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石中劍)
石中劍相關文章
蔡英文政策團隊,超乎歷任總統候選人
作者:石中劍 傳統上,一般民眾往往對於民進黨的經濟政策有較多的質疑,更時常認為民進黨跟產業脫節太遠,以為民進黨只會和人權、勞工、社會福利等左傾思維靠攏,在一個經濟上只有深藍和淺藍的台灣社會(統獨才有藍綠),更是時常被拿來做對比,也因為如此,藍營對民進黨經濟、產業政策的批評,都會先扣上一頂帽子,叫作「民進黨不懂經濟和產業」,久而久之,一般民眾也就建立了刻板印象。 但說穿了,近年來馬政府的經濟政策已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用了太多短期刺激的措施(貿易、匯率),以及過度地向中國靠攏(便宜的生產要素),導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問題嚴重,忽略建立本身良好的經濟體質和產業轉型基礎,導致在全世界研發創新起飛的下一個世代(德國工業4.0、美國AMP、日本氫能社會)來臨或即將來臨時,台灣往往失之交臂,不然就是產業在面臨創新、法規、專利戰時,陷入苦戰。而所謂的涓滴效應下,獲利的企業並未與這塊土地分享成果,導致經濟雖有成長,但失業率居高、實質薪資倒退等現象。所以,不僅是經濟及產業學家,連台灣人民也逐漸開始思考,這樣的經濟模式是我們要的嗎? 而在討論台灣產業政策時,需顧及不同性質的產業,姑且以大小規模區分,在台灣有大投資大生產的製造業,例如半導體製程、電腦硬體、工具機、石化、傳統工業等;也有資本規模適中,但研發含量極高的IC設計、生技、製藥、精密機械產業等;更有小而美的軟體業、解決方案製造商,以及各式各樣的中小企業,無論是塑膠製品、金屬零件、機能布料等等。 經濟政策,是一個上位且抽象的概念,但卻是重要的戰略定位;而產業政策就像戰術,為具體的作戰方針;至於,貿易法規、匯率、租稅、金融市場等就如同作戰工具和補給,關鍵時可以發揮以輕舉重的功能;最後則是生產要素,水電土地人才,是支撐一國經濟發展的基盤。要能夠建全發展經濟和產業,以上所述的要件缺一不可, 本文並非要討論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內涵,只想比較各總統候選人陣營提出的相關政策,但藍營仍處於內鬥,橘營還在打悲情牌,倒是綠營從蔡主席(以下簡稱蔡)正式投入選舉以來,陸續發表經濟、產業、金融等許多政策,雖然引來許多批評,倒也看出綠營在這方面下的苦工,但這麼多政策從何而來,總不可能只憑蔡的想想吧? 蔡的經濟政策最早可從2012敗選後成立的小英基金會開始談起,當時候蔡主席敗選,成立小英基金會將專家學者能量匯集,維持政策能量,經過長期的耕耘,時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的前財政部長林全,率先提出了以「創業、就業、分配」為核心的新經濟模式,作為蔡的經濟政策主要方針。那,蔡的身邊的經濟學者專家主要有誰呢?從新聞和活動整理,大概可以歸納如下,在經濟面,有經建會主委陳博志、國際知名總體經濟學者胡勝正、金管會主委施俊吉、陸委會副主委、經濟處長傅棟成等,及許多貿易、談判專家;在財政面,則是以林全領軍,包含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前主計長許璋瑤等;產業面則是有經濟部長何美玥、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前國科會駐矽谷代表楊啟航等為其籌畫。 以上所述,只是從新聞媒體上見到的幾位代表,另外,蔡還有一個系統是新境界文教基金會,一個為蔡規劃長遠政策的智庫,由林全擔任執行長,每周召開政策會議,及運籌20幾個小組,將近400位專家學者、政務官、產業人士,如此豐沛的政策研究能量,該是前所未見,就連台灣幾大智庫,恐都望塵莫及。 而最特別的是,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的董事名單,特別引人側目,涵蓋更大領域,特別有諸多產業翹楚,涵蓋科技、金融、石化、行銷等領域。如前廣達總經理王震華、網路科技專家及蕃薯藤創辦人陳正然、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前台橡董事長黃育徵等,更有台灣外資商業銀行教父陳聖德,而陳聖德現成立的卓毅資本,旗下更有併購金童郭明鑑(曾任美國黑石私募集團大中華區副主席)、前高盛投資銀行台灣分公司總裁余佩佩,其在亞洲金融界影響力頗深。 據悉,陳聖德與黃育徵是連襟,分別娶了張振明與張振亞姐妹,張振明曾任聯廣董事長、張振亞是台灣嬌生前總經理,張振亞現擔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這家人也全投入了小英陣營。更何況,林全曾擔任世界先進董事長,與張忠謀交情匪淺;其擔任財政部長時,重用的楊子江更是金融專家,曾任中華開發總經理,對於金融界了解甚深;蔡本人也因生技公司,而與尹衍樑熟識,可見目前蔡陣營對產業界的掌握,已經超乎歷任總統候選人,這樣的陣仗就連自詡以經濟見長的國民黨也從未有過。 寫到這邊,並不是代表政策團隊的堅強,就認同其政策主張,而是只要google各陣營的經濟及產業政策,只能看見蔡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和演講,陸續發表對於經濟、產業、金融的看法,其他陣營只能隨之起舞。對比民進黨與國民黨智庫更是明顯,民進黨推出的經產政策縱然有改進空間,但身為民進黨智庫執行長的林全,開放地接受採訪暢談政策,並帶領智庫團隊持續修正,但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尹啟銘只延續其歷來一貫作風,撰文批評,毫無政策產出。我想,不論總統要選誰,對於政策團隊的選擇已無需多說了吧?
石中劍
2015-10-2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