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愉相關文章

謝謝妳記得我們,可是~

謝謝妳記得我們,可是~

總統大選投票的前夜,下了一夜冷雨,但是板橋體育場內羣眾沸騰。台上,蔡英文的頭髮已經被浸濕,她的聲音有點啞,但是很清楚,她告訴台下所有群眾,她過去曾在埔里教過小朋友英文的事──他們現在已經長大念大學了,她在台上對他們說:「我要告訴你們,我還記得你們⋯⋯」 她真的記得這些孩子,不是隨便講講,因為就在上一週,蔡英文在公開的演講中,提到了她為經濟弱勢兒童規劃的「教育發展帳戶」,由政府每年提撥15000元,家長或社會幫助另外15000元,一年共存入30000元,先把時間因素等排除,18年就有54萬元,成為他們的教育基金。這個政策的目的,是讓弱勢兒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讓他們長大後陷入低學歷、低技術、低社會參與度的循環。 當年小英教過的國中生,有一些現在已經上大學了,這些身在偏鄉經濟弱勢的孩子們,念的都是私立大學,都靠學貸在付學費,寒暑假則在便利商店、加油站、餐廳打工,或者上山幫忙種菜賣菜存生活費。長遠看來,「教育發展帳戶」的確可以解決弱勢家庭孩子沒錢付私立大學學費的問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弱勢孩子的「經濟發展帳戶」,是一個鼓勵「弱勢父母為孩子的未來存錢」的政策。這是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但是我們來看看它會遇到的問題。首先,弱勢父母有能力為子女存錢嗎?弱勢家庭就是經濟困難寅吃卯糧的家庭,距離存款很遙遠。接著,更重要的問題是,要解決貧困世襲,就要了解弱勢孩子為什麼會不斷陷入經濟困境中?這樣,我們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孩子們離開這個循環。 普設大學後,30分上大學新聞時有所聞,社會也不再認為「大學」是高等教育了。以前是「考上大學就光宗耀祖」,現在是「非考上台清交政才有就業保障」,這些好大學,都是公立學校,學費低,就業好。弱勢孩童念大學的病徵是他們欠學貸缺生活費,但是,他們陷入學貸地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總是考上後段私立大學。 這正是小英想解決的「富者越富貧者越貧」,但是,不幸的是,這樣的惡性循環是越來越嚴重。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前兩週,大學學測放榜,代表頂尖生的滿級分生,全國共有138人,私校滿級生比例從去年的19%暴增到26%。明年是12年國教第一屆學生上戰場,許多人預估,私校畢業生佔據好大學的情況會明顯。全台灣的父母都看得到這個趨勢,這逼迫所有「小康以上」的家庭,把孩子送進私立中學。去年三月台中一所著名私校招生,竟有6000個小學生報考,因為報考人數太多,還分成台中、彰化、南投等六個考場,蔚為奇觀。 這個情況是怎麼發生的?一開始,是12年國教改來改去,讓家長沒有信心,寧可把孩子送進六年一貫的私立中學。在「自由化、多元化」的呼聲下,私立中學是否「教學多元」了呢?結果完全不是。「教學嚴格」的私中,以「六年一貫升大學補習班」大獲全勝。今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目較難把握,滿級生人數下降,台北市延平高中滿級生卻逆勢成長,校方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是因為他們有加開「作文加強班」。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孩子的作文分數是可以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下,「花錢上課」訓練而來。 而在公立學校,根據台師大助教授林宜真的研究,有87%的老師認為,12年國教會使學生程度下降。這種情況,在越是偏鄉弱勢,競爭壓力愈小的地方,越是嚴重。能力夠的家長憂心學生在學校學習成效不佳,還可以送孩子去補習班,弱勢生則連這個管道都沒有。 而且,在家長關注學習的家庭,孩子們有比較強的學習環境,養成好的讀書習慣;但是在父母都忙於謀生,甚至是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弱勢家庭,連這最後一道的學習壓力線也崩潰了。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很多人提倡「快樂學習」,但是這是一句很需要解釋的話:知識使人快樂,但是得到知識,需要一個追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紀律的、辛苦的,當你通過了這個過程真正得到了知識的金鑰匙,可以自由自在的在知識的領域內思考和創造時,才有真正的快樂。但是,在得到金鑰匙前,學習的過程是充滿壓力的,那是一種追求的壓力。就像我們想要感受海明威的作品,就必須好好地背英文字母學英文,這就是一種追求的壓力。 「錢」、「課程」、「學習壓力」,是弱勢、是偏鄉孩子們最缺乏的東西,因為這些都是資源。於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越來越嚴重的惡性循環:弱勢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資源,也缺乏家庭和學校的學習壓力,學習成就低,等到考上了私立學校後,又陷入經濟壓力中。 當前的教育政策,就是一個「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政策。用加分、繁星計畫上好大學的孩子,是弱勢孩子裡少數中的少數。多數的弱勢孩子就一直在這樣的結構裡掙扎。 與其在他們考上貴鬆鬆的私立大學後,再想辦法給他們經濟上的幫助,何不在國中、高中時期,就給他們更多的教育資源?更多的學習成果要求?讓他們在找到人生方向前,打好學習基礎。 台灣一年有20萬個新生兒,估計有一萬個孩子屬於弱勢,需要幫助。要點亮他們的人生,需要很多很多的燈,我希望,「經濟發展帳戶」只是第一盞燈而已。
陳德愉 2016-03-06
忘不了蔡英文老師的那堂英文課

忘不了蔡英文老師的那堂英文課

電視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站在吉普車上,笑瞇瞇地揮手,熱情的民眾夾道歡迎,一陣陣鞭炮聲中,幾個頭上夾滿髮捲的歐巴桑,披著毛巾從美容院裡衝出來大喊:「蔡英文凍蒜啊!」 在中央山脈美麗的小盆地裡,這是埔里鎮安靜的午後,馬路空空蕩蕩,偶有一台轎車慢吞吞駛過。冬日陽光暖暖曬進客廳,阿嬤在藤椅上瞌睡沈沈,幾個孩子圍著電視,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女孩指著電視上的蔡英文,轉頭跟另一個女孩說:「她來這裡教過我英文。」 「真的嗎?怎麼可能。」 「真的啦!」 鎮中心的菜場巷弄,一座小小的透天厝。山中午後有絲絲寒氣,明亮的陽光劃破寒冷撲進房內,裡面放著一排排的課桌椅,這是一個專門幫助弱勢孩子的課後輔導班。一台宣傳車慢吞吞地走過門口,大聲唱著歌,從小在課輔班長大,現在已經念大學回來做志工的小志(化名),聽到宣傳車的歌聲,轉頭告訴他的朋友:「你知道嗎,我小時候她有來這裡,她拿了一張50萬的支票給我。」 「怎麼可能?」 「真的啦!我還送她花咧。」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每個人都知道蔡英文是大學教授,不過,其實她也教過小學生和國中生;不但是小朋友,而且是偏鄉的小朋友,她的班上有原住民也有新住民的孩子。這些孩子們現在已經念大學了,但是他們都還記得蔡老師。 前幾天,我遇到一個蔡英文老師當年曾經教過的孩子(現在已經是少女了),她怯生生地、鄭重地拜託我:「如果有機會,請妳告訴她,我們都還記得她講的話。」(其實阿姨我也沒有機會親自告訴蔡老師,所以,在這裡藉著文字和讀者們一起回憶一下「蔡老師的英文班」) 那是在2009年,我剛剛回到埔里居住,在親戚的介紹下,把孩子送到了埔里鎮蒙愛陪讀班。921地震重創埔里鎮,許多孩子們一下子失去了家庭的照顧,於是,蒙愛教會的教友們一起創辦了這個課輔班,提供國中小的孩子們一個寫功課、用餐的地方。既然是做善事,所以孩子們在陪讀班的費用完全是「自由樂捐」,但是陪讀班不但請老師來教學,還提供所有孩子們一日午、晚兩餐及一頓下午點心。既然照顧孩子是終生志業,是讓孩子們任何時候都可以得到庇護,所以這裡是寒暑假終年無休大門敞開的。 於是,從「蒙愛陪讀班」,我們開始接觸「偏鄉兒童教育課輔」議題,接著,又拜訪了投入偏鄉課輔多年,已經建立教育系統的博幼基金會。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偏鄉做這樣的工作,除非參與者本身有極大的社會資源,或者已經群聚了龐大的支持力量,否則,經濟上都是相當困窘的。在我們把這樣的訊息告訴蔡英文主席後,她馬上表示民進黨願意捐助偏鄉兒童教育,不但如此,她自己也想要來埔里教小朋友英文。 坦白說,我非常驚訝。2009年,就是民進黨以200萬選票大敗之後;所有媒體都說,民進黨將20年無法再起。所以,民進黨不但很窮,而且這個社會上充滿了對民進黨路線的種種檢討;臨危接下黨主席的蔡英文,要收各種的爛攤子,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 但是她從台北坐車來了,還帶了50萬元的支票來埔里。(我其實超級不好意思的,因為我知道那時候民進黨非常地窮,而且我知道她募款很困難,要養活一個黨已經很不容易)。 蔡英文把50萬的支票,送去給蒙愛陪讀班的孩子。然後,孩子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她都轉轉:小小的透天厝、鐵皮蓋的教室夏天像鐵爐、角落裡的大鍋煮著上百個孩子的午餐、廚房裡堆著募來的各種物資米麵包等等⋯⋯幾個孩子跟她搭訕,一個孩子抱著花送給她⋯⋯ 接著,博幼基金會安排蔡英文在埔里中心,為國中生們上一堂英文閱讀課。這些孩子們當然不知道「蔡英文是誰」,只知道,有一個「英文很厲害的蔡老師」來幫大家上英文課!當天,蔡英文準備了一篇文章,現場教孩子單字,講解文法。她一邊講解,還點名台下的孩子回答瞭解他們的狀況。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年的學生們,現在都已經念大學了,但是他們都還記得這堂課,記得這位遠道而來的老師。 偏鄉一直都是缺老師的,也一直是缺乏資源的,只有來到這裡,才真正看到問題。一個好的國家,就是教育、資源平等,人民安居樂業的國家。 「妳覺得她記得我們嗎?」孩子疑惑地問。 「我想應該記得,因為──」 「她是為了你們,才去當總統的啊!」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陳德愉 2016-01-15
拉抬國民黨選情的,是朱立倫還是四個小朋友?

拉抬國民黨選情的,是朱立倫還是四個小朋友?

自從國民黨「換柱」之後,輿論議論紛紛,大家都關心:「換朱立倫上場,能夠拉抬國民黨2016的選情嗎?」許多關心地方選情的朋友們也來問我這個問題:換了「這個倫」後,地方的選情會有變化嗎? 」 其實在我心中,最瞭解朱立倫地方選情的人,是民進黨的基層支持者和地方幹部,他們和國民黨一票一票,票票相爭,肉搏了幾十年,最瞭解「換倫」的效應是什麼。 他們討論起「換倫」效應,內容深刻實在是比名嘴有過之而無不及。綜而言之,大概是以下兩點: 「對地方來說,『什麼倫』都不可怕,黨產才可怕。朱立倫以黨主席身分參選,只是保證了黨產會花下來。」 「朱立倫參選的另一個優勢是,國民黨的黨工認為他有當選的機會,比較肯拼命。」 有錢,再加上一點士氣,國民黨這台龐大的機器,現在才打算加滿油,呼呼地開動呢。 事實上,國民黨「前」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在全代會鼓掌通過後,第一個「下鄉」的地方,就是南投,還在著名的景點天空之橋,和國民黨籍的立委、縣長合影,表示「她也有中南部的票」。現在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三個月後,國民黨以毀掉制度的俐落手法柱下朱上。 這件事情使地方驚訝嗎?一點也不。 不需要太高深的學問,也不必問到任何重要的人,這三個月以來,隨便問路上的阿公阿嬤,他們都可以告訴你:「這個柱選不長了」。更別說,只要是民進黨支持者的聚會場合,都可以聽到阿嬤們互相提醒:「我看會換人喔,要小心喔!」 是我們南投鄉下的阿嬤特別聰明,特別有政治智慧嗎?兩個月前就知道電視上名嘴吵了半天還得不出結論的事情?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都市選舉可以靠氣勢、靠宣傳、靠新聞,鄉下選舉一定靠組織。要靠著龐大的組織機器,去到每個人家的客廳裡;組織沒有動,等於沒有在選。國民黨要挺誰,是阿嬤們坐在客廳就可以知道的事情,比任何電視、報紙的描述都更準確。 國民黨平常養著大批人馬:婦女會、民眾服務社、各地公職、黨工、社團組織、社區組織,友好的宮廟宗教團體,層層疊疊,選舉一來,馬上「複式動員」。有軟性活動的,旅遊唱歌聯誼比賽;也可以來硬的,議題研討會、青年營隊等等。更不用說,黨工們夜晚挨家挨戶拜訪的「家訪」活動。總之花錢不嫌多,務求「入戶入心」。 但是這台巨大機器要發動,還是有個樞紐,那就是經費。因為,從這些團體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是以錢來發動,幾十年下來,早就「沒有錢不會選」了。 過去幾個月以來,「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對地方選民來說,就是一個只存在「電視」上的人。這位候選人出身新北市中和眷村,終身未經營過其他選區,對台灣各地民情淡漠。可是,國民黨的黨機器對她也是視而不見,簡直當作沒這件事情。 這是真正讓阿公阿嬤一眼看破國民黨「換柱」的所在:國民黨機器沒有在花錢!黨工們沒有拿到經費,也沒有動員的壓力。在總統大選真空的情況下,不少人早就已經半公開地對外宣稱:「顧立委就好,總統就算了!」 朱立倫扣著糧草不發,自己卻拖拖拉拉不上陣,直到地方基層都四出輸誠了,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他所為何來? 一位經營地方幾十年的重量級阿姨,犀利分析:「他算很精啦!早幾個月宣布選總統要辭職啊!剩三個月他可以請假啊!」 過去朱立倫的優勢,是他「明日之星」的身份。脫掉這頂明星光環,他和洪秀柱在背景上其實是相近的:都是出身北部的外省人,也都欠缺全國性的經營。但是經過了「換柱」的手段不符合程序,「帶職參選」違反誠信,這兩件事情,讓朱立倫成為本場選舉中第一個自己往自己身上塗泥巴的「泥巴人」,明星光環早就折損大半了。 從朱立倫宣布參選至今,幾家媒體及專業機構的民調結果都是相同的。朱立倫和蔡英文在TVBS民調差17趴,在三立電視的民調則和蔡英文差20趴,與洪秀柱在民調上相差並不多,不比洪秀柱氣勢旺到哪裡。一開始就抱定主意要「帶職參選」的朱立倫,看來對總統大位也不抱什麼希望。 他的宣布參選,對地方來說只剩下一個意義:就是國民黨的錢會發下來。「四個小朋友」(鈔票)的動員力量,從來都是超越民調的,尤其是現在大環境對國民黨不利,許多選民不願意公開表達支持國民黨。而這些民調測不到,拒答民調的選民,都可能是小朋友們的支持者。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所以,與其說是「朱立倫」救選情,還不如說是「四個小朋友」救選情,國民黨現在要如何用「小朋友救黨」?才是全國人民應該密切監督的事情。
陳德愉 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