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夏明)
夏明相關文章
安倍晉三美國會演講一箭三雕
首相安倍晉三成為日本第一位到美國國會聯合會議發表演講的首相。 二戰結束,日本成為美國的盟國。美國對盟國的一個特別待遇是,盟國的領導人可以受邀到國會聯合會議發表演講。自從丘吉爾在二戰中(1941 和1943年)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後,在未來的七十年裏,共有11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國會聯合會議演講。日本作為美國盟國,即便後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也一直等了七十年,首相安倍晉三成為日本第一位到國會聯合會議發表演講的首相。 站在歷史關頭的「新日本」 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從「獨佔鰲頭」的架勢跌落進「荒廢的十年」。進入21世紀,日本在政治、經濟和社會諸多方面繼續流年不利:自民黨難以維持獨大地位,經濟持續低迷甚至出現負增長,人口老化加劇,勞動力銳減,甚至人口也在萎縮。2011年3月11日的天災和人禍更是給日本國運雪上加霜:東部大地震、海嘯、核電站洩漏事故以及後來政府處理過程中的拖延失誤,等等,殘酷地扼殺了經濟成長剛出現的好苗頭。在此期間,一個日顯老態龍鐘像的日本又被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越,日本國民自信心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 利用好站在世界權力最重要平台的機會,安倍晉三要展示一個「新日本」。為此,安倍首相精心凖備他的演講,其認真程度像是一個日本高考前的學生。他在訪美期間,每晚要練習。據他在演講前一天說,為此他的夫人昭惠都不要跟他呆在同一個房間了。 對安倍首相來說,挑戰主要來自於英文。作為二戰後出生、有機會在美國留學的新一代日本領導人,安倍選擇用英語來演講,當然有挑戰性。但這卻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由於二戰戰爭宣傳以及後來戰爭影片的緣故,高聲宣講的日語有可能達不到拉近美國聽眾的效果。再說,一個自信、幽默、講英文的安倍,確實能夠改變外界對日本政治家的成見:拘謹、呆板、沒有公眾魅力。利用語言上的發音差異,安倍巧妙地把他的名字和「艾貝」串聯起來,而後一個名字是林肯總統的小名,並由此引生出日本對「民有、民治、民享」價值的全面擁抱。 在四十來分鐘、2800來字的演講中,「自由」(free和freedom)出現了10次,「民主」(名詞和形容詞)共九次,「人權」兩次。安倍的價值取向清楚明白。他試圖想向美國展示在此歷史關頭,日本承諾重大的改革(主要涉及開放農業、改革公司治理結構、接納更多移民、提升婦女地位等),正在進行一個「大跨越」,再造一個更民主、開放、多元、國際化、提升女權的「新日本」。 為了強化他的信譽度和決心,作為保守的自民黨的總裁,安倍專門提到在二十年前他以「火爆」的熱情到議會大廈前抗議並阻止開放農產品市場。現在,他要倡導深刻變革了。 國內、國際政治連環 在安倍講話中,他提出的保證亞太市場「公平、具有活力、可持續性和免於任何國家的任性」,當然是針對中國而言的。而他提出的日本修憲和加強美日安保合作,可以建立更強的「威懾」來保衛和平,針對性就更清楚了。 儘管安倍首相在美國作演講,日本國內選民還是他的第一聽眾。他的首要政治目標是要讓日本人相信,他的政策、領導能力可以帶來日本的新復興。美國對他的尊重可以是一個證明。而美國的壓力和期盼,也可以成為安倍整合自民黨、贏得日本民眾支持的重要杠桿。畢竟日本的民族主義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可以說不!」的保守派興風作浪而升的,所以安倍必須找到另外一個當下危機,來馴服自己黨內的反美情結、保證自己權力基礎。在安倍的演講中,儘管「中國」只被提到一次,其實,崛起而又繼續專制的中國是安倍演講的最大背景。沒有人明指,但每一位有政治敏感的人都心領神會,中國是屋子中間的大象。 不難理解,除去「自由」、「民主」的宣誓外,安倍演講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關鍵詞是「和平」(14次)和「聯盟」(13次)。安倍首相非常明確堅持,西方是「民主的冠軍」、「日本是西方的一部分」、是「自由世界」的一部分。儘管二戰中日本是戰敗國,日本接受歷史裁判並表示對美國的感恩,但作為自由世界的一部分,日本和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一道,「贏得了冷戰的勝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日本作為一個「贏家」和世界上「第二大民主力量」,與美國創造了從敵人到朋友的「歷史奇蹟」,在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倡導下建立了美日聯盟,現在他要繼續夯實和加強美日聯盟。 日本承認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但願意與美國一起在「跨太平洋伙伴協議」裏面與美國一道「帶頭」,更願與美國一道「承擔責任」、建立「希望之盟」,保證世界的未來和希望來自於美國體現的民主價值觀。日本對美國關島軍事設施28億美元的援助、雙邊「防務合作指導意見」和有關海域的「三點原則」都是實質性的舉措。對日本來說,安倍訪美的又一成功是,奧巴馬總統明確表示,在尖閣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上,美國支持日本的管轄權,而且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捍衛日本對它的管轄權。 在安倍講話中,他提出的保證亞太市場「公平、具有活力、可持續性和免於任何國家的任性」,當然是針對中國而言的。而他提出的日本修憲和加強美日安保合作,可以建立更強的「威懾」來保衛和平,針對性就更清楚了。 亞洲戰略格局重組? 中國崛起,美國重返亞洲,日本倡導自由世界的日美「希望之盟」,跨太平洋伙伴協議等重要發展,顯示亞洲、甚至世界的戰略格局正在經歷一個重組。 中國崛起,美國重返亞洲,日本倡導自由世界的日美「希望之盟」,跨太平洋伙伴協議等重要發展,顯示亞洲、甚至世界的戰略格局正在經歷一個重組。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日本正在努力成為美國領導的副駕駛,以新的雄心和能量,建立自由國家的聯盟。這將是以海洋國家為主體的民主盟國威懾和應對中國的新格局嗎?在多大程度上,日本能夠吸取歷史教訓,改善與東盟和韓國的關係,獲得他們的信任,從而提升自己的軟實力?中國將作如何的反應?中國與西方/自由國家的新較量是否已經開始又一輪?世界的未來和希望是在中國還是在自由國家?安倍首相提出了問題,似乎也指出了路徑。 安倍首相提出用「人類安全」代替「國家安全」,在他強調人道主義的同時,沒有迴避「歷史是殘酷的」教訓。這值得人類共同體,尤其是亞太共同體的居民回味。 作者介紹 夏明是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斯德頓島學院政治與全球事務教授。
夏明
2015-05-01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