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張小博)
張小博相關文章
開講跨國犯罪?馬不知臉長!
文/張小博;圖/THK 今年的淪陷節,最讓我無言的,大概就是看到馬英九,在大學演講的主題了吧。 新聞標題:「馬英九大學演講跨國犯罪,中國學生反應佳」。 台灣史上最大的跨國犯罪,就你們家國民黨啊,你是在開玩笑嗎?! 把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的代管台灣島,對內聲稱是「光復」,把台灣島直接劃入中華民國的一省,這樣算不算跨國犯罪? 把1947年二二八事件,不分省籍的屠殺,說成是「省籍衝突」,把有疑慮的不管大事小事,一律用政治犯處理,大則死刑小則無期徒刑,這樣算不算跨國犯罪? 1955年,蔣介石為了換取美軍協防中華民國唯二合法的領土『金馬』,以免自己無法在代管的台灣島上,有延續內戰以維護其身為『正版中國』的政權存續,不惜犧牲將士,搞出一江山戰役,這樣算不算跨國犯罪? 而在中華民國統治台灣初期,用土地政策把原住民的土地,騙到自己手上,再用錯誤的經濟政策導致農村破產、通貨膨脹、四萬換一元,怎麼換,你國民黨都是最有錢的那個,這樣算不算跨國犯罪? 更誇張的是,當時日本留下的建設與財產,直接劫收變成國民黨黨產,至今2016年要追討,不止頑強抵抗,甚至私底下不斷的偷偷脫產,這樣算不算跨國犯罪? 號稱有黃金建設台灣的老蔣宋美齡等人,把數億戰用美援A進自己口袋,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痛罵『一家都是賊』,這樣算不算跨國犯罪。 請問,馬前總統是在說以上幾則中華民國跨國犯罪的故事嗎?! 你好意思談跨國犯罪,我都還沒講你們存在在地球上的每一秒,對台灣人民而言,都是縱容犯罪好嗎! 想跟本文作者互動嗎?歡迎點擊按讚張小博! 分享此文: 49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49 分享到 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 點擊分享到 Google+(在新視窗中開啟) 相關
張小博
2016-10-26
對罷工多點同理心
. 作者:張小博(基進黨成員) 去年的五月,德國的幼稚園教師因為沒有得到合理的待遇,發動大規模罷工,許多家長必須要請假照顧小孩,影響到了許多人的工作,於是這些家長們便發動抗議「與老師們站在一起向政府施壓」。 你沒看錯,這些被影響生活的家長決定跟老師們共同向政府抗議,因為如果今天得不到合理待遇的幼保員們權益受損,下一個有可能受害的將會是他們的小孩。 好,場景換到台灣,今天將會有約兩萬名旅客因為華航空服員罷工運動而遭到影響,而23號晚間,就開始有人在憤怒什麼「示威群眾擋到他回家的馬路」、「明明就過得比一般人爽了是要吵什麼」、「我們以前也被壓榨還不是這樣過來了」、「吵就有糖吃我也來罷工好了」等...族繁不及備載。 但這些憤怒的人從來就不曾對於自己身處的環境憤怒,不曾為了薪水越來越薄工時越來越長憤怒,每一餐都勉勵自己只要肯努力明天會更好。 別再用這種資本家羅織的謊言騙自己了,自己肯不肯努力跟願不願意爭取權益根本沒有正相關,空服員很好考嗎?一般被社會瞧不起的鋪馬路工人有比公務員還不努力嗎? 台灣人的壞習慣就是常常畫錯重點而且又玻璃心不肯面對真相,喜歡把問題歸咎給各人而非整個環境、結構,當一個空服員倒下時,大家說他抗壓性不足,當一整架飛機摔掉時,大家一起來集氣祈福,甚至當整群的空服員被壓榨到需要上街抗議時,台灣社會還是會有一大群人認為這跟他們沒有關係總之:Get out of my way! 你當然可以假裝越來越多的派遣低薪、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超時加班沒有加班費、上班沒有勞健保、工作環境不安全都跟自己完全無關,但不要忘了,這些問題只是還沒有找上你罷了… 一個民主的社會絕對不代表和諧,一個民主的社會是保障各個立場的聲音能被聽見,包含弱勢的聲音,因為我們不是有力者,不是資方,不是簽個名就能決定上百個家庭生技的大老闆,所以做為勞動者的我們,更應該懂得他者關懷,用同理心去看待發生在其他跟我們一樣的勞工他們的處境與無奈。
張小博
2016-06-27
台灣將會因為沒有鄭捷而更好
我想今晚過後,中華民國將可以夜不蔽戶,社會上再也不會有隨機殺人,也不會有拿刀砍死父母的小孩,也不會有因為貧窮去劫財的搶匪,因為公平正義都被彰顯了。 有可能嗎? 那個佔據全台資源,人口壓力過大,連讓座都可以從美德變成教條的城市,還在繼續產出下一個不定時炸彈。 而這種「把人壓迫到爆炸再用死刑把你排除,誰叫你要爆炸」的社會價值,依然透由政治的手不斷的渲染整個社會。 我們必須要認知到,法律是由少數人制定出來的東西,刑罰的方式是帶有意識形態的,台灣社會這幾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利用快速、方便、大快人心的死刑(或鞭刑),去試圖降低層出不窮的犯罪,甚至希冀能夠有警示效果。 有可能嗎? 很可惜的,這種嚴刑峻罰的方式,廉價且膚淺的「否決掉了每個人都需要呼吸的空間」這個事實。 我們不可否認這些人因為他們的生長環境、交友有所不同,而造就了他們的模樣以及行為,你我今天沒有成為那個我們撻伐的眾矢之的,並不完全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天份多了努力,純粹就只是因為我們運氣好罷了。 犯罪者也是人,人都需要呼吸的空間,我這麼說的意思不是我大愛人權無限上綱,而是你所處的社會糟糕到讓越多的人沒有呼吸的空間,這個社會就會「爆炸」,就會產出更多的不定時炸彈。 所以這裡我並沒有要談「你認為鄭捷該不該死」或者「廢死與否」,因為法律不是讓我們拿來實踐個人情感的,所以也不必咒罵我:你全家死光試試看。 我更沒有要談「受害者家屬怎麼想」,因為在台灣大聲嚷嚷要死刑的多半都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他們根本不認識的受害者家屬,你連自己每天被這個社會體制剝削都不在乎只想要小確幸了,跟我說你多在乎受害者家屬? 「一般人認為鄭捷該不該死」以及「這個國家是不是該繼續把死刑當得來速使用」,這是兩回事。 也就是說當我們冷血、抽離的來看待中華民國政府浮濫且隨便的使用這個最高刑罰的目的以及影響,事實上就是每一次都編一個好聽的為使社會安定安撫民心的理由,然後帶著人民一起等下一次的殺人犯出現,在我看來,這樣袖手旁觀且責任外包的政府才是長期的殺人犯。 所以一個推廣把死刑當成宗教儀式在敬畏的社會,而且從不回頭檢視科學性的社會制度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我會認為這個社會不文明,並不是因為國家機器會殺人,而是因為殺了一堆人還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真的很可悲。 作者:張小博(基進側翼成員)
張小博
2016-05-11
教官人很好就不用退出校園嗎?
作者:張小博(基進側翼成員) 學生團體今早赴教育部抗議,呼籲教官退出校園,而教育部也罕見的迅速發出聲明指出,教官已轉型為「校園守護者」並請各界正視教官系統長年對於校園的貢獻。 教育部的說法實在令人不以為然,如果『教官平常對我們很好』或『教官現在也沒在做思想管控了阿』可以當成反對教官退出教育場域的理由的話,那在同樣為前獨裁國家的德國、西班牙也不用做轉型正義了,因為那些被設定要為威權政府服務的人,或仍是威權體系一環的人,平常在下班後也是好鄰居好父母。 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所說的平庸之惡莫過於此:邪惡並不是表徵,而是書寫在你的生命裡,你的行為舉止有意無意間,都在貫徹這個國家體制所賦予你的邪惡; 比方說前陣子政大教官撕毀二二八文宣把校園當軍營的事件,又或者台灣人淺意識直覺的認為教育的場域需要有軍人來做生活、紀律的掌控才會安全,這在世界上的民主社會中都是。 筆者認為,校園教官平常待人如何,那叫做個案,並不應該放進整個國家教育場域的正常化議題中被討論,更何況,教官雖然沒有跟早年一樣直接做思想管控,但從反媒體壟斷、318學運到反課綱運動,教官『關心』學生名單的事件層出不窮,令人懷疑,教官在必要時,究竟是服務於單純校園安全的維護,還是一只教育部公文? 而校園守護者一說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如果學生年齡相對成熟的高中、大學需要『被軍人守護』,那試問,從幼稚園到國中,甚至地方社區,是否也要派駐教官來「守護安全、維持紀律」?
張小博
2016-04-09
受害者家屬為何要配合演出?
近日因為女童血案,台灣人民對於重大刑案的處理方式又有了相當激烈的討論,雖然不能完全說是包青天看太多,但翻開中華文化圈的刑案劇本,大略都是照同一套SOP在走:戚秦氏之子遭小郡王虐死,戚秦氏擊鼓鳴冤,包大人開鍘小郡王,戚秦氏感恩戴德,世間再無罪惡,百姓知足常樂….以重大刑案來說,台灣社會就會非常喜歡要求受害者家屬照劇本演出。 首先是選角,台灣人對於受害者是有資格限定的,你必須要滿足視覺動物對於『既定弱者』的想像,比方說不能有前科,如果是幼童,正咩、或是奶奶養大的高材生,憐憫指數先加十分,又或者在夜店被姦殺的女生,社會會說你活該,另外如果你是東南亞移工,你的新聞只會有半天,但如果你是白人,不管你是被殺害、強暴、詐騙,新聞與社會輿論都會指責是台灣人自己風氣敗壞,讓你這外國賓客受驚了。 再來是臨場反應,台灣人民想像中的受害者必須要是驚慌失措的、家屬痛哭司法要還他公道,這樣社會大眾才能理所當然的把情緒發洩更加的正當化,雖然有人認為這源自於善意的憐憫心,但筆者覺得也滿假的,因為前面說過他們只對『既定弱者』會這樣。 如果廢死聯盟可以出來被罵那就更方便了,因為這樣就不用動腦去檢討隨機殺人的成因了,這樣就不用碰平時最不想碰的政治,但卻又可以把廢死聯盟當成歸咎社會犯罪率的對象。 然而,這次的事件卻出現了變數,就在一切都照劇本上演的時候,身在風暴中心、群眾情緒著力點的女童媽媽,卻一反往常的從家庭、教育談起,希望大家不要再為死者代言,放下仇恨等等.... 此舉無異跌破眾人眼鏡,群眾的紛飛紊亂情緒瞬間失去重心。 被潑了一桶冷水的群眾,開始感到憤怒,他們的情緒必須要找到出口,於是開始有人批評她沒資格當媽媽,說小孩會死不瞑目,認為這母親怎麼可以對於社會大眾幫助他譴責殺人犯不領情,民眾還會試圖追殺那些主張廢死的立委,一如本文若刊出,筆者會遭受同一批人的謾罵一般,這樣的社會是無法理性討論如何預防犯罪以及死刑存廢的。 這一連串媒體鼓吹起來的荒謬劇當中,這位小女童的母親,勇敢的用她的切身之痛,修復社會每一個被這次悲劇刺傷的心靈,呼籲台灣社會不應再對被害人或其家屬有任何的預設心理,不是只有死者才是受傷的人,只要是傷心的人都是啊!
張小博
2016-04-05
莫讓執行公務成為濫權執法的藉口
兩年前的昨夜,行政院門口爆發了一場由行政院長下令,警方強制驅離抗議群眾的衝突事件,手無寸鐵的群眾慘遭警方持警棍打的頭破血流。 然而事過二年,政府對於處理警察濫權之態度消極、幾無作為,甚至有背書的嫌疑。 在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中,為了政權的延續性且避免社會動盪,用於維穩的警察系統無法做太大的內部威權除垢,人權法治的再教育,導致許多鑲嵌於體制中的不義,並未隨著民主轉型的過程得到合理的懲罰,這也某程度解釋了當初鄭南榕為了捍衛言論自由自焚時,那位現場指揮官後來竟也一路扶搖直上變成警界之星。 因此,如士官毆小兵、憲兵濫搜、警察打人諸如此類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人民的行為就像政治家漢納鄂蘭所提《平庸之惡》一般,如你我一樣的平庸之人,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執行國家體制所書寫在你生命裡的邪惡 常有人說,323打人的警察『他們只執行指令的公務員』,筆者想起一個德國的傳說,一名東德士兵曾射殺試圖越過柏林圍牆投奔自由的民眾,後來他被審判時,辯護律師聲稱『這名士兵僅是執行命令的人』,而法官則說:「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你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權利」,故事是假的,但其中的道理,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抗議的群眾,在面對國家體制壓迫、政治被權貴壟斷出賣他們的時候,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用他們弱小的身體,去對國家機器的不義,這是無力者最後的武器;就算上級下令驅趕,警察應也有把棍棒力道減輕的權利,但我們看到的,是部分警察拿著棍棒,把群眾當成紓解318以來長時間執勤壓力的出氣筒,保護人民的警察,可能在一夕之間變成政府維穩的打手,我們要的國家是長這樣的嗎? 在新政府即將上台之際,轉型正義呼聲四起,新政府務必謹記教訓,如果連最接近此刻的323流血衝突都無法偵辦究責,遑論要推動國民黨來台後如此龐大的歷史包袱下的轉型正義。 公布真相,並不是要打趴警察,而是讓警察有法可以依循,分清楚『執法』與『暴力』的不同,一如東西德合併之初,慣於私刑的東德警察必須重新學習人權執法一般,這不是為了報仇,是為了一個警民可以互相信任的國家。 張小博 基進側翼政團成員
張小博
2016-03-27
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矛盾
中美洲議會官方網頁以中國台灣「China(Taiwan)」總統稱呼馬英九,對此,馬在出訪時回應:「China就是代表中華民國,這就是正式國名。」對此,筆者要告訴那些認為「我的國家是台灣,它的國號是中華民國」的人,很遺憾的,馬英九並沒有說錯。 總統馬英九出訪友邦,於中美洲議會演講,官網寫著「中國台灣總統」來訪。(圖擷取自中美洲議會官網) 這世上沒有一個叫做「台灣」的國家,台灣只是一個地名,儘管目前島上的政府、稅賦、軍事運作是自主的,但馬英九出訪的代表卻是中華民國,是那個明明就在台灣,卻跟十八個亞洲有土地邊界爭議,並且憲法宣稱固有疆域是現在的366倍的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1949年被趕出中國的「中國政權」,它是一個「政權」,不是一個「國家」,所以目前的狀況,是前中國政權持續統治台灣,而不是台灣等於前中國政權。 而這前中國政權從未正式主張:「我是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新國家。」相反的,這個政權到目前(2016)為止都主張:「中華民國政府才是中國的代表政府,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才是中國,台灣只是這個正統中國統治的地區之一。」 「一中各表」一詞,就是因為「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政府」跟「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對外聲稱擁有中國大陸的領土主權,且主權包含台灣地區。 在這個國共內戰史觀脈絡下,馬英九的說法,精準地說出台灣的國際現況,世界上不會有兩個中國,所以被中華民國附體的台灣,遲遲無法被國際承認,甚至有四千萬不知道是台僑還是中僑的僑民。 我們都是台灣人,卻是還沒有國家的人。沒有國家不可恥,我們可以共同把它打造出來,但前提是我們必須知道當前的處境有多不堪,這些混亂的國家認同,到我們這代,夠了。 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多,人民自發性的台灣國護照貼紙、國際賽事舉「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中華台北」的布條,甚至討論台灣的國旗要如何設計,都顯示了內涵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中華民國,已經跟不上台灣人民想走進世界的浪潮。 要記得,沒有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世界的台灣;但沒有台灣,中華民國什麼都不是。 (基進側翼成員)
張小博
2016-03-21
轉型正義不能沒有價值轉型
二二八之後的恐怖氛圍,使整個國家權力快速私有化,人民對於公共事務的無力以及恐懼感,又很快地在以拚經濟為名的發展模式下找到出口,自此整個台灣便陷入了經濟數字以外皆可犧牲的投機功利社會。 二二八事件日籍受難者遺族青山惠昭(右二)曾於去年九月由民進黨立委尤美女(左二)、委任律師等人陪同召開記者會,宣布提起行政訴訟,跨海控訴台灣政府應重視歷史真相與轉型正義。(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有如訓練有素的牲口一般,這樣的社會排除一切的文明價值,相反的,只要能賺錢的都是好價值。 由於國民黨的阻撓,使得台灣的民主轉型工程流於「國賠」等以金錢補償為表象的膚淺轉型,卻忽略了鑲嵌於制度上的不義並未在轉型過程中一一拔除,亦即在政治轉型的過程中並沒有對人民傳播新的價值,所以才會有「錢都拿了是要鬧多久」、「再鬧台灣的經濟都拖到了」之類,以為整個社會只有金錢的膚淺說法。 自扁政府初次推動轉型正義以來,那些有政治實力、有話語權的加害者們無不盡其所能地把轉型正義貼上「仇恨」、「清算」、「撕裂族群」等標籤,然而,真正在撕裂族群的,不就是那個做了許多壞事把「轉型正義」扭曲為「轉型仇恨」的黨以及他的同路人嗎? 真相的追究,是為了讓一個社會能夠踏實地從此岸走向彼岸,儘管這個真相可能是醜陋的、難堪的,但真相的開誠佈公,只是做為一個文明社會的人類最基本的條件而已。 以真相為前提的轉型正義更是如此,它是為了確認社會的原則,從來就跟仇恨無關,跟血緣論更相距甚遠。 因為過去製造了類似無政府狀態的是中國國民黨,數十年的戒嚴統治,以及分期付款式的民主化,造就了整個國家價值觀的混亂,許多社會制度,乃至憲法價值,至今無法確立,所以我認為,理應透由歷史清算的過程去確認,什麼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政治原則。把以前的模糊地帶講清楚,在轉型時刻確立新的價值,才有機會打破這種投機的社會氛圍。 轉型正義,求的不只是「正義」,更是從過去的體制中脫胎換骨的新世代價值。 (基進側翼成員)
張小博
2016-03-04
討黨產 救眾生
如何做出長輩超愛傳的LINE圖圖~part2
張小博
2015-07-10
長輩們LINE每天傳不膩的祝福圖??
如何做出長輩們LINE每天傳不膩的祝福圖??
張小博
2015-07-10
全國年輕人站出來反洗腦課綱
作者:張小博(高應大蝴蝶社創辦人) 最近和其他高中同學討論到這次反黑箱課綱的主要訴求,常常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政治活動,究竟我們是只反『黑箱』還是反『大中華思想』課綱呢? 我想是這樣的,各位同學,今天我們站出來聯署、全台串連反對洗腦課綱,就是反對執政黨以及執迷不悟的教育部要強推的這個「把台灣歷史中國化的洗腦課綱」! 追根究底來說,課綱政策就要上綱到立委,有立委當然就會有政黨,這早就是一個政治議題了,在你按下任何一個高中反課綱粉絲團【讚】,或是在GOOGLE搜尋框搜尋課綱微調四個字的那一刻起,其實你就已經在參與政治了! 如果有人今天為了他們的政治動機,不管是為了消除國民黨迫害台灣人的歷史也好,為了消除學生腦中的台灣歷史本位也好,這些人,意圖對下一代的教育做手腳,而我們這些反抗的學生,卻說「我只管教育,不管政治」、「我只反黑箱、不反微調內容」,這不是很自我閹割的事情嗎?! 世界上許多已開發國家,18歲的學生早就有投票權了!也就是說,國外的高中生,有些還沒上大學就要具備一個公民需要的視野了! 學校老師常說,我們要有追根究柢的精神,我想這應該不會有人反對,那又為什麼碰上跟政治有關的議題的時候,我們卻只選擇了觸碰皮毛而不深究呢?! 我想,如果我們不想被大人們幼體化覺得高中生只要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這種自掃門前雪的思想邏輯,我們就要打破台灣的填鴨教育給我們的「標準答案邏輯」! 最後,呼籲全國的年輕人們,站出來吧!
張小博
2015-06-0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川習會將登場 魯比歐:美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黃靖媗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徐榛蔚說明會被罵爆!災民當場「躺平」、多人離席抗議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