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孟絹)
陳孟絹相關文章
「賽德克族」抗暴-霧社事件始末
文/陳孟絹(本文賽德克相關漢譯,採餘生後裔郭明正的音譯,以貼近真正讀音) 莫那.魯道(中)帶領被壓迫24年的族人起事。郭明正依莫那.魯道光禿的額頭判斷,此時他約45歲左右,耆老認為「額頭光禿的男子聰明又果決」。圖/引自網路 國際知名美術家陳澄波,學生時期甫於1926年入選「帝展」,台灣地方自治運動領導者楊肇嘉感嘆,此舉對提升台灣人地位,比數年的政治運動有效。無獨有偶,2011年《賽德克.巴萊》電影上映,引爆討論熱潮,歷史老師在課堂上感慨,影片引發歷史議題效應,影響遠勝自己教學。 莫那.魯道率族人抗日 片名《賽德克.巴萊 Seediq Bale》意為「真正的人」,內容以1930年「霧社事件」為背景。主角莫那.魯道(Mona Rudo),約出生於1882年,屬賽德克族德固達雅(Tgdaya)群(另兩群為都達、德路固)。 部落頭目(領導人),具公正無私、智勇兼備、才德並蓄特質。莫那.魯道是馬赫坡社(今廬山溫泉區)頭目,日本官方描述他「性慓悍、體軀長大、擅長戰術,勢大,霧社諸社中無出其右者」。日本勢力入侵霧社後,他帶領族人面對種種鉅變。 1895年日本治台,1896年埔里撫墾署成立,持續往霧社挺進。1897年初「深堀大尉探險遇難事件」,日人對霧社地區展開「生計大封鎖」5年。1902年4月「人止關之役」,日方征伐此區再度失利。1903年10月「姊妹原誘殺慘案」,日人策動布農族干卓萬群藉交換物資之名,殺害德固達雅群120餘名壯丁,造成戰力大減。1906年日軍占領霧社山區,1908年興建霧社警察駐在所,掌控政治權和文化權。 1911年8-9月霧社各族群勢力者,被安排參加「蕃人日本內地觀光團」,視察統治者的富強與威武。約30歲的莫那.魯道觀後言「日本人的數量像濁水溪裡的石頭那麼多!」,他也目睹內地警察待人溫和,相較下「理蕃」警察蠻橫無理。即便如此,他曾於1919、1920、1925年三次祕密召集部落頭目商議反抗行動,因消息走漏而中止,此後莫那.魯道被嚴密監控,因而表面歸順,等待時機到來。 堆疊如山的抗日情緒 日人以為原住民已順服、逐漸安定,因而裁減警備人員且日益威權。然而殖民政府高壓手段引發多層面的問題,看似平靜的「模範蕃社」,內部波濤洶湧。間接因素包括:「理蕃」政治權力衝擊傳統部落結構、大興土木掠取天然資源、警察操控改變的生產方式、「以夷制夷」分化策略見效、「和蕃」婚姻政策失敗、大和民族文化侵入衝突。直接原因:不分老弱婦孺皆遭脅迫勞役(當牛馬使役),部落居民多方請願但不被重視;因日人失親的年青族人積極策動;固屋(荷戈)社、馬赫坡社兩次敬酒風波。 誰願意生活在地雷、通電鐵網、任意討伐的日子裡?被勞役過的督洛度呼、固屋、度魯灣、斯固、馬赫坡、波阿崙六社青年300多人,展開視死如歸的抗暴行動,為爭取平等、民族尊嚴起義。 第一次霧社事件-抗暴起義 1930年10月27日,霧社公學校(今台電霧社第二辦事處)舉辦「台灣神社祭」紀念日的聯合運動會,日本官警及眷屬群聚,困而成為爆發點。 霧社位於台灣中央位置(今南投仁愛鄉),是中部山區出入的樞紐門戶,海拔1,148公尺,時有山嵐霧氣故得名,滿山台灣緋櫻在寒冬綻放。圖/李筱峰提供 凌晨,莫那.魯道家族首先發難,攻擊馬赫坡駐在所、內山造材地警察。起義部落亦攻陷各地駐在所、切斷電話、奪取武器。莫那.魯道率領中老年組,在霧社分室後山埋伏;達多.莫那(莫那長子)帶領青壯年組,在運動場四周潛伏。趁舉行升旗典禮之際,與會者肅立形同標靶,出草襲擊日人,會場殺死132名日人,誤殺2名漢人。接著雙方多次激烈交戰,「霧社蕃」以擅長的「障眼襲擊法」應戰,日軍苦嚐敗果。 11月1日之後,日方投入大量現代化武器,策動都達、德路固群組成「味方蕃」(「我方蕃」)奇襲起義者,「焦土戰術」、「以蕃制蕃」計謀奏效。然而抗暴者家屬大規模自縊身亡,為的是讓族人沒有後顧之憂勇敢作戰。12月7日,日軍投下特製毒氣彈發生效用,戰鬥趨減。被「理蕃」當局形容「生性兇暴傲慢,頑迷而不悟社會之大局」的莫那.魯道,則在中央山脈深山岩洞舉槍自戕。 霧社事件中的味方番。圖/李筱峰提供 12月中旬,具謀略的達多.莫那與四位戰友奮戰、自縊後,歷時50多天的霧社事件結束,族人死亡640多人。就如莫那.魯道的預言「一旦起事後要有必死的決心!」奮力作戰、自縊殉死,靈魂前往祖靈居住的地方,是賽德克族的光榮標記。 第二次霧社事件-日警報復 1915年噍吧哖事件與1925年治警事件,日人以司法程序審判「抗日」行動;但此時司法卻失靈,日本警察的報復行動才要開始。起義六部落的倖存者(交戰中或受誘降或遭逮捕者)560餘人,分別被監禁設置在督洛度呼部落與西坡斯固台地,日方稱為「保護蕃收容所」,實質是俘虜集中營。1931年4月25日,日警再度借「味方蕃」之手殺害「保護蕃」216人,是殘暴的集中營屠殺事件。 5月6日,六部落餘生遺族遭強制移居「川中島」(今清流社區,北港溪中游河岸台地)。面對低海拔(450公尺)環境的不適、過度勞役、思親,部落餘生遺族於是生病、自殺、逃亡被殺。接著,日警以關懷之名,進行「套取族人口實」之謀,要鏟除漏網之魚。10月15日號稱「參觀旅行」,在埔里的能高郡役所,以舉行「和解式」為由,秋後算帳,再度逮捕32名餘生的青壯族人,未經審判被處極刑。 「十月清算」後,「談論霧社事件」成為川中島的禁忌。直到1973年,媒體誤將花岡一郎、二郎報導為莫那.魯道的孩子,封口40餘年的部落遺老才開始談論、予以駁斥。 賽德克族遭壓迫、起身反抗、事後報復經歷,是台灣在統治者更替下如出一轍的縮影。部落族人經由「我手寫我口」,詮釋自己歷史、傳續族群文化,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使命。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6期(1月號)
陳孟絹
2017-01-06
從台灣神到消失的菁英
大約在二○○二至二○○三年左右,我和一群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擔任志工的年輕人,一起觀看《二二八事件慘案紀實》紀錄片,記得觀後感是「台灣有那麼多人被殺,怎麼課本沒有教?」說來也巧,不久熱心人士林棟滄先生送來幾十箱奇美文化基金會助印的小冊子—李筱峰教授的《解讀二二八(節錄本)》,給大地用以推廣「台灣神運動」時分送民眾。之後,我就讀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以《「台灣神」信仰之研究》為論文題目,其中「『台灣神』信仰的形塑」章節,就是在探討四十九位「台灣神」典範事蹟,與對台灣的貢獻。除了指導老師張炎憲教授外,也向筱峰老師請益。某日當我詢問到《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資料時,筱峰老師說「我們來重寫」,但自忖「我只是一個小小研究生,寫書是何其重大的工程,老師只是隨口說說吧!」沒想到筱峰老師是認真的,還答應等我碩士論文完成後進行。就這樣,真的和筱峰老師開始著手重寫此書。自己也「從做中學」,一些無法連結的地方也慢慢解開,例如日治時期台灣的公共衛生已達一定程度,為何終戰後反而傳染疾病蔓延,其實與國民政府接收公衛設施並盜賣、港口檢疫鬆散等有關。過程中除了獲益良多,也因家屬堅毅面對困境的感人過程而動容。我的感想是:唯有台灣民主建國,才能避免悲劇重演。(作者為《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合著者)
陳孟絹
2015-02-26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