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周汝東)
周汝東相關文章
柯P阿公在天之靈,恐也要生氣落淚
面對葛特曼追究柯P在中國活摘器官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柯P選擇沉默,對於他可能是間接的加害者,更沒有反省與愧疚,採取與中國對待人體活摘器官的同樣態度,自我逃避苟延殘喘。
周汝東
2018-10-05
金馬獎可以休矣
金馬獎中國片拿下重要獎項,馬思純(左)和周冬雨同獲影后。娛樂中心攝 你聽過台語片影展的頒獎典禮嗎? 不要懷疑,西元1957年台灣就舉辦過第1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俗稱台語片影展,由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前身)仿效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模式辦理,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只可惜只舉辦一屆就停辦。 台灣在日治時期電影事業就已經非常發達,1930 年引進上海黑白默片《桃花泣血記》,並搭配台語辯士演說及台語同名主題曲,使此片紅遍大街小巷。 1956年1月,第一部35毫米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的中央和大觀戲院聯映,大為轟動,一舉帶起了台語電影風潮。隔年就有上述台語影片頒獎典禮,當時台語電影可謂盛況空前。 這看在國民黨當局眼裡,很不是滋味,絕不允許深具台灣意識的台語影片蓬勃發展,於是在1962 年成立金馬獎,其目的在於獎勵國語片,打壓台語片,以實踐「推展國語運動」的「再中國化」官方政策,同時凸顯國語電影的正統性,更透過各種政策打壓台語電影發展。同時以國家的力量挹注大量資金拍攝國語片, 60 年代推出的彩色電影《蚵女》、《養鴨人家》等片,成功地壓縮台語影片,並瓜分電影市場。 1969 年,國語片產量首度超越台語片。受於政府的打壓及資金不足,台語電影始終無法從黑白片升級成彩色片,70 年代,彩色電影普及後更加慘澹經營;1981年,台灣上映最後一部台語電影是由楊麗花主演的歌仔戲電影《陳三五娘》,卻叫好不叫座,票房慘澹,自此台語電影從台灣這塊土地消失。 今年8月由國家電影中心規畫「台語片60週年」,表明台語電影曾從社會寫實、羅曼史、家庭、諜報、喜劇及音樂等方面進行創作,當年製片者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發揮無限想像力,為影片注入各種活力,製作出許多經典影片。 上述紀念活動邀請前輩影人眾星雲集,重現當年盛況空前的台語片風華:名製作人周遊率領「台灣影人協會合唱團」獻聲演出,明星合唱團的演出有如當年隨片登台,氣勢萬千。周遊也呼籲政府支持前輩影人,讓大家經常有演出的舞台,再現耀眼風華。然而,這些都僅止於懷舊而已,許多台語片的電影人才,早已快凋零光了,想要恢復當年台語片的風光年代,恐怕還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行。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界三大獎之一,另外兩項為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今年第53屆金馬獎,中國藝人和電影囊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四個主要獎項;香港亦有四個獎項,反而獲得最多提名的台灣電影,則成績平平。 面對崛起的中國,爆量電影製作人口,參與金馬獎的角逐,早已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我們實在沒必要把力氣在花上華語電影上面,反而是應該獎勵本土的台語電影。 舊唐書/卷194上,西元七至八世紀突厥時代名臣墩欲谷(古突厥語:Tonyukuk),在重建突厥汗庭及突厥中興立下大功,他曾諫正過毗伽可汗。 『小殺(即毗伽可汗)既得降戶,……又欲修築城壁,造立寺觀。墩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戶寡少,不敵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隨逐水草,居處無常,射獵為業,又皆習武。強則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兵雖多,無所施用。若築城而居,改變舊俗,一朝失利,必將為唐所並。且寺觀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爭強之道,不可置也。」小殺等深然其策。』 他的論點主要是,遊牧民族雖然驍勇善戰,佔有軍事優勢,但在與農業民族的對峙中,卻居經濟劣勢,由於經濟力的關係,遊牧民族在公開上或暗地裡,受到農業民族的擺佈,面對這樣的人口與經濟的壓力,遊牧民族還可以保存他們自存之途,唯有文化上保持距離是賴。 在遊牧民族的歷史中,對於農業民族經濟與文化的接受,保持懷疑、審慎或拒絕的態度,自匈奴而突厥,以至近世,都是一脈相承。 台灣要汲取幾千年來遊牧民族的生存智慧,要與中國在文化上保持距離,就從休掉金馬獎開始吧。
周汝東
2016-11-28
這幾天 慈濟回應了什麼
慈濟基金會未公告財務報表惹議。圖為慈濟義工街頭募款。資料照片我母親現年92歲,在她50幾歲的時候,以一名尋常的家庭主婦,運用她的人際關係,向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為慈濟募集善款,我家五口,哥哥家三口、妹妹家全家四口總共12口,當然是她的基本會員,前後近30年,直到近年年事已高才停止。每個月都見她四處打電話約人收集款項,拿一本長方形的筆記本,將她所收的善款一一登錄;逢春節回中壢娘家,向每年見一次面的親戚收取一年份的捐款。她將收到的捐款轉交給她的上線,她常自嘲是「地下委員」,最得意的是弄到一張上人的大頭照,放在她的床頭櫃,視為珍寶。實問虛答不了了之慈濟號稱有400萬名會員,儼然是一個超級慈善大帝國。支撐這個帝國就是成千上萬像我母親這樣的善良公民,因服膺上人行善的理念,默默地不計名利,每人每月100元、200元捐輸善款所積累而成的。近3年慈濟每年平均收到的捐款高達台幣109.3億元,近8年來的收支結餘為台幣85億元,但每年還繼續在募款。另據《財訊》調查發現,慈濟在雙北市持有的土地規模高達5萬坪,身家媲美台灣地王林堉璘、林榮三兄弟,所擁有的總財產市值約高達1439億元。如此富可敵國的組織,弄清楚是誰在治理,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嗎?這兩天媒體持續關注「慈濟基金會」是否能帶頭,把經會計師認證的財務報表上網公告,好讓其他的慈善組織也能跟進。在上月28日《蘋果》論壇版刊出〈慈濟如何才能止謗〉一文之後,「慈濟基金會」是日20:00左右以基金會名義發表545字的〈慈濟基金會財務報表說明〉,全不理會上網公告財務報表的呼籲;本月1日《中國時報》以頭版及第二版全版持續追蹤報導;「慈濟基金會」又在是日21:00左右在臉書上強調,勸募與財務公布,都遵循各國法律規定,接受監督,同樣是實問虛答,符合慈濟一貫的風格,無論你反映什麼事情,都像一拳打在棉花堆裡,全然使不上力,最終不了了之。兩次的聲明都是以「慈濟基金會」名義發布,既無官防也無負責人簽章,不知道決策是董事長釋證嚴裁定的,還是另有其人,外人搞不清楚真正掌有治理實權的是誰?從「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四大志業組織系統圖」可以發現,「功德會會長」之下設「基金會董事長」,轄下有總執行長、副總執行長,幕僚單位為「總管理中心」及慈善、文化、教育及醫療四大委員會,以綜管慈善、文化、教育及醫療四大志業。其決策機構迄今仍然十分神秘,在網站上你看不到「慈濟基金會」董事會的完整資訊,主要的領導人除證嚴法師外,比較常出現的是發言人何日生、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慈濟基金會」董事長釋證嚴民國26年5月生,已快屆79歲,龐大的慈善帝國終究要有接棒者,為慈濟志業的永續發展計,後「釋證嚴時代」唯有將領導階層、財務狀況,治理實況(會議紀錄等),學習柯P一切公開透明,攤在陽光下,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才是王道。盼望「慈濟基金會」能夠回應社會大眾要求公開透明的殷殷期盼,不要再頑抗;要知道如果「慈濟基金會」讓人或「婉君」發現有慈善醜聞,屆時捐款勢必大減,慈善帝國轟然崩塌,絕非危言聳聽,上人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夢想,也就落空了。醫學中心醫管人員
周汝東
2015-03-03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