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高士傑)
高士傑相關文章
台大事件談獨派危機
在《中國新歌聲》台大場的停辦事件中,反對統戰的訴求響徹雲霄,但令人不安的是,在此之前,這個統戰演唱會其實早在台灣數個校園巡迴已久;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難道台灣社會已被中國瀕臨裂解? 其實這是因為,在一個全球化、個人化又多元化的社會,無可避免地會走向「後國家、後民族」,使當代個人對國族的效忠已然淡薄。十九世紀以來,由歐洲波及全球的民族國家建國運動,已被封存進歷史的檔案夾,不再是現在進行式。 悲哀的是,台灣人未能有機會加入這個建國浪潮,就已被時代洪流拋棄,被迫一起進入一個個體碎片化的時代。近來中國挾帶龐大娛樂聲光產品,做為拉攏台灣消費者人心的手段,民主政體的我們也難以透過政治手段就此杜絕,使台灣成為自主民族的願望,就此陷入遭巨大量體中國裂解的危機中,更不用說對方有意為之的侵略,距離個人化潮流概念裡的自由市場也相去甚遠。 走向個人化是必須的,但對這個島嶼來說,只能喟嘆生不逢時,只能喟嘆一九八九那位哲學家的死,沒有產生讓島嶼即時做出正確決定(建立台灣主體之國)的能量。 時至今日,除了在文化上建立主體性、強調與中華天朝區隔的論述工程須同步進行外,唯一能讓國族與個體扣合的,就只剩下「進步價值」。唯有讓個體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與尊重,才能讓個體認同此集體,並視為存續的保障而捍衛之。獨派的危機在於,進步價值被柯文哲這種投機促統份子搶先一步代言去、喪失戰略高地,使「藍中華進步高貴、綠本土低俗低賤」殖民結構繼續被維繫。 (作者就讀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新北市民)
高士傑
2017-09-26
別把文言文當作DNA
文言文爭議中,身為一個台灣人,我想問的是:學中文就一定要是中國人?學中文就一定得學文言文?支持文言文的長輩們多自認中國人,但憑什麼「強迫」晚輩跟你們一樣「做中國人」? 基於各種因素,台灣人的認同一直很多元。中華民國戰敗遭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並逃亡到戰後代管的台灣,這些隨軍隊而來的榮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一部分祖父母輩這樣的認同是可以理解的。 接著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台灣,打壓所有自由的聲音,直到解嚴;使用黨國威權教育培育了我們父母這個世代,他們地理課本念的是秋海棠中國,首都或許還在中國南京,課本也都歌頌著統治者一心嚮往的中國失土,以及古中國的種種道德標準,忠孝仁愛等。因此,父母輩有些人自認是中國人也不難理解。 除了一直以台灣人自居的前輩們,隨著民主自由的政治變遷,台灣主體意識開始覺醒,聽著野百合學運的故事,走過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運動等,許多歷史課本輕描淡寫的部分一一被釐清,年輕一輩的我們這才發現,其實台灣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沒有任何一個中國政權能代表台灣或是決定我們的未來。生在台灣,長於台灣,我們有權做一個驕傲的台灣人。 有人自認中國人,我們尊重,同樣的,新世代的國族認同也不應被干涉。教育更應該以符合多數認同的走向為準、以本土台灣為出發點,而非站在殖民者的立場,以過半數的課程比例學習一些遙不可及的、已成為歷史的語言。 閱讀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是經驗的傳承與學習,但古中國帝制講求的服從威權、科舉考試的唯有讀書高,是否也造就了今日慣老闆橫行、勞權不彰的惡果,以及造成升學主義盲目追求分數所帶給學生們的痛苦? 時代是要往前走的,已不再是日常用語的文言文略懂即可,若要深究,則交給語言專業科系或是有興趣選修的學生吧,其所代表的古中國文化也應反思,是否有必要持續複製下去?與其背誦一些無用的詞藻,不如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文言文確實不需維持那麼高的教學比例。 誠然事實擺在眼前,台灣仍是被前中國政府統治著(它的貨幣或身分證是治理責任,並不代表主權所有),而台灣主權依舊有待住民自決。因此我們看到,被國際承認的正統中國為確立其正當性而步步進逼,各種國際賽事都只能被稱為中國台北(Chinese Taipei,字面解讀就是中國台北),甚至在自家舉辦的世大運,舉個台灣旗就會被抓走。也因此,國家正常化才如此重要,希望哪天我們被國外朋友問到身分時,可以直接回答「我是台灣人」或「我來自台灣」而不需費力解釋台灣、中(華民)國或中國台北的差異。 如同總統蔡英文所言,沒有人應該為自己的認同道歉。但教育也不應該被部分人的認同所綁架,應以實用性、趨勢為前提,要不要額外學習古中國的語言,就是個人的自由了。 (作者為太陽花學運參與者)
高士傑
2017-09-09
中華台北 孕婦拉麵門
針對孕婦拉麵門,我覺得核心的關鍵就是,台灣人其實是看不慣別人打破規矩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才有後續PTT鄉民「見笑轉生氣」嗆女權。 的確,排隊禁止解壓縮是餐廳,尤其是拉麵店這行的規矩,不照規矩來,就是會影響到別人的權益沒有錯;不過如果轉念一想,想到中華台北台北市長說的,不生小孩是國安問題,就可以發現,這中間的權利義務完全不對等:生小孩過程的苦是我自己承擔,不生還要被嘴是國安問題;固然一個做生意的店家沒有責任承擔這個,但私人營利部門把公共責任完全脫節是不應該的。這確實不是單一店家能承受的問題,不過若能從社會公共的角度去探討,或許可凝聚出一套新的規則讓人遵守,又不會造成特定族群輸在起跑點,比方說孕婦確實難以久站的問題。很簡單,如果你要說生小孩是你自己的事,要生小孩就不要到外面餐廳吃東西,然後這麼致力於鞏固一個不友善的環境,那就不要說為什麼大家都不生小孩,少子化要害台灣亡國了。 想想看,每到國際體育比賽季節,當有人看不慣台灣被安插上「中華台北」屈辱名號而出來抗議時,總會聽到有人指責「又在製造混亂」。台灣在那些活在雲端的社科學院教授嘴裡,好像已經成為一個街頭遊行很普遍、人人都具有權利意識的公民國度了。放屁!我認為,最市井小民、最一般人內心真正的想法就是,當看到有人為了爭取權益,還不惜打破規矩時,反而會覺得「那我們這些乖乖守規矩的人不是很倒楣嗎」,然後叫那些點出問題的人閉嘴。 這種人沒有獨立人格,沒有獨立國格的國家,還是繼續當中華台北好了。 (作者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學生)
高士傑
2017-08-12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爭補助喊中央「放下屠刀」盧秀燕臉書被刷留言
蘇孟娟
新版財劃法爭議 國民黨團認有瑕疵:將盡快修法
劉宛琳
經長︰不可能、也不需分區供電
鍾麗華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