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圖片來源:高市早苗 FB
中國正在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歇斯底里大發作,但是它又相當理智,儘管各種粗野的語言都用上了,但有幾件事它是不會做的。第一,它不會和日本斷交,因為一斷交,台日馬上建交。第二,它不會對日本開戰,因為有美日安保條約,且一開戰台日也建交。第三,它不大可能搗毀在中國的日企,因為會提高中國失業率。第四,它可能抓個別日本人指控是間諜,對澳洲、加拿大、日本都用過這一招。這招會增加日本的困擾,但也會刺激更多日企撤離中國。
對此事已有許多分析,但仍有遺漏之處,那就是輕視女力的習近平,原本想趁高市早苗初上台,設計高市、分化台日關係、削弱美日安保條約。但沒成功,以致天才的習近平惱羞成怒。
第一,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獲得國會指名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新內閣於十月廿一日傍晚上路。新首相上任前夕,中國海警局在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航行的海警船,突然退出毗連區(領海外側約廿二公里),中斷了在毗連區連續航行三三五天的紀錄。(自由時報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的報導)
第二,中國今年六月解除部分日本水產品進口限制後,中日於十一月初恢復水產貿易,主要是扇貝、鮑魚和海參,其中首批的六噸北海道産冷凍扇貝於十一月五日運往中國、數百公斤海參於十一月十日發往中國。但中國仍未開放日本十個地區的水產品進口,留作籌碼慢慢釋出。
這兩項舉措,中國視為對高市早苗上台釋出善意。目的在分化日台關係。若讓安倍接班人將「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淡化,台灣失去主要夥伴,有助中國的「和平統一」。但日本無視這些,因中國海警船的進逼被日本視為挑釁;而迄今禁止日本海產進口只剩中國等兩三國。這些做法對日本而言已經太晚,哪裡稱得上是善意?所以高市早苗對日台關係是更加戰略清晰,哪會上中國的當?
習近平的天才想法破局,難免惱羞成怒,黨媒與軍方同步開火:法西斯、軍國主義、全國將變成戰場、中國攻打日本也是自衛、實彈射擊演習等,還向聯合國投訴;除了暫停中國遊客赴日,又恢復禁止日本海產進口,旨在脅迫。對此,全球都在冷眼旁觀。王毅笨到出訪上海合作組織的中亞三國,要他們批日台、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另兩國沒參與。它們和台灣一樣,十九世紀被割讓出去,難道它們也是中國的一部分?
最後,習近平只好打電話給川普,但川普只對大豆與芬太尼有興趣,對台灣問題,新華社指稱川普說「中國當年為二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但理解又怎樣?何況當年的中國根本就是中華民國。
日本根本不必理會習近平的發作,越理它,它越帶勁。川普不和習近平談日本,習下一步只能找上帝了。
(作者是資深時事評論員)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