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施云)
施云相關文章
請問,「台灣話」應是哪一族原住民語言?
論者指出,近日台語電視頻道的設置在立法院中又遭抵制,依照立委高金素梅的說法是:「台語/台灣話」是哪一種語言應該要先被定義,如果要稱「台灣話」那也是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資料照片 施云/文字工作者、紀錄片導演 近日「台語電視台/頻道」的設置在立法院中又遭到抵制,依照立委高金素梅的說法是:「台語/台灣話」是哪一種語言應該要先被定義,如果要稱「台灣話」那也是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 不知這位一向自認為「中國人」的原住民立委怎麼突然這麼關心起何謂「台灣話」?難道「台灣話/台語」的說法是近日才有的政治語言嗎?又,請問「台灣」代表全島的這個稱呼是哪一個原住民族所叫出來的嗎?哪一族的原住民語言才有資格被稱為「台灣話」?如果泰雅族語從此被稱呼為「台語」,請問泰雅族人願意放棄自己原先「泰雅語」之名而改稱為「台語」嗎? 「台語/台灣話」這個名詞由來已久,這個島嶼被叫做「台灣」也有其淵源與典故,源頭雖然眾說紛紜,有說是來自西拉雅族社名的轉音,有說是來自西拉雅族對外人的稱呼,也有說是早期漢人對台江外海的一塊小島的稱呼;無論如何,「台灣/大員/大丸/大灣/台員」被明清時代來自福建泉州、漳州人用方言叫出來都是同一個音,先是代表現今台南安平沿海一帶,當時荷蘭人建造熱蘭遮城之地,後又隨著這群漳、泉移民逐漸遍佈島嶼各地之後,「台灣」遂成為這個島嶼的名稱。 這個最早用「台灣」為這島嶼命名的族群,他們所講的唐山/長山方言,在歷史的融合中,加入了平埔族、日語的語彙,形成了「台語/台灣話」,這名詞歷經多個世代下來早已積習成俗,難道是現在才有的定義嗎?如果真要如高金委員所講,應由台灣原住民來承襲這名詞,請問哪一族願意放棄自己原來的族名,將自己的語言改稱為「台語/台灣話」?又請問原住民祖先知道「台灣」是指哪裡嗎? 我們尊重原住民是最早在這島嶼上生活的族群,我們也感謝原住民與我們這些祖先來自他方的族群一起共存共榮,共同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無論它叫什麼名字。 許多外來族群的體內已經流著原住民/平埔族的血液,許多原住民體內也流著外族的血液,荷蘭、西班牙、日本、漢人,甚至有更多不可考的民族,有多少人不是「混血兒」?所承襲的文化、語言、祖籍,決定了你所屬的族群,每個族群都想保留自己的母語,所以有了原住民電視台、客家電視台,而現在我們也基於同樣心情,想在台語日漸式微的此時,儘快成立「台語電視台」,為什麼要遭到為難? 台灣是多種族國家,而一個國家的人民要能互相溝通就需要一種共通的語言,70年前開始使用「北京話」成為「國語」,儘管當時這島嶼會說這語言的人沒幾個,反而最多人會說的語言就是「台語」。 如果要按照高金委員所質疑的,現在說這語言的人沒超過一半而不夠資格被稱為「台灣話」,那難道要把現在最多人會說的「北京話」稱為「台灣話」嗎?這島嶼又有多少北京人? 台語就是台語,它是一個歷史名詞,不是現在才有的政治語言,就算台語被定義下來,它也不必然成為台灣的國語,仍然是某一族群的方言/母語而已。印度人有各種印度方言,但他們還是保留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儘管英語是外來語言;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政治人物跟商人最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我們現在是不是也可以說:政治歸政治、語言歸語言,請不要再把保留母語的單純心情給泛政治化了好嗎?「台語」只是一個由來已久、積習成俗的歷史名詞,而我們都知道它所指的就是哪一種語言!
施云
2018-12-21
淡江大橋的罪狀,罄竹難書
施云 (文字工作者、紀錄片導演、影像創作者) 花大筆錢興建的第一期淡海新市鎮,進駐率只有1/10,說好聽一點是「後現代場域」,說難聽一點是蚊子城。圖/施云提供 部分人士「額手稱慶」的淡江大橋,自從改了國際標之後,似乎反對聲音變小了;也或者大家認為此事已定,再反無用。但是橋型再美,在夕陽為背景的剪影下,仍舊是一道黑色陰影;而蓋好的美麗灣都可以判定拆除了,還沒蓋起來的淡江大橋當然還有機會擋下,需要的是大家的決心。 但也別以為此乃「選舉橋」,朱市長只是說說而已,未必會蓋;事實上,淡江大橋的八里端引道已經有進展了,從網路衛星地圖就可以清楚看到。接下來的地目變更、土地徵收、第三標的主橋工程發包,也將在今年底以前陸續完成,此時是擋下大橋的最後機會了。 過去,筆者曾為反對淡江大橋之興建為文多次;今天,我再列舉淡江大橋的多項罪狀,或許有助社會大眾更加了解,為什麼我們一群愛淡水的、在地的淡水人,於2013年組成「反淡橋護夕陽陣線」至今,堅決反對興建淡江大橋的原因。 一、兩岸新市鎮根本沒發展起來 淡江大橋是1990年代初期由交通部公路總局提出的計畫,當時是為了連接淡海新市鎮到八里的交通,而淡海新市鎮是內政部營建署於同年代為紓解大台北地區住房壓力所規劃,分三期實施。 第一期淡海新市鎮發展至今已超過25年,人口進駐率卻只有預期的十分之一,約有七成閒置土地仍未開發使用,顯然是一個超級失敗的新市鎮計畫;而政府也在2011年徵收八里台北港特定區民地,把一些農民驅離世居多代的家園,其土地標售卻又在今年第三度流標,又是一個不成功的新市鎮計畫!未來淡江大橋若連接這兩個空城,將是全台都會區使用效率最低的大橋。 二、炒作房地產,讓貧富差距加大 淡海新市鎮原是為了解決大台北地區的高房價問題,卻在一堆交通建設題材的加持下,淡水房價從一坪個位數開始水漲船高,一度來到四字頭;加上淡水與台北都會的距離,讓許多上班族望之卻步,導致許多投資客和建商被嚴重套牢。 而新北市空屋高達12萬戶,在少子化又低薪的情況下,使得淡水空屋已成為全新北市最高,房地產交易價格一度跌落至每坪只剩二十萬之譜仍很難刺激買氣。卻在建商與既得利益者的促擁下,淡江大橋等交通建設不斷被提出,就為了幫他們解套。 然而,炒作房地產的結果就是讓貧富差距加大,房子成為投機者的金錢遊戲,公共建設用的卻是大家的辛苦納稅錢,為什麼我們要幫他們致富而讓自己更加貧窮呢? 三、至少向子孫舉債1500億 為興建淡江大橋與發展淡海新市鎮,蓋大橋的預算一次次追加,現在已經來到150多億;若再加上淡海輕軌、淡北道路的建設經費,以及淡海一期負債、二三期開發預算,全部加起來將近1500億。如果再加上使用率不到三成的台北港建設與土地開發經費,那更是難以估計的天文數字! 而台灣債務年年攀升,今年6月已經來到5兆4,660億,而可估算的潛在債務(例如退休金等等)已經高達15兆,這些都是將來子孫的沉重負擔。尤其最近「年金改革」勢在必行,更顯見國債之壓力,我們還應該花全國納稅錢只為滿足少數人的交通便利與房市景氣嗎? 四、八里砂石貨櫃車將引來淡水 八里台北港自1993年修築為砂石碼頭以來,原來的「八里海水浴場」就憑空消失。昔日的近海漁業船隻也被迫駛向更遠的外海,在油費高於漁獲的情況下,許多漁民只好改行當臨時工,政府補貼只是杯水車薪,這樣的窘境將來是否也會降臨到淡水漁民身上? 此外,砂石車、貨櫃車滿街橫行,八里居民早就不堪其擾,日後若有了大橋,難保部分大車不會走上大橋來到淡水,買房在淡海新市鎮的居民難道要承受這些烏煙瘴氣及交通危險?就算沒有砂石車,將來大橋引道所在的沙崙路同樣直指淡海新市鎮,這裡的居民將飽受車流變大之苦,這難道是他們要的生活環境嗎? 五、觀光大橋將讓交通更行惡化 興建淡江大橋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紓解關渡橋交通,卻又希望淡江大橋成為未來的新興觀光景點。屆時為了大橋而來的觀光客難道不會改成自行開車前來?那原本為了紓緩交通豈不是變成引來更多觀光車潮?即使搭捷運而來,難道今日淡水假日遊客還不夠多嗎?或是往北海岸的車子變多,過了淡江大橋難道不是塞在淡金路嗎?現在的淡金路假日車潮還不夠多嗎? 況且,關渡大橋的塞車時段也只有上下班的尖峰時間與假日,這種交通狀況在大台北地區與觀光景區不是很正常嗎?道路、橋樑興建越多的結果,就是把更多車子引進市區,雪隧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六、國家重要濕地已經蕩然無存 大橋八里端的橋墩正落在2011年就被內政部列為國家重要溼地的「台北港北堤溼地」,是東方環頸鴴的繁殖場,也有瀕危鳥禽--唐白鷺、大杓鷸等等的蹤跡,以及其他泥灘生物。 2013年的環差會議「有條件通過」項目之一,便是要做生態調查與建立停工復育機制;如今為了蓋大橋,內政部竟於2015年將北堤溼地的公告範圍縮小,讓大橋橋墩可以落在原本生態豐富的溼地上。今天的北堤溼地已有一部分被土方掩埋,其上之生態完全被毀,那訂定「國家重要溼地」又有何意義? 七、淡水夕照重要資產即將消失 淡水夕照自古聞名,幾百年來,多少海內外人士來到淡水,就為了一睹她的風采;至今依然遊客如織都為她,「淡水八景」再怎麼重選也一定有她;陳澄波的一幅〈淡水夕照〉名畫於2007年更是創下蘇富比拍賣會2.2億元台幣的刷新台灣畫作的成交紀錄。其他多位畫家也為淡水河口與夕照留下美麗丰姿,這麼重要的文化資產卻一再被文化單位所漠視,難道將來子孫只能看圖憑弔嗎? 八、商圈轉移至沙崙導致老街沒落 〈淡水夕照〉同時也是淡水最重要、最有名的觀光資產,淡水老街與河岸有多少店家以她為生。就算採用國際標選出國際知名大師的設計,橋型再美,在夕陽之前,就只是一道陰影;而且為了保護車輛,大橋必須加高「防風柵」,你們可以想像這焚琴煮鶴的畫面嗎?將來為了欣賞橋型與完整夕陽,遊客勢必從老街轉移到沙崙地區,難道要叫老街店家關門?或是去跟沙崙的財團租用昂貴的攤位才能存活嗎? 九、漠視考古遺址與河口歷史性 八里「十三行遺址」就在橋墩與引道附近,1980年就被列為重要考古遺址,卻從來沒有進行過更廣泛的挖掘與考古。日後大橋施工若發現遺跡,也只能再度進行文物搶救,台灣的史前歷史又將遺失一大塊。 另外,淡水河口是先民移居北台灣的入口之一,1858年在〈天津條約〉之後,淡水正式成為國際港,曾經多少戎克船、西洋艦等大小船隻往來穿梭於淡水河口;而北台灣的重要傳教士——馬偕,也在1872年從淡水河口進入淡水登岸;1884年的「清法戰爭」更在淡水河口留下耐人尋味的歷史與傳說。這麼多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曾在淡水河口上演,我們不但水下考古馬虎帶過,而且怎麼忍心用一座大橋掐住淡水母親河的咽喉呢? 十、水文影響漁民生計與居民安全 淡江大橋兩側橋墩,以及偏向淡水一側的主橋塔就落在淡水河口。這裡的岸邊有當地居民的文蛤挖掘,以及漁民在冬天的鰻苗捕捉,也有撒網捕魚及撈捕魚苗的漁業行為,別說施工期間一定會對漁民作業造成影響,將來大橋落成,水文的改變更是必然,如果影響漁民生計,誰來負責? 此外,淡水河部分河段過去曾經多次洪水氾濫成災,台北港北堤所造成的突堤效應更讓河沙淤積在河口,將來大橋橋墩勢必再影響排沙;加上2010年的淡水河岸曾經填河造陸達2.5公頃,佔用約40公尺河道,影響水文甚鉅,沿河居民財產與安全都將受到威脅,請問出事誰來負責? 十一、環評馬虎通過現又變更設計 由以上得知,淡江大橋對環境有重大影響,卻未依照《環評法》第八條進入「二階環評」。依照《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9條之項目,淡江大橋至少符合前面六項情形,卻在1999年馬虎通過環評審查!如今,為了連結沒發展起來的新市鎮,還要在橋上加設輕軌,讓主橋橋面從33公尺加寬至44公尺,如此重大變更,難道也不用重新環評? 還有,前面所述的水文改變,與淡水河排沙狀況,在今年的環評會議記錄中也看到水利署對此發出疑問,這樣關乎百姓生命安全的事,難道也不需重新環評?加上整個社經狀況都已今非昔比,難道不需要重新進行政策環評嗎?而主橋尚未通過環差會議審核,八里引道卻已經在施作,那萬一主橋環評沒過,難道要蓋一座斷橋嗎?還是表示主橋環評一定會強行通過?那這樣的環評到底有何意義? 十二、變更都市計畫徵收私人土地 為取得淡江大橋兩端的引道用地,內政部預計在2016年底前,將八里的部分農地變更都市計畫項目為道路用地,淡水端也將淡海新市鎮內的工業用地做變更,而這些必須徵收到私人土地。在還沒取得地主同意前,淡江大橋卻已經在2014年發包動工,置人民權益何在?憲法賦予人民有財產保障權利,而對於大橋的公益性與必要性仍有待釐清之前,我們可以這樣隨意徵收人民財產嗎? 十三、未徵詢地方同意便一意孤行 淡江大橋曾因2001年的「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計畫被當地居民擋下而決定暫停實施,卻又於2010年4月朱立倫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重新啟動,爾後淡橋便成為朱市長的政治籌碼,但是到底誰想要大橋? 2013年4月的環差會議,原本環評委員對環境影響評估都還有很大的疑慮,卻被一位連任失敗的立委——吳育昇等一行人到現場以「民意」施壓而強行通過環評審查。但當時報告內容所提出的「民意調查問卷」竟只有1,102份,僅佔應調查人數的0.11%,也不知問卷內容是什麼、有沒有引導作答、受訪對象又是如何找的。一個完全不具公信力的調查竟可以說有「八成」民眾希望蓋大橋,簡直笑話國際! 十四、徵收民地開發新市鎮蓋賭場 三期淡海新市鎮共規劃開發1,756公頃土地,徵收第一期446公頃民地並剷平原來的丘陵地之後種上樓房,對於開發未成功不僅不檢討,竟還在2013年啟動第二、三期新市鎮計畫,一千多公頃農林地即將要被再度大面積開發。這當中還包含一塊位在海濱的「博奕特區」,政府美其名為「 I.F.R.」(Integrated Family Resort),說是適合全家人共遊的休閒娛樂區,其實就是觀光賭場!淡水人難道要讓自己的家鄉成為黑道的洗錢天堂嗎?而這些新市鎮計畫連帶淡江大橋計畫,都是為了替房地產鋪路,誰獲利?誰遭殃? 十五、為中國客直驅淡水房產鋪路 八里台北港已經與中國平潭對渡,開車再走西濱或台64線就能抵達桃園機場,中國人早已在淡水買房置產卡位。小坪頂山上那兩棟近三十層樓高的突兀建築,七成都是外國買客,一半是中國客。雖然目前仍礙於法規而無法成交,但未來誰知道?當然我們對外國人還是應該抱持友善態度,但拿我們的辛苦錢與被破壞的環境去幫富豪蓋大橋好直通他們家門口,難道我們台灣人非得這樣作賤自己不可嗎? 淡江大橋的興建可能還有其他更多弊端,簡直罄竹難書!這筆前朝爛帳,難道新政府還要繼續跟風嗎?在淡江大橋還沒真正蓋起來以前,請即時停手吧!至少也應依法先進入二階環評,不要政府自己訂的法律都不遵守,那叫人民如何守法守規呢? 至於許多人以為淡江大橋可以解決淡水塞車惡夢,筆者另有為文說明其為謬想。淡橋唯二目的:一是給淡海居民去左岸方便用的,二就是炒作房地產,沒有其他了!如果您看完以上這十五點淡橋罪狀,也希望淡橋即刻停建或要求政府進入二階環評,歡迎一起加入連署,與我們一起捍衛台灣的環境與未來! (請點選)連署網頁 圖/施云提供 圖/施云提供
施云
2016-09-26
看看這無賴政府推卸責任
我們都只是用同情在填補我們的過失,而不是真正去檢討並改善問題發生的原因。 作者:施云(文字與影像工作者) 八仙塵爆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一週,除了看到中央政府的緊急醫療調度,和新北市政府直接將出事矛頭指向業者疏失之外,完全看不到政府為公共安全的「督導不周」自責過一句話;但發生死傷人數多達500人的重大公安事件,難道政府沒有責任?如果早有明確法規,而業者明顯「違法」,我們便可以「依法懲治」,包括傷害的求償對象是誰,而不是急著開立捐款專戶,或是不經民主程序就對業者動用「私刑」以展現魄力,這些動作都只讓筆者看到了當今執政者的無賴性格。 隨著一週來的警方調查與各界揭出,八仙粉爆肇事原因漸漸釐清,而我們看到的不該只是個人疏失,更應該看到結構性問題:一、對於大型活動的舉辦,政府本來就有責任制定相關法條來督導主辦單位的安全措施,但如今仍只有交通部觀光局對遊憩事業的場地規範,以及水空活動的管理規範,而對業者的違規變更卻也在失查狀態中,顯見政府管理單位之疏失。 二、早在兩年前有業者引進彩粉活動時,就有專家提醒使用玉米粉的危險性,但政府相關部門卻始終漠視,只有對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所規範,而勞動部對工業粉塵卻有很明確的規範,更顯見有其必要性。三、一般社會大眾對澱粉類粉塵可能引發的災害與急救認知不足,以致無法在第一時間做正確補救,而政府也沒有善盡教育民眾與廠商的責任,如果認為這是一般常識,那不是更應該對已知的危險有所規範嗎? 四、如果認為彩粉活動是可以控制在安全使用的範圍之內而不願加以禁止,那至少也應該對彩粉的安全成分有所規範,包括毒性測試、易燃測試等,對於容易吸入肺部的問題也應該注意,而且活動當中也應該要有災害預防措施,而這也不只是針對彩粉活動而已。 上面說來說去,始終離不開「法條」與「規範」,而筆者認為這才是此次相當於「國難」的意外事件,除了醫療制度的缺失與資源的不足之外,最應該被討論的部份。但現在我們看到的狀況是什麼?有人將事件歸咎於年輕人自己愛玩,所以要自己負責;警調單位拼命找出點燃那根菸的人;現在連想救火的人也因為錯把二氧化碳噴罐當做滅火器而被指為加害人;新北市政府直接把罪責全部推給出租場地的單位,並對其捐款不屑一顧;再以「此時辦歡樂活動會讓社會觀感不佳」為由停辦其他大型活動等等。 那請問:有人或法規告訴業者和年輕人參加這類活動很危險嗎?而在那當下剛好點燃那根菸的人會知道別人點菸都沒事,自己點的那根菸卻會引起這麼大的災難嗎?以及拿二氧化碳想滅火的人有人事前告訴他噴出的氣體會揚起粉塵造成更大火勢嗎?除了場地的安全疏失與主辦方的便宜行事之外,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在事前善盡管理責任了嗎?都沒有!這或許也正是新北市政府只敢拿出租場地一方開刀的原因,因為目前只有對遊憩場地有法可管,而且也正因為對大型活動還沒有任何安全規範,只好暫停其他活動以免又出事;也就是說,無論是中央還是新北市政府,正在用其他方式遮掩自己的疏失責任,原因就在於根本「無法可管」,而且兩方正在默默互踢火球! 除了公共安全的法規問題,這次粉爆事件也再次凸顯了醫療制度的缺失,例如:醫護人力吃緊、物資調度有問題、轉院制度有問題、醫病雙方時有爭議、健保資源可能被使用殆盡、國外緊急醫護支援差點卡關等等,以及登記為區域醫院的癌症專科中心是否有參與緊急大型救難的義務與責任,也通通一併浮現。 我們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勞,卻不應該把他們的犧牲視為理所當然;我們知道醫療有風險,就應該要有醫療疏失的強制保險制度;我們可能會遇到重大緊急災難,平時就應該要有一套完善的臨時調度機制。從人力與資源的分配調查中,自然就會發現平時醫護人員不足之狀況,也可以在他們的權益上有所改善,以及醫療資源該如何使用才不會形成浪費以致不足;而在如此重大災難中,到底是否有動用中央第二預備金的必要,也可以在上述的責任釐清問題中找到答案,該負責的就要負責,如何負責、負多少責,這些都應該有所依循,而不是今天中央重視哪個案子就給誰多一點錢,明天看到哪個人很可憐就發動社會捐款,那請問政府的責任在哪裡?國家的法規在哪裡? 如果每次災難的發生,我們都只是用同情在填補我們的過失,而不是真正去檢討並改善問題發生的原因,那我們的眼淚流再多、心再多痛,也都只是枉然!
施云
2015-07-07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的「光復」與 共產黨的「解放」
李筱峰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