參與「反媒體巨獸」遊行,這個示威衝著「旺中」而來。隊伍中八、九成是青年學生,情緒高昂,但多數可能初次上街頭;指揮車少了點,喊口號的時間不多,劇場效果不強。這是正在興起的新運動世代。如果你仔細觀察當天帶隊、指揮的年輕人,會發現他們之中許多人在一年半以後的「太陽花佔領運動」中擔任了要角。 當天隊伍最後面是台聯、傳統台獨等團體。現場有老年人散發「台灣國」傳單,號召群眾參加在凱道的第八屆「九○八台灣國升旗」典禮。這支殿後的隊伍鑼鼓喧天,演說激昂鏗鏘,成員多是中老年長者;但他們似乎並沒有吸引太多年輕人注目。 年輕人訴求「反壟斷」、「言論自由」、「媒體自主」,最有意思的標語是「你好大,我不怕」。「反中國因素」雖然也在訴求之列,但不是最搶眼的口號。間隔三、四十歲的兩個抗爭世代,無論物質條件、政治體驗、教養背景,都有巨大差異,眼看著,就要在歷史軌跡中錯身而過。但是,歷史之神卻在二○○八年之後,讓這兩代抗爭者綿密互動,並在歷史關鍵點上,共同爭取民主與獨立。 政治認同需要創意轉化 過去幾年,參與政運的年輕世代,興起一股「復古風」,研究生帶領大學生訪談老台獨革命者史明,呵護國寶般圍攏在他身邊,幫他出訪談錄、回憶錄,而使命感強烈的史明,以老邁之軀,孜孜不倦穿梭、現身於年輕人運動現場。跟史明有關的獨台會案,也有學生拍攝《末代叛亂犯》,訪談當年民主運動者。年輕人透過拍紀錄片、訪談、文藝創作,爬梳他們未曾親身經歷過的專制年代,重新認識歷史人物,追尋屬於他們的身分認同。鄭南榕作為抗爭偶像,也在這個脈絡中被凸顯。短短幾年的青年政治運動,讓台獨快速去污名化,「自然獨」生猛現身,使用新穎的語言,直衝統派論調。台獨不再是需要解釋、遮遮掩掩的理念。史明熱、鄭南榕熱、青春化的台獨理念、抗爭者的創意轉化,讓台獨運動進入了新的境界。 抗爭者如此,一般年輕民眾呢?他們對台獨的支持度,是否也在增加?從最近幾年的研究可以得到證實。根據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小組的調查資料,二○一一年,青年世代(20-34歲)中支持台獨者有四十三%,與平均值相當;壯年世代(35-49歲)為四十二%;中老年人(50歲以上)則是高於平均值的四十五%。到了二○一二年,情況有點改變,青年世代台獨支持率升高到四十六%,高於平均值;對比之下,壯年世代是低於平均值的卅九%,比前一年低三%;而中老年人則是四十四%,也比前一年低,但仍高於平均值。二○一三年,青年世代的台獨支持率增為四十九%;壯年世代為四十二%,比前一年稍高;中老年人則降至四十三%,低於平均值。二○一四年(實際調查在二○一五年初),經過太陽花運動與九合一選舉,青年世代的台獨支持率大幅上升,增至五十六%,比平均值高了十%;壯年世代也升為四十六%;但中老年人則持續降低到四十一%。 從這四年間的調查數字,可清晰看到幾個變化。第一,台獨支持率總體而言有升高態勢,但速度相對緩慢。第二,壯年世代的百分比與總體分佈很接近。第三,中老年人則呈相反方向變化,對台獨的支持率連年降低。第四,青年世代對台獨的支持度,逐年上升,以二○一三到一四年的攀升最為顯著。支持台獨不再以中老年人為主力,而是年輕人的新潮現象。 北京陷入「台獨同路人」弔詭 年輕人傾向台獨,一方面是幾十年來民主化與本土化運動的結果。另一方面,二○○八年之後國民黨的政策,如修改課綱、政策過度傾中、兩岸權貴政商的掛鉤與貪婪等,都在為北京的中國國族主義幫倒忙。太陽花運動讓急切傾中的馬政府的統治正當性受到徹底質疑。「統一」作為台灣國家前途的選項,已經成為絕對少數,二○一四年的調查顯示,只有十六.五%的人選擇統一,而在青年世代中只有七.三%的支持度;同一年,青年世代認同「台灣人」高達八十四.一%,認同「中國人」只有三.四%,雙重認同者十二.○%。統派如此單薄的民意,為何在政治上依然高調?因為它背後有個崛起的新中華帝國在支撐。除了國族信仰,與北京「同屬一中」的論調唱和,也是有利可圖的政治交易。 所謂「自然獨」,其實並不自然,它是幾股歷史力量交錯的結果,其中,人的主體意識、能動性至關緊要。國共兩黨愈是焦躁急統,愈是增強台獨運動的力道。但是,北京政權依循它的帝國傾向,對「中國人認同」即將在台灣消逝坐立難安,所以,弔詭地讓自己落入難以自拔的台獨同路人困境。
吳介民、廖美
2015-11-0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