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相關文章

可以媚敵降敵,不許認同自己!

可以媚敵降敵,不許認同自己!

除了台灣,世上沒有一個民主國家的軍人會因為強調認同自己而被處罰!  除了台灣,世上也沒有一個民主國家的國會議員會因為他們軍人強調認同自己卻感到不悅,竟然提出質詢! 陸軍一位蔡躍陞中尉日前在臉書上表明支持台灣獨立,竟遭軍方記兩支申誡!中國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不能容忍蔡中尉在臉書上如此主張,竟然向國防部提出質詢。 習慣中國國民黨的殖民教育的人,對上述的荒唐現象已經習焉不察,但只要設想,如果美國軍方不許他們軍人支持美國獨立,美國國會議員質詢責備美國軍人主張美國獨立,這將是滑天下之大稽!那麼,台灣軍人支持台灣獨立竟然受處罰、還遭國會議員質詢,怎麼不荒唐? 台灣獨立的意義是,台灣要做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不是專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所以,最厭惡、最敵視台灣獨立的,應該是中國北京當局才是,怎麼是土生土長的客家子弟林郁方?怎麼是拿台灣人民納稅血汗錢的陸軍在不高興?你們怎麼和中國北京當局站在一起對自己人「敵愾同仇」? 當然,林郁方者流一定又陳腔濫調說,「我們不是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認同的是中華民國」。真的嗎?請問: 一大堆中華民國的退休將領跑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解放軍把酒言歡,還說「國軍」和「共軍」都是「中國軍」時,林郁方怎麼沒叫? 過去發誓要「消滅共匪、雪恥復國」的中華民國政戰將軍許歷農,跑去北京誇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勝過「漢唐盛世」時,林郁方怎麼沒叫? 連戰選輸總統後,跑去北京輸誠,在北京大學演講,痛罵台獨,以高分貝喊著「我們要認同這個國家」,贏得北京大學禮堂內全體師生的歡呼喝采!林郁方怎麼沒叫?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芝麻小官一來台灣,中華民國國旗立刻無影無蹤,林郁方又怎麼沒叫? 一九四九年敗退來台的中華民國,不是被台獨打敗的,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打敗的。敗退來台的「中華民國」,若能落地生根本土化,與台灣是可以相容的。 事實上,在台獨論述中,並非全然對「中華民國」做切割,而已開始替「中華民國」做本土化(在地化)解釋。 李前總統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民進黨開始出現「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名字叫中華民國」等即是。雖有爭議,畢竟是務實考量以減少對立。 再舉一例,屏東某小學有一次在「愛國週」朝會上,導護老師問全體同學:「我們要愛國家,我們的國家是什麼?」全體同學異口同聲說「台…灣」。老師愣了一下,立刻打圓場說:「沒錯我們是台灣,我們也叫中華民國。」 原來台灣是學生們感同身受的實際經驗,「中華民國」則是後設建構的虛擬情境。但兩者應該可以慢慢融合,這是本土化的潮流。但吃裡扒外的林郁方者流卻不能容忍這股潮流,比小學生還不如!
李筱峰 2014-11-02
郭國基的4個故事

郭國基的4個故事

郭國基的競選傳單。(李筱峰提供)   台灣政壇經常使用「乞丐趕廟公」的俗語,形容本末倒置的荒謬做法,這句話在1957年郭國基參選省議員時,第一次出現在政見發表會上,後來成為大家朗朗上口的俗語。 郭國基不只是高雄的名人,更是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要角。中國國民黨應該很後悔當初在二二八事件時沒有將他處決,只關他210天,讓他後來在台灣民主運動上發揮偌大的影響。 郭國基出生於1900年的屏東東港。18歲赴日本,入東京青山學校中學部、明治大學。21歲投入當時由林獻堂、蔣渭水推動的社會運動、民族運動。參與「台灣文化協會」、加入「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1927年台灣人的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成立,加入為基本黨員。因其剛烈直言,林獻堂稱譽他「郭大砲」。沒想到他也以這個名號,見稱於戰後的台灣議壇。 1942年二戰期間,郭國基因涉「東港事件」被捕,初審判無期徒刑,複審改判十年。但入獄不及三年即保外就醫,旋因日本投降而免刑。 郭國基原本有強烈的中華民族主義,於東京留學時,秘密加入中國國民黨。戰後初期,擔任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黨務指導員,兼省黨部指導員。然而,戰後國民黨接收台灣之後的種種貪污腐敗、特權橫行、族群歧視…,讓郭國基反感,使得他在二二八事件中險些喪命,終與國民黨分道揚鑣,走上對抗之路。 郭國基戰後開始發揮議壇「郭大砲」角色,始於1946年4月當選高雄市參議員,隨後又當選為全台卅名之一的台灣省參議員。雖然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捕入獄210天,但沒有改變他往後繼續「為民喉舌」的志趣。他馳騁台灣省議會多年,與郭雨新、吳三連、李萬居、李源棧見稱「省議會五虎將」。晚年更轉戰立法委員。 郭國基的志事與平生,多采多姿,難以盡述。這裡說四則他的小典故,可以瞭解他的性格與思想。 傅斯年事件  願光榮死在議場 郭國基在擔任省參議員時,質詢台大校長傅斯年,傅校長在接受質詢中腦溢血去世,引起台大學生百人聚集省參議會向郭國基抗議。郭國基慨然答覆:「傅先生為一代學人,值得尊敬,但政治家既許身謀國,死在議壇,應無遺憾。這如戰士馬革裹屍、水牛求被海葬,是最光榮的事。我願傅校長的英靈能庇佑我,有一天引導我,賜我光榮死在議壇。」21年後,郭國基果然在立法委員任上「光榮死在議壇」! 「乞食趕廟公」俗諺的創始人 1957年郭國基在台北市(當時還是省轄市)參選省議員,有一次在廣州街警察學校政見發表會上,有許多聽眾叫鬧着不許他用台語演講,郭國基激昂陳詞: 「我生為台灣人,是食台灣水活的,是食台灣米大的,日本政府還不敢禁止咱講台灣話。台灣人在台灣,不准講台灣話?你們少數作風如同『乞丐趕廟公』、「關老爺借荊州、霸荊州」、『豆油借你醞,碟子都搶去』…」這兩句「乞丐趕廟公」、「豆油借你醞,碟子都搶去」後來成為社會上許多人朗朗上口的俗語。 用金雞獨立姿勢  抗議唱黨歌 郭國基民主政治理念清楚,對於黨國不分的「國民黨黨歌」兼「國歌」深不以為然。他曾在省議會質詢主張將「吾黨所宗」改為「吾國所宗」,在省議會裡引起風潮,但無結果。每逢省議會開議唱「國歌」時,他絕不起立,他說那不是國歌,而是國民黨黨歌(此事實至今猶然)。有一次有外賓來省議會參觀,議長黃朝琴緊張了,拜託郭國基在唱「國歌」時勿再坐著,否則外賓問起,實在不知如何解釋。郭國基給了黃朝琴面子,答應可以不坐著,但絕不肅立,只站一隻腳。果然,唱「國歌」時,記者們的眼睛都在注意郭國基的腳,郭果然只站一隻腳,喧騰一時。 要求民青兩黨解散  另組新政黨 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雜誌在1950年代末期積極呼籲組織新的反對黨,但尚無具體行動。1960年逢地方選舉,在選舉後的5月18日﹐無黨籍人士和雷震等人在台北市民社黨總部召開「在野黨及無黨無派人士本屆地方選舉檢討會」。會中激烈批評選舉舞弊。郭國基在會中慷慨陳詞: 「今天民青兩黨的力量太小了,…我希望民青兩黨自動解散,另外組織一個強有力的新黨。…〔中略〕…和台灣一般民主人士共同來組織一個強有力的在野黨,發揮民主的力量。」 與會人員原來無立刻組黨之念,經郭國基的一席話的刺激,大家遂激動地計畫要籌組一個新的政黨。最後終於有「中國民主黨」的具體提出。雖然旋遭國民黨發動「雷震案」而致新政黨胎死腹中,但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卻是一個重要里程碑,郭國基絕對可以重重記上一筆。 從以上四個郭國基的故事,可以瞭解郭國基的品格與人格!可以知道他的志氣與骨氣! (本文轉載自9月出刊《民報文化雜誌》第二期)
李筱峰 2014-09-05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

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

  二二八事件的本質,因政治環境的變遷和政治立場的互異,而有不同解釋。 戒嚴時代(包括事件發生時)中國國民黨的官方說法有二: 其一說,因為台灣人受日本奴化教育影響,所以反抗祖國政府。要反駁這種謬論很簡單,只要問:終戰時台灣人熱烈迎接「祖國」,是否也受日本奴化教育影響? 其二說,因為台灣人受共產黨的蠱惑。這種說法無異替共黨吹噓,僅憑數十名共產黨員,就能叫動全台起來反抗國民政府?戰後潛藏在台的中共黨員金堯如,事後回憶說,當時在台的共黨勢單人少,毫無作用。 中共也樂得國民黨這樣替他們宣傳,因此隔岸瞎扯,二二八事件是台灣同胞響應延安毛主席號召的革命行動。台灣有一位親北京的「學者」也呼應說:「二二八事件是全國範圍之內的中國人民反抗國民黨政府腐敗統治的一部份。」這種政治語言不值識者一哂。可歎的是,此人目前正被馬英九重用,名列教育部九八課綱歷史科修訂小組委員,台灣的歷史教育交在這種人手中,這是七百多萬挺馬選票的發酵! 以上幾種有關二二八事件的瞎說,因為新史料出土而已不攻自破。近年來馬英九終於承認二二八的起因在於「官逼民反」。願意承認「官逼」已是一大突破,但僅止於「官逼民反」的解釋,無異把責任全推給當時主政的陳儀,如此解釋並不周延,也欠公允。 另外,「族群衝突論」是最常聽到的解釋。在事件前後,族群衝突確實嚴重。但若全以族群衝突來解釋二二八,則只見其表象。 長期生活於同一社會內的兩個族群的對立,才是族群問題;但若是來自不同社會的兩個族群(新移入者與原居民)之間的對立,則非純粹族群問題,而是兩個不同社會的文化差異有以致之。戰後台灣即面臨如此狀況,在族群衝突的表象背後,還有更深層的本質,即台灣社會與中國社會的文化落差。 為何牽親引戚的政治,讓台人痛心疾首?為何「吃銅吃鐵」、「五子登科」的官場,開了台人五十年未開之眼界?為何陳儀宣稱「公務員不揩油」會引起台人詫異?為何外省軍人上車不買票、不排隊,台人憤憤不平?為何抗議的台灣民眾到專賣局焚毀器物時,不會搶奪錢財?反倒是號稱「清鄉」的官兵卻會劫奪民財?…這些為何,可用半山人士連震東提醒國民政府的這段話來解答:「台人經過日本多年的訓練,過的是新生活,台灣人有洗澡的習慣,很清潔,勤儉…」。 日治時代台人透過現代教育,接受近代化文明,改變了舊農業社會的體質。台灣社會逐漸從俗民社會(folk society)邁向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也難怪戰後來自中國的記者作家們,對於台灣文化水準都一致好評。(參拙著《唐山看台灣》) 然而高文化的台灣人卻被中國官員辱罵「奴化」。《民報》社論(1947.2.19)索性為文反諷:「自祖國來臨的大先生們,時常說我們奴化,當初我們很憤慨,不知指什麼為奴化,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奉公守法,即是奴化,置禮義廉恥於度外,才能夠在這個『祖國化』的社會生存。」寥寥數語,道盡雙方文化落差。八天後二二八事件爆發。這場衝突,豈止官逼民反?豈止族群衝突?族群沒有原罪,文化差異才該面對!撫今追昔,馬政府將引狼入室,能無戒乎?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李筱峰 2010-02-28
新解台灣「牛」諺語

新解台灣「牛」諺語

今逢農曆除夕。我曾呼籲「與國際社會同步過年」(改過陽曆年),但人微言輕,「蚊子叮牛角」,無人理會。只好與眾隨俗,也來湊熱鬧一番。今逢牛年,想起台灣俗諺中有許多用牛來比喻的話,列舉數則,加以現代新解,供春節茶飯餘話─ 「牛稠內觸牛母」:牛稠是牛舍之意。本句原意是指公牛對外軟弱無能,卻只會在牛舍內欺負母牛。這句形容「內倨外恭」的話,用來形容馬英九集團真是恰好不過!平常拿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教訓台灣人,碰到小小共產黨員來了,「國旗」就收得無影無蹤,拿國旗還反遭教訓;平常「中華民國」喊得震天響,到北京朝「共」時,個個像龜孫子,不敢哼半聲。對外無能,對內欺負台灣人最內行。 「嘴念阿彌陀,身藏宰牛刀」:比喻說一套、做一套。觀諸馬政府,這種事例最多,如嘴說「台灣前途由台灣住民決定」,實際上卻連和中國海協會簽署協定的內容都不讓台灣人民知道;嘴說「愛台灣」、「尊重人權」,卻鼓勵警察禁止唱片行播放「台灣之歌」、染指公視的內容…。 「老鼠入牛角,穩觸觸」:老鼠鑽入牛角,死路一條,穩被抓。自馬英九的黨國復辟後,又把台灣帶入「一中」死巷,處處迎合一中需求,為一中鋪路。胡錦濤若懂台語,也該咧嘴而笑曰:「老鼠入牛角,穩觸觸」。 「牛牽到北京嘛是牛」:比喻魯鈍不堪造就,或本性難移之意。依後者之意來看,國民黨復辟之後,「台灣」又改回「中華」,民主紀念館又改回中正紀念堂,可知其「去台灣化」的「一中」意識形態,以及依戀獨裁者的「反民主」情結,依然難改;再例如:政客與知識份子的不同在於,前者以個人名利權位為依歸,後者以天下蒼生、國家社會為己任。政客再怎麼擁有高學歷,還是政客。 「做人著磨,做牛著拖」、「若欲做牛,毋驚無犁通拖」:農業時代的牛,難逃拖犁耕田的命運,前句有宿命意味,表示人與牛一樣,都必須勞碌認命;後句意義則更積極,比喻如果有心扮演某角色、承擔某責任,就不怕無份內之事可做。台灣人民若有心獨立建國,不怕無著力之處。 「軟索牽牛」:牽牛不必硬拉,以免牛脾氣一發,僵著不走,徒費力氣。從事台灣獨立運動也是一樣,空喊口號,不一定有效,說不定嚇跑更多人。如何講求方法,迂迴輾轉,因勢利導,可能更重要。 「驚某大丈夫,打某豬狗牛」:此話在勸人疼愛妻子,切勿動粗施暴,否則就無異畜生。記得胡適說:「怕太太是民主政治的表現」,不過,若政治人物太過於怕太太,以至於任其干政亂紀,需索無度,最後弊案叢生,致使四十年來的民主運動成果毀於一旦,那胡適的話就要修訂了。 與牛有關的台灣俗諺還很多,例如「一隻牛剝雙層皮」、「豬母牽到牛墟去」、「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牛角噴無風」、「生牛不識虎」、「無牛駛馬」,不勝枚舉,篇幅所限,無法一一新解。 吾友施並錫教授常以台灣牛比喻台灣人。如今台灣牛有麻木消沉之態,讓我想起蘇格拉底的自我期許:「雅典像一頭無精打采的牛,我將扮演『牛虻』的角色,狠狠地咬牠一口,讓牠驚醒過來。」 行文至此,忽然覺得對牛有點歹勢。蓋牛過去對台灣農業開發功不可沒,吾人理應感念才對。本文如有對牛不敬之處,尚祈眾牛多多包涵。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http://www.jimlee.org.tw)
李筱峰 2009-01-25
誰在教壞囡仔大小?

誰在教壞囡仔大小?

   面對李登輝的指摘,連戰確實應該回嘴說明。可惜,這個頂著政治學博士頭銜的黨主席,不但不能針對李登輝的指摘做具有說服力的回應,卻反而暴露其短淺與愚昧。在連戰的回應中,有兩句話最令人噴飯│一句是罵李登輝「教壞囝仔大小」,另一句是說「台獨會害死台灣,會使台灣成為共慘世界」。  大家不要被政治學博士的頭銜嚇倒,其實這兩句話很容易反駁,只要具有政治常識就可以。  先反駁第一句話:背棄蔣經國的「三不政策」以及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政策的連戰,不知道憑哪一點罵李登輝「教壞囝仔大小」?李登輝看不下去連戰放棄台灣的主體地位而向中國的「一個中國」傾斜,所以不顧與國民黨的私情,以大是大非為重,回歸台灣的立場,對其曉以大義,這是政治家的風範、知識人的良知,我們身為台灣人(不分族群,大家都是台灣人),應該額手稱慶才對,連戰不知反躬自省,竟然罵人「教壞囝仔大小」。  什麼樣的事情才真正是「教壞囝仔大小」?我們就以連戰的行為來做例子吧:個人的約會裡面,有哪一件事會比正副總統的交接更重要的?連戰竟然在五二○正副總統交接的時候故意缺席,這種在民主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竟然發生在連戰身上。而且他缺席的理由竟然說是「早已另外有約」,莫非他早已預知自己會落選,所以早就另外安排其他的事情?這種話虧他講得出來。如此毫無民主修養的言行,才真會「教壞囝仔大小」。  連戰到英國演講,當英國人讚揚台灣的民主改革成果時,連戰竟然加以反駁,在外人面前罵台灣的不是,這才真是「教壞囝仔大小」。  再看看,原本為了宋楚瑜的興票案而控告宋楚瑜,現在為了聯手打擊新政府,就網開一面,不再追究,這種只論政治利害,不論是非的表現,也才真正「教壞囝仔大小」。而且自己「教壞囝仔大小」,卻罵別人「教壞囝仔大小」,更是「教壞囝仔大小」。  至於說「台獨會害死台灣 」,這是一句超級大蠢話,因為如果把連戰這種邏輯與句型作個替代,改成「美國獨立會害死美國」、「菲律賓獨立會害死菲律賓」、「韓國獨立會害死韓國」…保證會被當作瘋子看待。十九世紀時,全球只有三十幾個國家,現在已經增加到一百九十幾國。一個世紀多,全世界國家總數增加六倍多,為什麼?因為許多地區的住民,有建立新國家的必要,所以紛紛從其母國獨立出來,照連戰的邏輯,他們都是要獨立出來害死自己?否則為什麼只有台灣獨立會害死台灣?如果台灣獨立會害死台灣,那麼害死台灣的「加害者」是誰?我看應該是對岸用飛彈 武器對準台灣的北京政權,及其在台裡應外合的人吧!連戰敢不敢對這些加害者提出反抗?在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你連戰站在哪一邊?  然則,台灣獨立 果真會害死台灣嗎?歷史已經為我們做了實驗、提出解答:自一九四九年以後,台灣雖然掛名叫做「中華民國」,但他實際是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生存著。這五十多年來,台灣獨立於北京政權之外發展,無意間為政治學者、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實驗室。五十多年來,台灣這個「實驗組」,已經明白顯示他與另一個「控制組」的極大差異。如果沒有這五十多年來台灣獨立於北京政權之外發展,會有舉世肯定的經濟奇蹟嗎?會有那麼多台商去中國投資嗎?已故摯友周文治的名言「台灣獨立救中國」,真是有見地,台灣獨立發展,不僅沒有害自己,還 可以幫助中國。再看看政治發展,美國的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 House)發表二○○○到二○○一年世界各國自由度調查報告,把世界各國分成「完全自由國家」、「部分自由國家」以及「不自由國家」三個等級。台灣被列為第一級的「完全自由國家」,與英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國並列同級。而對岸掛名「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則名列在第三級的「不自由國家」的倒數第二名,與盧安達、喀麥隆等國同級。民主的台灣與專制的中國,儼然已經發展成兩個體質互異的國家。如果不是這五十年來台灣獨立於中國政權之外,我們能夠享受民主自由嗎?恐怕連練個法輪功 都要被抓去坐牢。歷史實驗,為連戰的話,剛好提出反證。  享受台灣獨立的好處,卻要辱罵台灣獨立,恐怕這不只是無知而已,還相當無情呢!真是「教壞囝仔大小」! (作者李筱峰╱台灣北社副社長,世新大學教授)
李筱峰 200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