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轟轟烈烈的大罷免運動,因為投票前夕被紅藍白偷換概念為是否普發現金等因素而失敗。這是執政黨工作沒有做到家。但是民主運動並未完全失敗,解決民主發展中的問題,仍須運用到大民主,重大政策的改變,必須通過公投來複決。所以公民運動不會結束。
在大罷免過程中,必須清理內部一些問題,才能有真正團結,那就是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問題,我沒有及時公開,是擔心引發的爭論會干擾罷免運動,但我曾在文章中暗示,也與朋友討論過。
柯建銘是「永遠的柯總召」,但是這次表現太使我失望。去年藍白毀憲亂政後,個別地區民眾已出現罷免當地國民黨區域立委的行動。今年一月三日,柯建銘提出「雙罷」,順序是罷掉國民黨正副院長,再罷四十一個區域立委。並非罷掉四十一個立委後再罷院長,而是:在院會提變更議程要求改選立法院長,即使明知不可為,至少要留下紀錄,未來黨團也會不斷提案,下週的立院程序委員會也會再提案,若無任何作為,民進黨的尊嚴和價值將全部不見。
但這樣,既罷不掉韓國瑜,而全面罷免國民黨區域立委卻挑動了藍綠對決,升高仇恨值,與公民運動主張不同。這是極端而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柯建銘作為老練的政治人物難道不知?所以我在本專欄寫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從策略上緩頰。李正皓當時也提出「精準」罷免,都和柯建銘的「雙罷」不同。接著中台灣教授協會提出罷掉「傅崐萁們」的靈活口號,我也響應,才把「雙罷」口號擋掉。
但是一月廿三日藍營告發政府在總預算案造謠,柯建銘出來說:這代表國民黨黔驢技窮、沒招可用,派這些蝦兵蝦將去亂搞,國民黨沒有人了,結論,藍白完了、已經下課了,請台灣人民共同迎接偉大時代的來臨。二月二日深夜,柯建銘宣布民進黨團新團隊名單說:週一選罷法覆議案、週二總預算覆議案、週三財劃法覆議案,「殲滅藍白時間到了」。請問,罷免運動是這樣輕而易舉嗎?
民進黨一開始對罷免運動不介入,以免形成藍綠對決,增加仇恨值,但柯建銘卻一再把賴清德總統牽拖進去。到處說他和賴總統、潘孟安長期同一個團隊,彼此信任,有默契,表明這次公民運動就是賴總統在主導。王世堅多次提醒柯,別扯到總統,反而被罵「什麼立場」?府方兩次都只能說柯總召在第一線壓力太大所致。
七月廿一日,柯建銘在臉書寫了長篇的心路歷程,講他如何從小就與國民黨誓不兩立。可是政治圈的人都知道,最喜歡與國民黨立委打麻將的就是他。
總之,以前最善於與國民黨協調的柯總召,從去年開始就一再鼓吹全面對決,與公民運動和賴總統的「反共保台」、「團結保台」不同調。我不明白原因何在。
(作者林保華是資深時事評論員)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